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象征!原型!诺兰电影带给我的营销启发

宇见 宇见

1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1

【摘要】:优秀的商业人士和优秀导演一样,必然具备连通文化与商业的能力。

摘要:《盗梦空间》告诉了我们,营销就是“把信息植入对方脑海”;《蝙蝠侠》揭示了品牌的本质——象征;而《星际穿越》则展现了“原型”在故事与营销中的巨大价值;最近诺兰新片《奥本海默》掀起热潮,今天来扒一扒诺兰电影带给我们的营销启发。

克里斯托弗·诺兰

或许是受到父亲从事广告文案工作的影响,诺兰电影具有浓厚的人文气质,而他在作品中,还时不时会显露出一些跟营销有关的有趣细节。比如在电影《盗梦空间》里,当男主角Cobb向目标人物Fischer做自我介绍时,就有意说自己是来自“营销部”的罗德·格林。 

该细节似乎暗示着《盗梦空间》,可以被视为一部经典的营销题材电影,因为这个故事就是围绕着“inception”(片名),也即“如何把概念放进别人脑海”组织起来的,这是诺兰赋予“inception”的新意,也是全片的核心逻辑所在。

关于如何实现“inception”(植入),电影中有很多金句,比如:“The subconscious is motivated by emotion, Not reason.”(潜意识受情感驱动,而非理性。)电影《盗梦空间》

这句话出现在哪儿呢?大家知道,《盗梦空间》讲述的是男主角Cobb为了与孩子团聚,而接受了一个“植入”任务的故事,在这个任务中,他必须向目标人物Fischer脑海中植入一些信息,让他放弃自己父亲遗留的事业。

为此,Cobb组建了“盗梦团队”并与成员一同讨论策略,他们碰到的首要问题是,如果直接让Fischer放弃父亲的事业,一定会被他立刻拒绝,如何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这样做呢?

这句话就出现在这里,Cobb谈到:“我们必须把想法,植入到目标人物的潜意识深处,而潜意识是受情感驱动的,而非理性”。通过一系列谋划,团队最终将策略设定在了——向目标人物Fischer传递“我父亲想让我走自己的路,而不是成为第二个他”这一感性诉求之上。

从营销角度看,电影这一段最大的启发就在于:

它提示了品牌管理者,如果想把品牌“植入”人心,传递浅层的理性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动机,让目标顾客通过消费来体验到更深层的人文与情感意义。就像可口可乐倡导人们通过“畅饮可乐”来体验“自由自在”,木屋烧烤通过“每一天都值得庆祝”的口号,来勾连我们心中“及时行乐、享受生活”的情绪一样。

从SDi营销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将品牌深植人心的业务诉求,将要求我们在“发现”层,在探索品牌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就要为品牌设定好文化情感价值,形成独特的文化定位。

而要做到这一步,又将倒逼我们在“洞察”层,去开展文化需求洞察,了解到用户在情感文化层面的一系列典型需求,然后分析品牌应该迎合怎样的文化需求?这些,就是在大家常说的“品牌定位”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系列工作。

聊完《盗梦空间》,我们再来说说诺兰更早些的作品,蝙蝠侠系列中的《侠影之谜》,影片讲述了“蝙蝠侠诞生”的故事(英文片名“BATMAN BEGINS):主人公布鲁斯从小害怕蝙蝠,但他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恐惧,而选择用“蝙蝠”这个形象来威慑恶势力。

我个人颇喜欢老管家与布鲁斯在飞机上的一段对话,在回顾了自己父亲与恶势力搏斗(不算特别成功)的经历后,布鲁斯突然有了一个感悟。

他谈到:“人们需要戏剧性的事件来打破冷漠,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我很容易被忽视,被摧毁,但是如果作为一种象征,我就不可摧毁,就会成为不朽”,老管家问:“什么象征?”布鲁斯略加思量后回答:“某种常见又可怕的东西”,大家知道,这就是“蝙蝠侠”的由来了。

影片这段对话,一语道破了品牌的本质——“象征”。当我们从外部谈论“品牌”时,我们或许会说到“产品”、“生产线”、“市场份额”,但从消费者角度看,品牌更多是以一种“心理体验”的形式存在的,其本质是“象征”,看到某品牌,就能唤起人们心中的特定心理回应,这就是品牌。

品牌在用户心中的象征是明确的,却不是单一的。品牌象征包括文化象征,比如:电影中的角色看到“蝙蝠侠”会联想到“正义”;现实中的人们看到“红牛”会联想到“超越自我”。

除此之外,品牌还有功能象征:电影中的“蝙蝠侠”有厉害的拳脚,可以“惩治坏人”,有着类似007的各种“黑科技”;现实中的“红牛”可以“补充体能”,这些是品牌的功能象征。

