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品牌营销的命,却得了品牌营销的病

是阿成 是阿成

4年前

收藏 收藏 2

点赞 1

【摘要】:明明看了很多成功的营销案例,也是按成功营销的逻辑思路实践的,为何结果却屡屡不尽人意。

明明看了很多成功的营销案例,也是按成功营销的逻辑思路实践的,为何结果却屡屡不尽人意,甚至很多创意思路的实践都寸步难行,更别提结果。

朋友,那是因为你得了品牌营销的病。

如今,打开营销类自媒体,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大品牌的营销案例解析,钟薛高的网红之路是怎么走的、天猫的6.18系列广告片是如何找明星合作的、方太的情感故事营销是如何演绎的、老干妈是如何玩跨界的等等。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看这种类似的文章,对成功的营销案例如饥似渴,并牢记其营销思路,以为都志在必得了。

等真正去公司实践运营的时候,就傻了眼,想要找KOL合作?抱歉公司没那么多预算;想要线下地推,抱歉没那么多执行人员;想要低成本玩社交营销,抱歉你连有网感的文案都写不出来。

顿时觉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后来等自己真正创业,把握整个公司营销策略的时候,才有所领悟品牌营销的内涵,以及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品牌营销不等于小品牌营销,更不等于无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的前提是品牌,然后再通过市场营销影响用户对企业品牌及产品系列的认知。

营销类自媒体大多是对品牌营销的讲解,我们惊艳于其独具一格的创意,陶醉于其读着过瘾的文案,仰慕着其丝丝入扣的策划.

心理徜徉着,这么完美的营销,用在我们供职的公司产品岂不妙哉,别,首先要想一想你供职的企业是不是对等的大企业,其次想一想企业产品是不是有了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

如果你营销的企业连品牌都没有,还在求生阶段,那你做品牌营销岂不是在作茧自缚。

中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所以大部分的营销人员都在从事着小微企业、小产品的营销工作,作为我们大众营销人员来说,时刻警惕别得上品牌营销的病。

古代作战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如今营销也不例外,品牌营销和非品牌营销的差异就体现在这三处上:

1、天时

品牌营销之前,一般都会对目标用户做情感洞察,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热点、群众情感来制定特定的营销策略,并在合适的时间落地执行。

比如6月份东航推出的“随心飞”产品营销,当时火爆到一卡难求,官方APP抢到崩溃。这个营销活动就是洞察到疫情大环境下,经济下行,一方面公司变革求生,另一方面用户想优惠出行,随即在移动端由老会员扩散开来。紧接着其他航空公司进行模仿推出相似的产品营销,但结果呢,不仅没有东航的轰动效果还由于飞行规则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第一个送女孩花的人称为天才,第二个就是蠢材。

没有品牌营销的命,却得了品牌营销的病

所以,即使同是大品牌的营销,如果错过时间上的最佳时机产生的效果也会有云泥之别,更别提非品牌企业的模仿了。

2、地利

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地理上的利,另一种是企业自身发展处境的利。

地理上的利好理解,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品牌营销,和三四线的小县城小微企业做营销,从创意到渠道推广肯定是不同的。

你看到一线城市的饮料快闪营销很有创意,于是乎在县城CBD搞个老村长快闪,活动都快闪完了,那边大爷大妈们才刚拿起小板凳蹒跚而来。

没有品牌营销的命,却得了品牌营销的病

企业自身发展处境的利是指企业现在发展的位置,是初创企业、发展中企业、平稳型企业、还是发达企业,我们做营销的时候经常会找不准自己企业的位置而犯眼高手低的错误。

前两年我看一个品牌企业出的一款产品非常受欢迎,就研究了一下竞品的营销思路,然后自己设计了一款比其更有创意的产品,按照他的营销思路来推广,殊不知效果大打折扣。

后来复盘,发现产品拍摄不够他们的精美,渠道推广因为资金限制选择的小KOL,影响力太低;客服接待话语不够专业;线下活动执行效率太低等等,每个细节和品牌营销差一点点,反馈到整个活动就差很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所以,我们效仿品牌营销时,首先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到底有没有能力去策划落地;其次要明白所供职企业的发展位置,有多大嘴吃多大馒头。

3、人和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人和在作战中的重要性。

的确,团队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才能把事干好,否则一盘散沙,再好的天时地利也无法达成目标。

品牌企业和非品牌企业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人上,品牌企业的高薪和成长环境能吸引到高水平人才,而且成熟的团队作战体系比非品牌企业的虾兵蟹将更加有效率。

众所周知,营销活动不是一个人解决的,就算你把所有的营销策略和活动细节全部想好,那么具体的物料设计、活动运营、活动执行,客服售后、产品运输等等都需要具体的人员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那么营销结果的差异化就体现在这些人员能力差异上。

所以,非品牌的营销效仿品牌营销,人的差异化是最大的,就算老板给你资金,给你资源,你也可以策划出一个完美的营销活动,但由于整体团队的协作执行能力差,营销反馈结果也会相差很大。

与“病”共存,而非抵触

品牌的营销和非品牌营销差别这么大,那么作为我们这些普通大众营销从业者,就不能学习效仿了吗?

非也,可以学习品牌营销的本质,不可盲目模仿品牌营销的形式。

比如最近营销类自媒体解析较多的元气森林营销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其定位策略的方法、情感洞察的方向、产品设计美感、广告投放渠道和步骤、内容营销文案的技巧等等,而并不是直接模仿它的日系设计、小红书渠道种草、健康定位、线下便利店销售这些表面形式。

没有品牌营销的命,却得了品牌营销的病

所以我们应该和这种“病”共存,相互融合,汲取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抵触取缔。

读到这里可能有朋友就会说: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品牌营销的命,我现在就是做大品牌营销的。别杠亲,每个营销从业者都有着为大品牌做营销活动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奋斗,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描述一下自己走过的坑以供借鉴,让大众营销人进阶路上少走点弯路。

营销是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希望我们抬头学习前辈营销知识的同时,也不忘看看自己脚下的路,灵活走路,切勿越病越重。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是阿成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是阿成

是阿成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