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50万人参与,全抖音都对这种行为零容忍

运营研究社 运营研究社

1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0

【摘要】:对网络暴力坚决说不!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让运营社的编辑们难受不已:

有个叫郑灵华的女孩,只因照片中染有粉色头发被网暴,没过多久因无法忍受语言暴力,离开了人世。郑灵华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网暴受害者。

据调研工厂的数据,不少受访者遭遇过网络暴力。看似这些事情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但“网暴”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另一份调查显示,超 4 成网暴受害者为普通人。那些被网暴者的昨天,很有可能成为你的明天。

网暴有哪些危害?普通人如何对抗网络暴力?平台该作出哪些应对?

这篇文章,运营社就来深入聊聊「网络暴力」这件事。

01

网暴离普通人并不远

2022 年 7 月,杭州女孩郑灵华( @鸡蛋姬 )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帖子“病床上的爷爷打开了我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这篇普通的图文爆火,却让郑灵华陷入网络暴力的漩涡中。

有网友针对照片中她的粉色头发进行攻击,毫无根据地侮辱她是“酒店舞女”、“骗子精”、“陪酒女”;有人恶意揣测她染发不正经,批评她不配做老师;还有人矛头指向病床上的爷爷,编造“老人带病考取研究生,还娶了一个小女生”等谣言,对郑灵华展开羞辱......

(图源:湃客工坊)

随着事件影响扩散,更有甚者把郑灵华的照片散布到其它网络平台。相关内容中,怀揣恶意的评论随处可见。

不堪谣言和网暴的侵扰,乐观的郑灵华患上了抑郁症。在很多个夜晚里,那些语气尖锐、语言粗俗的评论不停地盘桓在她的脑海中。

今年年初,“积极抗抑”半年后,郑灵华选择轻生。在与朋友的告别信中,她写道:

“真的对不起大家,真的没有勇气再走下去。”

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原本乐观开朗的女孩子,因为网暴和谣言,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然而,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

2022 年 1 月,寻亲男孩刘学州在三亚轻生,生前持续遭遇网暴;
2022 年 8 月,武汉的“糖水爷爷”因为 17 年不涨价而成为新闻人物,但最后却因网络恶评选择不再出摊;
2023 年 3 月,湖南张家界一名高三女生因为在“百日誓师”大会上的热血演讲,遭到严重的网络暴力。

实际上,网络暴力距离普通人并不遥远。

湃客工坊分析了 311 个公开的网暴案例,发现超 4 成网暴受害者是普通公众。

他们被网暴的理由很多都是无稽之谈。 有受害者被网暴只是因为给孩子买蛋糕边角料;有疫情期间滞留三亚的游客被疯狂攻击;还有人只是出门取快递却被人造黄谣,从而被网暴......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发布的《网络暴力现象治理报告》认为,网络暴力是由语言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所营造、裹挟、助推的“软暴力”。同时该报告指出,伴随网络环境变化,网暴发生的场景在不断泛化,网暴受害者对象逐渐扩大化。

该报告还提到:

“普通人正在受到越来越突然,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显微,越来越猛烈的攻击。遭受攻击不是因为行为完全失范,而是因为经不起显微镜下的仔细观察。就算网络空间的记录经得起祖宗八代式地刨问,但也可能因为及其细小的过错而承受质疑者道义车轮的无情碾压。”

更直白地说,在信息高度爆发的当下,每个普通用户都有可能因为任何常见的理由,成为网络暴力的靶子。 在网暴车轮的碾压下,普通个体既无力又苍白,那些受害者只是比普通人更不幸而已。

02

治理网暴

互联网平台需做些什么?

面对网暴现象的泛滥,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从个人角度,在网络世界每个人都需要保持理智,不恶意攻击、不跟风讨伐,为优化网络环境出一份力。

除此之外,运营社认为各互联网大厂更应该挺身而出,承担起平台的责任,从预防、治理、监控等多方面对抗网络暴力,保护受害者。

具体而言,平台该如何担起重任呢?

不久前,抖音发布了治理网络暴力信息的规范,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1)预防:更新平台规范,明令禁止侮辱性言辞

针对网络暴力问题,抖音官方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抖音社区自律公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更新了平台对网络暴力信息的治理规范。

抖音新发布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范表示,平台鼓励用户表达,希望为每一位用户提供平等友善的交流和互动空间。

同时也明确规定,用户不得在平台发布任何涉及网络暴力的信息:

1、不得使用侮辱性、歧视性的恶意言辞,攻击、贬损他人外貌、性别、种族、身份、社会地位等个人特征;

2、不得造谣诽谤他人,故意捏造和传播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损害其名誉和信誉;

3、不得威胁恐吓他人,通过言辞或行动,威胁他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或社会声誉;

4、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出于骚扰和勒索等目的,恶意收集、曝光他人隐私信息;

5、避免发布各类可能对他人造成心理、情感和社会伤害的不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挖苦讽刺、道德绑架、恶意揣测、贬低歧视等。

