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营销,刷出来的消费独角兽?

 大西瓜籽妈妈 大西瓜籽妈妈

3年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2

【摘要】:淘金热,最大的赢家,是牛仔裤

昨天,我有个从投资圈跳下水自己创业的老朋友,给我打电话,说看了抖音前三十的MCN机构的赤膊数据,履历上尽数都是打眼的大明星大主播,战报注水的程度,可怕到已经不能称之为注水,连诈骗都不敢玩那么狠。

他问我,你觉得真的有品牌在抖音上挣到钱了么?

当然没有。

我的判断是,除了极少数不拿融资的团伙,摆准诈骗犯心态,专玩几十年前大流行的情景剧骗局的人,其余都赚不到钱。

正经做品牌从0到1的,尤其是新消费品牌,想在抖音赚钱,没戏。

只有一心一意做局骗人,才能单链打平回本,赚到钱打一枪换个地方,骗一波换个皮再继续骗。

这些经典黑五类骗术,跟互联网赋能没啥关系,利用人心弱点,信息不对称,氛围渲染,十年前在村里骗人,雇几个群众演员,也是这么骗的。

很多年前,我妈第一次来北京参加一日游,买玉被骗了几万块。

都多少年了,诈骗黑产一点进步都没有。

在抖音上卖得好的,除甲醛的,减肥拉稀的,还是当年的套路,人性没变,骗术,哦,不,销售魔术也不用变。

抖音,到底是不是新消费品牌起盘的能量场?

是,一个日活跃用户超过7亿的APP,怎么可能不是?

否定一个7亿用户在线活跃的内容消费场景,就等于否定了半个中国市场的消费价值。

可是,除了那些本来就已经破壁出圈家喻户晓的超级品牌,究竟有哪些新消费品牌,真的在抖音上赚到了钱?

有的话,请在评论区🙋

赚钱=抖音全生态营销投产打平回本,或单链正向,且长尾外溢能支撑公司庞大的运营成本。

除了字节自己投的牌子,我实在是没找到哪些新消费品牌,能在抖音上赚到钱。

绝大多数新品牌,都在靠抖音上砸出来的销售GMV,烧钱补贴战,靠画大饼,继续在资本市场上圈钱。

据多家科技媒体爆料,10月抖音即将上线对标天猫的独立电商APP,野心可见一斑。

抖音,能取代天猫么?

不能。

这两家公司的基因和属性, 太不一样了。

从20年消费赛道投资大热起,各垂类涌现了一大批明星公司,数据都相当漂亮,都能做到筹备创始第一年,几个月做出几千万销售;

第二年,即第一个完整财年,增速凶猛,实收GMV猛增到2亿,3亿,5亿,甚至更高。

漂亮的销售曲线,大多为天猫40%,抖音40%,其他20%,盈亏率差异较大,大盘能做到-30%——+5%。

这一批堪称魔幻增长的明星队,稍有耐心看过前3年,看到第5年的时候,照妖镜效应就出来了。

毕竟,资本是很好骗的。

绝大多数消费投手,找项目还在天猫上扒拉,以为天猫就是大盘市场的晴雨表。

也正因如此,只要是拿了融资的新消费品牌,一定会力保天猫数据的漂亮。

但其实,水下过得好的那些品牌,早就战略性放弃天猫,天猫只做形象不出单,建立庞大夯实的经销体系。

新品牌,要在天猫上做销量,就几种方法:

1、淘内烧车,Roi极低,已经被验证是血亏的一条路。

品牌为了保行业地位,烧车还是会烧,普遍会很谨慎,精细化运作;

这几年天猫在着力增强媒体属性,行业标杆地位已经有了,自然就变相向商家收费,各种榜,各种场,各种奖,你懂的。

淘内烧车,不同赛道的Roi参考值不同,口径不同,做到2、3不难,但因已经包含了折扣、外溢、复购,显然,淘内烧车带来的销售,是亏损的。

2、站外投放,双微的红利期彻底过去了,转化率不会有惊喜,能打平就不错了。

双微导淘,很微妙。在微信里,淘口令复制过去,经常识别不了;微博挂链,有时候也会被屏掉。

双微这几年公认已经没有平台红利了,但双微的投产比较稳,血亏几率不大。

新品牌只要溢价别太高,投产做到0.5-1.2,不算太难,量小精细化磕,能做到2-3,一旦起量,也就0.8、0.9算不错了。

显然,这个Roi还是亏损的。

小红书投放,天猫收割,这条路径,是用户端已经形成天然心智闭环了,这也是为什么小红书始终做不起来电商,天猫就像个巨大的黑洞,在小红书做功课,去天猫买东西,心智链路太强。

