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品牌,为什么更需要“他者”视角的数据洞察?
1年前
收藏 1
1
【摘要】:品牌和消费者的双赢。
在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企业对于营销预算的分配也更加谨慎。Gartner公司对410名CMO和营销领袖的调查显示,75%的受访者都承受着削减营销支出的压力。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CMO在所有主要营销资源上的投资增幅最大的是营销技术。
这不仅仅意味着企业对于提升营销效益的关切,更表明了大家对营销技术的日益重视,尤其是对于数据技术的应用。如今,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被数字化浪潮席卷。假设你是一个抖音商家,产品已经卖得如火如荼。你可能已经开始意识到数据在决策中的重要性,于是着手搭建自有数据系统,同时参考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积累并分析用户数据。这是一步正确的方向,但可能仍然不足以让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原因很简单——市场趋势通常是在全行业范围内产生的,而不仅仅局限于特定平台和行业。自身数据和平台数据结合,固然可以分析出品牌在特定平台的表现情况,但仍然无法得出全局性的市场趋势和用户行为分析。在B2C企业的营销数字化环节上,企业还需要结合那些从未触达过的数据,比如海量的来自第三方的商品、营销、用户数据。
此时,引入“他者”视角就极为关键。来自第三方的外部数据,可以提供与自身数据和平台数据不同的维度,例如消费者的社交媒体活动、购物偏好、趋势关注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盘活企业内部数据,驱动更完善、更动态、更精准的营销决策。有米云,作为一个全球营销大数据平台,恰能发挥连接企业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的枢纽作用,帮助企业提升对海量外部营销大数据的高效率利用,加速企业营销数字化转型,推动生意增长。
在“2023有米云数见增长大会”上,我们特别采访了有米云和满婷业务负责人,请他们分享了对于营销技术和数字化未来的独到见解。
01一个大单品,只能主打一个卖点吗?
在过去,品牌常常采用一种传统的营销思路:先确定产品的功能卖点,再寻找与这些卖点相关的人群进行推广。以洗衣液为例,洗衣液产品通常主打的卖点都是洁净力,这种市场定位可能会吸引一大批关注洁净的用户,比如主妇、白领等。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当所有洗衣液都在主打洁净时,大家都在围绕相同的主流人群进行竞争,却忽略了其他一些细分人群的需求。
一个大单品,只能有一种卖点吗?满婷副总裁刘彬分享了来自品牌一线的实践经历:“一直以来,满婷主推的都是除螨功能的洗护产品,通常面向敏感肌肤或亲子人群。但在一次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在搜索‘除螨’关键词的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养宠物的人群。然而当时,关注宠物人群的洗衣液品牌寥寥无几。我忽然发现,这不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吗?”
刘彬立刻决定扩展产品线,推出专门针对宠物主人的高效除螨除菌洗护产品,包括除螨洗衣液和洗衣凝珠。这个举措不仅满足了宠物主人对卫生的特殊需求,还为满婷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正如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所说,品牌需要通过差异化战略来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在拓展新品线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以了解市场格局和潜在竞争对手。然而,面对新品类、新人群,品牌原有的数据难免“不够用”,此时,第三方数据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品牌提供关键支持和洞察。
比如,通过有米云的“电商情报”工具,满婷可以轻松一键查看抖音上含有“除螨”关键词的所有热门产品,包括洗面奶、洗涤剂、除螨仪等相关畅销品的单价、新增销量和选品指数等关键信息。
图源:有米云旗下新电商营销大数据分析平台有米有数
借助有米云的AI商品分析工具,品牌还可以获得与这个关键词相关的商品趋势分析,包括其中哪些商品销售前景更好,它们主要的优势是什么,满足了消费者的什么需求,价格在什么区间等等,甚至得到来自AI的市场预测:“A、B、C产品有望成为以后的热门商品。”
图源:有米云旗下新电商营销大数据分析平台有米有数
这就好像是在市场中拥有一双透视眼镜,让品牌能够清晰看到市场上的全盘动态,进而更明智地制定战略,确保新产品的成功推出。
据有米云创始人兼CEO陈第介绍,通过有米云,品牌可以了解巨量、腾讯、快手等各大平台流量趋势的相关数据,包括广告创意数量、最近30天的投放趋势、投放天数和类型等。“我们还提供了各种榜单,展示了哪些是在抖音等平台上销售最好的商品,哪些是新品和潜力品,哪些是广告投放量较大的商品,等等。这些信息按品类、推广方式、价格、选品指数和新增销量等多个维度呈现,可以帮助品牌更清晰地了解市场情况,做出更明智的选品和卖点决策。”
02人群标签太固化,如何实现更敏捷的内容种草?
