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字长文(一),内容创作的底层逻辑拆解

尹晨带货实录 尹晨带货实录

1年前

收藏 收藏 25

点赞 18

【摘要】:如果你的内容存在缺陷,记得看完我的这篇文章

前言:从20年底开始,我主导了公司内容团队的从0到1,到现在形成了超30人的内容小组,每年千川消耗破亿,如果你的内容存在缺陷,从今天开始,从头到尾看完我的内容创作,我也会在未来更新超10篇内容相关的文章。

我们以去年爆火的“垫底辣孩”为例,通过一个众所周知的娱乐短视频,变相了解一个素材创作的”分级性“底层逻辑。

垫底辣孩的首条视频发布到抖音,平台对视频进行抽帧、语义识别,判断为一条具备新鲜创意的素材,然后通过账号的历史标签、以及作品内容的可能性人群进行分发。

用户刷到作品,被视频创意吸引,首轮初始用户完成高完播、点赞、评论等互动数据,算法结合综合数据加权,判断视频具备潜力,根据互动较多的人群进行相似度扩散,于是视频越来越爆,开始形成一个话题热点。

只要是话题热点,就会出现同行模仿,如果用心观察,会发现模仿的手段是呈现梯度级别的,即不同阶段,作品演变的形式不一。

垫底辣孩出现之后,首一批你能刷到的同类型作品,基本是做到了1:1模仿,从用户的角度,我刷到了垫底辣孩,接下来再刷到同类型视频,形成的互动数据依旧是很高的,由此产生第一波模仿热点。

但凡是热点,总有衰退周期,而且随着用户的视觉疲劳,刷到同类型视频,互动数据在下降,于是第二波模仿热点出现,创作者不再进行一比一模仿,而是完成一定程度的改编,但是不离开作品核心爆点,即反转。

从用户的角度,虽然同样是反转剧情,但是作品前三秒已经修改,视频加入了更大的创意,这种相对差异化的作品,又获得了高完播的数据。

以上是从用户的角度,用户并不是作品加热的独立要素,还有算法。从算法角度,需要考量任何一个视频内容的新鲜度,如果同类型作品过多,势必影响内容生态的质量,减少作品的推送就能减少负向推流。

所以任何作品的上传,在考核作品质量的维度,算法都会将上传作品与数据库进行对比,判断其重复度,如果一个作品重复度过高,即便是受欢迎的模板作品,在初始阶段也会减少推荐。

再往下,作品开始进入更差异化的创作,这时候你再继续刷到同类型作品,会发现由原主体以”人物“为角色的出镜,变成了宠物,出镜角色一旦更改,所涉及的环境、道具等都会发生大的改编。

从用户角度,新鲜感继续来了,这只猫会变成什么样子,从算法角度,作品的重复度在降低。

关于垫底辣孩,我们先完成以上的拆解,通过这个案例,我是想让大家明白,我们持之以恒的所谓创作手法,可能一开始就是错的。

目前国内除了一级梯度的内容玩家外,大部分玩家都是做的所谓“借鉴性模仿”,但是从我观察到的数千个团队,发现即便是模仿性创作,很多人连出发的第一步都是错的。

现实当中的素材创作,不是光一句”借鉴性模仿“这么简单。

比如我们经常采用的手段,就是通过竞品账号、有米云等第三方工具,看到哪一个视频不错,就开始对标模仿,在观念上也会陷入一种思维,即“模仿同行,就代表高概率出量”

你以为这是抄出爆量素材的绝佳范式,但是模仿同行跟高效模仿同行,又是百倍级的差距,说直白点,就是连抄都不会抄。

结合开头的“垫底辣孩”的案例,针对内容创作,归纳几个核心点,这些核心点在日后都会单独成篇进行技能拆解。

1、算法的作品推动逻辑

任何一个作品上传后台,算法对作品要素(画面、声音等)都会进行抽帧、语义识别,作品的主旨是什么、整体又表达了什么内容,会有什么样的用户喜欢看该类作品。

同时对比数据库,该类型作品的新鲜程度,具体表现为从未出现,新鲜度高;有历史高消耗作品,说明框架优质,数据库重复度低(作品少、改编);作品重复度高,甚至直接沿用原作品要素,素材无广审,但被判定低质,流量缩窄。

系统对作品的判断是一个综合的结果,不断是账号短视频,还是千川素材,从低质度、重复度角度,内容无实际内容,重复同行脚本套路,都会导致系统对作品的判定,这根据日益明显的后台提示就能发现。

2、用户的作品推动逻辑

用户刷到一条短视频,视频质量优质,创意新鲜被吸引,创造较高完播数据,用户再次刷到同类视频,脱敏,甚至dislike,dislike权重极高,只要作品被标记为“不感兴趣”,同用户大概率不会再刷到该视频。