小红书的投产,如果走官方报备,Roi血亏,如果不走报备,投小红书头部KOL,数据注水率很高。

投海量KOC素人,精细化运营得好,加上产品力够强,细分赛道seo做得够好,是有可能Roi正向的。

海量中腰部+KOC,种草蓄水+seo+小红书直播收割+天猫外溢接流,这套组合打法,是有可能把帐算得过来的。

这跟小红书的中腰部达人,KOC的广告价格偏低有关,

但在小红书做投放,最大的痛点是,如果你的产品,本身不是全量人群+大风口+高复购的话,天花板很低,放不了量。

小红书品牌官方号+信息流投流,很少有品牌能做到单链正向,起量以后,能优化到Roi 1-2之间,已经很好了。

总结来说,在小红书的投放,是有可能做到区域打平,甚至微盈利的,但小红书会不断地吃掉你的铺量笔记,品牌得不停的去补,品宣的投放量不会低,整体算下来,就算能赚个块儿八毛的,靠加重小红书,很难短期内起大量。

如果品牌的颜值高,卖点带梗,品相社交属性强,投产效率会更高一些。

但总的来说,小红书的投放,起不了大量。

想要指望小红书高投产,来拉天猫的亏空,不现实。

至于其他站外投放渠道就更零碎了,B站、知乎、线下...不到一定规模,掀不起多大浪。

3、刷单,公认最快做销量的经典灰产。

只要拿了资本的钱,没有品牌不刷单。

就算你没拿资本的钱,平台、流量主、机构,也会逼着你刷单。

不刷单,就拿不到曝光位,没有曝光就没有流量没有销售。

在淘系刷单的成本,与日俱增,比抖音、拼多多,刷单成本高得多了。

刷单是远远超出我们想象之庞大的全民灰产,刷单有各种各样的刷法,人肉刷,高保真刷,发空箱全套刷,平台推荐的机构刷,刷单的方式眼花缭乱。

就看你是要安全,还是要冲量。

没根没资源的新手玩家,只能找贵的刷单机构刷,淘系刷一单十几块,二十块;

里面有人的老司机,里应外合,会有小二建议的刷单机构,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按店分配到刷单指标任务。

现在各大平台的恶性竞争局面,已经到了你不想刷单都不得不刷了。

没有品牌不刷单,良心一点的,会把刷单的金额刨出来,主动交代给投资人,不计入GMV。

4、淘直播——快速起量,财务正向。

直播,是唯一有可能赚钱的营销。尤其是头部主播,是真的能做到财务正向的。

两位超头+几位头部,加在一起也不超过10几位,是真正能出单,且坑产比,不至于让商家血亏的。

以淘直播的一哥一姐为例,根据赛道和货值不同,大众消费品的单坑销售,能卖到100多万-300多万(奢侈品、火箭那些不算),一年能合作6-10次的话,就能保个1000w+的销售额,坑位费+抽用的模式,Roi能做到3+。

单链能不能盈利,要看品牌自身的加价率、成本控制和给超头主播的直播价,也有品牌做下来是亏本的。

能和超头签年框的品牌,大多都会根据超头的年销售额,去压低产品成本,单独做产线。

也就是说,你在直播间买到的和商场里买到的商品,版本不同,生产线和品控不同,都是很正常的。

不过,和超头合作,除了日常的坑+抽,还会有一些不算低的隐形成本,否则就会出现八百年也排不上期,你懂的。

总的来说,淘直播算是绝大多数认真做产品的品牌,为数不多能不亏损的销售渠道。

但对于新消费品牌来说,想要被超头主播看得上眼,难度系数还是很大的,毕竟超头都已经自己在投资、孵化品牌了。

而腰部主播,看着测试成本很低,播一场三五千块钱,但是收益反而是亏的,很有可能给你搞出播一场,坑收你5000块,卖出去5个10个,血亏。

你想想,当年像吴晓波那么大的头部流量主,收几十万的坑位费,照样能给你卖出去几罐奶粉。

淘直播,千万不要做全案,全案的Roi必扑。

主播们当然希望你做全案,否则她们的利润从哪儿来呢?单靠坑抽,她们自己买流量,刷单,也不老少钱,也没法给投资人交代的。

这年头,主播天天叫卖,还有什么品宣价值可言,别自欺欺人了。

你没看那些疯狂做直播的明星,已经接不到广告代言了么?

5、淘客——幽灵获客

比免税版,直播版,更魔幻的是淘客版。

淘客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基本上我是把淘客和刷单归为一类的。

淘客≈合法合规刷单

刷单,订单后面是假人。

淘客,订单后面是真人,但是,是一些0复购的真人。

有很多无节操放贴牌的保健品牌,淘客版干脆就做到近乎于灌面粉的安慰剂,谁让你非要贪便宜,199的东西,要19.9买,还要被淘客抽走30-60%佣金。

淘客之魔幻,诞生了一批代理商自己做自己假货的产业。我有问过这些干灰产的大兄弟们,做假货不怕吃出人命吗?

