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想要日薪208万?看这60种创意方法!
3年前
收藏 13
5
【摘要】:没有创意也不用愁!
有很多人问我怎么想创意啊?一般我都会回答这玩意,得靠自己没法教!事实上还是有一些训练方法的,今天就来分享我个人觉得非常厉害的《创意训练的100分方法》。
文末我也会分享几个,我个人创意的小方法。
刘静锋和梁佐林的博客:
1、 确立价值观
奇怪的是,关于创意训练的第一个训练却不是训练创意的,而是对价值观的确立。这项训练的目的,是让你更清醒自已人生的方向,知道自己的创意该向何处集中,创意该用在哪里。
这个训练有ABC三个步骤:
A、在以下的形容词中,选出你最喜欢的、最有感觉的五个,并按喜好程度来排序。
创新 成功 富有 卓越 挑战 冒险 亲情 快乐
健康 自由 美丽 勇气 自信 幸福 关心 学习
服务 奉献 真诚 真实 兴奋 爱 尊重 尊严
安全 稳定 活泼 智慧 伟大 权利 幽默 高雅
高尚 和谐 正义 简洁 乐趣 活力 公平 和平
自律 毅力 诚信 体贴 吸引 热情 忠诚 舒适
享受 完美 娱乐 独立 耐心 浪漫 感激 激情
家庭 同情 发明 鼓舞 控制 休闲 平静 造诣
教导 公正 认同 助人为乐 成就感 创造力 另类
你的选择和排序: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B、请为这五个词分别写下自已的理解。
比如第一词你选的是“成功”,那就加上你的一理解,比如:“当我赚到100万时,我就成功了。”
C、改正你的理解。去掉一些太受外力制约的因素,要求别人肯定的因素。
比如对“成功”一词的理解,“当我赚到100万时,我就成功了。”这样的目标受外力制约很大,应该改为切实可行的。比如改为:“当我每天都能完成计划内的工作,并且每天都有所进步时,就算成功了!”
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你的价值观就会清晰了。
这是一个有魔力的训练,做完后,你会觉得对人生的理解豁然开朗,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在类似的训练中清晰了目标,然后奋不顾身的努力而达到人生的梦想的。
快找来纸笔,做一做吧:)
2、God isa girl - 科幻小说式训练法
找来纸笔,开始这个训练。
如果God is a girl(上帝是个女孩),会怎么样?
请写出你的设想,越多越好。
注意,在写的时候,不要一行一行的写。
请使用思维布赞术的方法:在中间写上你要想的主要想法(main idea),然后拉出线,写出你的想法。
如果上帝是个女孩,会怎么样呢?你能够想到很多很多有趣的想法么?
我的同事们想到了很多,比如:
世界上就没有战争
下雨会是下香水
天空会有花瓣雨
眼泪会成为货币
……
这个方法叫做科幻小说式训练法,它的基本公式是:如果……会怎样?
你也可以自己想一些“如果……会怎样?”来训练自己的创意。
这个训练法的原理是:当有了一个不可能的假设后,人们就可以突破常识、常规、常理,而有些超乎寻常的想法!
现在就开始练习吧,只需要十分钟,你就能“收获”一个上帝做女孩的美好世界。
如果可能的话,把你的想法发上来哦:)
3、电影后想
看完一部电影,和朋友相互提问,关于一些关于画面上很细节的问题,看看自己能记得多少。
比如,看完《疯狂的石头》,可以提问:
1、在搬家那场戏中,道哥他们都搬出了什么家具?
2、当包世宏和女友坐在江边,女友穿的什么衣服?
3、最后的写字楼的前台服务生长的什么样子?当时台面上还摆放了什么东西?
……
每部电影都可以这样来训练和温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首先,我们需要细节,因为细节是创意的材料。
而且,细节往往是画面思维,而不是文字思维所能提供的。
因此,这样做可以不断训练你对画面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为创意积累原料,等到创意时就有源源不绝的素材啦:)
广告百货:大家可以用看《邪不压正》、《摩天营救》来试试。
4、托氏训练法 - 空铁罐的用途
创意训练法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个,叫做“空铁罐的用途”。
在黄文博的书《关于创意我有意见》这本书里,提到过一个类似的训练法,就是“杯子的用途”,其原理是一样的。
本训练是托伦斯博士发明的“托氏创意思考测验”,具体的做法就是:
写出关于空铁罐的各种可能的用途,越多越好。
在写的时候,请用创意训练2中所提到的那样的草图的方法,每个想法拉出一条线。
这个项目的四个评分标准:
流畅性——想出大量点子的能力,也就是一共想出多少个?
灵活性——不同类型的点子,也就是空铁罐的不同类型用途,如当容器、当玩具、当通信器材等涉及到这样不同的类型。
原创性——如果总是想到空铁罐的典型用途,就得不到这个分数。
衍生性——你果你的点子是需要把空铁罐熔化、磨成粉末、涂上油漆或与另一个罐子组合起来,才得到这个分数。
另外,小朋友在做这个问题时也提供了一些超有趣的答案,可以参考一下:
昆虫的笼子
蚂蚁的家
玩踢罐子
小精灵的洗衣机
洋娃娃的帽子
芭比娃娃的游泳池
乐器
跷跷板支柱
熔化后,做成卫兵模型
……
我们已经提供了几个训练的方法,相信一般的读者看到,只是笑一下、好奇一下。而不会亲手尝试。
的确这样的训练自已去做有点难,所以可以找来同事一起做。
那些真正去做这个训练的人,是最希望改变自己创意的人,也一定会在创意路上走得更远。
5、创意会时禁止说的话
克拉克(CharlesClark)提出的57个“开会时抹杀创意的语句”,
看看你在开会时,有没有这样的语句出现?如果有,一定要尽力避免。
1.以前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2.这样是行不通的……
3.我们时间不够……
4.我们人力不够……
5.我们没有这样的预算……
6.这个我们以前试过……
7.这样做我们还早呢……
8.理论上行得通,但实际上你可以做吗?
9.这太学术性了!
10.顾客会怎么想呢?
11.如果真的有效,早就有人建议了……
12.太新、太时髦了。
13.太老式了。
14.这个,以后我们再找时间讨论……
15.你不知道我们的问题在哪里。
16.我们的规模太小了,做不了那样的事。
17.我们的规模太大了,不能那样做。
18.我们既有的计划太多了。
19.我们先做个市场调查再说。
20.像这样都已有二十年了,所以也应该是不错的。
21.是哪个家伙想出来这样的馊主意?
22.我就知道行不通。
23.让我们成立一个委员会吧!
24.让我们考虑一段时间,看看有什么发展再说。
25.这不是我们的问题……
26.生产部不会接受……
27.别人会想我们是长发嬉痞……
28.工程部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29.这在我们部门是行不通的……
30.管理人方面绝不会接受这样的观念。
31.不要进展太快。
32.为什么现在要改变呢?我们销售成绩还在往上升呢!
33.让我们看看再说吧!
34.这样做工会一定会大叫的。
35.这不是和以前又一样了吗?
36.让我们写下来(光谈没用)。
37.我倒看不出这有什么关联。
38.在我们这个行业中,这样行不通吧!
39.根据法规我们不能这样做。
40.神经病……
41.政治意味太强了……
42.听起来是不错,但我想是不会成功的……
43.这不在计算之内。
44.没有规划可以让我这样做……
45.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尝试过……
46.手册里面找不到呀!
47.这样的意思是增加工作量……
48.这不是我们的责任……
49.话是这么说,但是……
50.这样会超过预算……
51.这样做太早了……
52.这样做太迟了……
53.这样会触犯……
54.这样得不到什么结果……
55.我们自己人不会接受……
56.你不了解问题所在……
57.你们这些小毛头懂什么,还来教我怎么做事……
6、连线游戏
只有亲自尝试,才能在这个游戏中学到方法。下面是有规则排列的九个点,请你用首尾相连的、不超过四条的线将这九个点连接起来。你能做到么?试试看!
7、杯子与苍蝇
这个训练来自于詹宏志的《创意人》。他称之为反分析训练,我们也可以叫做共通点训练。其基本思路是:试图找出两个不相干事物的共通之处。
第一步:花10分钟,找出杯子与苍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第二步:花10分钟,为杯子和苍蝇找一些有用或有趣的组合。
以上两个答案都越多越好,而且可以荒唐一些,为了保证思维的流畅性,你尽管写下一切想到的东东。
关于杯子和苍蝇的共通点,乍一看会有点摸不着头脑,等你适应了这类题目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比如它们都是敞口的,都不穿衣服,都经常出现在餐桌,如果落在头上都会让人不快……。
关于杯子和苍蝇的组合:比如印一只假苍蝇的在杯底,每个人喝完咖啡都吓一跳,这可能是个会流行的恶搞产品。
再比如它们的组合可以讲笑话,有这样一个著名的笑话,就是以它们为主角的。
是在餐厅里吃饭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你的杯子里有只苍蝇………
日本人:(严肃的)把你们老板找来,我要投诉!!!
英国人绅士,一声不响的掏钱再买一杯
德国人一丝不苟,要求侍者换一杯
中国人宽容的没话说(谁没有错的时候呢,)将苍蝇挑出去后一饮而进
法国人根本没发现,光顾看窗边坐着的美女啦
美国人很幽默:“小姐,在我们美国是这样上咖啡的,先上咖啡,再上牛奶,再上方糖,最后上苍蝇,你喜欢多少加多少。”
做过这个训练,你就可以自已找很多事物来练习了。下一次,请你试着找一下风筝和高速公路有哪些共通点,又有什么有趣的组合?这是有一次我坐在车上无聊,自已练习的题目。
8、挑图形
这里有三组图像,每组由五个图像构成。这五个图像里面有一个是与众不同的,是哪个呢?需要动动脑筋才能找到答案。要找出是哪一个,而且要能解释为什么是它?
这些图像之间的联系都不是很明显,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1.化学
2、奇怪的米奇
3、药瓶
9、灵感纸(idea papers)
所谓灵感纸,其实不是纸,而是记录灵感的小本子。灵感纸是偶发明的叫法。因为对我来说,它最初就是一张纸,后来想记的东西多了,才慢慢成为小本子。
在蓝色创意有一个基本专业动作,就是笔记本。也就是说,每一次开会、讨论等等,一定要带笔记本出席,这样才能记录当时的一些信息和观点,也有利于自己思考时画来画去。而不是每次讨论都临时抓过来几张纸。
我想,光是笔记本还不够,一个真正的创意人,应该还有一个灵感纸。
首先,我不相信灵感这种说法。我认为一个创意人不能象艺术家那样空等着灵感乍现。灵感是不可信的,否则,我也不会这样重视对创意的训练了。
所以,这里的灵感是指偶而会有的一些想法,尤其是有时为周围的事物所触动,一定会有一些想法。而如果那些想法不赶快记录下来,会很快就跑掉的。尽管当时认为:“这很空易记嘛,相信我,一定不会忘的。”可是晚上再回想着想去记下来的时候,就一片空白了。只因为少了当时触发的事物,所以那想法也不会轻易回来叩门了。我有几次这样的教训,所以才相信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说法的重要性。
当然,世界上好多创意的天才,——不仅是广告大师们,也都有这样的小本本哦,可以说这是每一个创意人的秘密武器哦!
