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内容最大的杠杆

Vic的营销思考 Vic的营销思考

2年前

收藏 收藏 3

点赞 0

【摘要】:情感营销永不过时

情绪价值”这个词,最初来源于经济学和营销领域

美国爱达荷大学商学院的Jeffrey J. Bailey教授(2001)从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营销视角出发,将情绪价值定义为顾客感知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情绪收益为顾客的积极情绪体验,情绪成本则为负面情绪体验

那为啥今年很多品牌开始讲价值?

主要还是因为今年经济下行,大家生活和工作都不太容易,消费有些低迷,消费者群体的情绪口袋被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现在大众需要的已经远远不止生活上的物资,更有精神上的物资

所以品牌们开始打价值这张牌,希望能把消费者正面调动起来,甚至达到共情,从而促进消费

01 情绪物资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一切都变得高效起来,如今的形势变化不断,各方面的改变自然更加迅速。但高速状态下,总有无法将工作与生活平衡好,跟不上节奏的人群,无论是被工作还是生活所抛下,都会令人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面对这类人群,若能与触达的内容产生共鸣,则能从中得到陪伴感与支持感,并从这种感受中找到被肯定的价值,并为这份价值买单

《共鸣:内容运营方法论》中对共鸣的描述写道:“验证读者自己内心某些隐约的公式”。这个描述放入当下的情形,可以理解为你的内容虽然不一定对用户起到直接启发或提升认知的作用,但是用户依然很乐意看到这样的内容,因为你在为他发声,鼓励肯定他,不断强化用户的认知、观念、情感等

不管是企业或个人,通过制作能触动共鸣的内容,都可以吸引产生共情的人成为粉丝或忠实客户,帮助未来向更深更广发展

跟不上节奏所带来的孤独情绪缺口背后是自我肯定的需求,这份缺口所需的情绪物资是适当的情绪共鸣

02 知识补给

知识一直以来都作为是刚需的存在,无论处于哪一阶段,知识获取的需要都是不可取代的

处于不确定状态之中的人常常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考不到高分是因为不够聪明,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不够优秀,工作做不好是因为不够专业

想要解决这种自我怀疑可以从外部与内部两部分来入手。外部显而易见地是来自他人的肯定,但这只能为失意的人提供短暂的情绪价值,并不能从内部根本地解决问题。内部的解决方案则是知识的填充,足够且有价值的知识储备才能让焦虑的人群获得真正的安心感。努力通过自我学习实现某种突破,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焦虑情绪

基于以上的情况,知识内容开始大行其道,在大势所趋之下,知识类的内容在大众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需求量越来越大。不管是专业知识或是泛知识类型,都有着阻挡不住的热度。在营销时结合自己的产品,分享对用户有用的知识内容,可以实现柔和地将产品传递给潜在客户,达到营销的目的

不确定所带来焦虑情绪缺口背后是自我提升的需求,这份缺口所需的情绪物资是足够的知识补给

03 信念传输

每个时代、每个领域都拥有它们的精神符号,如时尚界的香奈儿精神、篮球界的曼巴精神等

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下,许多人都会陷入迷茫的状态,由于缺失足够坚定的信念,通常很难坚持自我,从而选择随波逐流。精神符号的传输对于这类人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精神的价值对于他们来说是更为珍贵的需求

代表着自我精神的摇滚教父崔健在近期带来了一则经典示范。疫情让线下活动变得困难,更无须提现场演唱会这种大型聚集活动。但在今年四月中旬,崔健举办了一场线上演唱会。这场演唱会让观看者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对于自我的追求又被重新点燃。两个多小时的演唱,直播间点赞数超过一亿!这显然是被认可的典型精神符号才能够带来强影响

如果能将所在领域代表性的精神符号作为内容营销的载体,真正意义上塑造信念、传输信念,就能生产出有效的、有价值的情绪物资

潮流旋涡所带来迷茫情绪缺口背后是精神价值的追求,这份缺口所需的情绪物资是有效的信念建立

04 写在最后

好内容即生产力,内容营销可以承载丰富的品牌和产品信息,达到精准触达、高效转化的营销目的

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下,情绪缺口仍会不断浮现,为情绪缺口提供情绪物资必然是内容生产一个的大方向

情绪物资的打造,重点在于对情绪缺口的发掘,并找到其背后的真正需求,围绕用户的情绪痛点来进行精准营销

人类是情绪的动物,消费品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理性的产品功能价值和感性的价值需求相结合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Vic的营销思考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Vic的营销思考

Vic的营销思考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