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PL模型
AIPL模型的简介

AIPL模型指的是来源于美国的一个营销模型,AIPL的意思分别是认知(awareness)、兴趣(interest)、购买(purchase)和忠诚(loyalty),就是用户从看到你→点你→产生兴趣→购买的过程。

AIPL其实就是从认知→兴趣→购买→忠诚的过程,如果用淘宝的角度去看,就是从展现→点击→收藏加购货比→成交→复购或者转介绍的过程。

AIPL模型可以帮助商家通过不同的付费工具,匹配不同的场景,加上溢价和创意,分别匹配不同的策略,满足不同阶段的客户需求。

AIPL模型如何使用

AIPL模型是首次实现品牌人群资产定量化、链路化运营。“品牌人群资产”很重要,比如可口可乐的传奇总裁罗伯特伍德鲁夫说:即使可口可乐全部工厂都被大火烧掉,给我三个月时间,我就能重建完整的可口可乐。最重要的是可口可乐品牌有强大的消费者人群资产,那些听过可口可乐的人、喝过的人、一年买很多次的人。这就是可口可乐的品牌人群资产,定量化就是把这些人群量化统计。

AIPL模型是一个可以把品牌在阿里系的人群资产定量化运营的模型,这也是支撑它全域营销概念落地的关键一环,怎么量化?就是把人群分为四类:

A(Awareness),品牌认知人群。包括被品牌广告触达和品类词搜索的人;

I(Interest),品牌兴趣人群。包括广告点击、浏览品牌/店铺主页、参与品牌互动、浏览产品详情页、品牌词搜索、领取试用、订阅/关注/入会、加购收藏的人;

P(Purchase),品牌购买人群,指购买过品牌商品的人;

L(Loyalty),品牌忠诚人群,包括复购、评论、分享的人。

品牌所有AIPL资产数据都可以被存在数据银行(Data Bank)中,靠的是用户在阿里体系那个共通的身份(UNI-ID)。

链路化运营简而言之就是,对于所处链路中不同位置的人群,品牌采用对应的沟通内容和渠道,最终的目的累积人群资产,并实现链路高效流转。、

AIPL模型具体怎么执行

首先,需要通过数据银行账号分析:品牌当前的“A-I-P-L“人群资产存在什么问题?

比如是相对于竞品“A人群”量太少了、或者“I人群”到“P人群”流转率太低了、亦或者品牌旗舰店自身的“A-I-P-L“人群占比相对于其他C店、经销店太少了……

然后,就可以针对链路中具体问题采用对用的解决策略了。

比如:针对“A人群”量太少这个问题,除了在站内可以通过“一夜霸屏”资源投放品牌广告外,还可以整合品牌市场部的资源来做投放拉新。传统媒介投放都是媒体投完之后,媒介公司给到甲方一些传播层面的数据,比如有多少曝光、多少点击这样,但是如果这些媒体用Uni Desk做投放,这些触达的用户数据还可以通过阿里的Uni ID匹配沉淀到数据银行,成为新增“A人群”。

再比如:针对链路中“I人群”到“P人群”流转率太低的问题,说明店铺目前缺少销售转化机制,做法是先把“I人群”根据标签分成不同的群组,有的可能是对促销折扣敏感,那就可以通过钻展给他们推送店铺折扣信息来做收割;而有的是通过明星活动拉进来的,那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明星周边货品来吸引他们做下一步的购买动作。

点赞

0

AIPL模型的相关词汇
场景营销个别人物法则阿尔·里斯和劳拉·里斯的品牌法则FCB方格理论CCDVTP营销模型哈默定律附着力因素法则市场势能论主动学习论AIDMA法则AIDEES模型口碑营销详尽可能性模型禀赋效应ROI理论规模效应锚定效应流量池思维李奥贝纳的固有刺激法低卷入学习模式两级传播论垂直整合使用与满足理论鸟笼效应生命周期总价值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语言钉理论环境威力法则全方位传播理论适度效果论尾数定价策略认知失调理论FAST模型压力反应论交易效用理论诱饵效应弗洛伊德需求理论敏捷营销六度空间理论传播过度短缺原理/稀缺原理赌徒谬误植田T理论编码/解码理论威廉·麦奎尔的预防接种理论视觉锤理论偏好公理舆论倒逼波纹效应受众商品论蔡戈尼效应LAST原则SMART原则安索夫矩阵比例偏见定位理论利基营销理论高山战略期望-确认理论纯暴露理论AISAS法则选择理论凡勃仑效应峰终定律4Rs营销理论用户体验的五层模型惯力营销米勒法则3Rs+4Ps服务营销组合波特五力模型4Vs营销理论睡眠者效应零售生命周期理论AIPL模型STEPPS传播模型长尾理论归因模型巴甫洛夫模式前景理论KISS原则跨界营销大卫·奥格威的广告准则边际效应奥卡姆剃刀原理HOOK上瘾模型注意力营销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技术产品采用生命周期/新摩尔定律知识的诅咒半球理论纳什均衡与霍林特模型喜好原理3B原则品牌资产五星模型损失厌恶理论猫咪经济学社交货币STV模型品牌3Vs战略FABE销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