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营销奖太多,case都不够用了?

活动汪 活动汪

10月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如题

2023年,你的case拿奖了吗?

最近不知道咋的(岁末年初拿奖高峰期),有多位广告营销圈的自媒体陆续发文吐槽:“广告营销奖太多,广告都不够用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大汪的粗略计算,目前市面上关于广告营销圈的奖至少已经上百个(事实数据远不止这些,每年都在增加),而且超过80%以上的奖项都是以“金”字开头命名。

至于为什么奖要带“金”,我想可能是受电影娱乐圈的影响。另外还有「含金量」之意。所以,每年评选出的“金”字号重磅大奖都是广告营销圈津津乐道的话题。

01.目前广告营销奖有哪些?

随着广告营销行业的竞争加剧,导致广告、营销公司(包括活动公司)公司不得不通过拿奖来证明自身「含金量」,当然了,也有一些公司通过其他方式提升公司自身的影响力。

譬如通过打造创始人IP、运营品牌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来打造品牌影响力,还有极少的一部分公司比较佛系,不做任何的推广,只靠输出的优秀作品口碑相传(这类公司最近几年也开始做一些推广了,因为看到大家都在做了)。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国内外有哪些广告营销奖呢?

资深广告媒体人许文超曾在《广告黑榜》一文中留言,将广告营销奖大致分为三类:

1)国家级:长城奖、黄河奖。数量不多;

2)国际奖项:D&AD、one show、伦敦纽约、艾菲奖等;

3)国内媒体/平台发起:剩下的竞争激烈,无数金字头的评比,企业化自主经营的评比。尚未形成品类势能。赢利点比较单一。

除了国家和国际奖项,第三种奖里面哪些有含金量,哪些是野鸡奖,我相信很多人无法甄别,毕竟都是“金”字开头,对申报的广告营销公司来说,那真是一个头大,甚至可以说是傻傻分不清楚。不仔细了解,或试水申报下奖项,是很难知道该奖的真实水准。

当然了,现在大部分Agency报奖的真实想法就是:有奖总比没有强。

02.当下广告营销奖的大致收费形式

最近几年,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奖项评比政策,甚至不允许官方协会以及政府部门以收费形式开展奖项评比,这也就导致企业主办的奖如潮涌至。

譬如在经批准保留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评选活动结束后,中国建筑业协会以编辑获奖工程创优经验交流专辑的形式,向获奖单位变相收取费用,违法所得共计389万余元;最终这一行为违反了《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国评组发〔2012〕2号)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八)项及第二款的规定,民政部对中国建筑业协会作出警告并处没收违法所得389万余元的行政处罚。

那目前主流的广告营销奖有哪些收费方式呢?

1)案例申报费:Agency根据XX奖设置的奖项类别,提交申报的作品信息,然后需要支付申报费,也就是所谓的报名费,这个申报费有的是按照提交的作品数量来计算,有的是设置了金银铜,需要申报含金量较高的奖项,价格上更贵些。甚至有些推出了打包优惠价,也就是说,申报的作品数量和奖项类别越多,给的价格更便宜。

2)收取工本费:只对获奖的企业和作品收费收取工本费,工本费一般包含了主办方邀请评委的费用、奖杯证书的制作费用,获奖作品见刊费等。也就是说报名申报奖项是免费的。但是目前一般的工本费都是大几千元到数万不等,真实的成本我相信Agency都知道,而且很多主办方为了创收,肯定会降低获奖门槛,甚至每年还会新增奖项类别。

3)会议、晚宴报名费和品牌赞助费:有些主办方对参赛以及获奖的企业全程进行免费,但是到了线下的配套活动,就会设置报名付费参加,譬如颁奖典礼、高峰论坛,再加上赞助商冠名、买展位,加在一起费用也能过百万。

除了以上三种,还其他的收费形式,譬如评审费、超出申报的作品数量收费等,就不在这里一一举例了。

实话实说,办奖收费无可厚非,毕竟企业要生存,只是各家收费的形式不一样罢了。主办方并不是官方协会和政府单位。

03.Agency要不要报奖、拿奖?

我的答案:该拿奖还得拿。

当下拿奖对于大多数的Agency来说:利大于弊

拿奖主要有以下2点好处:

1)对于团队(项目):可以提升项目团队的荣誉感,刺激持续输出创意作品的动力。甚至,有些项目人员可以在求职简历上写拿过哪些奖。在这背后,最大的原因还是Agency一直处于幕后,一年之中几乎没有机会站在台前“炫耀”,也只有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属于自己了(谁不想名利双收)。

2)对于公司:拿奖可以提升公司整体的品牌影响力,获奖作品通过自家的官微平台进行报道宣传,吸引潜在客户促进业务合作。事实证明,确实有些企业的部分业务是通过获奖作品拿到的。

缺业务,缺团队荣誉感,想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只要每年都有好的作品(案例)输出,拿奖有何不可呢~(注意:拿奖还是有个前提,一定要申报有含金量的奖,否则会成为同行、客户茶余饭后的小笑话)

04.广告营销奖乱象丛生

为什么都在吐槽广告营销奖?无非是大家看到了含金量的奖越来越少,野鸡奖越来越多,另外拿奖的Agency常年就那些公司。不禁唏嘘,属于广告营销时代的创意已经成为过去式?

在这背后,大汪看到广告营销圈的前辈“不务正业”,被人情世故裹挟,常年担任各种奖的评委老师;看到了明显没有资质,没有优秀作品的“老师”也能成为专业评委;

看到了有些主办方办奖吃相着实难看,不以创意为衡量案例的水准,而是以收取费用多少来判定作品是否能入围;

看到了有些Agency一年拿奖能拿到手软,甚至办公室里都装不下这些奖杯证书。但是真正能被客户、能被同行认可的奖杯又有几个?

总结下来,大汪认为导致广告营销奖没有含金量,没有公信力主要有4个原因:

1)质量不均:广告营销奖项的数量众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奖项在业内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而有些奖项可能只是为了圈钱或炒作。因此,当人们看到一些质量不高的奖项时,就会产生反感的情绪。

2)过度商业化:一些广告奖项越来越商业化,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降低评选标准或给获奖作品带来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广告奖项的信任度会降低,从而产生不满和吐槽。

3)评选过程不透明:一些广告奖项的评选过程不够透明,缺乏公正性和公开性。这种不透明的评选过程会引起人们的质疑和不满,进而引发吐槽。

4)过度追求奖项:有些公司过度追求广告奖项,将其视为衡量广告创意好坏的唯一标准。迷失了输出创意作品初心。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活动汪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活动汪

活动汪

活动汪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