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献血事件的各方回应,聊聊公众相信什么
11月前
收藏 0
1
【摘要】:这事还能说清楚吗?
(作为一个时刻提醒品牌方不要涉及敏感话题的PR,我知道今天写这篇不怎么划算,跟平时反复强调的低风险高收益原则不符合。但,又是“回复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
11月28日,上海一位余女士虽然人还躺在病床上,手上活儿没停,在抖音发了一则视频,说自己蜜月自驾游到西藏阿里地区时发生严重车祸,肝脏破裂,失血严重,有生命危险。丈夫陶先生的小姑姑通过上海市卫健委联系西藏阿里地区,协调上海援藏医疗专家为其进行治疗,还发动阿里地区包括派出所民警、消防官兵、部队官兵在内的“所有公务人员”为其献血。随后,余女士又通过包机转运到四川华西医院,并在伤情稳定后从四川回上海继续治疗。
本来是件挺不幸的事情,还散发着那么一丢丢联手救援的气息。但被余女士一说,整个味道都不对了,简直就是帧帧直戳雷点,字字坟头蹦迪,直接、精准、明确地让看到的所有人想到一块儿去了:又是在用特权?
虽然余女士很快删了视频,但是网友一定会替她保留下来,
有问题的部分是从55秒开始。被网友死死抓住的文案来自余女士与丈夫陶先生的对话截屏。
陶先生说:“小姑姑联系了上海市卫健委”、“卫健委联系了阿里部门”、“动用了阿里的自治区所有公务人员献血”、“整个阿里自治区的A型血都给你输上了,一共七千多毫升,你全身换了两次血”。
在阿里抢救数日后,“家里人决定包机去四川华西治疗”。
配图中的飞机被扒出是世界上最豪华的公务机之一:湾流G550。
湾流G550在炫富界的地位,大家都懂的。
“到达四川,各种开道”。
开道是什么待遇,大家也都懂的。
见过作死的,没见过这么一心想要锤到底,留下满地坑要填的。
归功于余女士的视频“图文并茂”,话都说满了,导致后面解释起来的难度极高。
今天我们主要来看,回应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是惹出新的问题。
目前,当事方(余女士的老公陶先生、余女士的爸爸余爸爸)、阿里当地医院、阿里卫健委、上海卫健委、提供飞机的商用航司都被媒体采访过了,也都做了相应回答。
方便起见,我们按照问题来看这些回答。
1、陶先生的小姑姑是谁?
按照余女士和陶先生的对话,小姑姑是关键人物,手眼通天,呼风唤雨。
网友目前一直挂的是这位:
我很想说,审审题吧。陶先生说的是“我小姑姑”,陶先生的大姑姑小姑姑哪个姑姑,都应该姓陶啊!在官网上翻姓余的有什么用!
陶先生回应(接受《新京报》采访):
而提到自己的小姑姑,是因为“小姑姑是平时一有事就会出来帮我的人,所以当时发信息时第一时间想到了小姑姑。至于谁能接触到上海市卫健委,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陶先生的意思是,他找了小姑姑,但小姑姑到底是否起作用,怎么起作用的,他不知道。
这种“含糊回答”拿来对敏感点做回应,说了等于没说,不会起到任何解释作用,而且还会反向加重怀疑。
在考虑保护小姑姑隐私的前提下,可以不公布具体信息,而是采用与公职和大佬身份明显无关的直接表述,比如“卖鱼的”、“搓澡的”。不说,都是加重怀疑。
余爸爸回应(接受《新京报》采访):
谈及陶立小姑姑的身份,余爸爸在支支吾吾中称自己并不清楚她的具体身份,只知道她“快退休了”。
“支支吾吾”是媒体用的形容词,说明回复得也不干脆。其实,有2种可能性,一种是小姑姑是大佬,不能提只能说“不清楚具体身份”;另外一种就是身份实在普通,女方爸爸不知道男方小姑姑是干什么的,不是很常见的么?
然而,舆情爆发之后,大部分人会联想到第一种可能性。
小姑姑是谁,显然是最核心的问题,也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但是,陶先生和余爸爸都没做出好的回应。他们的“含糊”与“支支吾吾”,反而还加重了公众猜测。
2、卫健委是谁叫动的?
