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卡摘星、报复性出游,中国高铁媒体变炙热!
2年前
收藏 1
0
【摘要】:摘星后,出行需求一路高升,高铁媒体在夏初迎来了本该属于它的春天。
6月29日下午三点,工信部发文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
“上海摘星”、“北京摘星”、“南京摘星”、“行程卡取消星号”等多个话题冲上热搜,其中仅“行程卡取消星号”一个话题阅读次数就高达6.5亿次。
据媒体报道,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自全国通信行程卡“摘星”消息发布半小时后,达到近两年以来该平台的搜索峰值,该平台机票搜索量在30分钟内上升60%,酒店搜索量翻番,火车票搜索量上涨最多达到1.5倍。
▲图: 观察者网
疫情封锁下,人们的旅行需求愈发旺盛,且六月底正陆续开始放数据,高校的学生也能满足自己出行的需求,高铁媒体将迎来新一波的增长点。
出行需求增长,伴随着流量涌入,高铁媒体正是投放的最佳时期,在报复性出游时期投放需求也将增加。据中国铁路预测,从7月1日至8月31日结束,全国铁路呈回暖趋势,预计发送旅客5.2亿次、高峰率发送旅客1000万人次。
为了方便出行,疫情防控措施各地也迎来了调整。自6月以来,海南、江苏、青海等多地已经陆续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放宽人员跨省流动。如海南放宽对来自上海、北京等城市低风险地区人员的入琼防控措施,此前被列为重点涉疫区的京沪多个区已经不在重点防疫区之列。青海完成“落地即检”即可有序流动,不再实行“3天2检”。
随着多地人员跨省流动政策逐步放开,暑期旅游市场呈现明显复苏态势,全国旅游业加速回血。
途牛旅游网近日用户预订出游数据显示,以高铁为主要交通方式的预订出游人次环比大幅度增长。
高铁传媒将迎来2022至今为止最大一波增长,除去流量的入注以外,高铁传媒在户外广告行业的优势也极为明显。
触达率高、多媒介组合 营销组合拳,助力品牌破壁
高铁上的媒体广告形式众多,站外大牌、站内贴片、LCD、灯柱等户外广告形式,100%覆盖所有列车乘客,从站内到站外多个媒介组合营销,带来多次曝光,有效增加品牌的大众认知度。据第三方调查统计:85%左右的高铁动车乘客表示每小时接触高铁媒体的时间在5-15分钟,10%左右的高铁动车乘客每小时接触高铁媒体的时间在15-35分钟。
影响一个新媒体的实际到达率,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媒体所处的环境,环境因素决定了受众的关注状态和注意力焦点,LED大牌+高铁站内的候车场景,打造出一个优质的传播场景,高铁由于车次多,发车频率快,受众在等候进站时,注意媒体的频次更高。
且LED大屏,由于“大”的特性,屏幕大视频清晰,减少了受众观看的费力程度,有利于人们视线集中,且位置一般处于正上方,位于受众的视觉聚焦点。目前已有一部分高铁内的LED大屏已采用裸眼3D显示技术,逼真的视觉体验,极具视觉冲击力,使其到达率更高,对于受众的影响程度也更深,比起普通的视频而言,裸眼3D记忆点更深刻。
此前百岁山在南京高铁站,投放的一则裸眼3D广告类型,引起广泛关注。
▲图:数英网
从对标人群来看,商旅人群是高铁的主要出行人群,具有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消费水平高,是当代消费人群的主力军,有利于加强品牌储备,增加潜在消费人群。商旅人群较多,这让高铁传媒的站点成为了高价值人群的聚集区域,不仅能将各类品牌输入进受众人群,实现品牌的价值增长,也能在来来往往的人群流量中,也会实现人群的扩散效应,将品牌扩散至区域外。上述百岁山的广告就是一个例子,以线下扩散到线上,除了线下的品牌的认知增长,也增加了线上更多泛人群对品牌的熟悉。
以高铁站点媒体和高铁列车媒体为主组成的高铁媒体,构建了传播新格局,从入站、候车、进站、出站,形成了全场景营销生态圈,为品牌构建了传播新高地。高铁媒体这一套营销组合拳,能够打造高效品牌传播路径,使品牌传播声量更加聚拢,让品牌深入人心。
中国名片,构筑品牌信任,打造高端化品牌形象
