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苹果广告,被网友玩到爆火

SocialMarketing SocialMarketing

3年前

收藏 收藏 2

点赞 1

【摘要】:"shot on iphone"

大家好,这里是马可婷,广告圈十级观察员。

不知道大家最近刷抖音的时候,有没有刷到过类似这样的内容:

这一类短视频,一般搭配着 固定的BGM 和 固定的落款“shot on iphone” ,内容多为一些生活中的 “致命时刻” 。

所以这是苹果搞出来的官方活动? 记录你每个死亡瞬间?

怎么说呢……是,也不完全是。

“shot on iphone” 原本是 《Shot on iphone》系列广告 的标准落版,作为 苹果摄影大赛宣传片 被使用。

该赛事面向全球所有人,唯一限制条件就是 拍摄器材必须是iPhone 。

其中也有一些, 正常的 , 精彩的 作品:

苹果的策划要是懂一些中文,应该会用植物来抒发此刻的感情。

性情点的, 草 。

文艺点的,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

谁能想到呢,好端端的一支广告片,画风被人硬生生从南极掰到了赤道新几内亚。

本来是为了记录每个美好瞬间,现在成了记录每个 “吃席”时刻 。

所以这些视频的爆点在哪?

为什么这些视频能 从去年火到现在 , 从Youtube火到抖音 ,随便剪辑一下就能拿下上百万观看。

前面也说过了,这些视频的构成其实很简单: 一段 不超过15秒 的搞笑视频+一首 富于节奏感的BGM 。

其中难度最高的地方,也就是剪辑点的把控 ,让视频恰好停在高潮点。

用一句话形容那种感觉就是, “幸亏我暂停得快,不然他就出事了” 。

当然,视频最后的 “Shot on iPhone” 才是点睛之笔。

戏剧性的画面与官方的落版,前后碰撞出一种超脱现实的荒诞感,仿佛苹果跟大家玩了次黑色幽默。

这些都是视频得以迅速传播的点,但更重要的点在于 迷因(meme)的力量

迷因(meme)是相对于 基因(gene) 创造的概念,最早由 理查·道金斯 于1976年在 《自私的基因》 中提出的。

理查·道金斯认为: 有些文化就像生物的基因一样有着演化繁殖的规则。

最常见的meme大概就是表情包了,悲伤青蛙、熊猫头表情包本质上都是一种迷因。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件型的迷因,比如黑人抬棺 , 不讲武德 , 蜜雪冰城甜蜜蜜 等……

迷因对于品牌来说,是不可预测,不可操控的。

你永远无法知道,网友会因为什么看中你,也无法知道,初始的内容经过二创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品牌唯一能做的,好像只有配合。

配合网友们完成这一场狂欢,被游行的人群抬上宝座,面带微笑地享受着短暂的辉煌,直至下一个目标被挑中。

“Shot on iPhone”的迷因化传播,显然和苹果最开始制作这支广告的初衷相背离了。

不过苹果虽然没有到达既定的目的地,但也算收获了超预计的流量, 并在 “苹果拍照功能” 这一点上,与消费者达成了共识。

亏,应该是不亏的。

要头疼的,大概也只有苹果摄影大赛吧。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SocialMarketing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SocialMarketing

SocialMarketing

微信公众账号:SocialMaketing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