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运维,困顿的共享单车

刘旷 刘旷

3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0

【摘要】:共享单车这场游戏,早已经成为了巨头之间的游戏。

共享单车行业这几年来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此前红极一时的小黄车OFO,如今还有很多人的押金没有退回,而曾经和OFO割据市场的摩拜单车,在卖身之后也几乎已经消失不见。

但是这几年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行业洗牌之后,共享单车行业终于开始稳定发展,也成为共享经济之中,发展不错的一种形式。这自然和巨头的入局逃不开关系,而共享单车这场游戏,早已经成为了巨头之间的游戏。

共享单车继续向下沉

巨头们的共享单车大战进入白热化开始于一二线城市之中,因为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较高。而在行业已经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之后,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也已经趋于饱和。

但共享单车这种模式没有较高的入局门槛,对用户也没有十分强的留存能力,只能依靠规模的扩大来保证平台的持续稳定增长。下沉市场的体量巨大,其中可以提供给共享单车平台的机会和空间也将更大。

而向下沉扩张的过程中,从业者自然也会面临不少的挑战,最主要的挑战自然就是与日俱增的投入成本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

具体来看,能够扛起共享单车盈利大旗的业务,自然就是单车租赁业务,但是却没有什么较高的门槛。而这也是共享经济的各种形式中,所共同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平台只能选择进一步去扩张规模,用量来取胜。

但是规模扩张意味着投入成本的增多,而且越往下的市场,因为对共享单车的使用频次越低,导致消费习惯也越难培养,比如在五六线小城镇中,消费者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并不是十分旺盛。这也会进一步增加投入和回报之间的落差,同时加大资金风险。

虽然目前青桔、哈啰、美团单车背后都有巨头的帮扶,巨头对于资金和流量也会有所倾斜,而且也有部分企业称自己的共享单车业务已经实现盈利。但是用钱换规模的这种模式,会导致平台的发展不健康且难长久。

被寄于厚望的电单车

当现有发展模式出现一定问题后,寻找新的突破口是必然选择。而对于共享单车平台来说,突破用钱换规模这个模式的新方法,则是共享电单车。

比如现在美团单车、青桔、哈啰都相继推出了共享电单车产品,并且着重在下沉市场中投放。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有70.8%的共享电单车用户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而一二线城市用户仅占29.2%。但是为何要选择电单车作为突破口呢?

首先,增加距离意味着增加服务多元化。共享单车的服务过于单一并且存在局限,而电单车则可以帮助突破局限。因为不同于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电单车可供出行的距离更远,可以提供给消费者更加多元的服务。

其次,增加客单价意味盈利更有保证。电单车相比共享单车来说客单价会有所提高,而且因为运力相对较高,也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更多的租赁服务。而电单车的这些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共享单车平台的盈利能力有所助力。

最后,电单车更符合下沉市场需求。多数低线城市的人口密度不比一二线城市小,这保证了市场基数。而且在城市规模不大的背景下,更多消费者的出行首选是电动车,这保证了消费习惯,也让电单车在下沉市场的接受度较高。

但是国家政策对电单车的投放有一定的控制,而且因为携带电池的原因,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电单车虽然运力较高,但在后期运维保证不足的情况下,高运力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而这也引出了共享两轮战事的新问题。

成为关键的运维服务

对于共享单车平台来说,不论是传统共享单车业务还是新突破电单车业务,在大力投放扩张规模的同时,后期的运维服务也十分重要,而这已经成为现阶段两轮战事的新重点。

这首先是因为在单车投放配额受限的大前提之下,平台需要通过更加精细化的运营来刺激每一辆单车的最大价值。

当下的情况是,尽管共享单车已经在城市中大量投放,但是消费者依旧会遇到找不到车的尴尬处境,而与此相对的是地铁站等地区的单车拥挤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平台运维能力的缺失。如何进一步精细化运营单车分配,是每个从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是因为后期运维服务的改善,会帮助提升平台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提高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潜移默化培养忠实用户。

小区门口空荡到一车难寻,地铁站外拥挤到寸步难行,这种两极分化情况会对消费者造成很大的不便。这种痛点对平台来说就是抢夺用户绝佳的机会,通过提高运维服务的能力,让共享单车真正成为提供便捷的产品,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

最后是因为积压成患的共享单车对城市建设、居民出行都带来诸多问题,由此滋生的不良情绪会对平台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素。

目前已经有不少地区出台了对共享单车在城市部分地点过度积压的管理政策,而且青桔、哈啰、美团单车也相继推出了解决办法,加强了单车运营人员和资源的投入,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单车积压问题。

两轮生意背后的生活大战

不难看出,运维服务能力的提升影响着共享单车平台的发展,不仅是现阶段也关乎未来。而在各个平台的单车业务得到进一步保证和完善之后,其背后关于本地生活的大战也逐渐显现。

比如哈啰出行最近就孵化了哈啰生活,继续向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进发,虽然现阶段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的成长性也比较大。更何况,哈啰出行背后本就有着阿里巴巴的身影,哈啰对阿里本地生活的补充作用也不容忽视。

同样,美团单车对于美团本地生活的补充作用也不容小觑,而且再加上美团新推出的打车服务,也让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更有优势。而对于青桔背后的滴滴来说,单车业务对于其出行是很大的补充作用,也为其继续深化出行服务做出贡献。

而且对于涵盖了“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消费来说,出行是消费者从家到店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行为,其中不论是网约车还会共享单车,都将会发挥不小的作用,在释放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在为背后生态做出贡献。

所以,不论是阿里美团还是滴滴,最终这场关于本地生活的生态大战才是重点,而共享单车作为补充出行的重要方式,巨头们自然不会放过。

但是对于正处在规模持续扩张的共享单车来说,运维能力能否跟进,不仅成了单车业务成败的关键点,也会对背后更大的本地生活业务产生影响。而这也对从业者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除了在重视规模扩张外,“后勤保障”工作也不能落下。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刘旷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刘旷

刘旷

微信公众号:刘旷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