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是怎么成为网抑云的?
4年前
收藏 0
1
【摘要】:别再拿“抑郁”开玩笑了!
“鱼没了水会死,可是水没了鱼会更清楚。天总会亮,没有太阳也会。”
“没有太阳你拿什么进行瑞利散射把天照亮?是拿亮度不及太阳36万分之一还是反射太阳光的月亮,还是距离地球4光年以外的星星?”
“为什么海水跟眼泪都是咸的......”
“因为在所有离子中,氯离子和钠离子最容易溶于水,所以海水里就是不计其数的氯离子和钠离子,而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起源于海洋,所排泄的所有液体都含有一定的氯离子和钠离子。至于咸,那是因为氯化钠在人类的味觉中就是咸味。”
“第一次见一个人,体温在38.6℃就叫做一见钟情。”——鲁迅
“体温在38.6℃叫拉去隔离,鲁迅所处的时代中国用的是华氏度,好好学学历史吧。”
看到上述对话,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抑郁症病人和杠精的战斗现场?
错!
这其实是最近一段时间里,被广大网友们挖掘调侃的网易云音乐评论“集体抑郁”,网易云变成“网抑云”也因此遭到理性派“打脸”的现场。
有趣的是,不久前网易云音乐官方居然动了真格,宣布上线“云村评论治愈计划”,邀请心理专家、心理专业志愿者参与加入,同时升级《云村公约》治理虚假编造内容,规范乐评礼仪,要协助有心理疾病的用户治病,并严肃处理编造虚假评论内容,要一举扫清“网抑云”现象。
那么问题来了,网易云音乐是怎么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听歌软件,变成大型年轻网友感情发泄聚集地的?
网易云为什么会成为网抑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究竟是哪些人在用网易云音乐。
所以先来看几组数据报告吧,在网易自己公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网易云音乐总用户数已经超过8亿。
而第三方数据研究公司易观千帆和极光大数据的数据报告分别是这么说的,2019年第一季度,网易云音乐的活跃用户为1.1亿;在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年龄占比中,2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比高达83. 5%。
以此推算,有起码8000多万95后、00后们每个月会用网易云听歌,他们也是写下和看到这些“抑郁风”评论的主要人群。
这也和我们对于网易云音乐的印象不谋而和。 众所周知,网易云与其他音乐软件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保留着一定的社交属性,它不仅有着云村这样一个板块,后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网易云的代名词,而情绪感满满、饱含文艺青年腔调的评论更一向是网易云的特色。
以此为基础,我把网易云评论区“抑郁化”的原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音乐情绪的影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流行、摇滚、民谣等大众类别歌曲中,带有负面情绪的歌曲是主流。
这并不是无稽之谈,劳伦斯理工大学的利奥·沙米尔收集了1951年至2016年的6150首上过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Billboard Hot 100)的歌曲的歌词,并将它们输入专门的可以识别包括悲伤、恐惧、厌恶、快乐等其他主要情绪内容的软件进行算法分析。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歌词中愤怒和厌恶的表达比例在65年时间里大致翻了一倍,而恐惧等消极的情绪则增加了50%以上。
利奥·沙米尔表示,歌词中负面的情绪比重呈现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上升的状态,歌词变得更加愤怒、恐惧和悲伤,同时也让人更少可以从中感受到快乐。
要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时期,西方世界畅销的一系列热门歌曲中有很多歌词都是以“快乐”或者“幸福的爱”作为主导情绪。当时的一些音乐巨星比如猫王、比如披头士乐队,都有多首主打“快乐”风格的代表作。
相比之下,2000年以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都是一些比较悲伤愤怒的音乐,相关例子就更多了,在此不做赘述。
无独有偶,伦敦布鲁内尔大学人类学家阿尔贝托·阿塞比也曾对1965~2015这50年间的15万首英文歌曲歌词进行过研究。
他发现在这50年里,歌词中与负面情绪相关的单词从450个上升到了超过700个,而与积极情绪相关的单词从1750个下降到了1150个。要知道, 在人类语言的绝对数量上,与积极情绪相关的词汇要比消极情绪相关的词汇多的多。
国内也是如此。2017年,知乎网友@Clark Yu分析了王力宏、周杰伦、林俊杰和潘玮柏的32万字歌词,最后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在这些2000年后出道的音乐人的作品中,消极情绪歌词、歌曲的占比也要多于积极情绪。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了,就如在健身时人们都会喜欢听一些激情、燃向的歌曲一样,这些悲伤消极情绪的歌曲越来越普遍,难免会影响听众的心情,勾起一些悲伤往事。