上海卫健委肯定是出手了。至少,援藏医生确实被指派去参与救治。
至于“卫健委联系了阿里部门”、“动用了阿里的自治区所有公务人员献血”是不是真的,后面再讨论。
先来说说,到底是谁叫得动平时热线电话都很难打的卫健委呢?
陶先生回应(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大家托亲戚找朋友,看看有没有医院里的朋友能给予我们帮助。小姑人很热心,后来托人联系到了上海市卫健委,正好他们有个在阿里援藏的医生。
这个表述,看去上去像是撇清,其实是在“定调”,也就是锁死了“小姑姑”、“托人”、“卫健委”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托人是很常见的操作。谁家出事了,都会把能找的人都找一遍问问。注意:很常见不等于可以直接回复。
已经成为公众事件,回应口径中出现“托人”两个字,性质立刻变了,就相当于承认有猫腻,找了路子,存在特权。
上海相关部门回应(接受《新京报》采访):
11月29日,新京报记者从上海相关部门获悉,经调查,事发时,卫健部门接相关部门函件,请求正在西藏日喀则市的援藏医生前往涉事医院参与救治。此事不存在因私人关系等不正当因素导致的行动。
相关部门的回应也并没有比纯素人好多少。
还是非常本位主义地告诉你一个结论“此事不存在因私人关系等不正当因素导致的行动”。光说结论又有什么用呢?谁信呢?
另外,也是非常注意甩锅,点明“卫健部门接相关部门函件”。意思就是,不是我随便调用的,我是收到了函,然后按照流程办事。我干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叫了一个医生过去看看。
《南方周末》说了:“如果想让大家相信这是一个纯粹的感人的事件,涉及的各方,尤其是牵扯到的官方机构,应该拿出更多令人信服的证据。”,“上海卫健委有必要作出更多说明,到底是接到了哪个部门的函件,该部门也有必要进行解释。”
越具体、明确,越能够打消疑虑。
3、血是怎么献的?
余女士现在有个外号叫“血槽姐”,她的视频里,充满对于享受(不一定存在的)特权的得意,毫无对于给她献血人的感谢。我这个人小气,是我都想把献出去的血要回来。
按照视频中小夫妻对话的说法,小姑姑联系了上海卫健委,上海卫健委联系了阿里各个部门,动用了阿里的自治区所有公务人员献血。
怎么说呢,日常也干点GR活儿的公关一看,上海卫健委,能叫得动阿里各个部门的所有公务员,让他们有一个算一个撸起袖子去献血,很明显是牛逼已经吹得嚯边了。
阿里医院回应(接受《新京报》采访):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短时间内筹到如此多的适配血是有难度的,担心筹不到足够的血,阿里医生在10月15日提醒陶先生,“医院在想办法,你们家属也得想办法。”
阿里地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回应(接受《新京报》采访):
我们当地人口不多,平时看到朋友圈里有需要献血的消息,干部群众都会出于好心主动去献血,不论是谁需要。这次也一样,并不是像网络传言那样强制去献血。
阿里地区那边都明确否认了被“强制”。
而实际上,其实这种撸袖子做好事的报道经常出现。公职人员冲在前面,不就是身先士卒的表现么?
陶先生回应(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我都求了帮我们处理交通事故的警官,我说你们有没有同事,我媳妇快不行了,你能不能打个电话给他们,能不能帮帮忙。当时有个警官正好是A型血,就来献了。
陶先生做了进一步解释:当时妻子刚刚苏醒过来,他为了给妻子加油鼓劲,“我想让她放心”,而且“找人过程挺复杂的,她也无法长期看手机,我就简单发了”。
我只能说,陶先生真的是又爱又懂余女士,不仅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地找血,还很清楚知道只有告诉余女士上面有人,才最能让她放心。
但是这个说法,对于公众来说,可信度可能不并不高。
公关一直强调,说真的,和说别人会信的,是两回事。
4、湾流G550飞机哪来的?