尽管当时觉得麻烦,其实这是最省事的方法了。
也经常看到一些故事,说有些名人,把一时的灵感记在手机上、餐巾纸上、甚至衣袖上,还有一个人喜欢到处旅行,所以他就把想法记在一张张的明信片上,然后寄回自己的公司。
基本上这都是没有灵感纸,所以用其它东东来“救火”的好办法。
灵感纸一定要小,可以放在口袋里。而且最好有只同样小的笔。
这些东西不是太容易找,不过在一些文具店、礼品店或大超市总能找得到。
拥有了灵感纸以后,不要急于把它写满,就到处去抄东西。好东西,当然可以抄一下,只是不要急于求成。最重要的是不能三天的热情,过后,就让本子躺在抽屉里睡觉了。
这个训练的方法,很简单,但是又很难。
所以这是一个真正的训练,应该坚持下去。
10、纽扣启示录
找一根30cm长的缝衣线,然后拴一个纽扣,或者其他的类似的东西。再在纸上画一个直径15厘米的园,并在中间画一个十字。这样就可以开始了。
拿起吊着纽扣的线,在十字中心的正上方。这时心里默念:“纽扣左右摆,左右摆”
这样再等一会,看看发生了什么?
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纽扣真的开始左右摆。只要你一直默念。
这时试试,想办法控制住手不让它动。
但你会发现控制不住,它还是左右摆。
然后你再试试默念:“纽扣前后摆,前后摆”,还有“纽扣转圈圈、转圈圈” 。
这真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它和“笔仙”、“碟仙”这些游戏的原理是一样的。
法国心理学家埃米尔·库埃是自我暗示法的发明人。为了对自我暗示法进行验证,1850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杰布里·埃尔进行了振子实验,——就是我们刚才做的这个。到20世纪初,该实验传遍了欧洲。
这个实验能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人类自身所固有的自我暗示的力量。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自我暗示法,那么我们就能够从心里祛除不安和恐惧,变得充满自信。
这个游戏的原理是:你的想法记录在大脑的潜意识中,为了实现这个想法,大脑就会自动工作起来。
所以,一定要每天在心中想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一定会成功。或者,我很快乐,或者,我充满活力,我充满创意等等,积极的心理暗示。
“如果每天想这些,我只要躺在床上,大脑就自动工作了哈哈哈哈哈……”如果那样多好啊。
一个故事:
老公半夜饿了,默默念:“我不饿我不饿……嘿嘿,我不饿了!”
然后躺下睡觉。
这时候老婆忽然起来说: “我饿了……!”
如果你想“我不要蓝色,我不要蓝色。”
那你心里想到的第一个颜色,还是蓝色。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想不要的,也会得到不要的结果。
所以要想:“我要……! ”而且要想“我一定要……”
乔丹是NBA得分王/灌蓝王,在NBA中的份量举足轻重。而他在高中时蓝球打得并不好,个子也不高。只有170cm。记者访问乔丹的父亲,为什么乔丹长到192cm?他父母说不太清楚,我们家族从来没有超过180cm的。是内心强烈的愿望,让乔丹长到192cm的。
下面是我写的一些创意人的语录卡,你可以每天大声的念其中的几句,来激励自己。
这些语录如果对别人说,可能显得太夸张太不自量力了。不过要对自己说,在内心说,还是越积极越好,这样才能最大化的让自己发挥出潜力,让大脑自动为你加分,耶!
创意人语录卡:
我一定能做出最棒的广告。
我一定能成为广告大师。
我创意出众。
我充满活力。
我有满腔的激情。
我的执行力惊人的好。
无论什么样的Brief,我都全力以赴。
我会真诚地向所有创意高手学习。
我要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
我能尽情享受每一天。
我能尽情享受每个创意。
我一定能拿到广告大奖。
我一定能获得客户的欣赏。
我是最专业的广告人。
我能让消费者为产品所激动。
我要突破广告的界限。
我要做出中国人最喜欢的广告。
我要做出中国最好的广告。
我要用积极的态度影响我周围的人。
我要让父母以我为荣。
最后,我一定能拿到“创意赛”的金奖!
11、鞋子发明家
鞋子,普普通通的鞋子,谁都有一双。而鞋子的进化,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创意范本。最初的鞋子也许是草鞋,兽皮鞋,后来有了布鞋、皮鞋,还有了唱京剧的木屐,跳芭蕾舞的鞋,防雨的靴子,女孩子喜欢的松糕鞋,“显个儿”用的增高鞋,还有就是跑布鞋、登山鞋、轮滑鞋等等,鞋子的文章真是太多了。
嗯,所以,看看自己脚上的鞋子,如果把它当成鞋子进化论中的一环,那么,未来,你将拥有一双什么样有趣的鞋子呢?这个训练就是让你探讨改装鞋子的各种可能。
关于鞋子,我和同事们轻而易举的想出了很多,比如鞋带是否能改成闪光的;比如鞋底是否能增加你的签名;比如在情侣鞋底各放一块磁铁,这样两个人就可以相互吸引;比如在鞋上加一个小小的计步器(后来发现世界上已经有这种鞋了);比如夜间会莹光闪闪的跳舞鞋……
关于鞋子,你能想出多少种可能性?(当然,除了鞋子,你还可以想想mp3、电视、衣柜等等任何其它东西)
说不定有一天,你穿上了想象中的鞋子。
是在未来,路还很长。
12、电影前想
电影前想是我发明的一个有趣的创意训练方法,具体的做法是:找一部你没看过的影片,这部影片你听说过它的名字就可以,你也可以了解一下他的导演和相关报道,然后根据你手上的信息,写一下你对这部电影的猜想。最后再拿自己的猜测和该电影对比一下,看看谁的构思更历害。
找什么样的片子来训练都可以,但是请不要刻意地去收集该片的材料,能知道多少就是多少。比如你可以找最近获奖的片子《色戒》,那么你所知道的信息大约有以下几个,导演是李安,原著是张爱玲,似乎报道是一个关于汉奸的故事,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爱的故事,也有激情的性爱的场面。
知道这些以后,就可以开始猜测电影了:
比如,既然是张爱玲写的,故事一定是发生在30年代左右,那个汉奸,可能经常在法国租界走动,无意间认识了一个法国大使的太太,这位太太本是一位上海的阔小姐,但是嫁给大使后寂寞难耐,所以认识了这个汉奸,两人于是开始了偷情,后来,他们决定某日私奔。
后来日军突然轰炸上海,他们决定提前走,去香港。但那位太太思虑再三,还是和大使回到了法国,因为女人还是要生活的安稳。
20多年以后,这位汉奸做为学者到巴黎访问,偶遇到这位太太,两个旧情人相对无言,只有感叹人生的无奈。全剧终。
这就是一个很粗略的猜想。
其实每个人在看电影前都有一些猜想,只不过没有这么具体,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这样的猜想更清晰化了,另外还可以写下一些可能发生的关键的情节或对白,很经典的那种。
这个创意训练法的好处就是利用别人已经创意好了的故事,我们首先可以猜测,其次可以对照,以此发现自我的不足,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万一想的比原著还好,顺手写下来,说不定又是一本《色戒》出现了呢。
13、小黑点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有的时候不是你想不出来创意,而是在想创意的时候不够用心,或者说用不上心。你的心思根本不在自己想的内容上,经常想着想着就溜号了,然后就任思绪飞扬;有时用了很大劲让自己用心一点,可是不知为什么就是不行,不能全神贯注的想创意。
想创意其实和一个因素很有关系,那就是发想时的专注力。也就是能够一心一意,全心的投入在一个问题上的本领。可以说,专注力越强,则创意的爆发力越大。
这在集体讨论时也是常见的,没有专注力的集体话题非常松散,聊了一会就聊到了超女快男明星八卦上去了,而有专注力的集体虽然话题也比较轻松开放,但是却一直没有离开讨论的主题,一步步的深入,最后也收获颇丰。
下面这个图是练习专注力的一个方法,请将它打印出来,然后端坐在桌子前方,拿起这张图,然后盯住图中的黑点,并且一直盯下去,请尽最大的可能不要眨眼,哪怕流泪了也不要眨,然后全神任何部位都不动,只是一心一意的盯住黑点。在那一刻,世界仿佛都静止了,你的头脑中没有思想,你的眼中只有黑点。
慢慢的,你会发现黑点产生了变化,它会晃动,甚至有一些晕光出现在旁边,再接下来,上下的线会慢慢的消失!
这个训练是加强专注力的好办法,当自己的专注力不够好的阶段,盯盯黑点,加强一下专注力,说不定就会有些转机。
这是一个有趣的尝试,不仅可以训练专注力,同时还能够见识这种慢慢发生变化的视觉现象。说起来,这种视觉现象还可以找到典故呢!那就是“纪昌学箭”的故事:
飞卫是古代一名神箭手,利箭所向,飞鸟落地,走兽伏倒。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飞卫让他先学会不眨眼睛和把东西看大的本领,再来学射箭。纪昌回到家,仰面朝天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着穿来穿去的梭子,苦练两年后,即使有人用锋利的锥尖朝他眼睛刺去,他都能不眨一眼。接着,纪昌捉了只虱子,用牛尾毛拴住吊在窗口上,天天目不转睛地盯着。十多天过去了,虱子在眼中渐渐显得大起来,三年后,竟显得有车轮般大。他用箭射去,牛尾毛却好端端地悬在空中。纪昌跑去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说:“你已学成功啦!”
14、出租车的20个比喻
是在清晨,我和朋友站在冷冷的风中,看着一辆辆出租车瞪着明亮的车灯疾驰而过,似乎某个电影的场景。
“来做个创意训练吧!”我说。
“好啊?是什么?”朋友说。
“我们来说出关于出租车的20个比喻,每个比喻针对出租车的某一个特点。”
“好哇,开始!”
于是,我们迅速进入状态,看着飞过的出租车,说出越来越多的比喻,直到说出了几十个之后还是乐此不疲。
比喻是创意人的基本能力。我们都听过类似的一句话:“第一个说女人是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傻瓜。”在比喻的使用上,人们很容易搞老一套,说女人是花,说脸象瓜子,说彩虹象桥等等。老套的比喻是我们失去创造力的表现,所以一起来想想关于出租车的比喻吧,这些比喻一定要足够新鲜有趣。
比如我和我的朋友想的:
根据出租车飞驰的特点,说它象“奔向磁铁的铁钉”;根据出租车不断看路边的人的特点,说它象“丢了孩子的母亲”;根据出租车一辆一辆不断出现这个特点,说它象“成群迁徙的犀牛”……
15、词的接力
有一次,正和Ruth讨论创意,她突然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是什么游戏?”我好奇。
“来!”Ruth拿过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词:“黑色”。
Ruth说:“从这个词,你一个一个的联想下去,比如从‘黑色’想到‘头发’,从‘头发’想到‘洗发’……,不用多想,想到了尽管写下来,飞快地写下去!”
于是,我们在一张纸上写下:
黑色——头发——洗发——溪水——鹅卵石——鱼——大海——帆船——哥伦布——土著……
Ruth说:“其实每个人写的都会不一样,这就提供了创意的很多切入点,你可以写很多,按这种细索写几条,结果就有很多变化。如果产品的卖点是‘黑色’,那你可以在任何一个联想到的词那里找到切入点,而不是总在原地打转……”
“哇,真象一个词一个词在跑接力。”
我觉得这是个有魔力的训练,所以始终念念不忘。
16、词的乱伦
语言的本质即“乱伦”。也就是说,你要为语词不断的创造新的组合方式,才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请在字典中找到两个词,然后试着用他们造几个句子。
比如,你找到的是这样两个词:“茄子”、“恋爱”。
那么你会为他们造出什么样的句子呢?
例如:
茄子恋爱了,它爱上了隔壁的黄瓜,它希望嫁到那个黄瓜架下做个幸福的女人。
要谈恋爱么?请学学茄子吧,它可以为了爱人而“下油锅”。
茄子很吸油,这就象恋爱很耗费精力,所以第二天难免打盹。
恋爱中的人们,喜欢去很多漂亮的地方,合影留念——“茄子!”
