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个人品牌的四句箴言

李倩说品牌 李倩说品牌

2年前

收藏 收藏 2

点赞 1

【摘要】:普通人成就品牌的心法。

一、自媒体带来的个人品牌幻觉 

问你个问题:如果有一个粉丝量很大的自媒体(比如短视频),就一定意味着有个人品牌吗?

其实这两者完全不能画等号。

首先,我们都知道,借助自媒体平台成就大批量粉丝是有很多机缘巧合以及运营技巧在的。这里面的“规律”被称作“起号逻辑”,所以后来才有了专业的MCN机构这一说法。跟品牌的目标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自媒体平台的账号做的是“流量”,大家可以理解为“数量”,也就是有多少人被你的内容吸引过。

如果以“吸引过”,作为最终的目标,那么大家可想而知内容上其实有很多发挥空间了。比如一些我们觉得“离离原上谱,越来越离谱”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

成就个人品牌的四句箴言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这些非常离谱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内容是以“夸张出位”、“观点炸裂”、“语不惊人死不休”为特点,同时也有一些固定的“恩爱人设”上演各种雷同的戏码,不断重复加深“贤惠好男人”的印象。在商业领域,也有一些鸡血导师,喊着“不买我的课你不配创业”的各种雷人口号。种种现象,光怪陆离。

你可能会说:你管人家怎么做,有人看就行啊!有人掏钱就行啊!

有人看,有人掏钱,就叫拥有个人品牌了吗?

我们不妨把“一个人”在自媒体上通过输出、表达,从而产生商业运营的行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个人形象露出 

第二个阶段叫:个人IP

第三个阶段叫:个人品牌 

绝大部分自媒体正在做的事情,叫做个人形象露出,这种个人形象露出,会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在做个人IP甚至是个人品牌,实际上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就像你在菜市场里走着,迎面会遇到很多陌生的商家出现在你的视野里一样,你是“看不到”“记不住”他们的,此时你的注意力放在他们手里的“货”上。即使你是走在广场上,看到一个正在生产内容的脱口秀演员或者街舞达人,你也很难对他们个人产生特别强烈的兴趣,你主要还是对“内容”本身产生兴趣,真的有说的特别好的,你会逗留打量一下,但很快你就会被旁边另外一波热闹吸引走。

因此,很多人在这里一直有一个巨大的认知误区,就是:个人形象在网络上露出,就可以变成网红,继而成就个人品牌。这里的逻辑漏洞是,一个人靠露出形象,除非他的形象本身极美或者极有路人缘(比如奶茶妹妹或者高圆圆),正常一个普通人靠形象露出成名的可能性为零。

个人形象露出必须得绑定某些脱颖而出的内容或者技能,同时,最终的营销重点还得回到这个人本身,才有可能形成个人IP。

说白了,这里得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这人有非常强的内容能力或者技术 (比如你能真的持续在线10多个小时,还能熟知所有口红的色号。又比如你能出口成章,随便拿个老玉米就能写篇感人的小作文)。

光具备这一点还远远不够,第二点很关键,营销的重点还得回到这个人本身。大家只知道有一个出口成章、能写小作文的新东方老师不行,必须得有团队和平台,用刻意运营一个“偶像”的手法去运营你:明确地说出你的名字,你的故事,把你的搞笑语录、经典瞬间、成功故事、外号昵称等撒到满网都是,这个时候,你们才会记住:哦!最近有个长得像兵马俑的新东方老师叫董宇辉,他还不错。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想达到两点就已经很难很难了。即使你都达到了,你的个人IP也就才小荷才露尖尖角。

这时候还缺第三个条件:平台助推势能。你所呈现出来的技能,刚好是这个强大的平台需要让它的用户看到的,或者你呈现的能力,是这个平台/机构可以拿来打样的,那么恭喜你,小IP即将腾飞成现象级。

这一步,基本上只能说靠运气。

前几年的吃播耍宝主播,和后来的宠粉主播,还有今年的知识碾压型主播,都是时代的需求和个人能力吻合的产物。

千辛万苦到了这一步,打造出来的个人形象,我们叫做IP。

有内容,甚至内容和价值观都不错,也有销量,也有爆款的运营策划能力,为什么还不叫个人品牌啊?