总体而言,规范的更新意味着抖音对网络暴力又一次“重拳出击”,明确规定了网络暴力信息的具体范畴,平台可以更迅速、更精准、更彻底地清理不当信息。

2)治理:先后上线 14 项新功能治理网暴

新规明确规定,如果用户所发布的内容违反上述禁止规范,平台将根据用户的违规情形、造成的影响等,限制不当言论内容的传播,并对账号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取消投稿权限、关闭互动权限、取消营利权限、抹除账号粉丝、封禁账号等,情节严重者平台还会配合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2023 年 7 月,抖音共计拦截约 700 万条相关信息,回查清理 7.8 万条信息,处置账号 4843 个。

仅 2023 年一季度,抖音就针对不当言论,共处置评论 1300 万条,视频 16609 条,处罚账号 32260 个,下发 17 万封站内信进行教育。

除了对网络暴力信息、行为进行处置,2022 年至今抖音还通过新技术,至少上线了 14 项治理网暴的新功能。

3)保护:对施暴者震慑,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关怀

面向受害者, 平台提供一键防网暴、互动权限管理等隐私设置能力,帮助其阻断网暴路径;同时还提供一键取证能力,帮助受害者进行网暴证据留存。

面向疑似施暴者, 进行视频、语音等多渠道的警示震慑与教育引导,维护站内氛围。

面向所有用户,提供反馈渠道,方便反馈网络暴力信息和行为。

除了产品技术上的不断推进,抖音还成立了一支心理关怀团队,对那些因网暴等原因产生不良情绪的用户,实施专门的心理安慰与关怀。

如果说,规范的更新主要是规避网暴产生,一键防网暴、互动权限管理、心里关怀等功能和服务则是以保护的视角,帮助受害者将网暴的伤害降到最小。平台成为受害者的后盾,用疏导和关怀避免悲剧发生。

03

反网络暴力

超 150 万人联合倡议

虽然付出了大量努力,但在预防治理网暴开放日活动现场,抖音仍十分坦诚地承认,治理网暴依然会有诸多困难和不足。

运营社发现,根治网络暴力存在诸多难点:

一、治理网暴,“快速”与“精准”难以兼顾。

在不同场景、人际关系、个人主观感受下,“网暴”与“非网暴”往往难以明确区分。而且对不同程度的网暴言行,处罚措施也各不相同。因此,平台处理快速聚集的网暴时,难以兼顾“快速”与“精准”,一些难以避免的错审、漏审也容易引发公众不满。

二、标准存在缺失,行业处置标准不统一。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认为,目前行业内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立法层面尚存在一定空白。同时标准上存在缺失,行业处置标准不统一,各平台尺度不同,处置缺乏一定依据常被投诉。

三、网暴往往在多平台互相流转,各平台协同机制不够完善。

网暴行为越来越多地在不同平台互相流转,仅依靠单一平台难以根治网络暴力。各平台尺度不同,协同机制还不完善。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网络暴力难杜绝的另一核心原因是行为没有固定规律,通常相对随性和偶然。

「网暴者」通常不是一群固定的人,而是一种状态,普通人也可能在无意中成为施暴者。 在三联周刊的一篇报道中,很多网暴者都不认为自己在施暴,有些甚至还自视见义勇为,亲自惩罚那些应遭受惩罚的人。

所以, 面对网络暴力,疏和堵一样重要。

针对这些点,抖音发起了一场关于抵制网络暴力的倡议。让更多普通人意识到网暴对当事人的危害,引导普通用户抵制网络暴力。

该倡议既是一种表态,也是一种求助。“反网暴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希望更多的你和你们参与其中,共建平等友善、温暖和谐的社区氛围和社会环境”。

截至目前,已有超 150 万人加入了反网暴倡议,话题视频播放量突破 2 亿次。很显然,社会各界对网络暴力早已痛恨之至。同时也表明,平台的举措和呼吁被社会认可。

前文提到,网络暴力伴随着一定从众心理,有些人参与网络暴力也并非恶意驱动。运营社认为,反网暴也需要从众。

越多人呼应反网暴,承诺不在网络世界恶语相向,网暴悲剧才会越来越少。 越多创作者参与反网暴话题,相关内容才能大范围出圈,才会有更多人与受害者共情,抵制网暴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对网络暴力的预防和制止,离不开平台、网民、行业协会、司法系统等多方主体协调,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杜绝网暴。”

04

结语

从平台角度而言,对抗网络暴力时,产品与温度缺一不可。只有产品没有温度,平台很难共情用户的真实苦衷;只有温度,没有产品,则难以控制网暴言论,陷入空谈。抖音的做法可供参考,产品上,用新功能“堵截”施暴者,治理不当言论;情绪上,发起倡议,从源头“疏导”,引导普通用户不做施暴者。

但单一平台的努力仍然有限。我们期待更多像抖音一样的互联网平台主动担负起重任,用新规范、新技术和新功能,联合预防、治理网络暴力,重现清朗的互联网环境。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运营研究社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运营研究社

运营研究社

微信公众号:运营研究社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