我谈恋爱了,昨天约会的时候,我从裤兜里拿出一根茄子,告诉她:“我要让你喜欢上它,这是我的至爱。”我的女友也毫不含糊,从挎包里拿出一颗大白菜,说:“一块炖了更好吃!”
每天吃茄子的话,恋爱很容易成功。
如果不能恋爱,茄子会死的。象霜打的一样。
……
17、自动写作
超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超现实主义起源于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支配法国文坛,其影响甚广。
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林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下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
超现实主义者宣称: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文艺创作的的源泉。认为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
超现实主义的创作采用的是“自我意识的书写”和“自动写作”的方法。他们主张写作要绝对真实,是纯粹的无意识的活动过程,不通有艺术加工和任何逻辑思维的形式。在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里,作家只要把脑子里涌现出来的东西快速地记录下来,词与词之间,全靠一种偶然的结合;如果一时没有现存的词汇表达,甚至可以随意用某个字母、符号来代替。不需要考虑上句和下句之间什么关联,反逻辑性是其创作方法的一大特征。这类作品,大多数艰涩难懂,不符合语法结构和逻辑思维的法则,有的变成文字游戏。
卡夫卡曾经仅仅用一个夜晚就完成其小说《判决》(LE VERDICT)。仅仅是一个夜晚,马不停蹄地写,被一种几乎无控制的想象力驱使,后来这种写作方式演变为超现实主义者手中的程式化手法,又叫“自动写作”。它允许潜意识从理性的监视下解放出来,允许想象力爆发。
试着玩玩这种超现实主义提倡的“自动写作”:找一张纸,找一个随意的空间,随意写下去,想到什么写什么,究意会写出什么东西呢?会不会很奇怪?会不会很无厘头?通过自动写作,找找下笔千言行云流水的感觉,让自己的心灵来个彻底解放吧!
18、鸡蛋牌缝纫机
你听说过鸡蛋牌缝纫机么?它会是什么样?
这是瑞典的创意专家哈恩提出来的一个方法,要求用鸡蛋来改造缝纫机。意思是说,在鸡蛋里发现一些有趣的原理、现象,然后把它应用到对一台缝纫机的改造。
现在请先想一想,能有什么方法呢?
例如:
鸡蛋可以生小鸡——在缝纫机里再放一个Mini缝纫机,人们出们时就可以只带着了小的了
鸡蛋圆圆的很可爱——把缝纫机也做成圆形,没事还可以滚着玩
鸡蛋可以打碎——把缝纫机做成一些小模块,可以自己拆碎和组装
鸡蛋中间有鸡蛋黄——把线团放到缝纫机的最中间去
缝鸡蛋不能用缝纫机——发明一种可以缝鸡蛋的缝纫机,甚至把鸡蛋鸭蛋缝在一块
鸡蛋可以吃——发明可以吃掉的缝纫机
炒鸡蛋是人人会做的菜——发明自动缝纫机,设计几套程序,人人都能缝出好看的衣服
用缝纫机生产鸡蛋——或者缝纫机缝制鸡蛋娃娃
……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原来可以想这么多,请继续努力吧!
19、手机牌汽车
这个训练和上一个是“双胞胎”,道理是一样的。请试着用手机的原理/现象来改造汽车。
手机能随身带——发明一种能放在裤兜的汽车
手机能充电——发明能充电的汽车,这样就省汽油啦
手机有触屏——汽车也改成完全触屏式操作(会不会出车祸?)
手机能免提——发明口头操控的车,所以坐在车里要大喊:开车!慢!加快!左转!哈……
手机可以和人保持联系,设置亲友号码——将另一辆车设置成最亲密车,随时显示那辆车的位置、情况
手机可以有不同的铃声——汽车的喇叭可以更有趣:“嘿,老板,请让一下!”
……
你也可以找到一样东西来改造你的产品或服务,相信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20、斯坦福大学的“铁管问题”
在我喜欢的大前研一的书里发现一个有趣的训练,是斯坦福大学制定的打破固有观念的教学内容,其中有这样一道题:
有一根深深插在地里的铁管,它的内径基本与乒乓球相同,长60公分左右。
假如有人不慎把一只乒乓球掉进了铁管里,这里有许多能取出乒乓球的工具,大家将如何利用它们将乒乓球取出来呢?提供的工具有电灯的灯丝、线、铁丝、木板、锯、锤子,条件是不能把乒乓球和铁管弄坏。
请大家试着想想,想知道答案的可留言可私信。
21、如果反项收费
昨天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
现在手机实行的都是单项收费,也就是接听所有来电都是免费的。
如果反过来呢?也就是说接听任何来电都是收费的,而打任何电话都是免费的,那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如果真的实现了这种反项收费,那会出现一系列有趣的事,你想到了么?
22、用耳朵写音乐
有一次,我偶而在电台上听到一首奇怪的曲子,这种曲子是我从未接触过的,尤其是那件乐器也不知道是什么东东,声音古老而透彻,呜呜咽咽大有夜哭之意。我感到内心有某种东西被震动了,于是我拿起笔写下这首曲子所描述的场景,同时也写下我听到这曲子的感觉。比如“我感觉有另一个我,从身体里慢慢浮起来,浮到某个古代的夜林中……”
后来才知道,那种乐器叫做埙。
于是我把这个经验衍申为一个创意训练的方法:写音乐
请找到一首你没听过的纯音乐作品——比如巴赫或帕格尼尼的作品,或者有首叫《离弦》的曲子也不错——请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下你想象的场景,尽可能放下一些既有的想法,只在音乐中去找感觉。
音乐,这种声音如何用文字表达?它带给你怎样的想象?有什么很细微和奇妙的东西藏在其中?这是这个创意训练法的美妙之处。
——把你的耳朵变成笔,现在就试一试吧!
23、Sony的下一件产品
是在午后,我在撰写Sony的企业文案,通过这个Brief,我才了解到Sony的伟大,他们生产了世界是第一台电视、第一个Walkman等等,他们开创了众多第一,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量级地位,如游戏机、电视、相机等。
我一边在写的时候,一边问自己,即然他们发明了电视机、Walkman、游戏机,他们下一个发明的产品会是什么呢?
当时我只是那么一想,就下了结论:没什么,好象没有什么了,他们只能把现有的东西做好。
这一想当然的结论令后来的我脸红。因为这一态度和一个创意人相去甚远。枉负了创意人这一“光荣称号”。
后来的一天,我终于意识到Sony还会有很多发明。
这对于我是一件很畅快的事,因为我真正意识到创意是没有穷尽的,不是想当然的。
这才是一个创意人应有的观念。
好了,请大家帮我一起想想Sony还会有什么新产品出来,让我能够更兴奋些吧:)
广告百货:sony现在不具备代表性了,可以尝试着换成苹果或者小米。
24、背着一袋修辞手法的长颈鹿
复习一下修辞手法吧,长期不用的话,就会遗忘了,温习一下,又会有些新的体会。
首先写下一句话,如“一只长颈鹿走过大街”,然后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来把这句话逐一进行改写。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饰喻、引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层递、衬托(分正衬、反衬)、倒文、倒装、叠字、顶真(又名联珠)、对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
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类、复踏。
ok,现在开始:
原句:一只长颈鹿走过大街
明喻:一只长颈鹿象一块破布一样,缓缓走过大街
暗喻:走过大街,那只长颈鹿成了一位哲人
借喻:一本巨大的童话书走过大街
博喻:一只长颈鹿走过大街,象高楼,象梦,象刚买了新衣服的女人。
倒喻:犹如一阵龙卷风,一只长颈鹿走过大街
反喻:长颈鹿走得很慢,可不象羚羊那样一眨眼就跑得不见了。
互喻:风吹着稻谷,沉重的晃动着,正如那只长颈鹿;长颈鹿晃动着,正如风中的稻谷。
较喻:长颈鹿走得真慢啊,连蜗牛都不如
饰喻:那一只刀片似的长颈鹿,走得如此孤单。
引喻:一只长颈鹿走过大街,总是很轻闲;正如公园里的人们,总是踱着方步。
白描:一只长颈鹿,高八尺,慢慢的,走过大街
比拟:一只长颈鹿,嘴里念念有词,唱着一支忧伤的歌。
避复:一只长颈鹿,左脚一伸,右脚一蹬,慢慢走过大街。
层递:一只长颈鹿走过白天,走过夜晚,走过漫长的大街。
正衬:长颈鹿如此高大,使那大街显得更加宽阔。
反衬:长颈鹿如此高大,使那大街显得更加窄小。
倒文:一只大街走过长颈鹿。
倒装:走过大街,是那只长颈鹿。
叠字:一只大街走过长颈鹿,走走停停,瞧瞧看看。
顶真:一只长颈鹿在走,走过了大街。
对比:有的长颈鹿走着,它已经停下,有的长颈鹿停下,它还在走着。
对偶:缓步轻蹄忘路人,抬头昂首过大街
翻新:一只长颈鹿空着手走过大街,感觉非常艰苦朴素。
反复:走着,走着,走着,长颈鹿感觉自己就要倒下了。
反问:一只长颈鹿正在走过大街,这还用怀疑么?
反语:长颈鹿踩踏行人的功夫,随地大小便的美德,真是可以让人学习一生啊!
仿词:一只长颈鹿的脖子很长,真是脖古通今啊。
仿化:过街日当午,汗滴鹿觉苦。
飞白:一只长惊鹿走过大的大街。
分承:长颈鹿奔跑着或散步着,走过大街和草原。
呼告:长颈鹿啊,你好历害,竟敢赤手空拳走过大街。
互文:纽约的街,东京的道,长颈鹿独自走过。
互体:长颈鹿在欲望中扭动着,大街在人群中呐喊着。
换算:一只长颈鹿的脖子有多长?和这条大街一样。
回环:长颈鹿颈长
回文:长颈鹿,鹿颈长
降用:一只长颈鹿走过大街,走进了和谐社会。
借代:一只脖子走过大街。
设问:一只长颈鹿闲得无聊么?是啊,不信你看,它正走过大街。
排比:周杰伦走来了,蔡依琳走来了,长颈鹿走来了。
拈连:长颈鹿走着,无边的寂寞也走着。
摹绘:一只长颈鹿PiaPia的走过大街。
列锦:长颈鹿,人群,风,流星。
连及:长颈鹿知道这条大街的长短。
夸张:别看长颈鹿很高大,胆子小的象芝麻。
警策:一只长颈鹿迟早要过“走过大街”这一关,就象一个议员迟早要面对众人进行演讲。
示现:我仿佛看到那长颈鹿走在飞机上,象一位空姐,为每一个顾客倒上一杯体贴的饮料。
双关:人生,有时候有鹿,有时候无鹿,全看个人的时机与运气。
重言:长颈鹿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走走跑跑。
指代:长颈鹿的身边,走着一些帽子,走着一些裙子。
用典:一只长颈鹿,走过零丁洋。
引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小的长颈鹿走过大街,也还是要被人围观。
移用:一只繁华喧嚣的长颈鹿走过大街。
谐音:一只唱经鹿走过大街,多么安祥。
歇后:长颈鹿过大街——横竖都是路!
