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60+年芭比进化史,为什么这个品牌能火这么多年?
1年前
收藏 1
0
【摘要】:几百个联名是芭比最不值一提的事
最近几周,你大概能在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看到芭比粉。
可能是电影院、商场、周末的步行街,也可能是同事的手机壳。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芭比》真人电影的上映。
这部电影的宣发可以说是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粉色浪潮。不仅电影极致还原了芭比世界,数百个品牌的联名产品也将芭比粉带到了现实世界的各个角落。让人分不清究竟是金钱堆出来的泡沫,还是芭比实火。
我们无意深入探讨《芭比》是否是一部合格的新时代女性主义电影,但在电影上映后,我们几乎能够确定,芭比没有过气。
1959 年 3 月,芭比身穿白条纹泳衣初次登场,明艳的红唇和时髦的金色马尾是它的标志。作为第一个拥有成人特征的玩具娃娃,芭比在美国迅速走红。根据 2002 年《经济学人》披露的数据,美国 3 到 11 岁的女孩,平均每人拥有 10 个芭比娃娃;2009 年,全球芭比娃娃销量已超过 10 亿个,十分之九的美国女孩拥有芭比娃娃。
如今,芭比依然在无数女孩心中占据着特殊位置。除了粉色少女梦之外,它也映照着女孩们的真实境遇。
诞生 64 年来,芭比销量几度下滑,也被质疑过价值理念,被追求自由独立的女性抵制,可如今为什么依然长红?刀法深扒了芭比的故事,找到了品牌/IP 抵抗时间的良药。
01
成为每个女孩的梦想,芭比做对了 3 件事
分析一个品牌,离不开 4P 的逻辑,芭比从诞生起,就在产品、价格、营销三个方面,走在了时代前列。
提到芭比,绝对不能绕过它背后的玩具制造商“美泰玩具”和背后的创始人 Ruth Handler。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制造商之一,美泰玩具旗下除了芭比之外,著名的 ip 还有 Fisher-Price(费雪)、Hot Wheels(风火轮车模)、Matchbox(火柴盒小车)、Thomas(托马斯小火车)等等。
芭比之母 Ruth Handler,也是美泰玩具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她母亲生她的时候已经 40 岁,身体弱到没法照顾她,所以 Ruth 算是散养长大,一直和粗狂的男孩子们一起玩,还常常帮家里的药店、冷饮店看摊子,早在童年就培养了自己的销售技能。
她在日后的自传中写到,“每当我拿着样品走进一家商店并拿着订单走出去时,我的肾上腺素就会激增。”
16 岁,她遇到了未来的另一半 Elliot Handler,对方是个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喜欢折腾各种塑料材料。家里当然不同意这段感情,于是 Ruth 干脆和对方私奔,从美国科罗拉多搬到了洛杉矶。
Elliot 的设计能力加上 Ruth 的销售能力,成了一只最小的创业单位,他俩和好友 Harold Matson 一起创立了美泰玩具,最初主要卖玩具家具、玩具钢琴、塑料枪这类的产品。
芭比的成功起点,来源于 Ruth 对用户心态的准确洞察。
一天, Ruth 发现自己的女儿正在把为一个纸做的娃娃梳妆打扮。当时的儿童玩具市场并不缺娃娃,但大部分娃娃都是婴儿的形态,小女孩们可以给他们喂饭、换尿布,这些娃娃被设计出来其实是为了鼓励小女孩成为母亲。
但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十几岁的女孩们想的并不是成为母亲,她们只是想再长大一些,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要穿什么衣服、佩戴什么首饰。对于女孩来说,芭比代表着一种叛逆。
芭比娃娃正是瞄准这样的用户心理诞生的。Ruth handle 曾在 1994 年的自传中写道:“我对芭比娃娃的整个理念是,通过娃娃,小女孩可以成为任何她想成为的人。”
所以芭比必须有着成年人的身材。在做芭比的创意时,Ruth 还找到了品牌专家兼心理学家 Ernest Dichter,后者建议她把娃娃的胸部做得更大一点,这样虽然妈妈们不喜欢,但是孩子们会爱死。
不过,这个创意并没有得到支持。美泰玩具的执行委员会——除 Ruth 外全部由男性组成——反对这个想法,当她去外部向广告公司介绍这个概念时,对方的反馈是“你在开玩笑吗?这不可能成功的!”
