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适合用视频号打造个人品牌?

品牌娇点 品牌娇点

4年前

收藏 收藏 7

点赞 3

【摘要】:有人问,哪些人适合打造个人品牌?其实,找好角度,你可以成为自己的首席品牌官。

今天这个时代,无论你是三毛还是顾老师,无论你是吴作家或是罗老师,无论你是田小姐是李佳琪还是薇娅,都可能有自己的粉丝。

这群人可能会为你推荐的某一篇文章点赞,或生产的某一个商品买单,所以找到适合的角度最重要。 

品牌娇点栏目是面向六类人(从本质上来说,TA们像我一样都是视频号的小白),我戏称要为TA们打开品牌的“六扇门”,与TA们一起在视频号上有所作为。

用户画像之“六扇门” :

上进新人

危机中年

斜杠青年

手艺人

内容人

企业家

上进新人——最迷茫又无助的一群人

初入职场的新人,最大的问题是“眼里没活”不知道该干什么?

老板一般会怼:啥都得我交代了才干,你就不能主动点?

其实他不是偷懒,他是你真不知道方向和方法。

但是作为新人,要尽量跟上老板的步伐。在沙漠中拉练,没人会管你鞋是不是合适。你怎么办,一边走,一边调整懈怠、垫个鞋垫。

从职业生涯管理角度看,这是人们职业生涯早期阶段,需要双方相互认同,相互接纳。

外面很多速成课程直接跳到如何讲故事,可是我会从为什么要讲故事开始。一旦有了这个思维才能跟上老板的节奏和战略。聪明的“小新”首先要懂得在与老板的相互发现中,建立起自己的职业锚,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才不迷茫。

什么人适合用视频号打造个人品牌?斜杠青年——一群想躺着挣钱的人

这年头谁还没点业务爱好。真正的斜杠青年都是为了兴趣干私活。

我自己原来是个财经记者和商业案例研究员,私下有个旅行家专栏,没有一分钱稿费,写的不亦乐乎。最近已经有160万点击。有时,人家说我付费,你给我写个商业案例,写个人物故事?钱少了我都不愿意干。为啥?因为斜杠就是让你离工作远一点,人也不能老“向钱看齐”不是,偶然也需要活的自我一点。

当然,能斜杠着挣钱,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不全身心投入,恐怕就只是空想了。

斜杠青年也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例如坐办公室的国企悠闲员工思文,私下爱说脱口秀,一不留神成了“脱口秀女王”;复旦吴亦凡~程序员庞博一看,我也行,也去了,就成了脱口秀大王。

所以,文字、摄影、绘画、舞蹈、艺术类的斜杠青年,今天有很多展示的平台,可以让你发光发热,规划好了也可以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哪天老板不高兴了,你怼一句,我也不高兴,不伺候了。你直接开启第二春,也算给自己留了条退路。

什么人适合用视频号打造个人品牌?

危机中年——时代最容易欺负的一群人

经济下滑加上疫情来袭,很多公司自身难保。可有可无的中年,似乎就成为了包袱。上有老下有下,各种压力自己扛,中年成了最好欺负的人,危机的不要不要的?

在老板眼里,薪资就你居高,熬夜加班不行,下场干活不会,你不下岗谁下岗?

在杨娇眼里,功底足够深厚,干活效率很高,主动积极上进,不定谁炒谁鱿鱼。

其实中年危机和年龄没什么关系,有些人一份工作干了十年只有一年经验。有些人几年时间,可以成为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大拿。

例如我公司的兼职财务和HR苦咖啡姐,我们相识于滴滴顺风车。刚认识时,只知道她是一个民营企业的行政人事经理。

加入她的顺风车群,才发现通勤拼车,原来可以省心到按周计划提前预定、日计划临时调整,即使在限行日或者临时车主外出,也会有其他车主替补。

一聊天才发现,她是拿着多年的外企生产计划管理经验,来整合群里的车主和乘客。慢慢熟悉起来,才了解她职业路径之广:从央企的出纳会计到外企代表处的售后支持,从独资工厂的生产计划,到民营公司的人事行政。

