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关于消费品定价和促销设计的一些思考(2)

CK商业逻辑研究 CK商业逻辑研究

1月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0

【摘要】:催更俱乐部第3集

——精神需求之外循环——

如上图,功能体验/购买体验主要满足的是人们的生理需求,产品功能很容易被同质化,形成价格上的对标,因此溢价水平相对较低,品牌大多处于中低价格区间,这种现象在国内尤为突出。品牌想要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就需要考虑进入到情感需求的内循环模式中,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或者价值观共鸣:

  • 情绪价值:

    更加容易被激活,更容易破圈进入到大众人群,持续的周期更短,溢价能力高于购买体验

  • 价值观共鸣:

    更加稳定、更难被改变,人群破圈的难度大,但用户的消费稳定性好,溢价高于情绪价值

相较生理需求对应的品牌中低端化,进入内循环模式的品牌,价格往往处于中端至中高端。如果品牌还不满足,想要进入到高端甚至是超高端市场,就需要建立满足用户精神需求的外循环体系。

如上图,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两种情感需求模式(内循环/外循环)的差异:

内循环:

用户通过购买产品,让自己获得某种情绪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可能来自于短平快的情绪价值,也可能来自于内在价值观的被肯定。许多潮玩盲盒的玩家,其实是在享受拆开那一瞬间的紧张和刺激(情绪价值),而欧美品牌流行ESG概念,也是在迎合中产阶级的消费意识趋向(价值观共鸣)

因此内循环是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情感沟通,虽然用户消费不可避免的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如广告),但情绪的变化是在用户使用产品时独立完成的(喝杯奶茶心情很好),因此我们将其命名为内循环。

  • 外循环:

品牌需要在目标用户的社交圈内形成一定的共识:产品代表着某种社交圈期待得到的社交标签(如supreme代表潮酷),消费用户以产品作为信号载体,向社交圈释放信号(同学们看到你穿supreme),以此获得期望的社交反馈(觉得你很酷)。

因此外循环是品牌、用户、社交圈三者之间的情感沟通,相比内循环,外循环的三维结构更加复杂,因此沟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用户的情感满足,主要来自于外部社交圈的信息反馈,而不是自己与品牌的情绪联动,因此我们将其命名为外循环。

标签价值

最常见的外循环模式是标签价值,即产品通过广告宣传,形成特定社交圈内的品牌标签化,帮助使用者更高效的释放社交信号。与内循环有所不同,外循环基本脱离马斯洛需求层中的社交层,进入到更高的尊重层。人们的消费不仅仅是为了取悦自我,而是希望获得期望的社交反馈。为了得到这种标签价值,用户是愿意支付相较内循环更高的产品溢价的。

对于品牌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沟通:只有相对充分的社交圈层沟通,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标签信号才能够被社交圈高效的捕捉到,并且给到用户期望的反馈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已经脱离了物理功能,成为社交标签的信号载体。很多电视剧里都有这样的桥段:女生抢到了xx奢侈品牌的限量款,第二天背到公司,可以获得同事们的艳羡和恭维(社交反馈),这会让女生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因此品牌的沟通模式也从如前常规的To C改为外循环模式下的To 用户所在社交圈,这种相对复杂的沟通结构会严重限制品牌早期的发展速度,它们需要做很多看似无用的功课,去完成目标用户所在圈层的认知渗透,以保证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能够获得品牌承诺的社交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品牌投入大、周期长、销售局限在极小众人群,都是非常普遍的。这与国内流行的强调ROI的品牌经营思路是相悖的。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社交圈的尊重必然来自于稀缺性,因此主打标签价值的品牌会有意识的控制产品的供给。除此之外,品牌的高定价,不仅仅是通过后期的高利润平摊前期的高投入,价格本身也是一种筛选用户、制造稀缺性的常规手段。与内循环的销售破圈不同,稀缺性决定了标签价值品牌破圈的独特性:产品消费依然局限在小众人群中,而品牌影响力则扩大到大众人群里,形成预期的围观势能

我们认为标签价值是一种价值共鸣的升级版本,致力于满足一部分用户对外表达独特价值观、赢得社交尊重的需要。因此品类上更偏向于社交显性(如鞋服/包/表/珠宝),设计上要更特别、价格也更高,大多数的奢侈品都归于此类。如上文所述,由于成长路径的特殊性,打造标签价值品牌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个也是我们不建议客户主打高端品牌的原因之一。

资产价值

资产价值是一种非常特殊且罕见的品牌资产,一旦拥有了它,产品是具有保值乃至升值的基本属性的,就像百达翡丽的那句经典广告词:没有人能够真正拥有百达翡丽,只不过为下一代保管而已。这也是成为顶级奢侈品的基本条件,用户消费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标签,还具有资产保值的功能。由于超高的产品定价,资产价值品牌往往只在社会顶层圈内流传,基本上没有影响到大众群体。由于已经脱离了常规消费品的认知,在此我们不做过多的讨论了。

小结

结合以上的内容,我们做个简单的小结论述:

2产品价值与风险感知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构建模型的时候,尽量的追求简洁且清晰,但在实际经营中,会有一些不可忽略的变量导致最终结果的复杂化。如上图,我们并没有考虑不同用户消费价值产品的重叠区间,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中,风险感知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点。即用户在消费时如果感觉到强烈的风险可能性,会愿意支付更高的溢价来提高确定性。

我们认为,风险感知所带来的高溢价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货币损失的风险感知——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高端消费上,用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产品,因为出现万一,意味着比较大的货币损失,这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受的。因此高端品牌的用户,消费反而是更加稳定的,以寻求更高的确定性。反之在中低端消费中,由于货币损失对应的风险感知更低,用户的消费随意性更强,品牌想要维持稳定的用户复购是难度更大的。这种情况在国产美妆品牌中尤其明显。

——不可逆伤害的风险感知——

比较少见的一种情况,主要针对产品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的不可逆的风险损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药品,尤其是重症药物,人们信赖于大厂/进口产品,因为无法承担随意选择带来的后果。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母婴行业,担心婴儿身体的不可逆伤害,有余力的家长往往会更愿意为高端母婴食品付费,这也是进口品牌市场份额高的基础驱动力。同理在B端产品的采购上,确定性也会超过价格成为经办人的第一手考量。

——社交反馈的风险感知——

与上两种情况不同,社交反馈的风险感知出现在精神需求领域,更准确的说,出现在标签价值品牌上。由于用户通过使用产品获得社交圈的外部反馈,获得内心的精神满足,即产品是用户与社交圈之间某种精神特质的交流载体。为了降低符号传递的不确定性,用户很少考虑那些没有社交圈共识的品牌,也会谨慎的使用高仿产品,这对于新晋奢侈品牌非常的不友好,它们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周期,去获得目标用户社交圈的认可。

除上述三种情况外,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的消费品都符合上述的价格区间结构,这就意味着品牌每一次升级,想要进入一个更高的价格区间,就需要重新调整用户沟通的方式和内容,这也是诸多新锐国货品牌消费升级无果的重要原因,方法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很难获得预期的回报。

实在太烧脑了,血槽已空,择日再更,告罪告罪。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CK商业逻辑研究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CK商业逻辑研究

CK商业逻辑研究

CK商业逻辑研究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