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速度”和“中国品质”的新名片,高铁传媒的平台势能和媒体效能,成为各大品牌大流量、高端化的展示平台。去年五一黄金周,爱悠若特加码高铁营销,品牌广告登陆全国57座高铁重点枢纽站,高频次、高密集的出现在大众视野,将品牌形象和品牌实力推向了新高度,也引来了众多媒体关注与报道,搜狐、百度、新浪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爱悠若特突破了线下场景,打通线上,二次传播更是为品牌注入了新能量,巩固品牌护城河,建立品牌传播新势能,强化品牌认知,将品牌广而告之,获取利益增长。
▲图:爱悠若特
并且高铁传媒由于“大国重器”的平台形象,深受酒类客户的欢迎。酒类广告投放在挑选投放媒介点位时,除了重视品牌传播势能,关注品牌对应主要核心人群以外,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是考虑因素之一。中国传统酒文化博大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酒文化也开始向人情文化发展,因此酒类产品重出身,看知名度,所以酒类产品都更热衷于高铁媒体的投放,不仅能彰显出企业实力,也能使其产品价值赋能。此前,姜文代言贵州安酒的平面广告正式“出街”,并且先后登陆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29个城市、439个高铁站点、近6000块高铁媒体上全面投放,辐射全国。
▲图:兆讯传媒
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品牌形象成为一个影响投放的重要因素,根据品牌定位的不同,选择投放的媒介也不同,近年来,高铁传媒、户外LED大屏成为重品牌形象的品牌投放首选,以庞大的流量为基础,具有消费力的年轻商务人群为重点组成部分,适配了大部分品牌主的投放需求与对应人群,而中国高铁也为品牌彰显着实力,打造品牌新形象,将“地位”深居人心,使其为品牌产品塑造新定位,赋能品牌价值。
短期暂受影响,正稳步恢复 长期发展稳定,受认可度高
高铁媒体主要劣势在于疫情等不可抗因素,在前几个月疫情严重时期,部分高铁站点客运量下降,投放量下降。
不过,高铁作为最主要的长途交通出行方式,长线发展价值无限,高铁点位资源极其丰富,各个点位之间构建出庞大的营销版图,不仅能够针对一、二线城市中强有力的消费主流群体做投放,也能在下沉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据益普索大户外媒介下沉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高铁车贴广告在下沉市场触达率达65%。
下沉市场对高铁媒介也普遍比较认可,尤其高铁在下线人群中拥有较高的信任度。在人们的印象中,飞机和高铁都由政府管控,有国家背书,能在飞机、高铁上投放广告的也都是有实力的大企业。因此,大户外媒体广告未来在下沉市场中也将迎来更多的机会。
与此同时,高铁每年都在高速发展,媒体点位迎来快速增长。据铁路建设规划消息:2022年,全国铁路有10余个高铁和城际铁路项目计划(或争取)开通,开通高铁总里程约1967公里(含1月开通的杭台高铁的226公里)。
下沉点位增多,高铁媒体的场景越来越丰富,对应人群更加多元化,有利于满足更多品牌的多样化需求,增强了高铁媒体的户外广告行业中的竞争力,且有“官方”背书,构建了品牌强信任,在影响个体的同时,构建品牌声量的聚拢传播。
高铁媒体上刊率高,空置率低,且呈长线增长态势。根据CODC数据,户外广告花费/火车站高铁媒体广告花费呈现增长态势:受益于铁路客流恢复,2021年全年火车/高铁站媒体户外广告投放刊例花费约为139.79亿元,刊例花费同比增长46%。
高铁媒体从长线来看,展现成长性,处于增长期。从广告主侧看,高铁媒体受认可度持续增高,与头部品牌合作密切,并且高铁媒体凭借着稀缺性与独有性,在短期疫情也展现强韧性,广告上刊率也可观。高铁传媒的场景和国家背书让它具有高信任、深共鸣的核心媒体价值,助力品牌形成高价值的闭合传播链条,构建品牌营销新高地。
行程卡摘星之后,高铁媒体也许在这个夏天迎来真正的“春天”,但对于高铁媒体而言,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在长线规划中,高铁媒体的传播势能将进一步扩大,凭借着国家背书,高铁媒体的稀缺和独有性,增长无限,将成为更多广告主投放的首要选择。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户外广告内参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