最后,品牌还有人格(原型)象征:电影中的“蝙蝠侠”是“英雄”;现实中的“红牛”也像一个“英雄”,时刻提醒着人们“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品牌这三种象征,对应着人们对品牌的三重认知。

在SDi方法论中(Self-Discovery inception),我们将用户的品牌认知总结为“FAC三元认知”,分别是:

  • 功能认知(Function)

  • 形象认知(Archetype)

  • 文化认知(Culture)

这里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第一,在一个企业中,品牌部门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基于FAC结构,去构建比竞争对手更为有力的三元认知。

之所以强调“三元认知”,原因就在于,用户心中的这三种认知常常会出现一种“爱屋及乌”效应。比如,当我们共情于红牛宣扬的“超燃人生”时,对其“补充体能”的功效也会变得更加信任。因此,努力在“FAC”三方面构建认知,将会比仅仅从功能角度构建认知,更容易形成长远竞争优势。

第二,如果你是一个准备进入特定市场的新品牌,那就必须善于对市场中的主流品牌,进行文化象征分析,进而思考自己品牌应该建立的文化定位。

比如,假设我们要举办一个“科幻电影月”,目前计划安排《蝙蝠侠》、《蜘蛛侠》、《神奇女侠》等一系列影片上映,现在还剩下《超人》和《星际穿越》这两部诺兰的电影供选择,请问应该安排哪一部呢?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轻松选择《星际穿越》,因为从象征意义来看,前几部电影大同小异,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英雄”题材与“英雄”原型,而《星际穿越》虽然也可以被视为“英雄之旅”式的传奇故事,但明显带有强烈的“探索者”风格,其主人公应该被归为“探索者原型”(或至少是“带有探索者属性的英雄”)。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把上边这个简单问题,放回到创业领域,很多创业者却突然不会做了!

具体来说,我发现,很少有创业者会在创业之初,就认真思考自己品牌的文化象征意义,应该如何与既有品牌形成区隔。换言之,品牌文化象征趋同是普遍存在的通病,某个市场中“创造者”原型集中(比如科技领域),后进品牌就无一例外地要做“创造者”;“情人”原型集中(比如化妆品市场),后进品牌就都默认承袭前者的“性感定位”。

在我看来,这是我们在塑造世界级品牌路途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因为企业决策者们普遍缺乏对“品牌文化象征”的深度思考。

为了激发大家在这方面做得更多,接下来,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下诺兰的《星际穿越》。我觉得回顾该影片的一大好处是,影片中的几个角色非常方便我们理解“品牌原型”这个概念,从而为大家寻找适合的品牌文化定位提供一个工具。

什么是“品牌原型”呢?

首先,在荣格心理学中,“原型”指向了存在于人类潜意识深处的典型意象,它们来源于人类过往的典型生活经历,而所谓“品牌原型”,大家不妨将其简单理解为,就是一系列源于人类往昔生活的“经典角色”,比如“英雄”、“情人”、“照顾者”等,从商业角度来说,“品牌原型”其实就是企业要选择建立的“人设”。

在SDi方法论中,基于荣格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和前人研究成果,从汽车驾驶中的“进、退、空”三个档位获得启发,我们提出了“DRN品牌十五原型”(D、R、N分别代表进取、反向、中性)。

前边谈到,“原型”源于人类过往的典型生活经历,比如在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英雄”形象一直非常活跃,所以上边这些“原型”,与文化创作领域的“原型”是共通的。

“原型”对讲故事来说至关重要,从心理学角度看,正因为它们是人类生活经历的浓缩,所以才会以代代遗传方式,镂刻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这导致了一旦在小说、电影中使用到“原型”,就能够让观众快速理解故事,大大提升我们对故事“感同身受”的程度。

对此,常年担任好莱坞编剧顾问的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在他的《作家之旅》一书中,就曾深入论述过这一点,而诸如诺兰等知名导演,相信更是深谙此道。 

下面我们不妨借助《星际穿越》,来对电影和品牌世界中的“原型”,进行一个有趣对照:

首先如上所说,在这部电影中,男女主角都可以被归为“探索者原型”,只不过TA们分别代表了以理性和感性方式,来探索宇宙的两股力量。

探索者原型对应着人们渴望探求未知,获取丰富生命体验的需求,因此成为了商业世界中,户外旅行、科技及汽车品类重点选择的对象,比如North Face、JEEP、路虎等,就是比较典型的探索者原型品牌。

