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翻车,被女性议题困住的品牌们…
2年前
收藏 1
5
【摘要】:市值远超3000亿美元的品牌,也抵不过翻车的命运……
今年的Q1已经悄然落幕,不知道在座各位对广告圈的第一季度留下了哪些回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过去3个月引发大众广泛讨论的并不是什么出圈案例,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品牌翻车现场,看起来不免有些讽刺。
而这些翻车的品牌中,又以“女性营销”梯队的状况最为惨烈,知名品牌宝洁,因一篇《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闻一下!》的公众号推文引发网友大量抗议。
▼
大品牌尚且如此,其他品牌的翻车现场更是五花八门。
▼
Ulike:擦边球广告语
“没有蓝宝石,我不脱”
▼
洁婷:偷拍视角引发不适
▼
品牌悠纯认养牧场:包装广告语
“我们把乳牛当女儿养”
道歉太轻,反省不足;影响深远的“翻车后遗症”
在以上翻车事件过后,大部分品牌都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发布道歉声明。但寥寥几句道歉看起来太轻描淡写,有粉饰太平的嫌疑,很难让大众感受到品牌的诚意。
细看这些道歉声明,其中的措辞也称不上“深刻反省”,甚至还有推诿责任的嫌疑。而一纸声明过后,99.99%的品牌都选择了「最好的公关方式」——冷处理,更是让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降至冰点。很显然,这样的处理方式无法得到大众的谅解,更无法让品牌度过危机。
冷处理确实是让情况不再恶化的好方法:每天发生的事件那么多,大众的视线总会转移;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确实可以等到舆论平息;群体记忆会慢慢消逝,时间会淡化一切……
以上预估内容都没错,但何尝不是一种自欺欺人。事件过去了不代表没有发生过,匆匆粉饰的表面太平下,问题的根源会一直存在。宝洁事件过后,旗下产品就纷纷登上了网络流传的“避雷名单”,品牌一旦被贴上负面标签,就很难撕下,成为光鲜品牌形象上的一个污点,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与其纠缠不休。
用钱投票,越来越清醒的消费群体
早年间广告圈内曾流行过一张关于消费力排行榜的图,女性群体被排在了第一位。虽然图中这个排序已被数据报告证实是无稽之谈,但随着“她经济”的崛起,女性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年来,许多数据机构都在费心研究女性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越来越多的数据分析报告都指向了这些关键词:悦己、独立、多元。
QuestMobile《2022“她经济”洞察报告》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2022年女性消费趋势报告》
消费升级带动了消费理念的进步,品牌们面对的是越来越清醒的消费群体。不断提高的经济独立水平让现代女性纷纷挣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越来越注重“自我”这一重要命题,她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追求精神上的认同。
而“粉红税”、“品牌溢价”等概念的普及,以及“低消费主义”、“断舍离”等消费观的发展,更是让现代女性的消费观在各种思潮中不断碰撞,越来越趋于独立且多元。现代女性会认同“你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的观点,不仅在乎商品的品质,也会在意商品背后的品牌价值观。网络流传的“品牌避雷名单”,就是大部分女性消费群体“用钱投票”的证明。
▼ ▼ ▼
业内人都清楚,单个营销翻车事件背后的责任人或许只有那么几个人,但反映出的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不完善的内容审核机制,未能统一的品牌价值观,敷衍的公关态度,流量至上的营销误区……在越来越聪明的消费者面前,这些问题的存在只会让此类翻车事件不断重演。
品牌要警惕女性营销翻车带来的负面标签的深远影响,走出“想做,做完却吃力不讨好”的女性营销困局,应该思考以下几点:
* 认知决定内容,从上而下树立正确的品牌价值观
品牌价值观理应建立在大众认同的基础上,而每次营销传播也不能跳脱大众认同的社会价值观。在进行女性营销之前,需厘清女性议题与品牌的链接点,并思考女性群体会认同什么样的内容表达。
在此也敬告一些既想吃女性议题红利,又做不到立场坚定的品牌和营销团队:找不准立场,就干脆不要碰女性议题。
* 拒绝过度消费,不拿女性议题当噱头
如今影视作品拿女性议题做营销也数不胜数,但大部分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其实是对女性议题的过度消费。
为了一时的热度,把部分社会现象糅杂在一起,再撒几句鸡汤,是一种偷懒又无效的女性营销,并不能得到女性消费群体的真正认同。
* 行业需要更多女性视角,需要更多女性创意人
一些品牌之所以会翻车,就是没有跳出陈旧的、高高在上的品牌视角(甚至是男性视角)。要做好女性营销,就要站在与女性群体视线齐平的视角,懂得尊重,这个行业需要女性视角,需要更多女性创意人。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花花营业中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5
-已有5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