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思维(实操篇)|营销进阶课(6)
2年前
收藏 4
3
【摘要】:用模块思维升职加薪,送你5个锦囊。
营销运营工作中运用"模块思维"的价值与好处,已经在<理念篇>做了详尽解释。
实操环节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把经验快速转化成可复用的"技能"?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安心高效?如何让自己设置的模块更有价值?
简单知识回顾:
1.模块是把一系列特征相似或流程相近的事物及动作归纳整理,形成一个整体化、可随时调取的"标准化积木"
2.营销中模块是必要存在,它能提高多方面效率(认知同频&低阐释成本)
3.人人都能设定模块,模块大小取决于颗粒度/标度
4.模块一旦形成,意味着内部元素、结构和运作机制固定,成为稳定态
5.稳定态的模块,上下游部门和同事只需要懂得"如何调取模块"就好
6.对模块运作机制的低关注度,将模块演化成外行人眼中的"价值黑箱"
7.掌握"黑箱"的机制,便能利用"价值黑箱"创造更多收益
如何完成老板下达的"不靠谱"计划?---模块拆解
1962年9月,美国总统肯尼迪豪情壮志地向全世界宣布"美国要在10年内,把一个美国人送上月球并将使他重新回到地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当总统信誓旦旦承诺时,时任NASA局长的詹姆斯·韦布却还对如何登月一无所知,于是一众科学家们殚精竭虑讨论许久后,决定使用把工作分解结构,通俗地说就是把登月大项目拆分成数个支线模块,比如发动机模块、发射平台模块等等,然后去找到相关专家再做拆解和落实,最终变成无数个、当时技术下可执行的小模块……
据说当年NASA航天局使用的PERT图足有100平米,可见项目之巨大、模块拆分之细致。
"登月计划"的困境在现实工作中也常常发生。
营销人在面对新的营销形式或全新品类客户brief时,难免会心生怯意,感觉处处都是问题无从下手。
但是运用"模块思维"做好项目拆解后,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掌握着解题的工具和技能。哪些可以通过行业报告解决?哪些可以找目标用户得知?哪些是竞品做过有趣的营销形式,哪些洞察可以让创意伙伴进行发想……一通操作下来,每个人手里拿到的都是自己比较擅长的任务。
复杂任务做好模块拆解,这也是模块思维实操的第一锦囊。
第二锦囊---擅于模块组合,提升精力效用
具备模块思维意识,随时归纳你的模块。这不是一句废话,太多人经常是一手握着锤子,却在用另一只手徒手锤钉子。思维模型不是炫耀知识储备的名词,而是创造价值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带在手边,经常使用。
日常的营销和运营工作中,总会有有一类工作对你来说已经是熟能生巧,并且它们之间有高度的同质性或相关性。那么此时,你便可以做好"模块封装"---把它们归纳到一个模块之中,让它们变成一个"你不需要每次思考验证"的整体/模块。
例如,有些公关撰稿或新媒体编辑,已经有了自己一套熟悉写作风格。一旦想好某个选题/主题后,就可以一气呵成地把文章写完,而且配图和金句提炼也都烂熟于心,经常是文章写完也都排版完毕,直接发送……
对这位童鞋来说,"内容展开撰写"部分就可以直接封装进"模块",也标志着他对这个模块可以"随时调取",且这个模块不会崩塌或变形。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其它地方,比如思考去如何挖掘一个好选题。
这时候就要果断"封装模块"。一旦封装后就把它交给你大脑"自动驾驶"的系统1(出自《思考,快与慢》诺贝尔奖得主尼尔·卡尼曼所著),放心交由它去完成即可,就像是你不必去验证"五五二十五"的正确性一样。
营销人,请一定具备"封装模块"的意识和信心,经过封装你会惊喜的发现自己工作中熟练的、不必担忧的地方会越来越多,也会对工作越来越有掌控感。剩下的一些新挑战,也会慢慢地被你模块封装起来。
拆分任务是拆除焦虑,封装已知是提升掌控。
第三锦囊---定期升级,包装模块
模块封装成功,除了便于大脑"自动驾驶"外,更重要的是形成无须反复沟通,具备共识的,便于调取的标准化积木。
但模块积木如何更有价值呢?跟论文文献一样,要让更多人想得起,并频繁地使用、验证,才会越有价值。
因此,就要学会给你的"模块"打上"标签""名字",便于被理解和接受。
动手系鞋带容易,但口述系鞋带就很难。自己把信息和经验装进模块自己用是一回事,能向他人表述清楚,甚至供他人使用使用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里,向你推荐非常著名的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简单说就是:"学任何东西,如果你能用简单的,自己的话,不带术语行话,说给八十岁老太太和八岁小孩听。这些人听懂了,你也就把这个概念搞明白了。"
比如,按照费曼学习法来封装有关主题撰写的模块,首先借助命名"封装模块"来告知模块的用途是什么((eg.揭秘10w+标题窍门),其次尝试将模块运行机制做好范围圈定或步骤上的确定(eg.激发小镇青年好奇心),最后,尽可能地提炼出封装好模块的核心机制,简化步骤和产出。(eg. 六步激发小镇青年好奇心,写出10W+标题的窍门)
最终,无论你封装的营销模块无论是总结出了一句顺口溜,还是类似于"SWOT"这样的英文单词原则,对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方面,它代表你对模块内部机制非常清晰且经过实践验证,自信它可以按规律运转;另一方面也代表你已经把"隐性"的经验知识转变为"显化"的技能模块,其他人不但看得懂,更可以调取使用,让其他人在你的框架模式下配合工作,你的工作效率和影响力都会显著提升。
因此,我非常建议定期升级,把经验和信息升级成你的技能和方法论。接着去包装你封装好的营销模块,让它可以被更多人知晓和使用。毕竟一个人闷头干活的固然可赞,但一个既能干活又能把所做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的营销人更值得升职加薪。
第四锦囊---时常为模块提供养料
模块是为了提高效率而存在,所以你也必须要经常投喂它,丰富好你的模块库。
一方面,增加你模块的素材量储备。越多原材料的储备越能提升生产效率。创意人经常搜集全球获奖创意案例,并不是要模仿照搬,而是把案例进行模块化拆解、标签、归类,放入自己的模块库里,之后再根据需要,随时做好"旧元素的新组合",让创意信手拈来。例如前阵子靠各种谐音梗、脑洞混搭的毛绒动物而爆红的优趣优品,短时间粉丝破百万。
另一方面,要像贪吃蛇一样,不断将已有的小模块再次归纳成新的大模块。随着你对营销运营行业理解的熟练和加深,便能够发现---越来越多之前独立的小模块其实存在着特性关联,你可以利用它们组成更大的模块……
模块间层层组合,最终构成了你的营销体系。
锦囊五---善用现成模块,理解模块局限
虽然列举了不少实操示例,但模块思维的根本是让你具备"拆解-归纳"的能力,提升效率和价值,而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创造独一无二的模块。
因此,那些工作中经常看到的各类营销模型,其实就是前人封装好可供你使用的模块。为什么不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快地获取胜利果实呢?只要你深入理解了它的运转机制,就大胆地去使用它吧。不过要记得,没有一种药可以包治百病,也没有一个模块能解决工作中的所有问题,模块是为了配合你走得更快更远,而不是禁锢住你。
~以上~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舅讲营销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3
-已有3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