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拿铁、章鱼拿铁、皮蛋咖啡……咖啡圈能不能别搞创新了
1年前
收藏 0
0
【摘要】:真的没有人为咖啡发声吗?
这两天,有一个话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爬上了热搜榜:咖啡越做越离谱。
点开话题之前,品牌君心想——能有多离谱?
点开话题看到涌入视野的一款款奇葩咖啡之后,品牌君眉头紧皱的同时瞬间就明白了它为啥能上热搜。
值得。
01
事情要从章鱼拿铁说起。
有网友发帖惊呼“在厦门!章鱼拿铁”,配图是一杯冰拿铁。特别之处在于这杯冰拿铁的上层不仅有冰块还赫然放着一只章鱼。
厦门这家咖啡店将章鱼和拿铁放到一起,组合成了这款特调创意新品。
怎么说呢,感觉喜欢喝咖啡的和喜欢吃章鱼的恐怕都要沉默了。
然而这只是开胃菜。
咱们咖啡界,离谱的CP还多着呢。
比如“皮蛋+咖啡”。
同样是出自一位颇具猎奇心网友的发帖,其表示:在南昌发现了一种很新的东西,皮蛋咖啡……
如果说刚刚的章鱼拿铁,章鱼和拿铁一个放上面一个在下面还多少有些各过各的意思,那么这杯皮蛋咖啡则是让皮蛋与咖啡两个元素结结实实地凑到了一起。
整个咖啡的底层都被铺上了皮蛋碎,最上面还放有一整颗皮蛋,主打的就是一个“融合”。
对此,网友辣评——皮蛋很好,咖啡很好,皮蛋咖啡滚出江西!
当然,大蒜咖啡、臭豆腐拿铁、咸鸭蛋拿铁以及山西老陈醋美式等产品的离谱程度,也丝毫不亚于上述两位。
咖啡界似乎在往一种很奇怪的方向卷。
02
虽说“众口难调”,每个人的口味倾向都存在着或巨大或细微的差异,但整体来说,大众的喜好还是有一些倾向性的,比如太苦太甜太酸太辣的东西,受众群体都会窄一些。
而餐饮品牌究其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研发出能符合绝大多数用户喜好的产品。
受到较多用户喜爱的产品必然就会成为爆品,为品牌业绩强势助力。
不能说绝对,可前文中提到的那些咖啡,大概率下是没有成为爆品潜力的。
这一点你知我知,咖啡店很难不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咖啡店也很清楚大众口味,为啥还要出一款又一款注定会被贴上“奇葩”标签、没什么可能持续热卖的咖啡?
03
品牌君此前就说过,品牌推出一款产品的目的要么是为了让它直接为品牌业绩赋能,要么是为了让它间接为品牌业绩赋能。
所谓间接赋能,其实就是赋予产品一些营销使命,增加其身上的话题性,以此吸引用户注意力,为品牌聚集到爆发性流量进而创造出将流量转化成销量的可能。
章鱼拿铁们显然属于后者。
咖啡店大概率也是知道诸如章鱼拿铁这样的产品,很难像生椰拿铁们一样,真正走入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场景,所以“章鱼拿铁”身上的使命和价值更多体现在传播与营销层面。
用新奇的组合迎合那些猎奇心旺盛的年轻消费者,吸引他们成为产品的自来水。
这类产品主打的就是一个反差,越是与咖啡八竿子打不着一起的元素,硬组合到一起越是能让消费者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味道?
一旦能勾起消费者好奇心,产品的研发就成功了一大半。
算是条收割热度的捷径。
但你有没有发现,那些连锁店开遍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咖啡企业们,比如星巴克、瑞幸和TIMS,几乎都不怎么爱用这一招。
为啥明知有“捷径”,它们偏是不走?背后有怎样的考量?
确实,沾点奇葩元素的产品很容易就会在社交平台上成为热度密码,为发帖的博主和提到的品牌注入流量。可与此同时,这类产品也可能会成为品牌的口碑风险。
一是可能会被部分消费者贴上“没有好好做产品,一心只想炒热度”的标签,二是可能会让顾客觉得“这款产品这么奇葩,其他的产品估计也好喝不到哪去”的延伸性联想。
每一条所谓的捷径背后早就标好了价格,全看品牌们如何抉择了。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品牌Vista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