其二,丧文化的流行。在以多元著称的年轻文化里,丧文化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细说起来,伤春悲秋本来就是年轻人的特质,每一代年轻人都是如此,没有什么例外。70后们面对匮乏的物质条件和有限的学习机会,也曾烦闷、沮丧。80后们遇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从转企改制到高校扩招,也会失意、彷徨。
到了我们90后这里,房价很高、工作很累、工资很低,从前些年的葛优躺、马男波杰克到近些年的反鸡汤、抵制奋斗逼,成年人的生活里真是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啊。
所以丧文化成为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用以自嘲和对抗现实困境的挡箭牌,每当遇到不想面对的困难时,与其迎难而上,不如否定当下、否定自己来得轻松合理。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宣扬、推崇这种文化,而是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丧文化是年轻人用来逃避现实、否定现实的合理化方式,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奋斗很难,向上爬很难。 在这样的消极文化影响下,容易产生这种心理的年轻人,会在听歌时留下一些伤感评论也很自然。
其三, 沉默螺旋和从众心理。其实,将网易云变成网抑云的真正“罪魁祸首”,是那些编故事装抑郁跟风玩梗的“大多数”。
毕竟什么“我今年9岁,失恋10年了”这种评论,我想不会有人当真吧?
而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沉默的螺旋,是指很多人在公开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为了不被孤立,往往会不作出和主流风向相反的表达,即使赞同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观点和表达,人们也会保持沉默。如此一来,就呈现出了弱势声音越来越小,强势声音越来越大的现象。
沉默的螺旋在网抑云事件里的表现就是,最开始或许的确有一些抱有真实情绪的用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但随着跟风玩梗的评论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让恶搞与戏谑花样迭出,那些不想发表类似评论的人们则会选择沉默,最终促成了整个社区一片雾惨云愁的气氛,
这是网易云之所以成为网抑云的真正原因。
在心理学的角度,这其实就是一种从众心理。事实上不可能有那么多人真的抑郁,真的压抑,大部分人或是觉得好玩,或是不愿意被鼓励,所以选择跟着主流评论风格走,说是无病呻吟也不为过。
网抑云应该被“治愈”吗?
那么如何看待网易云音乐官方的“治愈计划”呢?
我认为这是有必要的,首先抑郁症本身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我们不需要去猜测这些评论的年轻人里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抑郁,又有多少是在卖惨博关注,或者还有多少只是在跟风玩梗,单单拿抑郁症开玩笑这就是错误的,网易云音乐官方能够严肃处理这部分问题,也是在肃清社区氛围、传播正向价值观。
其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9%,12个月患病率为3.6%。
根据这个数据估算,目前中国可能有超过9500万的抑郁症患者,这些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或许就是网易云音乐的用户,通过网易云治愈计划邀请到的心理专家、心理专业志愿者如果能对这些用户缓解心理问题有所帮助,也是一件好事。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丧也并非就是一件绝对意义上的坏事,且不说流行音乐中的负面情绪本身就可能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与问题,我们每个人自身的一些坏情绪有时也需要一些发泄点作为情绪出口,丧一丧没什么不好。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人的生活是永远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人的态度能永远积极乐观。在我看来,生活里都是“丧”固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如果都是正能量,恐怕也会过于假大空了。
真正重要的是,在丧一丧之后还能继续往前冲,还能鼓起勇气去奋斗,去笑对生活。
用罗曼罗兰的话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阑夕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