她作为一个快50岁的老北京人,骨子里却没有老北京的懒惰散漫。从来不混日子,汲取新鲜知识的学习上进劲头一点不少。有一次我开玩笑说,我现在是公司没钱,不然我才不要什么漂亮小姑娘,直接把你挖了。

士为知己者死。她就因为这一句话,在公司初创这2年,她帮我做了HR和财务的事情。单据账务一清二楚,从来不用我操心。偶然签合同和其他事务,她还经常给我做风险提示。

要知道这2年都是免费的!我不好意思,年底说:你给自己做笔收入,算我给你的年终奖。她都不肯收!

她说,创业不容易,你先照顾其他人。感谢你给我重操旧业的机会,把扔掉的财务工作捡起来,我给你干活就当练手了,万一哪天被下岗,还可以做兼职代记账。

这样的人,哪会有什么中年危机,老年危机?我觉得只要身体允许,她能做到80岁。

2019年老板发现了她的优势,换岗加薪,我也当不了“接盘侠”了。然而,她依然是我公司的“大内主管”——挤出时间什么都管。

中国人讲究中庸,却很少意识到,真正的关系是从冲突阶段开始的。总是跳槽、漂泊、折腾会被认为不稳定。

其实,今天这个时代,很多时候很多人的职业路径不是笔直的。也许你不能把个人爱好当成职业发展;也许你在步入职场后需要不断地因为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职业规划,无法成就“专才”,那么把日常工作当作兴趣去培养,努力把自己练就成“通才”,也是一种不错的自我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到中年,坦然面对。

梁宁曾说:什么是中年危机?中年危机不过是人生的奥德赛时期。当你经历一切完成漂泊,最终找到自己的国,你会留下来去经营它、建设它。如果在找到理想国之前,你仍然继续漂泊,在寻找自己的领地,那不管年龄如何,你都一直处于奥德赛时期。

什么人适合用视频号打造个人品牌?

手艺人——一群端着金碗没饭吃的人

作为一个伪文艺女青年,我其实和很替手艺人鸣不平。因为梦想难以照进现实是大部分人的常态。

一个原因,个人性格和行业特点决定的。真正的功夫都是十年寒窗,没有太多时间关注专业以外的事情。尤其是社交和包装类的事情。

清高是手艺人的品格,无可厚非。有时候,手艺=守艺。坚持下去的都是靠着情怀。

另一个原因,商业环境决定的。我们没有耐心或者财力,为这些匠心产品买单,处处追求性价比。手艺人活不下去,自然手艺就没有。

第三个原因,没有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其实两者可以融合的很好。你看故宫文创,最近几年就做到了艺术嫁接商业;其他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了。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应该鼓励艺术的商业化进程,只需把握好尺度,创始人或者匠人不应完全被资本绑架。

在日本和台湾,匠心和商业其实已经得到了比较完美的平衡和结合。

一方面商业环境给予比较好的耐心,给原创品牌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匠人也耐得起寂寞;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有了审美,愿意为高品质付费,使它们慢慢活下来(不像国内很多领域拼价格战和渠道营销)。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手艺人懂商业都能成为顶级高手。

我经常用自己的专业,给身边很多手艺人出谋划策,今天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用课程帮助更多人了。

实话说,目前视频号一些手艺人,手艺一流,文案三流。不是卖惨,就是文案套路化,拉低了作品的艺术水准,也引起了读者反感。我经常看到评论区有读者留言,你不需要耍这些小聪明,我们也会点赞的。

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视频号“杨娇说品牌”。听我说说手艺人的文案怎么写。

什么人适合用视频号打造个人品牌?