象征:长颈鹿高傲的走着,不怕世俗的嘲笑。
镶嵌:长颈之鹿,长鹿之颈。
析字:一只长颈鹿走过大街,走召弓虽。
委婉:一只长颈鹿长得很有勇气,走得很有骨气。
婉曲:一只长颈鹿走过大街,怕是要迎接鸡蛋和西红柿的问候了。
通感:一只长颈鹿走过大街,空气中充满了草原的气息。
跳脱:这只长颈鹿其实已经走过这条大街,你还记得上一次……
转类:夜色色路,路灯灯人,一只长颈鹿走过大街。
复踏:孤单的长颈鹿,哭泣的长颈鹿,无言的长颈鹿,走过大街。
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兴致勃勃地把每个修辞的意思弄懂,并且再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感觉修辞手法真的很多样,虽然训练的过程有些辛苦,但收获很大。修辞手法比较重要,如果一般的文字欣赏者可以忽略,但做为专门以文字为生的我们确实应该掌握。现在写的这些还不是最全的,因为其中有些修辞的意思实在是搞不懂了,所以删去了。
另外其实每个修辞还会有细分的小类别,这里并没有体现出来。另外在训练时先求准确,再求精彩,也就是先把那个修辞写对,然后再尝试把修辞写得更好。修辞的训练值得尝试至少3次,让每个手法成为自己的常用方法,为我所用,可以为语言增加不少趣味和魅力。正如一个战士,需要学会步枪,也要学会刺刀、炸弹等各种武器,才是合格的战士。看哈,我已经不知不觉又在应用了!
再列几个训练的句子:
一个芭蕾舞演员在天上跳舞。
一块石头在雪中沉默着。
一群猪正在举行联欢会。
25、何六训练法
何六是一个人,住在何家村,是何家的老六。
话说此人天生智商极高,思维极富理性和创造性。
并且,何六的创意训练法亦很神奇。
呵,其实何六不是一个人,那它又是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个,首先要弄清5W1H。
5W1H是一种分析方法。5W就是指What、Who、Why、When、Where,1H是指How,5W1H就是指原因(何因)、对象(何事)、地点(何地)、时间(何时)、人员(何人)、方法(何法)这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上面说的何六,其实就是这个。
5W1H是一种思考方法,更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不知你有没有玩过5W1H法罐子游戏,就是找来六个瓶子,然后让大家每个人写“何六”中的一个放在指定的罐子里。然后再从每个罐子里取出一个纸条来,连成一句话。如:
When Who Where How What Why
早上8点 小李 在洗手间 干劲十足地 吃了一块蛋糕 因为老师批评了他
因为每个人写的不同,又是随机凑在一起,所以会很有趣。(这个游戏还有个简单版是只用人物、地点、事件三点来玩。)而游戏的关键点在于大家发挥想象力,把这6个元素每个都写得好玩一些。凑在一起就更离奇了。
另外,这个训练法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意方法。记得好象是王懿行说过:在创作影视片的时候,只需将时间地点人物等换掉一项,那就是创意了。
再拿上面的句子做例子,让我们尝试一下每次换掉一项:
原句:
When Who Where How What Why
早上8点 小李 在洗手间 干劲十足地 吃了一块蛋糕 因为老师批评了他
换项1:
耶稣诞生的时候 小李在洗手间 干劲十足地 吃了一块蛋糕 因为老师批评了他
点评:小李还和耶稣有一腿?
换项2:
早上8点 周杰伦 在洗手间 干劲十足地 吃了一块蛋糕 因为老师批评了他
点评:怪不得口齿不清,原来因为老吃蛋糕,哈
换项3:
早上8点 小李 在鲸鱼的肚子里 干劲十足地 吃了一块蛋糕 因为老师批评了他
点评:那老师在哪?是不是在鲸鱼的肠子里?
换项4:
早上8点 小李 在洗手间 哭爹喊娘地 吃了一块蛋糕 因为老师批评了他
点评:呵,就吃了一块蛋糕,没必要这么激动吧!
换项5:
早上8点 小李 在洗手间 干劲十足地 抓住一只老虎 因为老师批评了他
点评:这洗手间真够大的
换项6:
早上8点 小李 在洗手间 干劲十足地 吃了一块蛋糕 因为火车刚刚经过故乡
点评:小李坐过站了?
ok,再在把刚才所有换项全部放在一起:
耶稣诞生的时候 周杰伦 在鲸鱼的肚子里 哭爹喊娘地 抓住一只老虎因为火车刚刚经过故乡
点评:My God,有点神经错乱,看来离精神病院不远了。
26、庞德训练
这里说的庞德不是《三国演义》里的飞将军,而是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这个庞德虽然不是中国的,但对于中国文化很有研究,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唐诗中得到不少的启发,后来因而开创了意象派(imagism)诗歌。
今天我们要做的训练,和他最著名的诗有关,那是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作《在地铁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翻译:
人群中那些隐现的脸;
潮湿黝黑的树枝上的花瓣。
《在地铁站》仅两行14个字,它是庞德根据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站的印象写成的。虽然很短,但庞德最后落笔定稿前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推敲。
在地铁站庞德眼前闪过一张张美丽的脸。在归途中,这些脸在他眼前反复出现,直到最后他们逐渐变成了一片片彩色印花色底。这时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要作出一幅纯粹表现色彩的斑斑点点的非写实主义的画,但他不会作画,只能以诗代之。诗的两行互相依存。apparition是幻象、幽灵,使人们联想到来来往往的乘客的一张张脸。第二行的petal花瓣则传递了美的信息。这一信息由于有深色而又带湿气的树枝的反衬而变得突出鲜明了,同时也给人以模糊重叠之感,意境也就更丰满了。
此诗酷似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作品,如反复诵读,读者能勾画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面。以湿润的黑色树枝上挂着的花瓣来比喻他眼前所闪现的脸反映出诗人令人折服的想象力。
知道了这个好玩的技巧,就“戏法人人会变”了,让我们模仿他的这种句式也来搞它几句吧,甚至把它用在你最近写的广告中,不也是很有趣的事情么?
在公车上:
那些晃动的睡着的人们
河面上顺流而下的落叶
在商场里:
那些逛来逛去就是不买的人们
围着稻草人飞来飞去的乌鸦
在电脑中:
那些隐藏的看不到的文件
士兵藏在靴子上的,备用的短刀
在楼盘里:
那些住进来的幸福的人们
一只准备冬眠的松鼠
在电视前:
那些看了广告什么也没记住的脑袋
一个注定要离家出走的少年
……
27、熟读《广告档案》
俗语有云:“熟读《档案》三十卷,创意会上不丢脸。”而这里的“档案”就是指赫赫有名人人尽知的《广告档案》。
从这句俗语可以看出熟读《广告档案》的重要性。创意会上大都是高手过招,所以创意手法的多变才是这过招中至关重要的。而所谓高手之间的默契,往往也是因为相互之间所占有作品的相似性。因为大家都看过某张稿子,所以只要稍一提到“对了,我想到XX那张稿子”,高手之间立刻心领神会,会心一笑,那确是一种美妙感觉。不用费力解释,不用介绍背景,双方已经尽领其中真意,直奔适当的表现手法而去了。
而没有熟读《广告档案》的家伙,呆坐在那里,象个木头一样,只会看着别人的创意层出不穷,大张着嘴巴羡慕不已,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广告档案》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倒推策略,从前我的同事有很多用这种方法来训练的。这个方法就是从一张稿子倒推回关于它的单一诉求点、要解决的问题等,从而推出背后的整个策略。这样从一点发散开来,甚至可以填写出此稿当初的Brief,就象默写出了高手所习的《九阴真经》,所以很有偷窥的快感。
二是手法概括,这是更重要更重要的方法,比第一种重要得很多很多,而真正这样做的人并不多。这个方法就是通过一张广告能总结出它的创作手法是什么,比如比喻,夸张,图形合并等等,如果这一手法没有一个公认的名字,那就要麻烦你自己给他起个名字,从而将之放入自己的武器库内,下次再见到,就会似曾相识,到第三次就会熟练应用了。
如果手边没有《广告档案》,那么可以找one show,D&D等获奖作品集,或者可以直接上世界广告网,这里有全世界最新最好的广告,每天更新,速度之快,根本看不完。虽说都是英文的,但用翻译软件完全可以搞掂啦!而且还有影视作品,也可以用此法进行训练,真是一举两得。
关于影视方面,还有公认的shots这样的顶尖影视广告杂志,因为正版超贵,所以你可以很不道德的去买盗版,然后拿回家很道德的训练。
28、画中人
作为一个创意人,画面感至关重要。而这种画面感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一般感受,我们应该仔细打磨,使这种画面感异常的敏锐、精致、细腻,从而使画面感处于一定高度。
“画中人”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从画中走出来的人,为现实世界带来的改变。而在这个训练,我们将这个意思反转过来,让现实中的人走到画面中去,在画面里体会画面的一切细节。
具体的方法是,找到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纵身跃到画面中去——当然要来真的,一定要跃进画面中——进入画面中以后,通过身临其境的对画面的细节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时采用六感的方法,这六感是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心感(第六感、心灵感等),从而获得对画面的更深理解。
好,现在让我们以下面这张名为《吹响贝壳》的图为例。
让我们跃入此图,然后给自己一系列的问题,仔细回答,并且问题以六感分类:
视觉:
从画面的阴影看来,太阳来息哪个方向?是否有云层的遮挡?
画面人物的白色衣服是新买来的,还是穿了一段时间?穿了大约有多久?
草地的绿色证明这是什么季节?
河水够清澈么?有没有污染?
贝壳的纹路是怎么样的?象什么?
听觉:
贝壳的声音是怎样的?
是如泣如诉?还是婉转悠扬?还是快乐开心?
水击打岸边的声音是怎样的?
风的声音呢?
远处有没有其它的躁音?
触觉:
贝壳的触感是怎样的?上面有没有砂粒?
吹起贝壳的气流是怎样的?
那件白色衣报披在身上的感觉是如何?柔软?还是稍硬?
草地有多厚?
踏在上边的感觉如何?
水温如何?
嗅觉+味觉:
风中是否有水的潮湿味道?或者有海水的咸味?
是否有青草绿树的味道?
心感:
人物的情绪如何?是有一些忧伤?还是倦怠?
吹奏者的感觉如何?
后边的那些沉思默想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是为亲人祈愿?还是想着今天的午餐?
那个靠近水边的男人,为何站得远离人群?
他是否在想念远方的恋人?
……
这一训练的重点在于,对于画面的切身感受,仿真实的感受,多角度感受。这有利于想象力的扩大,让创意的触角更敏锐。
在哥伦比亚的圣玛尔塔内华达山脉,阿尔瓦科印第安领导人Arwa Viku,在Sumapaz国家
公园的Los Tunjos湖边用贝壳吹奏。
29、众神喧哗
找到任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列出一长串的名单,名单中包括各类的哲学家、小说家、诗人、导演、演员、卡通人物、老师、公务员、律师等等。然后再写出每个人物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你会发现因为每个人的出点都绝然的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看法都非常有趣。正如在一条流动的河流上,四处浮现的石块,有着不一样的棱角和光泽。这个游戏一开始就充满了无限开放的可能性。
下边是一个著名的“公案”:一个人写下了“鸡为什么过马路?”这样一个问题。
然后又写下了一长串名单。
然后又写下每个人物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鸡为什么过马路?
1、柏拉图:为了更高的理想!
2、亚里士多德:为了实现它潜在的能力。
3、伊壁鸠鲁:为了好玩。
4、皮浪:什么马路?
5、之诺:为了证明它永远走不到马路对面。
6、佛陀:你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你不懂得鸡的本性。
7、休姆:它想打破常规与习俗。
8、马克思:这是历史的必然。
9、尼采:因为如果你一直凝视着马路不动,马路就会走到你这边来。
10、荣格: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同步性。对普通读者而言,这样说或许深奥了些,但事情恰恰就是这样发生了。
11、萨特:为了实现自己的选择,鸡必须走过马路。
12、维特根斯坦:“走过”这个词意味着必须有“一样东西”在走,在“什么地方”上走,“一只鸡走过马路”实现了这个句子的潜在意义。
13、弗洛伊德:它有死亡的本能。
14、斯金纳:因为小鸡的中枢神经从小受到外部环境的不断刺激与影响,从而使得它走过马路的这种行为与它的自由意志无关。
15、爱因斯坦:是鸡走过马路,还是马路走过鸡?这取决与你所选择的参考系。
16、海森堡:首先必须假定这只鸡走的速度,如果它走得实在太快了,我们便无法确定这只鸡到底是从哪一头走到哪一头。
17、达尔文:鸡从林子里走出,它自然而然的走过马路。
18、萨尔瓦多·达利:你说的是鱼吧!
