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不满论
消除不满论的简介

消除不满论认为:当消费者对某购买选择感到不满意时,他们就会改变对有关信息的印象,并主动去寻找资料加强其印象的改变。所谓不满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感到所放弃的购买机会比实际购买的结果更好而产生的。

消除不满论认为。消费者的态度中,认知面比情绪面更容易发生变化。因此,作为广告策划者,必须充分考虑和研究这方面,采取有效的策略消除消费者的情绪不满,使其变化趋于对广告推销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好感。

消除不满论的内容

除不满论以阿塞尔(Assael·H)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在其所著的《消费者态度和市场行为》(《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ction》)一书中,较充分地表达了其理论观点,其要点如下:

1.态度比消费者需求更容易改变。要改变消费者现有的态度比较容易,但要创造需求就较难。如现在很多男人都不戴帽子(无此需求),但在烈日照射的地方开展“为了健康大家都戴帽子”的概念宣传,就具有较大成功的可能。

2.认知态度比感情态度更容易改变。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整体的评价不易很快改变,但该产品所持有的各方面特性较易改变消费者的信念。

3.弱势态度比强势态度容易改变。刚投人市场的商品品牌。比评价已稳定的长寿命品牌更容易改变消费者的态度。

4.消费者未具确实信心的态度容易改变。消费者对某一产品品牌未具备充分信心予以高评价,并有所混淆不清或误解时,可传递有关广告信息以改变其评估。

5.明确的信息容易改变其态度。在市场竞争激烈,传递的信息繁杂时,消费者的态度容易被比较明确的信息所影响。

6.参与度越低态度越易改变。当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关心或知识较多时(即关心与参与较高时),偏向于只听自己所赞成的意见。相反,对该商品领域参与度较低时,就较容易形成新的态度。

7.信念、评价对立时较容易改变态度。如某消费者既喜欢大功率空调器却又担心电量大,在此情况下的消费者将会产生一种心理倾向,欲将两种对立的想法中任何一种给予变化,从不安定的心理走向安定心理。这些状况,态度就比较容易引起改变。

各种态度的改变,都与消费者存在某种不满有关,广告的策划必须检查自己各方面的方案,设法消除某种不满为好。

点赞

0

消除不满论的相关词汇
CCDVTP营销模型反向营销策略5W理论3B原则FAST模型低卷入学习模式危机公关5S理论狄德罗效应SMART原则凡勃仑效应六度空间理论弗洛伊德需求理论DAGMAR模式SIVA理论品牌形象论蔡戈尼效应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STP理论AIPL模型折中效应环境威力法则全方位传播理论交易效用理论奥卡姆剃刀原理口红效应长尾理论生命周期总价值首因效应AIDEES模型惯力营销议程设置理论猫咪经济学短缺原理/稀缺原理品牌3Vs战略定位理论AISAS法则大卫·奥格威的广告准则一度效应奥美360度品牌管家归因模型共鸣论安索夫矩阵品牌行销戒律压力反应论规模效应巴纳姆效应敏捷营销知识的诅咒李奥贝纳的固有刺激法波纹效应前景理论详尽可能性模型米勒法则MOT理论阿尔·里斯和劳拉·里斯的品牌法则波特五力模型哈默定律FABE销售法附着力因素法则偏好公理逆火效应诱饵效应框架效应锚定效应用户体验的五层模型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焦点访谈法编码/解码理论利基营销理论个别人物法则植田T理论借势营销注意力营销传播过度多看效应基模理论赌徒谬误比例偏见两级传播论口碑营销七秒钟色彩理论受众商品论流量池思维尾数定价策略3Rs+4Ps服务营销组合技术产品采用生命周期/新摩尔定律4Rs营销理论巴甫洛夫模式安慰剂效应鸟笼效应4C营销理论FCB方格理论色彩心理学消费者主权理论USP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气味营销品牌资产五星模型零售生命周期理论禀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