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导演为麦当劳拍了一支广告,说出了人生的弦外之音

广告头条 广告头条

4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2

【摘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如果这次考试我又失败了怎么办?“

“这不一定是失败,可能只是为了告诉你,你走另一条路或许会更好。”

最近看到一支台湾麦当劳的广告时,脑袋里回想起去年一个朋友与我的对话,当时只让我觉得是鸡汤,但结合这次麦当劳广告再细细品味后,倒感觉蛮有另一番人生哲理。

故事名为《这样的滋味,真好:人生的弦外之音》,是根据著享誉国际的小提琴家林昭亮的一段真实经历改编,并且还邀请到了他本人出演。

而这个看似宏大的主题之下,舒展出来的情节其实并不复杂。

镜头回忆至上世纪90年代的纽约,31岁的林昭亮已经是一名小提琴老师,他有一名学生名为Kate。

《我们与恶的距离》导演为麦当劳拍了一支广告,说出了人生的弦外之音

kate带着家人的期待,刻苦训练拉琴,但动作总不那么完美。

《我们与恶的距离》导演为麦当劳拍了一支广告,说出了人生的弦外之音

有一天Kate为了即将到来的比赛练琴到了很晚,林老师遇见此状便请她一起去吃点东西。在麦当劳里,他们进行了一场看似没有结尾的对话。《我们与恶的距离》导演为麦当劳拍了一支广告,说出了人生的弦外之音 “Kate,将来毕业以后有什么打算? ”

“老师我想考波士顿交响乐团。”

“或许你可以去念个MBA,将来管理波士顿交响乐团也不错啊”

“为什么?”

老师没有再回答,正如文案中所提及的那样,有些话不见得当下就能理解,但也许就像种子般,种在心底,日后会发芽。

后来在小提琴比赛中,Kate发挥的并不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舞台上的主角”,Kate窘迫离场。林老师虽追了出来,但也知道无需多言,他说:“比起梦想和成就,我更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我们与恶的距离》导演为麦当劳拍了一支广告,说出了人生的弦外之音

再见已过三十年。

当年那个内敛沮丧的小姑娘,竟变得很是开朗爱笑。问及现在还有没有继续练小提琴,她坦然回答:“老师,我现在是乐团经理”。

《我们与恶的距离》导演为麦当劳拍了一支广告,说出了人生的弦外之音

“大家都觉得肉才是主角,但是我就是喜欢,像这样子沾了肉汁的面包。“

与自己和解是一个人生命题。

乐团经理或许不是他人眼中这个女孩应该有的人生之路,但这是她更喜欢也走的更加从容的一条路。那个承载了太多希望,为小提琴梦而不断努力又挣扎的女孩,在换一个人生方向之后,倒是豁然开朗。

最后借林老师的心声”看到她找到自己的路“,释出麦当劳文案“这样的滋味,真好”。

《我们与恶的距离》导演为麦当劳拍了一支广告,说出了人生的弦外之音正片在这里就结束了,而后面几分钟的花絮也很值得一赏。有这部片子的导演,同样也是《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导演——林君阳回顾老师带给自己的影响,还有林昭亮老师关于人生的一些感悟。或许也会对现在迷茫的你有所启发。

对我来讲最大的乐趣

就是看到一个学生成长成熟

然后在音乐上面有所成就

但是如果在音乐上面

没有一个百分之一百的最好的表现

那也无所谓

但是他只要人生有一个这个乐趣

有一种满足的感觉

那也不错

在这个时代,很多声音习惯性的将“梦想”揉搓成“焦虑”,再以“成功人生”的糖衣包装好贩卖给年轻人,似乎人生必须要执着于一件事才会有意义。 于是人人都一根筋往前跑,把人生之路变成了单行道。

不一定人人都会越走越宽,有些人或许只能越走越窄。

那这时,麦当劳的这个故事就像秋天午后的一朵云,看完后会觉得内心舒展且平和。

它不是说不要追求梦想与成就,而是说在追梦的路上,可能结果并不符合自己原本期待的那样,但其实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失败,换一个角度寻找人生或许会发现另一片天地。

可以说这个主题很是打动人。对于那些曾为目标奋斗却又经历失败的人来说,这无疑会引发诸多的深思。

若是你在自己的人生中也遇到过这样的老师,或者回忆起自己过往重新寻找方向的一些经历时,或许还会产生一些”过来人“的共鸣感。

其实迷茫之际人人都想要寻找人生导师为自己指点迷津,只是在人的一生中难得有这样的际遇。

那么此时麦当劳借林昭亮老师之口表达的人生观,实际上是更好的释出了品牌力量。以情感连接起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也让人们对品牌也增加了更多好感与信任。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广告头条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2

-已有2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相关推荐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广告头条

    广告头条

    微信公众号:广告头条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