19、埃米莉·迪金森:因为它克制不住死亡的冲动!
20、爱默生:它并没有走过马路,它只是超越了马路。
21、歌德:永恒之母鸡,领导公鸡走。
22、海明威:下雨了,这只鸡不要命了。
23、罗纳德·里根:以前我知道为什么,但现在我忘了。
24、马克·吐温:说一只小鸡冒死走过马路,太夸张了吧。
25、华兹华斯:为了像一片云一样,孤独地散步。
26、济慈:为了不让哲学家剪去它身上的翅膀。
27、布莱克:为了去看野鸡身上的天国。
28、斯威夫特:当然,像人这样种肮脏的、讨厌的、低等的动物,对于鸡这种高贵的举止,他们是会有这样的好奇心的。
29、卡夫卡:漫长的诉讼终于结束了,为了及时赶上城堡里举行的审判,保险公司小职员变成了一只小鸡,冒死走过马路。
30、哈姆雷特:走,还是不走?这不是一个问题。
31、教父:我不会让鸡妈妈看到它这么做的。
……
这个游戏可以无限的持续下去,尽管加上你喜欢不喜欢的人物吧,用他们的想法来打破思维的平衡。
或者再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答案更切中你的要害。
30、朗读诗歌
上一次我们选了十几首诗,找了一个有阳光的下午,一起朗读这些诗。
这是一次有趣的经验,让我们可以脱离日常生活的约束与诗神约会,在工作的时候得到诗神的指点。
正如《死亡诗社》所描述的那样:一个神秘的团体,在世人不知的角落里以诗的名义聚会。在诗里,我们的日子得以升华。
朗读诗歌所选的诗要尽量有趣,不矫情,适宜大声朗读,易懂,让听者能迅速进入情境。我们所选的都是当代诗歌的优秀作品,从北岛开始的朦胧诗派的几首,以及从韩东、于坚开始的第三代诗派的几首。有的诗有些怪异,有的诗又十分滑稽,令人捧腹。
在朗读以后我们又一起回味了一下自己写诗的日子,以及关于诗歌的经历。
这个训练的目的是借助诗与生活的差异化,来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极限。
这个训练一个人也可以进行,试着在家里,做一次关于诗的个人朗读会。那些假想的听众也会心有灵犀的。
以下是我们所选的一首白连春的诗,他写的南瓜和草间弥生创作的南瓜真是大大的不同呢!
《南瓜》
南瓜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在冬天 想南瓜的时候
只能站在金边细白花碗上
粗粗地喊一声
我们的南瓜不知躲入那片草丛
使那个割草女的手指突然
热气腾腾 充满甜味
乡下 土地一日一日空洞起来
但南瓜哪里去了
没有人关心
我也只是在想吃南瓜的时候
才记起它的圆它的累累斑痕
它的花灿灿的 很好看一点没错
南瓜是和硬硬的红米饭
一起消失的
31、Autumnis fallen
本节的训练方法是指“多重翻译”,具体作法是找到一句英文,然后用多个句子来翻译它。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先得到一个句子的意,然后再试着找到合适的词来表达。
翻译的标准讲究“信达雅”,其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反复推敲一字一词之得失。
ok,下面就以Autumn is fallen这句话,开始我们的训练吧。
Autumn is fallen,字面的意思是“秋天来了”。而这句话的巧妙在于:fall本身就有秋天的意思,这里又化为动词,表示秋天到来的过程,更为形象化。
请你暂时不要看下面的示范,而先开始自我训练,看看能以多少种方式来翻译这句话:
Autumn is fallen。
秋天来了。
秋天摔倒了。
秋天倒了。
秋天来临了。
秋日降临。
秋天落了。
秋天沉沦了。
秋天沦陷了。
秋天倒闭了。
秋天倒台了。
秋天倒霉了。
秋天倒塌了。
秋天倒栽葱了。
秋天晃荡了。
秋天张了。
秋天倾城了。
秋天倾倒了。
秋天掉落了。
秋天扑街了。
秋天滑倒了。
秋天出溜了。
秋天仰面朝天了。
秋天失足了。
秋天嘴啃泥了。
秋天踉跄了。
秋降。
秋至。
秋天被放倒了。
秋天栽了。
秋天失衡了。
秋天崩塌了。
……
32、如果鱼没有登陆
好了,让我们继续创意训练的漫漫征程吧。
在《创意训练的100个方法》的第2个方法时,我们提到了科幻小说训练法的第一个方法:如果……会怎样?
今天我们进行的是科幻小说训练法的第二个:过去式假设,这个方法的基本公式是:如果当初没有……会怎样?
我们拟定的题目是:如果当初鱼没有登陆,会怎样?
释题:
进化论的观点认为:生物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
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人类……
其中从“脊椎动物——两栖类动物”这个过程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动,那就是脊椎动物登陆。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他们生活在水中,后来由于地球气候变化,湖水、池塘等干涸,古代鱼类中的总鳍鱼类,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成原始的两栖类,从而脱离水生环境,而变为陆生动物。
那么,如果当初鱼类没有登陆,而是在水里继续演变并最终进化成了人类,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一些大胆设想,越多越好。
提示:
在写的时候,不要一行一行的写。
采用思维布赞术的方法,在中间写上你要想的主要想法(main idea),然后拉出线,写出你的想法。(参考《创意训练的100个方法》之第2个方法)
做这个训练时,也可以想一些类似的题目:
如果当初古人没有发明象形文字会怎样?
如果当初没有孔子会怎么样?
如果当初二战中中国没有胜利会怎样?
如果当初中国没有进入网络社会会怎样?
如果……
33、如果雨一直下
科幻小说训练法的第三个方法,持续假设,其基本公式是: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会怎样?
很多科幻小说家对于人类的未来比较担忧,所以会做这样的假设:如果人类一直高速发展下去
会是怎样?如果一直破坏环境会怎样?如果继续浪费水资源会怎样?……
回到我们的训练,我们不需要象科幻小说那样关心人类,我们关心的是创意的多样化。
此刻,正在下雨,自然想到了这个命题:
如果大雨一直持续下去会怎么样?
在《旧约·创世纪》中说:“大渊的源泉都裂开了,连续40昼夜的大雨降在地上,天上的高山都淹没了……”
如果大雨不止是连续40昼夜,而是一直持续下去会怎样呢?
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细微的、巨大的变化呢?
如果大雨一直持续下去会怎么样?
请写出你大胆的设想,越多越好。
34、提问题
学会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因为许多答案就藏在问题里。
例如:冰岛火山灰造成影响。
针对这句话,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提的问题越多,思考的越深入。
或者,你可以借助下面这个提示表:
1、相关
2、清晰
3、假设
4、真实
5、原因
6、结果
7、措施
8、离题
根据这个提示表进行提问,或许可使问题更为全面,如:
1、相关:搞清基本相关信息,如:冰岛在哪?火山灰是什么?火山灰的影响是什么?
2、清晰:使问题清晰化,如:会造成哪些影响?
3、假设:做一些预测或猜想,如:如果火山灰来到中国上空会有什么影响?
4、真实:来源是否真实,如:这是真的么?
5、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如:为什么冰岛火山灰会造成影响?
6、结果:后果如何,如:影响会造成什么后果?
7、措施:有何方法,如:采取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影响?
8、离题:绕过原句,改问其他问题:冰岛有哪些火山?
35、观众工人论
“观众工人论”对看电视这一人类行为进行了重新定义,“观众工人论”是指观众看电视是来做工的,他一坐下来打开电视机就开始上班了,他的工作内容就是看广告,看广告得到的奖赏就是会给他看一段节目。
在这个观点中,叙述者采取了不同寻常的角度来看待看电视这一行为:本来看电视就是看电视节目,而看广告则属于不得已而为之。而“观众工人论”使这一观点改变了,节目不再是最重要,广告才是关键。这样的观点并非哗众取宠,而是点出了事实的另一面,那就是广告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视的运行。正象有些付费电视频道就没有广告,你如果想打看广告这份工,那么只有自已花钱买单了。
这是思考中切换角度的方法,我们可以按此方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重新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
现象:看电视
侧重点:电视与广告的关系
原观点:节目第一论,即观众是以看电视节目为主,电视广告为辅。
借用概念:打工
新观点:观众工人论,观众看广告打工,酬劳是看电视节目。
其中借用概念这一步是比较重要的,需要运用发散式思维进行寻找。可以不遵循逻辑,随意得出结论。因为试验的过程更重要。
现象:喝水
侧重点:水和身体的关系
原观点:水是身体的必需品,维持生命的必需元素。
借用概念:乐器
新观点:身体乐器论:水是一个音乐爱好者,身体是一件乐器,水来到身体里是为了演奏一段音乐,即水流过身体的声音,每个身体的声音都不同,所以水有了不同的曲子。
这样的观点是否具有禅宗顿悟的色彩。
现象:听歌
侧重点:歌曲和人的关系
原观点:人听歌是为了消谴
借用概念:罐头
新观点:歌曲罐头论:歌曲把人当时的青春记忆、美好心情、伤感欢乐等情绪进行打包,封存起来,留待未来进行回忆。
请按此方法解释以下各现象:送花、种田、跳伞、外星人、吃饭
现象:
侧重点:
原观点:
借用概念:
新观点:
36、奥斯本与杯子的九种变化
奥斯本检核表法,通过9大问题来发散思维,检验创意是否全面。
基本做法是:首先选定一个要改进的产品或方案;然后,面对一个需要改进的产品或方案,或者面对一个问题,从下列角度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大量的思路;第三,根据第二步提出的思路,进行筛选和进一步思考、完善。
一.可以引入吗?是否能够从其他领域、产品、方案中引入新的元素,新的材料、新的造型、新的原理、新的工艺、新的思路,以改进现有的方案或产品
二.可以替换吗?是否能够用其他东西或替代现有的产品、方案或其一部分
三.可以添加、增加、扩大吗?是否能够增加一些元素,或者使现有的元素的数值增加,比如新的材料、色彩、加大
四.可以减少、缩小吗?是否能够通过缩小某一要素的数值,比如长度、体积、大小、容量,或者减少一部分成分,来实现改进
五.可以引出吗?可以将该产品或方案的原理、结构、材料、成分、思路等用于其他地方吗?
六.可以改变吗?可以改变该产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属性和特征,以实现改进吗?
七.可以逆反吗?能否在程序、结构、方向、方位、上下、左右等方面逆反,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八.可以组合吗?能否把现有的产品或方案,与其他产品或方案组合起来,以形成新的思路?
九.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吗?本产品或方案,能否用于其他领域,扩大用途,或者稍作变化后用于其他领域或其他用途
利用奥斯本检核表法,可以产生大量的原始思路和原始创意,它对人们的发散思维,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当然,运用此方法时,还要注意几个问题。它还要和具体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奥斯本只是提示了思考的一般角度和思路,思路的发展,还要依赖人们的具体思考。运用此方法,还要结合改进对象(方案或产品)来进行思考。运用此方法,还可以自行设计大量的问题来提问。提出的问题越新颖,得到的主意越有创意。
奥斯本检核表法的优点很突出,它使思考问题的角度具体化了。它也有缺点,就是它是改进型的创意产生方法,你必须先选定一个有待改进的对象,然后在此基础上设法加以改进。它不是原创型的,但有时候,也能够产生原创型的创意。比如,把一个产品的原理引入另一个领域,就可能产生原创型的创意。
奥斯本检核表法具体细则共分9大类75个问题。奥斯本的检核表法属于横向思维,以直观、直接的方式激发思维活动,操作十分方便,效果也相当好。
下述九组问题对于任何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是适用的,这75个问题不是奥斯本凭空想象的,而是他在研究和总结大量近、现代科学发现、发明、创造事例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
1 有无新的用途?