内容人——端着银碗讨饭吃的人

我们天天说“内容为王”,其实内容人有“三高三低”。

三高:眼界高、心气高、学识高。

三低:薪资低、待遇低、地位低。

专家、学者、作家、知识分子、知识达人,本身自带内容和思想,属于三高人群,当然他们可能真的三高病,而且还同时有三低的特点。

这群人其实在今天特别有优势,因为名字就是品牌,影响力本身通过一篇文章、一次演讲、一次论坛、一本书自己就长了“飞毛腿”。

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经营或者运用它。做咨询、写文案都是一次性买卖,根本不能标准化。销售不给力的话,也是旱涝保收,看天吃饭。日子过得很清苦,还说这是“君子固穷”。

要我说这就是假清高。只要手段合理合法,内容人完全可以活的很好。你看看吴晓波大叔和郭敬明,就算不适合开公司,做个个人工作室绰绰有余,像我一样专门服务重度用户。

自媒体民工、新闻民工、运营民工大部分是“三低”。你除了在内容公司是主角,有讨价还价的权利,其他公司仅仅是配角。有你五八没你四十,并不直接产生销售额。老板除了关心后台多少粉丝可以转化,不关心怎么用内容来做品牌。所以你得一专多能,一肩挑多个岗位,不学习不行。

内容公司自己活下去的就很少了。规模大了养不起,规模小了没人看得起。卖课讲课,又竞争太激烈。看似表明风光,其实内心沧桑。

内容变现真是“山路十八弯”。没有“交易”,再好的内容,其实都没办法实现商业转化。

怎么办?努力拥有个人品牌,成为顶级头部,让更多人看见你,选择你。

因为这个行业就是“马太效应”,头部拿走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努力让自己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才有变现之日。

什么人适合用视频号打造个人品牌?

企业家——不得不考虑大家饭碗的人

这群人,把“企业当家”,所以号称“企业家”(创业者)。

这群人,把你当亲人也当外人,也可怜也可恨。

可怜,号称身价上亿,其实负债2个亿;每一天都在为保住所有人饭碗操心。

可恨,在外面当孙子,回单位就是暴君。恨不得榨干你每一份时间和劳动力。我从打工者变成创业者后,越能体会他们的艰辛了。

创业犹如你带着一群新兵,在沙漠中拉练。寂寞、孤独、冷,大家时刻都有放弃的念头。你得自己拿着望远镜,然后兴奋地说,前面5公里有水源。十点钟方向,每小时八公里时速,前进!前进!前进!

战略问题就该老板思考,老板要有望梅止渴的本领。把“水源”的机密分享给职场“小新”,大家才能有信心和你走的更远。

为了获得更大的资源和支持,企业家打造个人品牌,也是势在必行。但是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有些人并没有重视自己的品牌和输出,有点可惜了。

什么人适合用视频号打造个人品牌?

又有人问素人如何形成品牌自信和个性?

“这个圈子就是你的阵地,我就是最懂得欣赏你的人”——不论文章、销售、还是线上线下活动,一定给ta这样的体验才对,不是谁低三下四求着谁的问题!

就像谈恋爱一样,外面高富帅、白富美一大票,我为什么选你?对不起,只有这个其貌不扬内涵丰富的我最懂你。

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虽然你我一身毛病,但就是臭味相投,也许臭着臭着就香了,我们是彼此成就的,就是这感觉。

所以普通人最好不要自诩公知、大咖,认为自己多牛;也不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永远都低人一等。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这一原理可能适用于传统的商业模式或者组织,但是并不适用于个人。什么都懂的全才是不存在的。要把自己的长板做到极致,也可以获得成功。这就是“反木桶理论”。

内容人、斜杠青年、企业家(创业者)这些身份都和我息息相关,所以更能理解TA们的处境。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可以一起学习成长彼此成就,成为在各自行业里有品牌和影响力的人。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品牌娇点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3

-已有3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品牌娇点

品牌娇点

微信公众号:品牌娇点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