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下沉的品牌才是国民品牌;如何把握银发经济机遇?消费降级是不是伪命题?当淘汰赛加速,企业如何留在牌桌上?|消费投资观

执牛耳传媒 执牛耳传媒

3月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1

【摘要】:执牛耳 | 更懂营销的科技商业报道

执牛耳(ID:ZhiniuerMedia)

消费市场的格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国产品牌的崛起、渠道的创新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演变,塑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市场环境;经济周期的波动、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又使得品牌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寻求突破,以保持其竞争力和增长动力。

如何把握市场趋势,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每一个消费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执牛耳整理了来自于嘉御资本、黑蚁资本、加华资本、启承资本、天图投资的观点,希望投资人的视角能够为读者带来新思考。

嘉御资本:从顺周期角度看新周期

投资案例:锅圈食汇、沪上阿姨、喜姐炸串、零食有鸣等

嘉御资本董事长兼创始合伙人卫哲认为,基于新周期的特点,需要从顺周期、抗周期和逆周期三种角度来考虑问题。顺周期主要是对国内消费的洞察,抗周期谈出海,逆周期围绕AIGC领域展开。以下为“顺周期”的相关内容:

“顺周期”意味着顺势而为。如果你不能走出周期所限定的空间和时间,那么你就必须顺应其规律。 

1. 存量经济时代,国民品牌将成为主流。 

伟大的国民品牌有两个标准:一是品牌要足够大,能够在所在国家覆盖一半以上的人口;二伟大不仅要大,还要让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用起来有面子,同时也要让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能够用得起,有里子。

在增量经济时代,品牌是由营销驱动的网红品牌,而在存量经济时代,国民品牌将成为主流。

2真正能够下沉的品牌才是国民品牌。

做国民品牌,顺周期下沉市场需要三个要素,产品下沉、店型下沉和管理下沉,其中,管理下沉最难。

产品下沉:追求价性比而非性价比;渠道下沉:重点服务常住人口,而不仅限于流动人口;管理下沉:不要蛙跳发展,要采取逐步蚕食的方式,做透区域密度。

3. 存量经济时代,得中原者得天下。

我们回到了需要国民品牌能够下沉的阶段,“山河四省”变得非常重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这四个省总人口约为 3-3.5亿人。如果你要覆盖中国14亿人口中的7亿,那么这四个省份不可或缺,否则无法实现真正的国民品牌。

为什么要从北向南?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北方的经济和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如果一个商业模式能在北方站得住,那么向南方扩张通常会更容易。许多品牌在广东的商业模式虽然成功,但向北扩张时,消费力一弱,模型就不成立了。

其次,北方的消费特点与南方不同,北方四季分明,现在正值寒冬,而广东仍可喝冰冻的果茶。服装也是如此,南方现在还可以穿凉鞋,北方却已经穿了穿靴子了。因此,经历过四季分明市场的品牌,向南方扩张时,只需要做减法;而从南向北扩张,则需不断做你从来没碰到过的加法。

——混沌学院《卫哲:顺周期、逆周期、抗周期,2025的三种活法!》

黑蚁资本: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时,我们该如何把握银发经济的机遇期? 

投资案例:喜茶、赵一鸣零食、元气森林、袁记水饺等

·活力银发人群共性需求——丰富退休生活

现有解决方案及消费行为代际差异:旅行成为新银发最主要的生活娱乐方式。100%受访银发人群近5年均有过省内、省外或国际旅行经验,其中省内周边游(83%)和跨省远途游(78%)为主流,多数情况是与配偶共同出游。

·活力银发人群共性需求——未病先养,保持健康状态

现有解决方案:日常服用保健食品、滋补品是银发人群主要的保养方式。本次定量和田野研究对象在保健食品消费的渗透率达到100%,整体来看38%的银发人群共同使用中草药类滋补品和西式保健品,34%的银发人群绝大部分服用西式保健品,28%的银发人群绝大部分服用中草药类滋补品,他们普遍诉求西医以精准补给,诉求中医以渐进调养。

·活力银发人群共性需求——讲究饮食,简餐不减质

现有解决方案及消费行为代际差异:在夫妻双方均退休的情况下,“中午正餐+早晚轻简”是较为普遍的安排方式。家庭正餐场景下,新银发人群偏好“品质生鲜”+“健康调味品”。

·活力银发人群共性需求——外在大方得体,追求“无龄感”

现有解决方案:整体鞋服消费需求逐步减弱,追求质价比和“大方得体”的穿搭;鞋类对比服饰类更信任品牌货,舒适、速穿、防滑等功能需求明显;购买鞋服时,新银发也会更偏好高质价比的奥特莱斯或线下百货商场;染发盖白也是银发人群普适的外貌需求。

美妆护肤方面,抗衰是女性银发人群的核心需求。在护肤品选择上,银发人群使用国产护肤品品牌是主流(55%),但高收入人群对进口品牌有更强的偏好,27%的高收入女性银发人群更青睐国际大牌,显著高于中低收入人群。

——黑蚁资本《活力银发研究 | 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时,我们该如何把握银发经济的机遇期?》

加华资本:为什么中式餐饮走不出国门,无法成为世界级品牌?