但是这又不代表一定原创,任何一个作品爆,都存在爆点,从创作者角度,提炼同行作品爆点,进行差异化改编,就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消耗的二次分发。

3、作品创作的手段分类

很多人的创作,就像一个没入行的修车工,看到车坏了,这里换个螺丝,那个换个轮胎,对应到素材创作,就是换前三秒、换角度、换环境等,如果创作这么简单,爆量早就没你什么事了。

从专业级的角度,借鉴型创作的手法可以按梯度分为“原片/重组“、”一比一复刻”、“视觉/脚本要素改编”、“框架性改编”,四个维度。

“原片/重组”,指的是不做任何二次拍摄动作,直接将原片发布,或者原素材重剪,但是表面上接近原片,这一类的运用,在抖音早期很有效,所以早期的抖音搬运很盛行,但是随着内容规则趋严,直接搬运类已经很少。

“原片/重组”在连怼玩法模式应用很广,账号出现一个爆量视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通过原片,或者搬运抽帧,不断通过连怼方式形成爆量周期,这类型的账号,但凡多刷账号的,都能刷到。

还有一类运用,你爆火了一个短视频,第二天把原素材重新再发一遍,可能不到一小时的时间,系统会再次给你分发一波高规模的初始流量,这就是为什么爆火的视频,会经常看看到很多账号会出现二发。

”一比一复刻”,即根据原脚本、服化道等要素,直接进行颗粒级复刻,出现的阶段往往是作品刚出,数据库重复度极低,直接蹭作品的第一波翻拍流量。

“视觉/脚本要素改编”,即在原视频之上进行差异化改编,从脚本角度,前三秒、中间、结尾,从视觉要素,环境、人物、道具、音乐等,要素改编是借鉴型创作中,被应用最多的手段。

“框架性改编“,即作品已经在原作品之上做了相当大的程度改编,从用户角度,基本很难看出是同一个脚本,但是不管是“原片/重组“、”一比一复刻”、“视觉/脚本要素改编”、“框架性改编”,都脱离不了一点,就是作品的核心爆点。

我们以上面这个带货短视频为例,如果说第一个作品是要素性改编的话(文案做了改编),第三个视频就已经是框架性改编,改编到这一步,爆点依旧是保留的(甘蔗脆即爆点)。

还是回到那句话,什么叫借鉴性,即找出作品爆点,找原有基础上进行差异化创作,一个好的作品=40%的爆点保留+60%差异化创作。

4、作品创作的分级模式

当我们能理解用户的浏览模式,算法的作品判别,以及作品的手段分类,就可以把三点结合在一起,理解以下的实操方法论。

1)、对标同行内容,不是一句”借鉴性模仿“就能解决问题的。

借鉴要讲究竞品作品发掘时机,不同的时机对应不同的创作逻辑,你为什么不爆量,不是技术不行,是因为创作的逻辑不对,不该一比一的时候做了一比一,本该一比一抄却又去做了改编,被同行抄烂的作品,再怎么抄都没用。

这就是我经常说的”一百只蟑螂理论“,当你在屋子发现一只蟑螂,就说明已经有一百只蟑螂,当你在有米云发现一个爆量素材,说明素材背后已经有一百个同行在同步抄袭。

2)、依据作品周期去分级性借鉴素材,如何借鉴?

如果你刷到一个竞品素材,具备下面四个特征,之前从没刷到过+同行上新不到一周+产生爆量GMV+很少同行借鉴,对于这类型的素材想都别想,直接一比一复刻。

这类型的素材,原视频证明了视频存在爆点,同时同行抄袭少,数据库重复度低,通过进行一比一翻拍,就像垫底辣孩的早期跟随者,一方面系统通过原作品有机会判定素材优质,其次用户的视觉疲劳度低。

如果你刷到一个竞品素材,上新时间超过一个月、已经出现了同行模仿,但是素材依旧能够跑大消耗,最佳的手段就是要素改编,不管是脚本结构,还是画面呈现,都要通过差异化创作,既做到爆点保留,又做到内容去重。

对于要素改编,”母版翻拍、母版仿写、母版精修、母版重组、母版新增“是常用的五种专业创作手段,这部分大部分团队不具备系统性实操,在之后的文章会撰写。

如果你刷到一个竞品素材,上线时间比较久,一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出现了多个同行模仿,但是有账号依旧能跑出大消耗,这时候对应的就是”框架性改编“。

框架性改编前提是保留爆点,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大面积的脚本、视觉重造,让算法识别到这是一个新鲜度极高的作品,同时继承爆点,发挥借鉴同行爆点的优势。

总结,在内容创作的开篇,为什么先写借鉴型创作的底层逻辑,因为借鉴型创作是大部分玩家首选,而整体生态圈的内容能力,实在是太差了。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尹晨带货实录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8

-已有18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尹晨带货实录

尹晨带货实录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