余女士仅凭湾流G550包机这帧画面,已经打赢小红书上99.99%的名媛。
余爸爸回应(接受《新京报》采访):
人命关天的事,肯定想尽一切办法,不能就在高原上等。转运服务由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站提供,公司给他们的最终报价是120万元。为了凑齐转运的钱,他向“好心人、单位的领导”借,一笔笔钱通过手机转账过来。
其实,在舆情爆发之前的11月3日,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站就把这个事儿当作自家案例发了:
这个说法,强调的是商务单,给钱就能坐上。消除了与特权的关联,但是并不解绑“富贵”。
由于金额挺大,余爸爸可能实在想要说明自家就是平民百姓,额外提供一个信息:钱是借的。为了“说清楚”、“更顺”,而提供更多“二次素材”的做法,公关会尽量规避。
毕竟,一说借的,大家都开始问“在什么单位公司能问领导接这么些钱?”看着也像出于反讽,不太相信。
上游新闻暗访:
对于包机转运情况,上游新闻记者以有病人需要转运为由联系到海南经纬航空,问及该司公众号发布的转运情况是否属实时,客服人员表示所发布内容均是实际转运的案例,但具体情况不便透露。对于转运流程,海南经纬航空客服人员称,需提供病人诊疗情况,航空公司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协调医生和飞机前往当地,当地医院和目的地城市的医院都需要安排车辆对接。具体费用要根据机型、病人情况和所需要的医疗设施确定。
海南经纬航空应该是所有当事方里面,最安全承接流量的一方。之前为了保护当事人,用了“小徐”的化名,没想到正主不领情,觉得妨碍炫耀,自己下场说“是小余、不是小徐”。
5、为什么警车开道?
警车开道这个事情,其实对于特殊病患,时不时的都会有相关事件和报道。随便一搜,都是:
余爸爸回应(接受《新京报》采访):
那是当地警察好心帮忙。女儿女婿出了车祸,就是他们处理的,他们这几天也都守在医院,关心女儿的病情。
为什么同样事件,公众态度是不同的。 原因在于基本印象打底。余女士视频一发,什么都变味了。再要扭转,就是困难重重。
我是当地警察,真的是要吐血:你们这一家子老6。
6、同样情况,怎么才能获得这个救治条件?
其实,要说明不是“特权”,最好的做法是告诉所有人:这是公开途径。
换句话说,没有小姑姑,也能获得同样结果。
大河报·豫视频暗访:
12月1日上午,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以一位异地急需用血者家属的身份,求助上海市卫健委:一位普通上海人民,在外省市需要紧急医疗救助,上海市卫健委能否帮助协调当地紧急献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异地用血需要走正常渠道,求助当地的医院,在当地申请。“不知道外省是什么政策,上海用血的话,提出申请和求助,一般在哪家医院,是医院去协调的。当地有血液管理办公室,当地协调用血。”记者询问,被上海市卫健委协调救助的西藏车祸余女士,之前是否有这样的救助通道?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不清楚,会将需求记录下来,会有专人在1至15个工作日内联系记者。截至12月1日发稿无人与记者联系。
上海卫健委其实回答不了完整的异地求助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太为难接到媒体暗访的工作人员了。
标准做法是,不要等媒体问啊,你自己先公布,异地救助,有哪些公开渠道可以使用。说明白余女士用的是哪几个渠道。说不清楚,或者不能说出来,就不要怪大家不信。
如果没有余女士的视频,这是一个“生命至上”的故事: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条件有限,当地相关部门建议患者家属向上海市卫健委求助,寻求上海援藏医生的支援;上海援藏医生来到阿里医院会诊;阿里当地医院和卫健委组织献血;患者父亲到拉萨时正下大雪,飞机延误,“警方表示可以开车去阿里”;负责处理车祸的两名警察一直守在医院;转院当天,从阿里医院到机场,有警车在前方带路。
而且,类似故事,稍微翻翻媒体报道,会发现其实并不罕见。平时你看到这些案例,不会想到有什么特权,只是单纯的不想点开看。
如今,这个事件无法翻盘,说什么都不太有人相信的关键点在于: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回应能够表明,换一个人遇到这种情况,也能获得相应的资源。
每个回应者都从自己角度出发,却要公众改变他们的看法,凭什么!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在公关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