2 是否有新的使用方法?
3 可否改变现有的使用方法?
4 有无类似的东西?
5 利用类比能否产生新观念?
6 过去有无类似的问题?
7 可否摹仿?
8 能否超过?
9 可否增加些什么?
10 可否附加些什么?
11 可否增加使用时间?
12 可否增加频率?
13 可否增加尺寸?
14 可否增加强度?
15 可否提高性能?
16 可否增加新成分?
17 可否加倍?
18 可否扩大若干倍?
19 可否放大?
20 可否夸大?
21 可否减少些什么?
22 可否密集?
23 可否压缩?
24 可否浓缩?
25 可否聚合?
26 可否微型化?
27 可否缩短?
28 可否变窄?
29 可否去掉?
30 可否分割?
31 可否减轻?
32 可否变成流线型?
33 可否改变功能?
34 可否改变颜色?
35 可否改变形状?
36 可否改变运动?
37 可否改变气味?
38 可否改变音响?
39 可否改变外形?
40 是否还有其它改变的可能性?
41 可否代替?
42 用什么代替?
43 还有什么别的排列?
44 还有什么别的成分?
45 还有什么别的材料?
46 还有什么别的过程?
47 还有什么别的能源?
48 还有什么别的颜色?
49 还有什么别的音响?
50 还有什么别的照明?
51 可否变换?
52 有无可互换的成分?
53 可否变换模式?
54 可否变换布置顺序?
55 可否变换操作工序?
56 可否变换因果关系?
57 可否变换速度或频率?
58 可否变换工作规范?
59 可否颠倒?
60 是否颠倒正负?
61 可否颠倒正反?
62 可否头尾颠倒?
63 可否上下颠倒?
64 可否颠倒位置?
65 可否颠倒作用?
66 可否重新组合?
67 可否尝试混合?
68 可否尝试合成?
69 可否尝试配合?
70 可否尝试协调?
71 可否尝试配套?
72 可否把物体组合?
73 可否把目的组合?
74 可否把特性组合?
75 可否把观念组合?
应用奥斯本检核表是一种强制性思考过程,有利于突破不愿提问的心理障碍。
一只玻璃杯的改变检核表:
一. 可以引入么:纸杯一次性杯 竹木制杯 可食杯 塑料杯
二. 可以替换么:自热杯磁疗杯 保温杯 电热杯 音乐杯 防爆杯
三. 可以添加、增加、扩大吗:不倒杯防碎杯 消防杯 过滤杯 多层杯
四. 可以减少、缩小吗?微型杯 超薄杯 可伸缩杯
五. 可以引出吗?系列装饰杯高脚杯 口杯 酒杯 咖啡杯
六. 可以改变吗?塔形杯动物杯 防溢杯
七. 可以逆反吗?透明不透明彩色非彩色 雕花非雕花 有嘴无嘴
八. 可以组合吗?与温度计组合与香料组合 与中草药组合 与加热器组合 与中草药组合杯
九. 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吗?作灯罩可食用 当量具 作装饰 拔火罐 作圆规
请把以下事物进行检核发散:收音机、鸡蛋、笔记本电脑、牛奶。
也可对你正在进行的广告产品、创意进行检核。
37、反手刷牙
一个创意人,要注意改变“习惯”,比如尝试着反手刷牙,即一般人习惯用右手,那么这时可以尝试用左手来刷牙,这样可以培养我们对抗习惯的能力。
我曾经试过反手刷牙,开始感觉会很不习惯。
而这种不习惯,正是突破创意所必须的痛苦期。
反手刷牙的启发在于,创意人要注意随时“对抗”一下自已的日常生活习惯。
反手刷牙之后,我又开始进行反手鼠标训练,克服了开始时的不习惯后,左手还获得了一些新鲜感,以致反手鼠标成为了一种习惯。所以使用鼠标时左右开弓,既开发了右脑,又避免了疲劳。
然后,我们可以把反手刷牙的思考方式带进工作里,并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 我已经以这种方式做了很久,我能不能改变这个方式呢?
- 我每次总是把甲类的工作交给A去办,把乙类的工作交给B去做,我是不是可以给他们两人换个机会,从而了解他们的另一种能力呢?
- 我们一向相信这样做广告是对的,可是这是真的吗?还是仅仅是习惯?
- 除了我们一向采用的行销渠道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途径能够接触到消费者吗
……
38、倒着画画
以前曾经见到过这个方法,今天在网上一搜,发现有本《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书也提到了这个方法,以下为此书的叙述,稍做调整。熟悉的事物颠倒过来就会看起来不一样。我们会自动为感知到的事物指定顶部、底部和边线,并且期望看到事物象平常那样,即朝正确的方向放置。
由于朝正确方向放置时我们能够认出熟悉的事物、说出他们的名字、并把他们归类到与我们存储的记忆和概念相符合的类别中去。当一个图像被颠倒放置时,所有的视觉线索与已有的不符。由于得到的信号很陌生,大脑被难住了。这个练习有利于从L模式(左脑模式)向R模式(右脑模式)的切换。
在你开始之前:请阅读完所有这个练习的说明。
1.如果你喜欢就放点音乐吧。当你逐渐转换到R模式,会发现音乐渐渐消失了。坐着完成这幅画,至少给你自己四十分钟的时间,有可能的话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在你完成之前绝对不要把画倒过来放。把画倒过来将会使你回到L模式,这是我们在学习体验集中的R模式状态时需要避免的。
2.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始:底部、任何一边、或顶部。大多数人趋向于从顶部开始。尝试不去弄清楚你看到的颠倒的图像是什么。不知道更好。仅仅复制那些线条就可以了。但记住:别把图画放回原来的模样!
3.我建议你先别尝试画形状的大概轮廓,然后把各个部分“填进去”。原因是如果你画的轮廓有任何细小的差错,里面的部分将会放不进去。绘画的其中一个巨大乐趣是发现各个部分如何相互适应。因此,我建议你从一个线条画到相邻的线条、从一个空间画到相邻的空间,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在作画的过程中把各个部分组合起来。
4.如果你习惯自言自语,请只使用视觉语言,如:“这条线是这样弯的,”或“这个形状在那是弯曲的,”或“与(垂直的或水平的)纸边相比,这个角度应该这样。”等等。你千万不能说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5.当遇到把名称硬塞给你的部分时:如手和脸,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部分的形状上。你也可以用手或手指遮住其他部分,除了你正在画的线条,然后露出下一条线。以此类推,再转到下一个部分。
6.到了某一个阶段,画作会看起来象一幅非常有趣的,甚至是令人惊叹的拼图。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就是在“真正地作画”了,也就是说你已经成功地转换到R模式,而且你也能清楚地看事物了。这种状态非常容易被打破。例如,如果有人来到这间房并说:“你好吗?”你的词汇系统将马上反应,你那集中的注意力也就完蛋了。
7.你也许还会希望用另外一张纸覆盖住那幅复制品的大部分区域,随着你慢慢完成每个部分,再把下一个部分揭开。需要注意的是:有人觉得这样有帮助,而有人认为这样是种干扰,而且尽帮倒忙。
8.为了画好你眼前的这幅画,记住你需要知道的每件事。为了让你觉得简单,所有的信息就在那。别把这个任务复杂化了。它真的是易如反掌的一件事。
请按照下面的这幅画开始吧。
39、三角形绘画
三角形绘画也是创意训练中比较经典长盛不衰的。
具体做法是,在纸上画出无数个三角形。
然后为每一个三角形填上几笔,变成一个物品。
比如填上两个飘带,就变成了风筝。
这个训练的意义在于将抽象几何图形,变为具象画面。
也是从左脑向右脑的过度。
注意所画的东西最好不要太雷同。
具体思考时最好不要紧盯着三角形,也不要用逻辑思维去推理,而应该广泛发散自己的思维,
这样才能越想越多。
40、八大智能法
首先来看关于八大智能的相关知识:
八大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
- 语言 (Verbal/Linguistic)
- 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
- 空间 (Visual/Spatial)
- 身体动作 (Bodily/Kinesthetic)
- 音乐 (Musical/Rhythmic)
- 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
- 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 自然探索 (Naturalist)
具体阐释:
1.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2.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
3.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空间智能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较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
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
4.身体动作智能(Bodily/Kinesthetic)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
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
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
5.音乐智能 (Musical/Rhythmic)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Social)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
① 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
②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
③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
④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
7.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
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爱独处,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喜欢独立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这种智能优秀的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内省智能可以划分两个长层次:事件层次和价值层次。事件层次的内省指向对于事件成败的总结。价值层次的内省将事件的成败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自审。
8.自然探索智能(Naturalist)
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自然探索智能应当进一步归结为探索智能。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
一个有趣的设想是:
如果把八大智能和我们的创造力结合起来,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以下让我们做一个尝试。
题目:关于近视眼镜的广告创意
方法:
1.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借用戏剧家的方法,编写一个电影剧本,眼镜懂得近视主人的悲伤,夜里偷偷跑出去寻找治疗近视的方法,治好主人后,悄悄走开……
2.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列出近视公式,如:近视的度数=用眼时间×不良用眼习惯
3.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建一座中国近视科学馆,普及近视的科学知识
4.身体动作智能(Bodily/Kinesthetic):为近视者编一套爱眼体操,在课间使用
5.音乐智能 (Musical/Rhythmic):爱眼歌曲,曲调适于放松眼睛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Social):近视爱好者协会
7.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挖掘近视的哲学意义,如存在主义哲学家大多近视。
8.自然探索智能(Naturalist):动物是否有近视?比如一只近视的猩猩,闹了很多笑话……
41、九点训练
创意人多为右脑型思维的人,而右脑思维大多用的是图像的思考法。在创意的过程中,大脑中浮现无数个图像,而创意就在这图像之中隐藏。所以我们应该训练“脑景”,即在大脑中形成图景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通过“九点训练(Nine Dots Training)”来达成。
这幅图片里面有36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都有九个点组成。请用直线把9个点中的任意几个点连接起来,形成不同的图形。
规则1:不一定连接全部9个点,连接几个点都可以。
规则2:必须用直线。
规则3:连接后必须为封闭的图形。
规则4:仅朝向不同的图形,只能算一个。
规则5:尽量在脑海里形成图景后再落笔,不要依靠橡皮修改。
规则6:所有图形不可重复。
规则7:将一个图形分成两个的不视为一个图形,如:
规则8:时间尽量控制在3分钟之内。
42、儿童牌收音机
“妈妈,你听,狗响了!”
“咱俩打棋吧!”
“老师要求我们都讲普通话,我又不是普通人,为什么要讲普通话呢?”
“女孩是妈妈生的,男孩是爸爸生的吗?”
以上这些妙语,都是孩子的语言。
童言童语总是那么鲜活,有趣,充满创造力、想象力,因而从儿童的语言可以学习到有趣的创意。
所以我们可以找到一个题目,试着以孩子式的语言描述。
在那时,我们都把大脑的旋纽调到儿童这一波段,就可以有出人意料的妙语源源不绝地出现了。
题目:下雨
要求:以儿童的角度,描述下雨时的一切现象
现在就请开始广播吧:)
43、篡改习惯用语
蚊子买了一本东东枪的小黄书《俗话说》,大家都争抢着先睹为快。
书的手感不错,印刷质量好,比想象的厚。
内容也好,多为精巧段子。虽然网上都有,但如果写幽默广告,可以拿来做一下参考。
书中充满了东东枪式的妙语,许多都是网上流传N久的。
发现东东枪的常用手法,那就是:篡改习惯用语。如:
- 回床率,好词儿
- 我先脱了。您随意
- 贫僧是自东土大唐而来,专程去往西天拜佛求亲的
- 我一贱你就笑
- 你我皆烦人,剩在人世间
- 将客户睡服
- 对不起,你拨打的用户已结婚
经过这么一篡改,还真是翻新了词意,反映出了事物真实的另一面。
我们不妨也来试一下,篡改一下习惯用语。
请找到十个习惯用语,一一篡改之。
规则:可以语句不通,但求哗众取宠。
44、装水容器
我们已经有了几个以画画为主的创意训练,现在我们将其具体应用。
这次的题目是,装水的东西有哪些?