“过去品牌做广告,总是采用‘造火箭’的逻辑。”有米云创始合伙人兼CTO蔡锐涛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这意味着品牌要投入大量资源,包括明星代言、长时间的用户调研、精心制作的广告画面,以及大规模的产品推广,就像制造一枚火箭一样。然后,他们将火箭发射,赌它是否能成功进入轨道,也就是广告是否能成功吸引目标受众。”
那时的广告投放技术更注重以人群为定向,目标人群被划分为都市白领、家庭主妇、小镇青年等,然后品牌商家将广告投向这些特定的人群。但现在,品牌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这些标签化的人群吗?或者说,我们构想的目标受众,是否真的与现实需求相符?
要想在今天的市场中做好内容种草,品牌不能再依赖“造火箭”的逻辑,而应当采用“造汽车”的逻辑,更加注重快速试验和不断优化,以更灵活的方式满足用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正如陈第所说:“在内容为王的当下,企业想要做好个性化营销不仅要区分不同‘人群画像’,更要区分‘兴趣画像’。”
而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强大的数据洞察支持,尤其是具有“他者”视角的洞察。当品牌跳出自我的局限,才能更客观地看待用户不断需求的变化,看待市场上的爆款规律,发现不同于设想的机会点,更好地回答“怎么卖”的问题。
有米云品牌市场副总裁刁龙分享了一个关于飞科剃须刀的案例:以前的电视广告,往往会强调剃须刀的功能,如锋利、方便和干净等。“但到了今天的内容时代,我们会更注重定向内容,而不是人群标签。因为人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不会仅仅受制于Ta的标签。比如你是一个都市白领女性,原本没有用剃须刀的需求,但在情人节或父亲节这天到来前,你可能就会有送礼的需求,我们认为这就是值得研究的内容定向,甚至可能成为挖掘市场心智的关键。”就这样,借助有米云这样第三方营销数据平台的洞察,品牌可以推出针对特殊节点场景的短视频内容,让那些原本没有剃须刀需求的用户也能瞬间激发兴趣和购买欲望。
据透露,在内容种草方面,有米云的工具也在不断精进。升级版的有米有数2.0推出了“种草通数据”,可以为品牌的内容和投放团队提供更全面的视角,明确A1到A4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内容喜好。这有助于品牌更精准地选择适合的内容形式、更匹配的达人来传递品牌主张,提高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效果。
03短视频时代,如何保证投放内容的高效生产?
在当前的短视频媒介环境中,品牌的内容生成能力面临更高的要求。今天,一个抖音品牌/商家执行一个PDCA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处理),许多时候是以周为单位的,每周都需要提升对消费者的理解并创作新的视频与文案创意。这和过去按月度、季度甚至年度来做营销迭代的品牌来说,已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今天的品牌,如何准确理解并满足用户的动态需求,并用大家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为帮助品牌应对这一挑战,升级后的有米有数平台融合AI的力量,推出了灵感激发功能。“要做输出好创意,就需要高价值的输入,这是我们灵感激发工具的核心理念。这就好比画家需要有足够的阅历和灵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一样。”据蔡锐涛介绍,聚焦付费灵感和付费创意,有米云通过呈现各种商品广告、直播引流广告和种草广告创意榜单,为品牌广告提供广泛和深入的创意参考。
传统的文案写作方法通常更依赖文案人员的文字能力、市场敏锐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成为制约品牌创意的难题,而有米云的AI仿写工具可以轻松克服这些障碍——它能模仿当下最受市场欢迎的创作风格,帮助品牌编写大量爆品文案,大幅提高内容制作的效率。比如通过有米云搜索关键词“除螨”,就能快速找到与“除螨”相关的热门内容创意,这也可为除螨仪、除螨喷雾、除螨沐浴露等不同类目的商家带来启发。
图源:有米云旗下新电商营销大数据分析平台有米有数
“结合了小模型和大语料的信息,有米云的AI创作工具可以直接生成各种广告文案、视频脚本,激发创作灵感。此外,结合选品、内容和趋势的分析,以及广告创意效果数据,品牌及商家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兴趣。”刁龙介绍。此外,全新升级的有米云还特别推出了灵感库,用于整理和管理企业内部所有创意生产流程,以提高创意的管理效率。
结 语
今天品牌面对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一个品牌的建立可能需要高门槛、高投入以及多年的积淀。但现在,通过快速测试和迭代,一些品牌可以更快地进入细分市场并建立自己的品牌。广告的伸缩性也变得更强,现在品牌仅需几百上千元的预算就可以完成一次投放测试。在陈第看来,这种新的逻辑使得品牌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在特定领域建立品牌。
建立品牌不难,难的是如何持久生存下去。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动态变化,消费者的需求和趋势也在不断变化,品牌仅仅依赖内部数据和直观判断已不再足够。而有米云这样的全球营销大数据平台,恰能为品牌提供更全面的“他者”视角。通过分析用户行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表现,品牌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格局和机会,进而找到合适的选品方向,确定产品卖点;还可以进行快速测试,识别有效的内容种草方式,找到更有效的市场策略。在这样的“他者”视角之下,品牌和消费者都能双赢。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新营销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