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线下营销不断,生意“转化”却难?
1年前
收藏 2
4
【摘要】:内容营销向左,生意转化向右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接头了吗?”
最近,走在长沙街头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街上突然多了好多「接头点」。
比如直戳打工人心肺管子、出现在地铁站的“社畜接头点”👇
和垃圾桶放在一起、浑然一体的“废物接头点”👇
还有专属乙方、方便他们紧急上班的“乙方接头点”;巧用谐音梗、和(来)长沙人天生适配的“辣妹街头点”、梦想能一夜暴富、人人都想拥有的“发财接头点”等。
原来,这是小红书受之前宁波地铁“会合点”启发,联合长沙100+好店,发起的一场「长沙接头策长沙」活动。
一方面,它(小红书)以醒目的标志性“接头点”,帮助人们解决可能找不到小伙伴的尴尬困境,便于大家会合;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趣味化、参与感强的方式,帮助线下商家引流,吸引人们进到店内打卡消费。
01.
说起“小红书”,它在线下营销领域一直动作不断,产出过很多温暖人心的“社区”内容。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之前因小红书刮起的一阵阵探店打卡热潮。
因为小红书平台的各大用户推荐、分享,不少线下店铺开始在线上走红,同时,受到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店家们,“生意”也慢慢好转。
像一家开在五线城市、“被热心网友教赚钱”的「白熊小超市」,不仅得到了小红书上一群“云股东”的真诚建议,同时还借助小红书用户的力量帮小店进行了“云改造”。
小店生意慢慢由亏转盈,小红书成为街巷小店线下发声渠道的“社区属性”也更深入人心。
另外,还有很多由小红书平台发起的线下社区帮扶活动——
2021年的「社区运动场改造计划」、2022年的「小酒馆帮扶计划」,和之后的「街巷小店帮扶计划」等。
小红书通过深入城市各个角落,以接地气的方式,不断强化自身平台在人们心里的“内容社区”属性。
02.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小红书在线下营销中如此“活跃”,但从“生意转化”角度来看,对于小红书平台自身来说,却略显“惨淡”。
就拿在长沙街头巷尾设置“接头点”这事儿来说,大家会因为“新奇有趣”前去“接头点”打卡,却鲜少有奔着到店内消费而去的。
因为对于用户来说,去“接头点”打卡拍照、再分享到小红书,比去店里消费有意思得多。
除非,活动设置的奖励够诱人。
作为一个以用户分享百态生活内容为主的社交平台,小红书,在“种草”能力上毋庸置疑,是众多用户和入驻商家的“引流”平台,但遗憾的是,却并不是能促成消费转化的可选择平台最优解。
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小红书用户的信任都是对平台内其他用户的,而并不是对小红书平台的。
大家会被小红书上其他用户分享的内容“种草”,但却不会直接在平台上买单,还有一些人会绕过平台,用户和用户之间直接完成“交易”。
在小红书当前的购物入口中,商品品类单一,大多是非标品牌小店,而且有小红书用户透露,有些产品其实是某多多平台商家发货,小红书感觉更像是个“中间商”。
二就是老生常谈的小红书商家供应链问题。
作为一个以“社区”起家的内容平台,小红书在渠道、供应链、物流、仓配等环节多个环节仍然存在很多待完善的空间;
而且,在对用户消费的教育认知上,小红书这位晚入局者,显然不敌淘宝、快手和抖音。
为了寻求更多“商业转化”,小红书继上线团购功能之后,又推出了“笔记带货”功能,不过,之前其遗留的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
如何将用户信任“转嫁”到平台身上来,并真正解决消费者和商家“交易”过程中的体验落差感,是小红书在商业化之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03.
从小红书的种种营销举动来看,小红书似乎在走一条“曲线自救”之路,希望通过内容营销之力反哺“生意转化”。
而相较于其他平台而言,小红书在商业化之路的优势在于:
一是它离用户群体更近。
众所周知,“内容社区”一直是小红书的横向底层架构,小红书的内容领域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素材库”极其庞大,用户可以直接在此交流、分享。
而且,小红书用户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人均消费能力更强,后续消费势头更猛。
二是在“生意转化”方式上,小红书更注重“生活氛围感”,和其他平台“卖货”风格做了很好的区隔。
这点,从小红书直播带货领域相继爆火的董洁、章小蕙直播风格就能看出来。
即使面对商业转化焦虑,小红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生活分享社区”这一点。
站在品牌长线视角和用户视角来看,这份对“内容质量”的坚持,在商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当下,显得更弥足珍贵。
随着小红书基于自身平台特点、推出各大营销内容和不断完善内部产品功能,小红书的“生意”最终能否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我想,小红书自己应该有了个较为清晰的方向,至于效果如何,仍然有待观望。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营销品牌官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4
-已有4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