此时,Ruth 贯彻了青春期大胆与反叛,强行让美泰的研发部门把这个娃娃设计制作出来了。1959 年,芭比在美国最大的玩具展上第一次亮相,售价基本和成本持平,3 美元一个。
这就是芭比冷启动成功的第二个关键点——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娃娃来占领市场,而用周边配件来赚钱。数据数据表示,美国玩偶拥有者平均会花 300 美元给每个娃娃购买配件。
这种如今看来已经司空见惯的商业模式,在 70 多年前的美国玩具市场,还是非常激进的做法。
另一个激进的动作发生在稍早的时间。1955 年,美泰成为第一家向儿童播放广告的玩具公司,Ruth 把全公司仅剩的 50 万美元花出去赞助了迪士尼频道的《米老鼠俱乐部》,这个大名鼎鼎的节目在日后诞生了诸如瑞恩·高斯林、贾斯汀·汀布莱克以及布兰妮·斯皮尔斯这样的国际巨星。
在这之前,玩具公司销售的对象是父母们,话术都是“给你的孩子们买下这个吧”;而且,玩具公司的广告预算其实大头都放在圣诞节前后,主要做单品推广。但是,美泰开创性地选择和孩子们直接对话,全年无休地在电视节目上投上了广告片。
1959 年,《米老鼠俱乐部》的动画片结束后,会立刻播放芭比的广告:“有一天我会变得和你一模一样,直到那时我知道我会做什么,芭比娃娃,美丽的芭比娃娃,我会让你相信我就是你。”
于是,芭比在上市的第一年就卖出了超过 30 万个,直接助力了一年后美泰上市,估值 1000 万美元。
02
将产品刻上时代印记,芭比的争议与长红
从 1959 年的第一个身着黑白条纹泳衣芭比诞生开始,此后美泰不断推出新的娃娃形象。他们的身份各异,包括男友 Ken,以及以朋友身份出现的时尚编辑、护士、空姐们等等。
呼应她诞生的起点,是“让小女孩可以成为任何她想成为的人”。所以,当她成为一名外科医生时,美国还只有 9% 的医生是女性;甚至在 1965 年,一名宇航员芭比诞生,这比 1983 年莎莉-莱德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成为美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早了近 20 年。
逐渐的,芭比不再只是一个娃娃的名字,而变成了这一品类的代名词。
但芭比的后续发展并不像冷启动那样顺利,在日后的六七十年里,这一形象几度遭遇舆论的猛烈抨击。
20 世纪 70 年代,芭比的销量首次下降,这也正是美国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蓬勃之时。女权主义者们指出,芭比是许多女性最早接触到的关于美的标准,而这一形象实际上在宣传的是“不切实际的体型观念和过时的性别刻板印象”。
例如,芭比的标准三围是 90cm/62cm/89cm,如果她是一个真正的女人,她的身体脂肪甚至不够来月经,曾有人尝试用 3D 还原芭比,结果这个娃娃由于脖子太过纤细,头掉到了地上。
又例如,在随某个型号的芭比附赠的饮食手册中,你可以看到一个建议——不要吃饭。
激进女权主义认为,芭比是父权制物化女性的产物,“拒绝成为芭比”还成了当时的一句口号。
应对阶段性的销量下滑,80 年代开始,美泰积极邀请各大时尚品牌为芭比打造高级服装系列,合作对象包括:Dior、Alexander McQueen 、Givenchy、Vera Wang 、Giorgio Armani、Celine、Valentino、Yves Saint Laurent 等等。
这一举措大幅度拉高了芭比的势能,为芭比赢得了曝光量与口碑,让 Barbie culture 风靡全球。
近些年来,芭比还在不断扩充 ip 形象的多样性,如 2016 年,美泰推出“The Doll Evolves”系列,打造 Curvy 、Tall 和 Petite 三种身形,以及七种肤色、22 种眼睛颜色、24 种发型,以摆脱过往固化的完美芭比娃娃形象。
到了 2018 年,美泰推出更多的 Role Model 型号,用 200 多个工作类型鼓励女孩们打破职业天花板。如同芭比网站所写的:“通过向女孩介绍各行各业女性的故事,她们开始看到自己有更多的机会。”
多元化策略奏效了。2021 年,伴随着疫情宅家的需求,美泰售出了 8600 万个芭比娃娃家族的娃娃,相当于每分钟都会卖出 164 个娃娃。
面对如今互联网对孩子注意力的争夺,芭比遭遇了所有玩具公司都在面对的业绩下滑,于是芭比也在影视化的路上越走越远,2019 年官宣拍摄的《芭比》真人电影,终于在今年上映。
通常来说,一个玩具公司能活 3-5 年就算成功,芭比则已走红 60 余年,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美国梦的化身。
03
品牌 / IP 如何找到抵抗时间的良药?
