星巴克市场部,开始学蜜雪、霸王茶姬了!

6天前
收藏 1
0
【摘要】:想通了。
星巴克太火了,火到已经成为茶饮界的计量单位了。
瑞幸、库迪、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每一个品牌的崛起过程,都少不了对标星巴克的环节。
而对层出不穷的挑战者,逐渐挤压的市场生存空间,星巴克终于开始向友商们学习,在中国市场讲出更加本土化的故事。
可以说,星巴克中国市场部,正在觉醒中。
01.产品,向霸王茶姬、瑞幸们学
中国现制茶饮、咖啡行业,早已不再是仅凭“第三空间”概念就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时代了。
时下市场上最看重的是健康概念,先有喜茶公开配料表,之后有霸王茶姬制作标
识产品身份证,做咖啡的瑞幸也有健康标签,标注热量等信息。
控糖、低卡风之下,产品标识已经成为了某种“刚需”,但星巴克却迟迟没有跟进,很多严格控糖的消费者,都需要查询其他网络测试的卡路里信息,进行消费决策。
但现在,向“霸王茶姬们”学习的星巴克,终于搭上了健康化的这趟车,在全国的所有门店都推出了0糖的风味咖啡,以及0热量代糖。
不知道各位怎么想,门主看到星巴克出0糖风味咖啡,就马上想到了霸王茶姬上个月推出的“低咖啡因”系列,两者都是顺从市场反馈,适时做出的产品策略调整。
可能对众多本土品牌来说,星巴克只是进行了健康化的一小步,但作为来自玉米糖浆泛滥国家的品牌,星巴克的0糖新品,是本土化运营的一大步。
为了配合这次0糖的宣传,星巴克专门推出了带人设的IP形象“熊灵儿”。
这就到了下一个话题:IP。
02.IP联名,向所有本土品牌学
星巴克在中国IP营销做得太少了。
星巴克本身就是一个很爱联名的品牌,国外星巴克和迪士尼、星球大战、HelloKitty甚至和BLACKPINK的联名也玩的飞起。
但在中国市场,星巴克一直缺少这种活力。
联名营销能带来的好处相信大家已经能背出来了,星巴克中国之所以一直没有像本土品牌那样频繁地联名,实际也是对自己品牌定位的一种保护,毕竟星巴克在中国,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咖啡届的符号。
但在Fendi和喜茶联名,罗意威和哈啰联名的时候,星巴克再“端”着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所以星巴克中国也开始向本土品牌学习,从去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和国内IP《大闹天宫》、国外IP史努比的联名。
就结果而言,两次联名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周边产品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星巴克中国也加快了联名节奏,在3月史努比的联动刚结束,5月大家还会和星巴克与stayreal联名。
03.向蜜雪冰城学IP运营
星巴克,其实一直有自己的IP。
除了上文所述的“熊灵儿”(请忽视这个具有争议的名字),星巴克一直有自己的IP形象,不是logo上那个海妖,而是一只熊,名字叫bearista。
bearista是英文“熊”和“咖啡师”的合成词,星巴克中国叫“熊店长”。
星巴克长久以来一直比较忽视自己的IP运营,bearista仅仅作为星巴克消费者所熟知,不能作为助力产品破圈,增加传播力的有效IP。
但这次0糖campaign中的“熊灵儿”,已经开始跳出曾经bearista的舒适区,走出户外,与消费者进行更多互动。
从现场活动和消费者的社媒看,“熊灵儿”很有可能会成为星巴克IP运营的一块跳板,由此带动bearista也未可知。
写在最后
星巴克在努力寻找适应中国市场的节奏。
在被出售的传言下,星巴克中国团队似乎想要努力证明本土化营销的能力,以前的友商,摸着星巴克过河,现在攻守之势异也,转头学习友商的星巴克,能再次伟大吗?还有待市场与消费者的检验。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4A广告门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