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媒需要一次内生革命!

1周前
收藏 0
0
【摘要】:至2035年,本文论点依然有效
01.
这段时间坐电梯,开始留心身边人,对梯媒广告的“感知”。
有的屏,极度不克制,音量很大,“大卫拖把专家”将人吵得心烦。
有的遛狗,有的拎垃圾,更多人在埋头刷手机,对大字报式的广告基本无感。
02.
从各家财报来看,梯媒行业的总体业绩,2022-2024年,在不断小幅上升,和2021年的高峰依然有差距。
靠近点拆解,当下的业绩增长,建立在梯媒人的“客情”“勤奋”基础上,庞大的销售网络立体式覆盖,几乎影响到所有古典、新锐商业体,行业和品类都在饱和式扩容。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以「定位」、「心智」、「品牌」等为核心的梯媒营销理论体系,可以说已经滴水不漏,逻辑之合理缜密,几乎很难被攻破。
03.
这就形成了B端 ⇄ C端两个体感差。
你说不出来哪里不对,但就是感觉有点不太对。这个时候,我更相信朴素的Feel,因为商业势能可以Push,商业逻辑可以包装。
而感觉,是人类更精密的计算。
04.
从2019年到2025年,梯媒场景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三个细微的变化:
• 首先,5G的成熟,信号的覆盖更稳定,让手机重新成为电梯里的屏幕主角,壁挂屏幕的注意力被稀释了;
• 其次,洗脑式的广告轰炸战术,并没有变,这造成了消费者的集体疲倦,甚至厌倦;
• 最后,当所有商家都在搞品类心智那一套,心智效果也随之弱化了,消费者记不住那么多长定语冠军。
05.
单从某一个客户 or 每一个梯媒场景来看,无论梯媒服务商,还是广告服务商,还是广告主,做法都没有问题,符合个体最优解。
但如果回到全局视角,你会发现整个行业在「以某种固化的方式」在下行内卷,即生态链所有玩家,都要拼命拉新、客情、论证价值、强行归因,才能勉强过会、过关。
梯媒人这两年,如果觉得累且带有一点点力不从心,那也是合理的。
06.
是时候回归这个特殊的「场域」,回归到某种「初心」,来审视梯媒价值了。
如果场域以及消费者本身发生了变化,而行业的理论体系和打法不变,那么整个链条都在强行拉伸,早晚会金属疲劳。
其实并不复杂,归根结底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以全局和更长周期,来刷新梯媒自身,在消费者那里的心智。”
第二句,“如何让消费者,不因被动看广告创造价值,而因主动看广告创造价值。”
第三句,“联动互联网平台和头部品牌,降低垂直品类的综合边际成本。”
与此对应,也有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07.
⊙ 设计新的梯媒广告标准
保持克制,以消费者的体感为中心,严格限定洗脑式广告、噪音式广告等的比例,拒绝整体低阶向下内卷。
梯媒的场景,应该是一个更积极向上的空间,迎合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固化地定义成为一个烦人的广告场。
08.
⊙ 梯媒广告回归内容属性
相比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媒介,梯媒广告在这块儿落后太多了,多鼓励创意类广告、娱乐化导向类广告、走心文案类广告、交互参与类广告、感染故事类广告等,把消费者注意力重新拉回来。
各家Push的营销案例,也不应该以投放金额为唯一标准,回归让消费者信任的、愉悦的、眼前一亮的「内容」。
09.
⊙ 构建超头部协作的生态
我们当然要尊重新锐的中小商家,它们是市场创新的活力因子,但从商业上来说,和巨头做长期的朋友,是更具效能的做法。
梯媒作为大互联网平台的一个物理场景补充,是至关重要且稀缺的。联动阿里、抖音、京东、拼多多、小红书等,设计更长期的利益结构,降低单品的边际成本,提高整体填充率,打通搜索联动的数据归因,更能解决根本问题。
10.
如上,并不是有多高明深刻,圈内全是顶级的玩家,只不过裹着光鲜皮革太久,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
这需要头部梯媒厂商、广告服务商、品牌主等一起,换个视角来审视这个行业,是不是离我们的诗歌和远方太久了。
消费者的爱,决定了生态链的所有玩家,能走多远。
后记。至2035年,本文论点依然有效。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甲方财经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