每当有跨时代的 IP 重现,人们大多会将它的热度归功于“情怀”。可刀法认为,一个 IP 能够经受时间的检验,成为一代人的情怀,背后必然有更坚固的内核。
情怀可以被消费,也容易被掏空。时尚潮流不断轮转,如何才能被记住?芭比的答案是,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乃至一个时代的印记。
诞生 65 年来,芭比总销售量超过 10 亿,足迹遍布全球 150 个国家。它曾因过分完美的形象被质疑和抵制,最终成为女性自由独立的象征。芭比的形象伴随着时代发展一点点丰满,也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成为他们理想的寄托。
无论是做品牌还是做 IP ,都能从芭比的故事里得到启示。而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刀法总结了三点适用于大多数品牌 / IP 的方法论。
找到时代情绪,塑造鲜明形象
讲品牌定位,终归离不开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为谁而存在?为什么买我?
芭比娃娃的鲜明形象有目共睹,而它能大受欢迎,更多是踩中了时代情绪。知道自己为谁而生,也制造了足够让人们把它带回家的理由。
芭比诞生的 1959 年,正值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开端。很多女性开始走出家庭,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职业女性。相较于传统的玩具娃娃,芭比娃娃第一次将女孩从“母亲”和“照顾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而只是让它们“做一个女孩儿”。
开放心态做联名,为精神内核赋予物质载体
传递品牌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核,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一方面通过文字、视频等组成的内容形成独特的品牌表达,另一方面,通过联名合作将品牌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诞生至今,芭比对于 IP 联名始终保持高度开放的心态,合作的品牌类型不拘一格,从奢侈品到快时尚,再到汽车、珠宝、美妆、个护、配饰、食品......联名品牌超过 100 个,可以说是万物皆可芭比。
就拿最近电影上映前这段时间来说,就有香奈儿、范思哲、Zara、Forever 21 等品牌推出联名系列。Airbnb 还在加州马里布海滩复刻了一个现实版芭比的房间。
这些品牌借助芭比 IP 获得设计灵感,而芭比风格也因此不断延续至今。
不断重复视觉锤,强化心理印记
《芭比》电影的首张官宣海报发布后,被调侃为“最省设计师”的海报。整张海报除了满屏的芭比粉,没有任何其他元素。但所有人一眼就能认出,是芭比没错。
这就是视觉锤的力量。通过标志性的颜色和图案,让人产生对于品牌 / IP 的第一联想。
像芭比这样能以自己的名字为颜色命名的品牌并不多。而想要找到令人一眼记住的视觉锤,还是先要回答那个最初的问题:你是谁?颜色和图案本身并没有意义,是你的个性和价值观赋予了它生命力。
04
分析师点评
2023 年第一季度,芭比母公司美泰欧美地区收入锐减,芭比娃娃销售额同比下降 41% 。这并不是芭比第一次遭遇销量危机了。我们不能否认,《芭比》电影是其刺激销量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 IP 理念的集中表达。
在这部电影中,芭比也被塑造成一个和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的女性。电影结尾,芭比面临着穿高跟鞋还是平底鞋的选择。这何尝不是现实中每个拥有芭比娃娃的女孩,都会面临的问题?
再过 50 年,芭比留给女孩们的不止是一堆旧娃娃。只要品牌精神还在延续,哪怕销量暂时低迷,也有翻身的底气。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刀法研究所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