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广告,我们只是“打工人”
4年前
收藏 0
0
【摘要】:只顾埋头走路,偶尔抬头看看星星,才知道自己为何而前行。
前段时间,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周四,一支名为《不要做广告》的广告片在广告营销圈小火了一把,随之也引发了不少争议。10位广告圈大佬齐齐出境,在惊诧之余,难免会对广告内容产生好奇。
点开视频,三段式的“不要做广告”已经让人感觉到后面会说些什么了。
果不其然,一连串的“如果”式假设排比句式,完全让人失去了兴趣。不敢相信,这就是广告圈内的大佬做出来的反向激励广告。
但这种激励式广告,最近都比较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眼前,《后浪》、《看见》等,以及和该广告片同属一个系列的《不要找工作》。
这类型的广告片在公众评价上,两极分化很严重。在一部分人看来,这类型的广告片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和理想,有股不妥协和骄傲,很有感染力。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这些片子却满是违心和说教,空洞无物,让人尴尬。
作为源于广告行业的数字营销人,只想说一句:不要做广告,做数字营销吧。
别说教,谁还不是广告狂人
无论是什么工作,什么行业,人是最重要的。
依赖于创意的广告行业更是如此。但是随着移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广告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对于广告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在多种条件的集合下,能够给出让人惊艳的广告案例的人才也是越来越少了。
从之前的纸质平面广告,到手机彩信广告、邮件广告,到手机端APP内各种植入广告、PC端广告,游戏里可以放广告、文章里可以放广告、朋友圈可以放广告、视频内外都可以放广告,千百种的选择,难免让人抓不住重点,也突破不了之前的创意。
全天下的广告主都在思考自己浪费掉的那一半预算在哪里,到了今年,新冠疫情让本就不“富裕”的行业雪上加霜,广告主干脆就不给预算了。
在这种形势下,大佬们纷纷现身来激励行业从业人员本无可厚非,广告确实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但也有很大的争议。
1分钟的广告片,无法容纳更多的思考和内涵,只能从台词方面,来浅层次的琢磨这则广告片想表达的含义。什么含义?热爱广告,做个真正的广告人。
但这种理论性教导简直让人窒息,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今年轻人的想法了,更何况是“广告狂人们”。广告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同样的从业人员也多是年轻人。在系列片《不要找工作》里,有一句台词是,“如果只谈年轻化,却不相信年轻人。不要找工作。”
在这里,也可以引申一下。“如果只教年轻人做广告,却不让他们做广告。不要做广告。”
在过去信息传递并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很多道理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而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年轻一代,早熟已是普遍现象,道理自在心中,谁都能说两句。也正是因为这些道理他们都知道,在实践过程中也确实得到验证并且明白了新的道理,用讲道理的方式来激励年轻一代,是极其容易引起反感的。
更何况,被新冠疫情压抑许久之后,在需要尽情释放的“广告狂人”面前,讲了1分钟的理想。可想而知,会迎来什么非议。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广告片让年轻人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本身都是广告圈大佬,片子拍多了,自己出境也是毫不怯场自信满满,比同系列的《不要找工作》里的嘉宾表现力强太多了。也正是这种摄人的气场,在每一个辛苦搬砖的广告人看来,都是无法逾越的差距。
屏幕里面的你们,功成名就谈理想;屏幕外面的广告人,熬夜加班为生活。
“打工人”,每个行业都需要
二次元有一个很有意思的“ABO”设定,人类不再按照男女分性别,而是按照信息素,Alpha(A)、Beta(B)、Omega(O)来区分。简单来说,A就是社会最强者,各方面都是最厉害的;B就是普普通通人群,努力一点也能活得很不错;O则是最柔弱的,需要人保护,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繁衍后代。
对于稍微了解这种设定的人都会知道,虽然我们仰慕A,怜惜O。但在整个大环境下,B才是人口最多的人群,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人群。
就像我们现在社会,精英当然有,贫苦人也不少,但是身处中产阶级辛辛苦苦的打工人才是构成整个社会成分中,占比最大的一类人。你可以说做广告需要理想,但你不能否定那些仅仅只是把广告当成一份职业,赚钱养家的人。
近日,“打工人”的梗可以说是爆火。常年无交流的微信联系人,可以因为一句“早安,打工人”,就为你献上一个赞。“打工人”代替“社畜”,成为了打工人最爱代表自己的词汇。
就用简简单单的“打工人”来形容自己,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楼大厦的金碧辉煌不属于自己,组织公司的光鲜荣誉也不属于自己。
格子间的白领和流水线的厂工并没有什么区别。等级分明、互相鄙视的社畜阶层开始和解,有了一致的自我认同。
更进一步说,就是大家对自己的阶层属性不再抱有幻想了。年轻人清醒过来了,资本家的心灵鸡汤失效了,大家终于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打工人罢了。
但这不代表这一代人就颓丧了。恰恰相反,看清了世界的真相,年轻人实事求是面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我不要理想,我只要实际;我不吃饼,我想吃肉;我知道我不是主人,我就是一打工的。
年轻人终于明白,自己成为不了A,自己就是一个B。但B也没什么不好啊,每一个行业,注意,是每一个行业,都需要B。有天赋的人是很少的,他们创造了这个行业,我们只需要继续让这个行业存在就好了。
《不要做广告》里的10位大佬,他们都是有天赋的广告人,他们是胜加、麦肯、BBDO,是马马也、Havas、奥美,也是意类、琥珀传播、天与空和W。
老牌公司依然强势,新起之秀也不遑多让。这是他们的时代,已经跨过生存需求的人,当然开始考虑理想,开始考虑行业发展,这是他们的社会责任。这些首席执行官、创始人的位置,要求他们必须看到全局。
但那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而更多的人,不需要有善意的创意、不需要为自己的作品骄傲、不需要改变人们的看法。他只需要,生活。
理想是要有,但不是现在。现在,我们只是一个打工人。
结语,不要做广告
这些大佬愿意站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作为资深从业者,一路摸爬滚打,无数次被领导、被客户虐得死去活来,他们不会不知道当今的广告行业现状。
之所以站出来,或许是一次召唤,一次总结和展望:只顾埋头走路,偶尔抬头看看星星,才知道自己为何而前行。
而人微言轻的广告从业者又何尝不希望像理想中的自己一样,期望将来有一天能够改变行业、改变客户,甚至改变世界呢。只是,空有远大的梦想,在现实一再打脸下,只能深藏梦想之翼,并拜服在现实的石榴裙下。
从这方面来说,行业大佬的发声或许也是一次唤醒。虽然可能起不到太大作用,但起码重新点亮了远方彼岸的灯塔。
这也许是本次广告片的最大意义吧。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营销导刊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