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还在创造信息茧房吗?
3年前
收藏 1
0
【摘要】:对于短视频的霸权时代,我们真正应该担忧的是什么?
如今,你是否还会担心,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会把你束缚在"信息茧房"?
哪怕你注销或使用新账号,依旧能经常刷到自己平日里常看的短视频内容?
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果真那么厉害,甚至已经侵入你的手机开始窥探隐私,将你牢牢地困在"信息茧房"之中了?
其实,短视频平台所谓的"信息茧房"早已不复存在。
背后洞察A:你并没独特到需要构建信息茧房
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承认,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是芸芸众生中最最平凡的那一批。
你自我认知到的与众不同,主要归功于[消费社会]中品牌商家和市场营销人的努力。
无数品牌商家在营销中标榜提供的服务或产品,是专门"为你特别定制"的,他们努力把你刻画成茫茫人海中最与众不同的那一个……而你呢,则很乐意为这种独特感和优越感而溢价买单。
既然足够大众和普通,那么你那些通俗爱好并不值得短视频平台真的要为你私人订制"信息茧房"。实际上海量通俗的、近似的信息就足以喂饱你,侵占你所有的时间了。
如果非要说"茧房",那你也是住"集体宿舍大通铺"的那个。
背后洞察B:数据权力并不掌握在你手里
你知道,各大平台手中掌握着海量的个人行为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要马上为你搭建"信息茧房",疯狂地刺激你来消费或从众跟随。之所以没这么做,无外乎"趋利"与"避险"。
它的避险在于,国家政策和监管力度(出行数据、输入聊天数据、搜索数据……)。如果没有悬在头顶的监管利剑,企业们会变出花来让消费者毫无察觉的、开开心心地贡献出隐私和金钱。
比如根据你[行为习惯数据]配合着[价格歧视]的营销方法,你在网购时,平台只需简单调整下同一款商品的推荐顺序和描述(如10年老店、x万人购买、独家折扣),就可以轻松让你选择到那个[你觉得赚到],它[确实赚到]的选项,而不是最佳性价比选项。
它的逐利在于,对短视频平台来说,颗粒度细致到个人的"信息茧房"还不急于搭建和收割。其原因在于目前在合法合规前提下还有大量的B端商家可以收割,正处于把市场蛋糕做大的短视频平台,先赚取更集中的(B端商家/资本)大钱,要比摘取零碎复杂的(C端用户)的小钱,要高效和舒服得多。
背后洞察C:短视频平台的野望是拿下极致话语权
当年最初在为"算法推荐"的设定的公关话术里说,算法推荐是为了让消费者更方便轻松的获取到他们所喜欢的内容。你甚至可以躲在算法推荐为你搭建的"信息茧房"中与世隔绝、圈地自萌。
但如今呢?短视频平台的商业模式和野心,早已不是收割C端用户的小钱。一方面,大量的品牌商家、机构的进驻,意味着它们需要更多的流量来完成B端商业转化;另一方面,所谓的[优质内容推荐]模式,就意味着平台必须创造出大量的、现象级的内容才能黏住平台内用户。
所以,短视频平台不但要有内容,更要确保这些内容能大范围的被看见,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现象,因此,短视频平台就会不断地向主流大众强势地、高频次地分发这些内容,第一次你不看,那就继续推荐第二次。该内容A账号分发你不看,那就换B账号继续推荐该内容……当触媒频率达到阈值后,你自然就会记住这条"很火"的内容,并成为你的社交货币和谈资。
这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为什么尽管你更换了新账号仍能看到大量雷同以往自己看过的内容。
这种创造现象趋势的打法,根本不会允许独立"信息茧房"的出现,而更像是白条鸡养殖场,每只鸡都关在笼子里但却被统一饲养和管理。
更深的野望是---
当一个平台具备了创造现象级社会内容&舆论的能力,无异于拿到了社会话语权的钥匙。手握这样的钥匙,野心自然会变成,建立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无需跳转的、真正闭环的世界。
假如你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一个平台内搞定:可视化的(主被动)获取资讯、达成购买、娱乐游戏、创建社交关系,塑造个人社会角色……你必然深陷难逃。
二马争斗了许多年也还没有做到这种可怕程度,最多是算得上各据一方。而今短视频平台却具备了一统江山的潜质。
但一旦它真的做到了,就远不止[垄断]那么简单,而可能会是真正意义上的统治[独裁],这种极致权力的诱惑和影响,远远比金钱诱惑要来得强烈得多。
你是否在"茧房"不重要,短视频平台真正想做的是,创建一个自己称王的世界。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舅讲营销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