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中的5个顶尖营销思维

屈太浪 屈太浪

1月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如题

01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我对营销的定义是“为企业创造长期顾客”。反过来讲,也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洞察人民群众的需求,让企业为人民群众的需求服务。

把“群众”两个字改成“消费者”,这条理论就会变成“消费者路线”:消费者路线,就是一切为了消费者,一切依靠消费者,从消费者中来,到消费者中去。

中国人口14亿,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733元。其中,39%以下的人均月收入不足1000元,76%的国人平均月收入为3000元以下。而整个中国不足3000元水平线的有多少人?10.6亿人。

这个数据,足以让营销人看清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收入,也可以追溯到“拼多多电商崛起”、“瑞幸定价9块9”、“可口可乐2-3元”的本质原因: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其实还很低。这样我们也就能理解到低价产品/平价产品的市场到底有多么巨大。

02农村包围城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门店是品牌的触手,也是渠道的终端。大多数C端品牌,发展到最后,都是开拓更多门店。如何开拓更多门店?还要看中国城市的格局。

中国有34个省市,一线城市就是北、上、广、深;二线城市现在叫新一线,大概有15个省会或直辖城市,包括成都、杭州、重庆、苏州、武汉、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无锡、宁波、青岛、合肥;

再下一层级就是三线城市,三线城市有3个标准,1是政府公共财政收入300亿元以上,2是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以上,3是常住人口300万元以上,这三把尺子一量,大概也就30多个城市,包括佛山、沈阳、昆明、济南、厦门、福州、温州、常州、大连、石家庄、南宁、哈尔滨、金华、南昌、长春、南通、泉州、贵阳、嘉兴、太原、惠州、徐州、绍兴、中山、台州、烟台、珠海、保定、潍坊、兰州等。

再往下还有300多个四五线城市,以及1800多个县城。我国每年都要评定百强县,百强县占比最高的省份是苏浙鲁三个地区,南方经济带主要靠工业,如昆山、江阴、张家港等。同时,偏远地区经济还有一些显著的“地方特色物产”经济,比如——仁怀酱酒产业、陕西神木煤炭产业等。

了解过中国城市的格局之后,品牌方就应该知道自己的门店布局和渠道拓展的路径。“农村包围城市”依然是一个很好的战略,从县级市场打造强势渠道,建立品牌的造血系统,再锚定中心一二线城市,打造强势品牌,比反向操作的方式,更适合长期主义的非资本性民营企业。

早年间最有名的品牌如脑白金,先从江浙区域县级市发力,建立根据地,之后推广破局,形成强势品牌。近些年的新茶饮品牌同样如此,蜜雪冰城从河南小县城发力,喜茶从广东江边小城破局,还有我之前服务过光明园迪学习桌,从聊城小城市起步,如今也发展了2000多家门店。

“农村包围城市”比较适合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核心原因还是县城基数大,创业成本低、模式好复制,相比一线城市“投入高风险大”来说,小县城还有一定的空间。

03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以集中兵力为手段,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这样做的效果,一是能全歼,二是能速决。既能最有效地打击敌人,又能最充分地补充自己,逐步改变敌对双方进退、攻守、内外线形势,取得战略全局上的主动地位。”

顾客从哪里来?无非是3个方面,一是渠道,二是广告,三是品牌。其中,广告的投放,可以按照“集中优势兵力”的方法来进行,比如你有100万,不要广点通30万、抖音30万、户外30万,这样是分散的投放,效果会大大减弱。

最好的方式是先用几万块钱测试广告效果,之后将100万全部投放一个渠道,在一个渠道取得相应结果之后,再扩大战果,拉长战线,取得全面优势。这里说的优势,就是获客,获得更多客户,是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

市场营销,永远都是预算不足,如何花钱最有效果,我觉得参考这一条准没错。它既是兵法、战法,也是获客之法。

04矛盾论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叶茂中写过一本书,叫《冲突》。里面有个观点,一流营销,创造冲突;二流营销,解决冲突;三流营销,发现冲突。

“冲突”这个所谓的广告营销理论,基本就是《矛盾论》的翻版。《矛盾论》就是发现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不就是品类属性,特殊性不就是“差异化”吗?

“冲突营销”就是揭示“消费者对于品类现状的不满”的矛盾,从而制造“消费者不适”的冲突,从而促使消费者改变原有消费习惯,选择目标消费品。

三流营销,发现冲突:“营养还是蒸的好——真功夫”;二流营销,解决冲突:“洗洗更健康——妇炎洁”;三流营销,制造冲突:“洗了这么多年头发,你洗过头皮吗?——滋源洗发水”。

05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论》提出过一个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它提出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起初只能认识到事物的外部联系,对于现象产生的都是印象和感觉,这种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实现几次突变,形成理论概念,理论概念是事物的内部联系,也是事物的主体、事物的本质。之后,这种理论又会反过来指导实践,最终达成实践与理论的合一。

一般到达这个阶段,很多人就会停止思考,陷入机械唯物论的阶段,就是“认死理”。其实事物一直在发展,所以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也是一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

此一思想,对于营销有什么指导意义呢?实事求是,以实践论。很多时候,一切行为都在理论中,和实践大相径庭。营销也是,现场有神明,说的就是实践,不能凭空而论、坐而论道,要去实践中寻找答案。

比如投放广告有什么用吗?你自己花1000块实践一下就知道。比如你不知道生意怎么做?你自己摆个地摊、朋友圈带个货就知道。如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么就去实践,实践会告诉你一切。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屈太浪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屈太浪

屈太浪

微信公众账号:屈太浪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