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天价锦鲤”回归,网友:不想中奖了

顶尖广告 顶尖广告

1年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下一个“信小呆”?

当代年轻人,在求人求己中选择求佛,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在买包和买醉之间选择买彩票。

君不见,彩票站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不是大爷大妈,而是清一色的年轻人。

今年彩票销量暴涨50%,4个月狂卖1700亿,年轻人捧着刮刮乐“向天再借500万”,成为一种新的送礼时尚。

图源:微博

赌赢了,或许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赌输了,也不过一杯奶茶的钱钱,不足挂齿。

没有人不向往一夜暴富,也没有人能抵挡得住“天价锦鲤”的诱惑。

这不,时隔五年,品牌锦鲤营销又双叒回归了。

01

大家知道最近淘宝又开始抽锦鲤了吗?

不知道也没关系,现在知道也晚了。

就在上周,@李李李李李李霹雳”正式开始了她的霹雳人生。

前脚还在发打工人的牢骚,心情狠狠emo。

图源:微博

后脚就迎来了泼天的富贵,以百万分之一的幸运当上“淘宝生活锦鲤”。

图源:微博

请假下班——与闺蜜庆祝——兑现奖品,一条龙流程安排上,说不羡慕是假的。

要知道,光是成为天选幸运儿,就令多少中奖绝缘体羡慕不已 (是谁我不说) 。

更别说被财大气粗的淘宝选中,是半夜起床都会笑醒的程度。

奖品有多丰厚呢?

简直可以用“变态”来形容!

这里指的是堪称保姆级别的“变态”服务。

从抽锦鲤的时间节点不难看出,淘宝这波是冲着十一黄金假期来的。

奖品自然也是围绕着假期的“吃喝玩乐”出发,淘宝一出手,清空购物车随心买、锦鲤专属随心飞、五星级酒店随心住等不在话下。

从机酒订票、景区门票到游玩项目、网红店代排队,再到拍照精修、朋友圈文案,甚至家里的猫猫狗狗代照看,事无巨细考虑到位。

图源:微博

只需要带上自己,就能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潇洒旅行。

不仅如此,淘宝还特意为i人和社恐定制了“plan B”计划,就算十一期间足不出户也能宅家享受到人民币玩家的体验,他真的我哭死。

图源:微博

担心8天的假期太短暂,淘宝接着奏乐接着舞,从衣食住行到身心健康,保证让你笑到皮都展开了。

图源:微博

甚至乎,还可以选择折现!!!

根据微博抽奖规则估算,至少能获得5万大洋。

(ps:微博单个奖品最高限额5万,不知道这些项目能不能逐一拆分兑换,暂时算是5万吧。)

还有一张重量级王牌——“和椰树主播团合影” (椰树怎么哪都有你)。

图源:微博

要知道几个月前“到椰树直播间蹦迪”可是拍出了8万的天价,叠加起来可真是泼天的富贵。

图源:小红书

面对这般壕气,网友瞬间孟宴臣“附体”,发出了千年柠檬精的哀怨:

“既然她都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行?”

 

嫉妒使人发疯,“一定是黑幕操作”!

 

在一片“酸”声载道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又是锦鲤营销这一套,下一个“信小呆”诞生?

尽管掌声与质疑齐飞,这场锦鲤活动突破了百万级别转发,用小成本撬动大流量,淘宝还是赢麻了。

图源:微博

02

同样是阿里家抽锦鲤,网友把淘宝与支付宝做对比难以避免。

仅仅是名字,大概就能看出双方的差距。

支付宝的“中国锦鲤”名号响亮、磅礴大气,而淘宝的“生活锦鲤”则显得更加接地气。

结合奖品设置,不难看出淘宝的真正营销意图。

在假期出行or宅家的基础上,淘宝创新性地加入了一些奇葩的“脑洞”。

比如,一万只虚拟蚊子、十八般“传统技艺”课程、在线情感疗愈服务.......

主打数字化与生活化的结合,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打破淘宝在大众心中单一的品牌认知:

上淘宝不只是网购,还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订机酒、景区门票、兑换餐饮券,甚至朋友圈后期修图、心情疗愈等等,万能的淘宝都能满足你。

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强绑定,为淘宝数字生活节预热造势,所以淘宝称之为“生活锦鲤”。

图源:微博

而支付宝豪掷1亿打造的“中国锦鲤”,如画卷般的奖品清单看完都要花上3分钟,一度让锦鲤成为支付宝的标签,至今还成为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现象级传播案例。

那个超级幸运儿锦鲤女孩“信小呆”,也从素人一跃成为当年最引人注目的网红,热度比肩顶流明星。

图源:微博

只是,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信小呆”多次在采访中袒露,成为中国锦鲤是她人生中的一道坎。

看似价值1亿,能让人后半生无忧的巨额财富,实际需要自己另外花20万兑换。

图源:微博

她放弃国企事业,花光积蓄,甚至背上负债,去圆这一场梦。

“信小呆”的美梦破灭,揭露了所谓的“中国锦鲤”,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空窗期4年、找不到工作的普通女生。

信小呆也曾尝试通过“中国锦鲤”IP变现,与超级主播king合作,打造“1元转让中国锦鲤”事件,不到5小时却被紧急叫停,合作公司资质被吊销。

图源:微博

 

从此与“中国锦鲤”关联的不再是欧皇、幸运儿,成为吃相难看的贬义词,一夜之间坠下神坛。

成功的支付宝锦鲤营销,失败的“信小呆”IP。

这次淘宝深深吸取了教训,提供了兑换奖品或折现的多种选择。

并且宣传口径,也从“下辈子不用工作”转变为“不躺平才来得及起身迎接幸运”,更为谨慎,契合主流价值。

图源:百度

虽然远不及支付宝“中国锦鲤”的流量和声量,但是淘宝夯实了“数字生活平台”的品牌心智。

03

为什么品牌如此青睐“锦鲤营销”?

卡茨曾提出 “使用与满足”理论 ,把受众看作具有“特定需求”的个人,可以基于特定需求动机,从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出发,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实现高效传播目的。

也就是说,要满足受众的不同情感诉求。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锦鲤”一向代表着吉祥、好运的美好寓意。

网友们经常“转发锦鲤求脱单”、“转发锦鲤求升职”等等,以满足对生活和工作的期望,完成压力和情感的释放。

锦鲤营销洞察到受众的特定需求,满足彼之所需,让人难以抗拒。

此外,成功的锦鲤营销往往能实现以四两拨千斤的破圈传播,用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流量讨论热度,不失为一种营销“捷径”。

魔方严选的 “职场锦鲤” ,抛出十个月躺平不上班的奖品诱惑,用5万预算换来数百万转发和关注,可谓是赚翻了。

图源:微博

逆水寒的 “房子锦鲤” ,转发抽奖送一套房,用噱头紧紧抓住了大众眼球,轻松实现刷屏。

图源: 微博

“锦鲤少女”杨超越,更是在“逗鹅冤”事件中,为腾讯哭出百亿流量,堪比神级公关。

不过,锦鲤营销固然好,但也不是万能的。

“中国锦鲤”信小呆的起起伏伏,印证了“ 凭运气得到的钱,最终都会凭本事亏掉” 的人生真理。

杨超越一哭成名,再哭却没换来喜爱和收视率,遭受锦鲤人设反噬。

倘若品牌把握不好“锦鲤营销”的尺度和边界,也会被千千万万个“信小呆”倒油。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顶尖广告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顶尖广告

顶尖广告

深圳七度传媒有限公司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