因为品牌还有很苛刻的一个要求,叫做“自由、自有的销售能力”,说白了真正成为品牌,就具备了自建渠道的能力。离开了引流平台很快就不火了,连真正的粉丝都聚不起来的,这种不叫品牌。就像我们说一些网红产品,只要脱离了电商平台的推广和继续投入,马上销量就大幅下滑一样。

所以我们看到真正拥有个人品牌的人,都是在选支撑型的技术平台(而不是选依赖平台流量的平台),甚至有些都在运营完全自己的平台。平台不在乎大小,要看是不是自由、自有的;粉丝不在乎多少,要看是不是冲你来的。前不久我关注了一些冯唐的内容(虽然我不是他的粉丝),但我发现冯唐的运营方式就是很清晰地奔着打造品牌的玩法去的。有三个要点:

1. 自建平台

2. 内容优秀、垂直,所有内容都返回到主打个人

3. 用户群清晰明确

如果大家仔细研究李诞、许知远、樊登等最近几年比较受欢迎的个人品牌,也会发现他们呈现出自建平台/阵地的趋势。

从个人形象露出,到个人IP打造,再到个人品牌形成,每往前走一步,其实都要投入几何倍数增长的心力和能力,还有战略思考。因此,对于在公共市场建设个人品牌这件事来说,我一直都觉得是一件极难,极需要作品、时机和心力的事情。它需要很多很多的积累,和很好很好的运气。

除此之外,大部分正在说的那些“个人品牌”,我觉得更恰当应该暂时叫做:个人运营。

在我们普通人做个人运营的过程中,再小的个体,也应该朝着“品牌”的方向去努力。因为品牌是个长线工程,不是一锤子买卖,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着急,把自己all in到“快速出位快速陨落”的名声抛物线运动中,非常得不偿失。因为品牌的二次修补重建,要比第一次建设难得多,也慢得多。

安迪沃霍尔有句一语成谶的预言:在未来,每个人都有十五分钟的时间成名。仔细品一品这句话,就知道繁荣的自媒体带来的,除了个体尽情表达的释放和欢喜之外,也许还在暗中附赠了一场黄粱一梦的错觉 。

 二、普通人运营个人品牌的四句箴言

前面这个部分,我把利用媒体平台放大个人品牌的真相做了一下分解。那么对于暂时不去大鸣大放地运营自己的个人品牌,希望靠日常积累和持续成长,逐渐在自己的行业和领域崭露头角的朋友来说呢?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品牌戒律”?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教训,我总结了这么四条,供大家参考。按照这样的四条持续真诚操作下去,我相信,一个人即使没有遇到任何运气、平台机会,也照样可以在自己所在的社会小圈子和垂直行业领域,做到“圈内个人品牌”的效果。这四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

一、永远靠谱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结果。别人发来的微信,只要不是特别离谱和冒犯,记得要回。

对承诺有交代,答应别人的事,要做。不想做的事,想清楚之后,可以温和地拒绝。万一真没做成,对于有所期待的人,要真诚道歉。

不要轻易向人借钱(尽量不要借),借钱一定要打欠条,支付利息并且按时归还。

实事求是描述自己,不夸大不炫耀,也不故意做小伏低,扮猪吃老虎。

二、持续牛逼

至少在一件很小的事情上做到牛逼,所谓牛逼就是在这件小事上超越90%的人。

很多牛人的成功都是正反馈的结果,一旦收获一次别人的赞叹和惊呼,你总会想持续挑战。

持续牛逼就是在自己一个已经打开了一点局面的事上持续发力,超越更多的人。

不要躺在过去的小成就里睡大觉,不管什么技能都有可能会过时,争取持续收获更多。

三、多见世面

见世面不仅意味着往上见,也意味着往下见。所以进出五星级酒店是见世面,在乡镇街头跑业务也是见世面。看高大上的白皮书、财务报告是见世面,如同毛爷爷写出《寻乌调查》一般的洞察人间也是见世面。

见世面也意味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光。不因为一时一刻的得失咋咋唬唬,也不因为别人的风光落魄立刻干扰到自己。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事越来越多,让子弹飞一会再说。

见世面还意味着独立。对事情有独立判断的勇气和信心。在信息越来越庞杂的时候,格外重要。

四、吃相优雅

有人说出名要趁早,赚钱要抓紧,结果很多人会错了意,直接连骗带抢。

真的品牌,集结的是群众的意志,是有一群人坚决的“信任”你“养成”你,而不是你主动出击大开杀戒。

斯文这个词之所以这么多年来受欢迎,是因为它有一种“自谦”和“克制”的魅力。

品牌这个东西很神奇。我们回顾企业品牌界, 从来没有一个品牌,是因为它的初心是想做“大”而成就一个品牌的,同样,在个人品牌这里,也不会成就一个仅仅是想要“出人头地”而成功的个人品牌。品牌,是一个人靠谱、牛逼、眼界、克制的副产品,而不是发家致富的工具。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李倩说品牌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李倩说品牌

李倩说品牌

微信公众号账号:李倩说品牌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