电影中有一位老科学家(女主角的父亲),这是一个“智者原型”。

在文化作品中,智者常常会在关键时刻现身,为主人公提供至关重要的引导、训练,有的还会向故事主角赠予技能、“法宝”等等,这类原型对应着我们渴望习得技能,战胜困难,提升自我的需求,在商业领域,经常会成为教育、医疗、咨询行业的首选。

接着往下看,电影里还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家伙,这是一个名为“TARS”的机器人:外形方方正正,能给人类提供专业帮助,会讲冷笑话,甚至还曾在“巨浪星”解救过女主角,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伙伴原型”。

伙伴原型对应着人们希望排遣孤独,渴望有人陪伴,寻求建立真挚友谊的心理需求。比如百威、三只松鼠等,就可以被视为“伙伴原型”品牌。

在当代影视作品中,伙伴原型常常会以一种“插科打诨”的顽皮形象出现,“TARS”是一例,动画电影《花木兰》里的“木须龙”是一例,这是因为电影中的“伙伴”需要弥补主人公过于“正经八百”的人设,为作品提供必要的娱乐与放松效果。

当然也会有严肃的“伙伴”,比如《功夫熊猫》中的“悍娇虎”,那同样是为了反衬主人工“阿宝”(作为一个有些不思进取且嘴馋的“凡夫俗子式英雄”)而有意为之的,“悍娇虎”为影片提供了更符合传统期待的——“自律英雄”的情绪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电影中,通过不同“原型”的相互衬托,就能够让作品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原型不仅有力地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还能赋予影片以层次感,从而兼顾到更加多元化的观影需求。

回到商业世界中,相似的逻辑同样成立:

正像在电影中,导演需要认真考虑剧本中缺少的“原型”,比如通过在“英雄”题材影片中加入“凡夫俗子”和“玩乐者”,来提升故事的真实感和幽默感一样,对新品牌来说,我们也同样需要把目标市场理解为一个“剧本”,然后来分析它当前所缺少的“原型”,以及这类“原型”背后被忽略了的用户感性需求,从而为品牌设定具有差异化的品牌原型。

对此,大家可参考一下巧克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有三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品牌:

A、德芙(情人原型,广告中的男女主角总是在一起跳舞,浪漫约会);

B、M&M`s(玩乐者原型:妙趣挡不住,“快到我碗里来”);

C、士力架(魔法师原型:咬上一口,就能立刻“满血复活”)。

值得肯定的是,这三个品牌并没有抄袭彼此的文化与形象,而是通过不同的原型定位,针对到了不同的场景与顾客需求,可以说“各有各精彩”。

另外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这三个品牌都隶属于玛氏集团,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该集团在品牌经营方面的高明之处,这也为多品牌企业的品牌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除了新品牌可以通过“原型定位”,以创新形象实现快速增长之外,如果你是一个既有品牌,其实也可以通过原型方面的文化研究来谋求创新增长。

具体来说,在最近几年的营销咨询中,我们就经常会提醒客户关注品牌世界中的原型趋势变化:每隔数年,在不同圈层,总有一些“原型”会趋于流行,相应的,另一些“原型”会逐渐没落,而我们则有意识地为客户提供这方面的观察研究。

比如近些年来,也许是各行各业普遍“内卷”的原因,大家不难发现,主张“及时行乐”的玩乐者原型,和主张“自我接纳”的凡夫俗子原型大行其道,小茗同学、江小白、太二酸菜鱼等品牌快速增长,“玩乐者”与“凡夫俗子”风格的传播也备受欢迎。

例如前不久,瑞幸咖啡与“线条小狗”合作的七夕“黑凤梨”短视频,就带有非常典型的“玩乐者”风格,得到了年轻族群的喜爱。

又比如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悄然流行的“脱美役”概念,或许正向我们暗示着在女性消费品市场上,带有“凡夫俗子”或者“叛逆者”原型风格的内容,将有可能受到更多关注,这背后或许反应了一部分女性群体,开始对传统“情人”原型(及相关风格内容)从逐渐无感与厌倦的情绪变化。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女性消费品品牌,应该重视并尝试把握住的一次传播契机。

总结来说,无论是启发我们“如何把概念更好地植入人们心智”,还是向我们展现了品牌的“象征性”,以及“原型”的价值与魅力,诺兰的电影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营销启发。尤其是在我们这个行业,普遍缺乏关注用户情感世界,格外忽视研究目标消费者文化、情感需求的大背景下,多看诺兰的电影显然颇具现实意义。

而我始终相信,优秀的商业人士,其实和优秀的导演一样,都必然具备用特定方式来连通文化与商业的能力,这应该成为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你觉得呢?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宇见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宇见

宇见

微信公众账号:宇见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