回答说:就是因为怕出人命,所以自己做假货啊,自己做至少吃不死。睁眼闭眼放手让人家做,就得吃死人了。

做淘客,没有任何用户价值,只有做链接的数据外溢价值。

但是,天猫这个年景下,不做淘客,不刷单,商家已经没法活了。

平台变着法子叫你刷,主播明示暗示你淘客/刷单齐开,帮着刷数据,冲热门榜。

做品牌的根本没有选择,你不刷单,平台不给好颜色,你不刷淘客,主播不给你播,人人都要完成KPI,想要别人帮你完成KPI,你就得先帮别人完成KPI。

前几年,我买过一个天然零食的品牌,小而美,包装破,口味还不错,转眼2年过去了,已经被资本逼到,做淘客做到常年9.9冲数据,销售额只剩下水了。

淘客要不要做,平着做,不起量,亏着做,亏多少,怎么亏,用亏损换什么?换大销售链接的淘内曝光?还是换大产量的降本?还是换什么?

都得把帐算明白,想清楚,很多人,刷啊刷啊刷到后来就忘了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刷数据了。

做品牌,不会算账是不行的。

无论你多会做定位,多会做精神主张和情感输出,最终大帐小帐还是得门清儿。

剩下的就是常规的精细化运营,几乎每个月都有的大小促报个钟活动,做精细化内容,以及店内自播。

这些都指望不了出大块的销售,天猫店的运营效率差异,就像是漏斗的眼儿大眼儿小,流量灌进来,运营得好,接流效率高,运营得不好,都漏光。

品牌自播间,天猫和抖音,玩法是不同的。

新手很容易踩坑,老觉得自播间花不了几个钱,烧时长,烧人力,但其实对于没有固定进店流量的新店来说,做长时间日播意义是不大的,自播无法带来新增流量,只是一个效率转化器,对于有流量的品牌来说,能提升接流转化。

这么算下来,天猫的销售构成,就很明白了,无非就是以上这些块状销售拼起来。

除了老客召回,自然销售和超头直播,能有点儿利润之外,其余的营销投产,别说新品牌,就算老品牌,也很难做到盈亏平衡。

抖音呢?

销售基本构成和天猫也差不多

1、视频挂车带货

流行做矩阵,砸钱投流,Roi很低,从巨亏,慢慢优化到微亏

最终理想的情况下,自有+三方的视频挂车,能做到同时几百几千家店同时在播,每家一天出个零碎,凑起来也是块不小的产出。

这块人力很重,创意浩劫,自己组团队,十几二十人起,一单货还没卖出去,已经几百万运营成本出去了,同时外挂无数个人、视频制作公司,海量战略。

2、主播直播带货

和淘系情况类似,超头直播,能做到正向,微薄盈利,其余的全亏

坑位2w-5w的小明星,依然有可能最后只卖了几千块钱,破了价,还出不了单。

3、店播,千川投流,投自播间。这块的业务,更重,对投手要求极高。

一个优秀的投手,没手里投瞎过几千万,根本磨不出来。

冷启动的时候,砸多少钱全都打水漂,Roi血惨,花10万投流只卖出去几千块的都一大把。

投手、主播、内容,一屋子简配4、5个人,就跟熬鹰似的,熬红眼,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卡roi,能投的出去的,一天几十万几百万能烧,投不出去的,一天几千块就卡住了。

投手和投手的差异巨大,坑巨深,一分钟不盯着,几十万就瞎菜了。

也有签保量机构代播代投的,但毋庸置疑,虽然损失没那么惊险,但还是亏损的。

投自播间,在保量的前提下,如果你的投手非常有经验,经历过鲁班时期,那么Roi能稳定在2,已经算很好了。

当然,抖音也同样普遍存在刷单的现象,不是品牌想刷,是抖音的规则限制玩家就跟饮鸩止渴似的,不得不刷,不刷店分就跌没了,得不停的补。

综上所述,以上口径所谓的亏损和盈利,还没算公司运营成本,只算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如果再算上财务口径的各种多如牛毛的运营成本,比如研发成本,各种检测认证,平台扣点,税率,TP提成,自播提成,庞大的运营人员工资、日渐高长的履约、以上就全都净亏,亏到肉里了。

但凡是天+抖占了七八成,典型新消费品牌的战局,大盘逃不出这个模型。

如果新品牌能迅速建立坚如磐石的庞大线下销售渠道和分销网络,以上这个消费互联网的典型模型,就能被打破,能找到更健康的增长曲线和节奏。

你看,上面算的这一盘大帐,创投双方,都习惯以Roi口径计算投产效能。

但!是!Roi是最会骗人的!