投资案例:小菜园、东鹏饮料、今麦郎、老乡鸡、洽洽食品等。

我深信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论。例如,我在餐饮、快消品、食品饮料、化妆品等多个领域进行投资,尤其是快餐行业。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中式餐饮走不出国门,无法成为世界级品牌?”我认为关键在于非标准化。中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难以被标准化,需要大量厨师的培训和个性化呈现。

全球美食种类繁多,为何只有美国能孕育出最多的上市公司和品牌?美国有61家餐饮行业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餐饮工业化品牌都源自美国,如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

这背后反映了美国对供应链的信任和对管理科学的重视。随着美国的全球化进程和跨国公司的崛起,以及其对工业化、标准化、现代化产品的选择,这种跨文化的餐饮模式成为了美国餐饮业攻城略地的法宝。

对现代化的尊重、对管理科学的遵循以及对供应链的深度整合,这些正是中餐、日餐、法餐等难以全面实现的。因此,我有责任引领中式餐饮向标准化、现代化迈进。

给我一点时间,加华资本投资的老乡鸡、小菜园、巴比馒头等企业都将取得显著成就,成为东方的麦当劳、星巴克。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我们也理应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企业家同样能与西方优秀企业家比肩。

——福布斯《封面人物|宋向前:消费赛道的头部玩家》

启承资本:消费淘汰赛加速,中国企业该如何留在牌桌上?

投资案例:零食很忙、十月稻田、锅圈食汇、德尔玛等

当下消费行业最大的淘汰赛,将是中国的创始人及品牌,去淘汰国际企业和经理人。这一局面必然会出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许多海外品牌的产品其实都来自中国制造,这些优质产能势必会为中国本土市场赋能。

其二,从“仰望”转为“平视”。文化自信开始觉醒。年轻一代越发对中国品牌充满信心,这种理念变化使得中国品牌更有底气。

其三,从“溢价”到“实价”,消费回归理性。国际企业管理链条长,决策成本高,而中国企业老板近在咫尺,对业务一目了然,成本效率有优势。

其四,从国际企业的“静态规划”转变为中国企业的“动态应变”。中国企业的组织更加高效灵活,能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先大胆推进,再适时回头审视,这是中国企业挑战国际企业巨头的重要武器。

最后,从“产品说明书”到“用户使用手册过去,企业只向用户提供产品说明书,内容繁杂;现在,要给用户提供使用手册,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中国企业能真正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

存量时代反而是诞生冠军的最佳时刻,关键在于企业是留在台上的那一方还是被淘汰的那一方。

从电商渠道来看,传统货架电商正逐渐分化: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驱动电商,通过内容创新激发用户需求,提升价值与毛利;以拼多多为代表的价格驱动电商,则通过全链路低成本运营,以应对低价竞争。

线下同样呈现明显分化趋势。传统线下渠道,向上发展出能提供相对优质产品且具性价比的优质卖场,如胖东来、山姆;向下则出现折扣型业态,像零食很忙、奥乐齐等,以绝对低价吸引大众市场广泛人群。

价值与价格的分化趋势明显,对企业而言,过去常需二选一,如今两种能力都应具备。

——启承资本《启承资本万晓:机会、工具、路径,如何制造消费冠军?》

天图投资:消费降级是伪命题吗?

投资案例:奈雪的茶、小红书、百果园英雄体育VSPO

对于“消费降级是伪命题吗”这一问题,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CEO冯卫东 观点如下:

伪命题就是简单地把拼多多的崛起说成意味着消费降级。

其实拼多多最初崛起的时候,是我们平常看不到的五环外的人的消费升级。他们那个时候供应少、选择少,购物很不方便,只能去消费地摊货。现在有一个线上平台对他们来说更加便捷,还能够方便地进行比较性价比。甚至是质量都比他们消费的地摊货要高,对他们是消费升级。

消费趋势变化的四个阶段:消费并没有降级,是产品不适应时代;名义收入减少,但是质价比变高;进一步萧条,实际收入下降,保质减量的阶段;降质的阶段。

毫无争议的消费降级可能就是消费降质了。我消费的这个数量、品质,这个保质减量都已经hold不住了,那我可能真的是要减质才能够获得必要的这个消费量了,这个消费降级可能就是属于经济大萧条级别的了。

对于中国的消费市场如何做到“有创新且可持续”这一问题,冯卫东认为, 只有差异化竞争才能够去做价值竞争,而不是陷入同质化的价格竞争。

创新者要思考创新的深度、程度够不够,用升级定位来说就是你有没有专用配称的绝活。如果你的差异化只是灵机一动,然后马上告诉制造商你帮我这样做出来。这种创新是非常浅的,所以也很容易被模仿,也很难进行保护,这种容易被跟进红海化。

——霞光社《对话天图冯卫东:我的二十二年品牌方法论》

凡「执牛耳」未标注原创文章,均系转载、摘录内容仅为学习之目的分享。「执牛耳」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执牛耳传媒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执牛耳传媒

执牛耳传媒

微信公众号:执牛耳传媒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