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中逐渐消失的农业元素,是食用油的救星

ㅤWusname ㅤWusname

2月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1

【摘要】:食用油风波给了相关品牌方一个利用农业元素增强消费者信心的机会

现代广告中,一类曾经频频出现的元素逐渐退出视野,那就是与农业相关的形象。除了日渐衰落的电视广告,在户外广告、网络广告等其他类型的广告中我们越来越少见到田园风光、农田耕作和食物生产加工的画面。而最近备受社会关注的食用油风波,在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的同时,也给了农业相关产品的品牌方们一个增强消费者信心的机会。

造成这样的趋势变化的原因之一,在于这些新型广告投放渠道的受众在城市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成为广告的主要目标受众。而城市居民大多为农业产品的消费者,为了迎合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广告内容也更倾向于迎合消费场景。比如经典的金龙鱼《1:1:1》广告早年依靠强调对食用油的加工生产抢占了消费者心智,但是随着时代变化,如今只能在梗文化中回春。现代的食品则更加注重消费场景的构建,比如鲁花在广告中通过展现不同菜系的烹饪方法,而推广自家的菜籽油。

城市移民对农村的负面情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城市化情感中的重要关键词是“逃离”。在社交媒体中,每年春节前后的热门讨论话题是重要证据。例如,各种“回家防亲戚指南”,“不回家的借口”等等。尽管近几年小红书及其他品牌也策划过“逃离城市”主题的营销战役,但是这些营销的目的要么是发掘城市内的新玩法,要么是城郊或其他旅游地点。其引导结果并非是与农业相关的农村地区。因为农村地区会激发消费群体的负面情感,而不是对农业产品的亲近感。这使得农田耕作的意象逐渐变少。

农业形象在商业广告中的淡出还由于消费品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农产品可以粗分为轻加工和深加工产品。通常的蔬菜、水果等利润空间薄,很难形成品牌形象。因此广告中常见的是深加工的食品,比如食用油、味精、啤酒等。而这类产品则慢慢选择快消品的营销方式,常常启用明星,其形象展示也更贴合消费场景,而远离了其他农业环节。

而此次涉及食用油的食品安全事件能获得如此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被忽视的农业链条。随着有机、天然等概念受到市场欢迎,广告商更愿意突出产品的纯净和健康属性,而将复杂的加工过程隐藏起来。消费者往往看到的是已经被加工成型的产品,而对其背后的生产过程知之甚少。

同样,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也常常被忽视。虽然这是保证食品新鲜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但人们往往因为思维惯性忽视了这一点。以往的广告,要么展现了农产品原料的生产环境,比如农田,要么展示加工环境,比如啤酒的流水线工厂,要么是消费场景,比如家庭厨房。广告中展示的多是最终的消费场景,而不是农产品如何从田间地头运输到市场的过程。

最近,食品安全问题借助食用油风波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总的来看,是因为农业产品长期忽视了农业这一食品行业背后的基石所导致的。但是这同时给了广告商一个机会,向消费者增加透明度。这不仅仅是展现农产品运输,还包括生产、加工等全部链条,以增强食品安全概念的展现。

在时常发生的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市场往往会因为不可控的农业科学技术而产生恐慌,进而产生了对农业科技的抵触情绪,以及转而对“有机”、“天然”等概念的追捧。然而,农业产品却无法躲避科技的使用。因此,向消费者展示可控的技术,增强消费者信心是一个长期的重要课题。

通过展示透明的生产和运输过程,广告商不仅可以提升品牌的可信度,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需求。展示可控、封闭的供应链能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进而提升消费者青睐。但这需要行业长期的坚持,以及严格的质量把控作为支撑。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ㅤWusname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