原价109的东西,投9.9包邮的新人试用包,Roi做到3、5、10,有意义么?出一单,赔一单,卖得越多,赔得越多。

你指望花9.9的人,用了好,会来买你的109么?

当然是不会啦

人只会今天在你这儿蹭个9.9新人试用,明天去别的品牌蹭个9.9,不会忠诚于任何品牌,只会忠诚于9.9,这就是消费者的无情。

一日便宜,终生便宜。

原价109的东西,投89新品体验价,Roi就算做到1.5,也比9.9做到5,有价值。愿意花89块和9块9买同一件商品的用户价值也差太大了。

我最烦投资人跟我说,谁谁谁做到roi 5了,谁谁说做到roi 10了,当你去实地验证他们的roi 口径是,发现tmd巨坑爹。

一个主播,收你2w坑+35%提成,卖了10w块的东西,roi是多少?

品牌最终收获的是10w卖货收入,付出的是2w坑位费+3.5w销售抽佣,当然是10/(2+3.5)=roi 1.8 

这年头机构都好意思说,2W坑,产10w,所以roi 5

照这么自欺欺人的算法,品牌上大眼睛,不用付坑位费,一年能卖1kw,roi还上千了不成?

所以,我现在根本不问创始人,你们单链、全域roi多少?操盘手,只看销售成本,盯紧财务口径。

现在想想,我很庆幸自己因为去生孩子了,错过好几个项目的投资,现在看来,当初要是急急忙忙投了,大概率上大几千万辛苦钱就打水漂了。

20年起了一波新消费投资热,这波应声看涨的虚妄泡沫,催得新消费品牌进入被平台、流量主、灰产三重剥削的境地。

尤其是,一个细分垂类赛道,本来赛道就很挤,几家资本下场,竞争对手撕红眼,你刷我也刷,谁不刷谁傻X。

按照某平台3块钱一单,某平台12块一单的刷单成本,假设主流客单价100块,那么100块GMV,只需要十几块钱,就能刷出来。

按照这么个做法,一年3亿5亿确实很容易大步迈进新时代,百亿俱乐部,指日可待。

我有个朋友跟我说,他们从卷得一塌糊涂的美妆赛道,切到了去年大热的漱口水赛道,下水摸了一圈又上岸,重新下场性玩具赛道。

我说,性玩具确实是暴利+逐渐上升的强需求,但是这个赛道,政治不正确,融资会有问题。

她说,没事儿,我们不走融资的路,就挣点钱。

我说,那就好,想明白了不走高举高打融资路,算好账,单链正向,踏踏实实挣点钱,挺好。

其实,生意逻辑没有变,互联网巨头大厂也没做出什么硬创新,所谓的模式创新,不过还是把原来的人,换一种方式圈在一起,再换一种游戏规则收保护费,反正里外里,咱们都是高高兴兴的韭菜。

真正赚钱的商业模式,人家这几十年下沉市场黑五类玩得666,还是那些销售魔术。换个皮儿,上岸包装个PPT,资本就被糊得一愣一愣的,还是太嫩。

所以我说,你要是性玩具能挣钱,就踏踏实实挣钱,别去拿资本的钱,把自己逼死,心态落地,挺好。

我有个老朋友从护肤赛道抽身,兴冲冲下场儿童防晒衣赛道,算了笔大帐,市场空白有机会。结果,折腾了半年,跟我说,水太深,丧良心,没法做,撤了。

还有朋友淘内运营高手,做品牌,做了个护,瞎菜,又做美瞳,折腾了一年,没少花钱,又瞎菜。

还有朋友捣鼓电子烟、保健零食,拿融资时,大帐算得天衣无缝,摸爬滚啥1、2年后,全都走上了饮鸩止渴刷数据的路,年年做假账应付投资人。

怎么说呢

去年消费赛道火了,热火朝天,在消费品公司呆过几年的,噗通噗通都下水了,跟下饺子似的。

大家伙儿吧,其实都是单肾模式,只有一条腿就想飞。有资本壮胆,就以为有了钱就能凑吧齐了其他几条胳膊腿

你要问我新消费狂潮的终局是什么?

这帮子疯狂的新消费品牌,绝大多数会沦为给灰产打工。

极少数人,重归生意的本质,向老家伙们学习活下去的智慧。

昨儿和某MCN机构的兄弟吃饭,问他

“你说,成立没多久的新品牌,动辄估出年销售3亿5亿,他们是把刷单的假量,也算进GMV了么?”

他瞪大眼看着我说:“废话,姐,你今年十八岁么?跟我还装雏啊?”

淘金热,最大的赢家,是牛仔裤。

说到底,还是不缺资本冤大头。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大西瓜籽妈妈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2

-已有2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大西瓜籽妈妈

大西瓜籽妈妈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