请用布赞式的方法联想,但注意不要写字,而是要把想到的事物画出来。可以画的非常简单。
这是我们第一次以形象的方式去思考。
训练的目的是以形象来思维,所以画的多简单都没只关系,要自己明白就行了。
反而不要因为想要画的好,而影响了创意的流畅性。
装水的东西有哪些?请画出,越多越好
45、如是观
《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里提到了“如是观”。这是来自于《金刚经》的概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如是观”是指直接看到事物原貌的能力。当我们看东西时,在还没认出是什么之前的瞬间,它就是自己,非常单纯。但我们长久以来习惯在辨识事条的瞬间立刻贴上标签。
“如是观”就是一个去标签的过程。放下概念,放下自己,就能直接穿透事物,看到原貌。才能创造出放下就是重新开机、重新连结、重新建立关系。创意就是要超越这种界限,重新定义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如是观”是和创意相反的过程,或者说它是通过反向矫枉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它能过的不是千变万化,而是对事物本身的观照来重新发现。
于坚提到了诗歌的一个创作观点:拒绝隐喻。和西方不同,中国艺术家是擅长隐喻的,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方瘦马……”,这些意象都有着背后的思维与文化前景。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偶而听到一首歌,很熟悉,但又忘了歌名和演唱者,而一旦你想起了歌名,你在大脑就会利用原有的理解为这首歌再次贴上标签,这时,你会有点失望,原来是这首歌,于是,这首歌没有刚才那么好听了。这种感觉就是一种“如是观”。
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如是观”的训练:
1、首先找到一件事物,比如:杯子
2、找出它的标签(或隐喻)。如:杯子象征着装满水的愿望。
3、去掉标签,提示自己暂时忘记标签。
4、观看事物,注重于其物理属性,如材料、轻重、触感等。
5、凝神观看事物,去掉思考其物理属性,只是看,去掉思想,形成“物我两忘”的境界。
46、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的题目让你想到了什么?革命之旅?激情之旅?
你瞧,我们头脑里的标签又开始起作用了。
请去掉这个标签,我们这里所说的“红色之旅”,真的只是“红色之旅”而已。
这个训练是指在一段行程中,按主题寻找某个事物,比如寻找“红色”。
训练方法:利用上班或下班的时间,比如下班时间,那么就从走出办公室开始,留意哪里会出现红色,直到走入家门,训练停止。
这个训练的目的,是发掘出平时被我们的习惯所忽略的一些隐藏的事物。
做了这样的训练之后,我惊讶地发现,红色的事物如此之多,甚至到了令人崩溃的地步。
你也可以举一反三,在路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颜色,或事物,或字,同样会有新鲜的收获。
47、十觉论
人类的感觉分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以及直觉,因直觉排行第六,所以被称为第六感。除上述的六种基本感觉外,人类可辨认的感觉还有温度觉、痛觉、疲劳觉、口感、空间感觉、情绪感觉等多种感官反应。
一个创意人,应该具有感觉的敏感性,这是指人的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识别和分辨能力。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某些感觉通过训练或强化可以获得特别的发展,即敏感性增强.
我们先来看一下网上关于感觉的相关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感觉系统这回事:
我们通过五个感觉器官来认识这个世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所有的人生经验均是经由这五个感觉器官而产生出来的。我们称它们为“感官”或者“外感官”。
- 经由视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景象,亦用景象储存这些讯息。
- 经由听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声音,亦用声音储存这些讯息。
- 经由嗅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气味,亦用气味储存这些讯息。
- 经由味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味道,亦用味道储存这些讯息。
- 经由触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感觉,亦用感觉储存这些讯息。
当一种经验重新在脑海中呈现时,组成该经验的景象、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感受及其他体内感觉以与接收时同样的模式在记忆储存中被提取出来。而该经验带给我们的情绪感受,也因此完全一样地涌现出来。
在五个感觉器官中,嗅觉最为原始(最早进化),视觉的效率最高。
从脑神经构造的角度来看,视觉接收讯息的途径,自眼球传至脑后部的视觉讯息接收中心,须经过六层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与1000—200000个其他神经元联系(平均为15000个),故此讯息经由眼球传到视觉讯息接收中心的过程中,便已经过了不少的过滤和整合处理,因而有最清晰的讯息。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视觉是在学习上最为有效的感觉器官。
与视觉相比,其他四个感觉器官的接收过程,大部分只经过一重的脑细胞传送,因此效率较低。
外感官的接收工作,大部分是由我们的潜意识操纵,除了睡眠之外,没有一秒钟停止:只要睁开眼睛,便能看到前面的事物;经过食品店,便会嗅到气味。
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外感官:在人海中寻找一个人的面孔,或者在酒会上留心聆听某人的讲话。事实上,我们在每一秒钟里都是有选择地运用我们的外感官去与这个世界接触。
例如,就在此刻你听到了多少种声音?在此刻你右脚脚板的感觉怎样?左手的手腕呢?右耳朵呢?你会开始发觉,你的潜意识一直在控制着你的外感官的运作,你的意识能选择提取其中一些部分,但很快又会把控制权交还给潜意识。
人类只有味觉、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五感吗?
试着一手抓起冰块,一手握住炙热的火钳,你能说出你通过五种感官得到的是什么体验吗?在令人炫目的迪斯尼主题公园玩紧张刺激的游乐项目,你所感到的一切都能用这五感来形容吗?显而易见,除了这五种官能,我们还有更多的感觉。
那么,人类究竟有多少种感觉呢?
在某种程度上,答案取决于我们如何对感官系统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按刺激物的特性把人的感官分为3类:化学的(如:味觉、嗅觉)、机械的(如:触觉、听觉)和光学的(如:视觉)。
我们还可以对上述分类进行进一步细分。例如,味觉是5种而不是一种感觉——甜、咸、酸、苦和旨(鲜味,或谷氨酸盐的味道,这种味觉使我们能够品出肉的味道);视觉可以被看成一种感觉(光),或两种感觉(光和色),或4种感觉(光、红色、绿色、蓝色)。
触觉也是复杂的。比如,神经学者按疼痛的位置,将痛觉分为皮肤的痛觉和内脏的痛觉。此外,很多人都能感到体温、血压和身体平衡的变化,以及膀胱鼓胀、腹中空空或口干舌燥的感觉。但,人体内还有很多我们永远都感觉不到的监测系统,例如脑脊髓液的pH值。
再说听觉。它可以是一种感觉,也可以是几百种感觉,如果每一个耳蜗毛细胞都代表一种的话。通常,丧失高频音听觉的人,其低频音的听觉却完好无损,反之亦然。因此,也许真的应该把听觉分开来看。
随着对感觉器官结构研究的深入,人类似乎拥有越来越多的感觉。然而,当我们讲到感觉的时候,我们指的其实是主观感受——大脑向原始的感官数据添加的“附加值”。感受不仅仅是感觉的混合,它还包括记忆、经验和更高层次的信息处理。
比如,你听到的声音并不是两只耳朵收集到的声音的简单累加。在处理这些声音的过程中,某些机制使大脑能分辨声音传来的方向,某些更为复杂的机制能使我们在聆听一种声音的同时自动过滤其他声音。在聚会上,我们专注地与人交谈,此时会忽略其他声音,但当有人叫我们的名字时,我们却能迅速反应。这说明,我们总在“听”周围的声音,但不总能“听见”,除非这个声音突然变得有意义。
感觉和感受的区别还表现在我们对物体大小的判断上。物体的大小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这使我们能在视觉之外,正确判断物体的大小。对于车辆等我们熟悉的物体,它看上去越大,它离我们就越近;虽然某些东西看上去很小,但它其实很大,只是离我们太远了。当然,有时我们也会犯错。在美国,因错误判断火车的速度和距离导致的事故每年就有3000多起。
再比如奇特的“联觉现象”(各种感觉混淆的现象)。有些人“联觉”严重,他们可能会谈起香味的结构,或是某个字母的味道;他们可能“听”到桃子的味道,或是“感觉”到某种颜色……甚至因此被误诊为精神分裂。
这些都说明,感觉不是首要的,我们真正体验到的是感受。有些被称为“感觉”的东西,其实和感觉无关,比如失落感和“第六感”,但我们体内的“生物钟”却应该归为感觉。有学者认为,大脑的功能就在于混淆感觉,从而形成感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脑中不同感官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混淆,比我们想像的严重得多。比如,对偏头痛患者来说,某些气味都可能引发头痛。
目前已经发现,人类至少有21种感觉。根据经验,科学总是不断挑战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而这种挑战的结果似乎总和我们的直觉相悖。我们能否忘掉感觉而关注感受呢?我们有视觉、听觉、触觉……说它们没有意义乍听起来似乎很傻,然而,说不定哪一天,我们的各种感觉就和地心说一样,被丢进科学的垃圾箱。
Ok,以下我们开始今天的训练,我们从所有感觉中选出十个,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直觉、温度觉、痛觉、空间感、情绪感,统称为“十觉”。
训练方法,请用“十觉”来描述一个现象:时间。
提示:时间无色无味,看不到摸不着的,但这都难不倒创意人,他常常可以发动自己超敏感的感觉系统,让时间可看,可触,甚至用多觉联动来达到创意的目的。
好,让我们现在就来尝试一下吧:
时间十觉论:
1.视觉:
2.听觉:
3.触觉:
4.嗅觉:
5.味觉:
6.直觉:
7.温度觉:
8.痛觉:
9.空间感:
10.情绪感:
48、双觉联动
所谓双觉联动,即是将两种感觉结合起来,进行试验。
之前我们提出了十觉论。
现在,请任意在前五个中选出一个,然后与后五个中任意一个相结合来描述“时间”这一现象:
视觉 直觉
听觉 温度觉
触觉 痛觉
嗅觉 空间感
味觉 情绪感
例如,前面选“听觉”,后边选了“空间感” 。
那么,请留神听一下,时间的空间感,是什么样的呢?或者说时间的空间感,是有怎样的声音呢?
我必须要提醒的是,这是一个危险的训练,请务必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因为过份注重双觉的联动,就会引发精神上的“@*^&@!#*^&@!#”。
所以,只是以好玩的角度训练一下就好了,不必深究。
49、动物视界
创意这回事,不就是学会切换视角嘛,不就是旧元素新组合嘛,说起道理来真的是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易。
难点在于,那些元素并不是容易挖掘。
所以为了切换视角,为了这元素组合,你需要在大脑中储存一定的素材,以便真到创意时,不致于手足无措。
今天我们来尝试一下“动物视界”。
动物视界,即以不同动物的眼睛来观察某个事物。
题目:
在一望无际的非州大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一天,一架直升飞机从这里飞过,风很大,飞机上的一位女乘客不小心,让风把帽子吹跑了,掉在了这个大草原上。
现在请假设一下每个动物碰到这个帽子,它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你甚至可以什么都不要想,就假设自己是那只动物,以他们的视角默默的感受一下。
当动物碰到帽子,请用一句话写出它们的心中所想。
猫:
狗:
兔子:
猪:
斑马:
大猩猩:
犀牛:
骆驼:
袋鼠:
山羊:
豹子:
蜗牛:
50、鸟语
上一篇的方法实际上是“集合式创意法”的一个范例,集合式创意法看似比较平谈,但总结在一起就会散发出威力。
这个创意法的启发来自于美国一家专门研究想象力的公司,我将再列出他们研究的一些其他集合。
第二个集合是鸟。
有一部电影叫做《鸟的迁徙》,有各种鸟飞行和迁徙的画面,画面唯美有趣。
假设有一天,鸟们各自得到了这张电影碟,于是飞回鸟窝,打开DVD开始播放这个电影。
当看到这部电影,鸟们会说什么?请写下它们的“鸟语”。
请试想:看到《鸟的迁徙》这部电影,鸟们的反应是:
麻雀:
乌鸦:
天鹅:
猫头鹰:
画眉:
啄木鸟:
驼鸟:
布谷鸟:
孔雀:
凤凰:
鹦鹉:
喜鹊:
鸽子:
广告人一代代的更新迭代,圈内的方法论比比皆是,都是前辈们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但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利于理解,或者放到个人或团队身上,能有效的利用。
梁佐林老师的10种好用的创意方法
1、换位思考
这里的换位思考,并不是单指与消费者的换位思考,而是一切物体其实都有灵魂,都能思考,所以试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表达或许会得到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梁佐林老师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植物大迁徙”,植物受到人类的破坏,于是他们决定在大雨之夜迁徙,这些植物在跑之前会说些什么?
另一个例子是“工具飞行记”,他说每个工具都有他们的特点,每天工作很累,好不容易休息,于是唱起了歌,它们会唱什么?
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实这种方法在我们的日常广告中应用的相当多,比如此前刷屏的《首届文物戏精大会》,也是在夜深人静的夜晚,这些文物活了,瞎聊天呢。
还有另外一个也很出名,英语流利说的人工智能英语老师的那波推广视频,同样运用了换位思考的思路,把智能老师的想法演绎的头头是道。
2、夸张的假设
很多时候我们想创意,找不到好的切入点,会陷入死局。这个时候不妨试试夸张的假设,把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假装它可能,然后再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把诉求和产品卖点融入进去,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创意。
记得日本日清有一个脑洞超级大的创意,即假设了外星人地球,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最后发现原来是为了传达6月24日是UFO日,只为了推出日清食品一款叫做UFO的产品。
具体方法是:
Step 1:从一个大胆的假设开始,比如:人类本来有第六感专用器官。李白并没有死。2012年人类将变成鱼,等等;
Step 2:解释你的假设:比如,人类本来有第六感专用器官,这是因为XXXX的需要,后来由于XXXX原因,该感官退化;
Step 3:把你的假设变成故事情节;
Step 4:为这个故事增加更多的戏剧性。
3、产品拆解法
创意遵循欲速则不达的原理,所以想创意时最好要绕一个弯,不直接奔向目的地。梁佐林老师给出了一种方法——属性列举法。
这在我们看来,就是产品拆解法。什么意思?即把所要创意的对象先按大类划分,然后一一拆解,越细越好,结构、外形、材料,功能、用法、优缺点,然后评价,找出其中一个比较好展示的点,放大。
比如说Timberland,虽然不知道“踢不烂”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但是利用产品拆解法是可以推导出的。材质的优质,加上做工的精致,是“踢不烂”最好的背书。
4、看见缺点和希望法
通常我们想创意都会弄清楚品牌或者产品的优点,这没错,但这里我们所说的缺点,是针对消费者的,发现消费者的缺点,然后用品牌或产品满足它(物质或精神)。
比如说消费者懒,我们就想办法突出满足他的懒,又或者说消费者很抠,我们就主打省等等。
而希望也是对针对消费者的,列出消费者种种的需求和期望,这里同样需要大胆假设,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把幻想转化为现实。比如希望游戏不仅在电脑里玩,还可以在街上玩,就变成了街上的行人突然开始枪战的创意。
5、九宫格联想法
九宫格的创意方法其实就是无限细分的过程,所以运用的方法是一个九宫格,再一个九宫格……,这样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找到解决的方案。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个九宫格、在第一个九宫格的中间1格写上你要想的题目,在周围8个格子内写上解决方案。例如,如果你的创意题目为:签字笔的用途。写在最中间,然后在另外8个格子写上你的创意,如:写字、画画、做记号、当武器、做杠杆、敲打、投掷、换笔芯,这样,就完成了第一个九宫格。
接下来,再细分下去。第二个九宫格,挑选一个选项写在第二个九宫格的中间,比如:写字,然后,再继续在其他的8个格子发散,如:签名、做作业、改选为夜光颜色笔等等。
第三个九宫格,中间写:签名,然后再发散……通过九宫格,让创意无限细分。魔鬼在细节中。创意也是。
6、金字塔法
正如第五条所说,创意在于细节,金字塔法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但金字塔自带判断功能。五六可以配合使用。
梁佐林老师说,金字塔法的思路从一个大的范围面逐渐缩小,而每次缩小都用一定的目的加以限制,删除多余的部分,等于上了一个台阶,而在每一层面上思考的路线都是由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
假如要为某啤酒做广告:第一步,资料信息收集。根据詹姆斯·韦伯扬的创意方法,首要有必要进行关于啤酒的市场调查,收集品牌自身及对手、行业的相关资料,以及一切与啤酒相关的资料,例如学术研究、艺术作品等等。第二步,展开自由发散。用自由联想法,由啤酒联想到朋友、宴会、欢乐、休闲、旅游……而此时你可随手记下你的这些联想而不加评价。
做这一步的目的是在你头脑中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情况下搜寻你旧有的知识经验,并可启动发散思维,可进行大范围的资料线索。
第三步,5W检验。即通过What、Where、Who、When、Why这5个要素来为想法画定限制,从而找出相对可行的方法。这一方法也可为Brief检验,因为5W往往都会摆在Brief上。第四步,重新自由发想。这时的发想相对有了限制,针对性更强。第五步,再次检验Idea,确定创意。
7、视觉感官
视觉比其它的感觉更直接,任何词都是有画面的。比如想到美,我们可能会想到帅哥美女,也可能想到各种花;土,想到东北大花袄等等。
尝试着把文案转化成画面(画面越具体越好)去表达,会更有创意。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Geico,它曾做过一系列的“压缩”广告,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广告怎么被压缩?结果看广告的时候发现它真的被压缩了。(其中之一)
另一个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杜蕾斯了,曾经它以“好的东西值得等”为主题,为了表现出“等”,硬生生的首创了4个小时的直播,当年还获得了无数的奖项。
8、热门搜索词
现在动不动就要追热点,那么如何追热点?下面是某一时刻的微博热搜。
具体的方法是找到这些热搜词和产品的关联,接下来我们以“为某品牌啤酒做广告”为题,打个比方。
1、张馨予伴娘:适合婚礼的啤酒
2、顺风车:不要因为侥幸喝酒开车,哪怕是啤酒,也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打顺风车
3、女子力爆棚:喝了某某啤酒,战斗力提升百分百。
……
9、加减乘除转用时
据说这是黄霑发明的方法,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是黄霑的音乐天赋,事实上它也是广告人,被人尊称为“东方创意大师”。每一个字都是一种创意的方法,具体的我们一一展开来说。
加:指添加。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元素,从而创造一个新的概念。如2合1洗发水,六神花露水+RIO跨界合作,变成六神鸡尾酒,等等都是遵循“加”的原则。
减:指减省。
无绳电话就是在有绳电话的基础上减省了电话线。
乘:指放大。
我们生活中的商场再发展到超市再到大卖场,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很大食品、日常用品推出“家庭装”,就是这种方法很好的体现,而在创意里,把小点放大,就是大创意。
除:指缩小。
而有的时候反过来表达,同样会有惊喜的效果,如许多日用品的“旅行装”,再如从录音机到“随身听”。
转:指倒转。
从事物的根源着想。如美国曾出现果蝇灾害,一般人就会想到怎样用药物灭虫,而一位很有创意的人提出,研制出一种生命力很弱的雄果蝇,让其与现有的母果绳交配,使果蝇体质一代比一代差,从而最终消灭害虫。这是一个典型的“转”的创意方法。
用:指更改用途。
一般来说,手表主要卖点是“精确”,但瑞士Swatch表就推出“迟到无妨”的系列广告。文案为“迟到何妨,多与自己的恋人缠绵一会儿,因为时间是为恢复人性而存在”。这就是改变了手表的一般用途。
时:即及时,指广告创意要有时效性。
时效性,不只是指热点,而是要考虑创意是不是合适宜,比如说刚刚过去的七夕,所有的广告与爱情相关,就对了;秋天马上来了,开始主打秋装就对了。
10、团队创意法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需要大家一起头脑风暴,但往往会呈现一群人沉默的尴尬。
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适合团队想创意的方法“635法”、“卡片法”、“六项思考帽”。
635法:
有的人对于当众说出见解犹豫不决,有的人不善于口述,有的人见别人己发表与自己的设想相同的意见就不发言了,而“635”法可弥补这种缺点。
具体做法如下:
每次会议有6人参加,坐成一圈,要求每人5分钟内在各自的卡片上写出3个设想(故名“635”法),然后由左向右传递给相邻的人。每个人接到卡片后,在第二个5分钟再写3个设想,然后再传递出去。如此传递6次,半小时即可进行完毕,可产生卫生108个设想。
编辑本段635法的具体程序:
①与会的6个人围绕环形会议桌坐好,每人面前放有一张画有6个大格18个小格(每一大格内有3个小格)的纸;
②主持人公布会议主题后,要求与会者对主题进行重新表述;
③重新表述结束后,开始计时,要求在第一个5分钟内,每人在自己面前的纸上的第一个大格内写出3个设想,设想的表述尽量简明,每一个设想写在一个小格内;
④第一个5分钟结束后,每人把自己面前的纸顺时针(或逆时针)传递给左侧(或右侧)的与会者,在紧接的第2个5分钟内,每人再在下一个大方格内写出自己的3个设想;新提出的3个设想,最好是受纸上已有的设想所激发的,且又不同于纸上的或自己已提出的设想;
⑤按上述方法进行第三至第六个5分钟,共享时30分钟,每张纸上写满了18个设想,6张纸共108个设想;
⑥整理分类归纳这108个设想,找出可行的先进的解题方案。
卡片法:
卡片法的会议一般由5~8人参加。
为了避免无用功,会前宣布创意课题,每人提出5个以上设想,分别填写在卡片上。会上,各人出示自己的卡片,并依次作出说明。在别人宣读设想时,如果自己发生"共振"产生新的设想,应立即填写在备用卡片上。
全部发言结束后,主持人将所有卡片集中起来,分类整理后进行讨论,筛选出可供实施的设想。
六项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
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 “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运用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六顶思考帽的应用方法分为以下6个步骤:
①陈述问题事实。
白帽子:白色是中立而客观的。代表着事实和资讯。中性的事实与数据帽, 处理信息的功能;
②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
绿帽子:绿色是春天的色彩。是创意的颜色。创造力之帽, 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的功能;
③评估建议的优点
黄帽子:黄色是顶乐观的帽子。代表与逻辑相符合的正面观点。乐观帽, 识别事物的积极因素的功能;
④评估建议的缺点
黑帽子:黑色是阴沉的颜色。意味着警示与批判。谨慎帽, 发现事物的消极因素的功能;
⑤对各项选择方案进行直觉判断
红帽子:红色是情感的色彩。代表感觉、直觉和预感。情感帽, 形成观点和感觉的功能;
⑥总结陈述,得出方案
蓝帽子:蓝色是天空的颜色,笼罩四野。控制着事物的整个过程。指挥帽, 指挥其它帽子,管理整个思维进程。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广告百货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5
-已有5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