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自媒体会越来越作家化
2年前
收藏 2
4
【摘要】:时常思考
不久前恰逢 微信公众号十周年 ,新榜来采访我,问对未来自媒体的一些发展趋势看法。
我给出的结论是未来自媒体的写作会“作家化”,能够跑出来的人,都会是很有天赋的,类似于参加了一次没有考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很多公众号写的好的人,就很像当年的韩寒或者郭敬明。
今天,我想接着写篇文章讲一个我思考了近10年的话题:记者、自媒体人、作家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首先说下记者这个职业。
记者可能是自媒体人来源最广泛的一个群体,因为这两个职业有天然的相近之处,我身边有很多记者出身的人,转作自媒体,都做的很好,也有很多人后来成为了成功的作家,例如六神磊磊,馒头说,吴晓波,咪蒙等。
简单来说,记者的工作主要是采访和写作,其中采访是主,写作是辅。因为媒体,尤其是财经类媒体的写作讲究严谨,而严谨的另一面就是要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个性,A记者写的稿件,和B记者写的稿件,在匿名的情况下往往看不出来区别。
我在21世纪经济报道干记者的那个年代,报社评价一个记者的好坏,最核心的一点是看你有没有“拿料”的能力。
那时候报纸文章的开头往往是这样写的“本报记者获悉,XX公司的总经理X某某已经于昨日下午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寥寥一行字,包含着极高的技术含量,首先你是从哪里获悉的?消息渠道可靠吗?别人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个消息?你的消息是否是行业最早爆出来的?这短短一行字背后,往往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功力。
而采访能力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从市委书记、亿万富翁,再到普通工人、农民,针对每个采访对象,有不同的打交道的门道,对有的人需要软一点,对有些人则需要硬一点。
例如许多重大的爆料,都来自于利益集团内部的分赃不均,有经验的记者能够巧妙利用这里面的缝隙,从知情人手上拿到足够重磅的爆料。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上海交大当年轰动全国的汉芯造假案,一群教授从美国买来摩托罗拉的芯片,雇佣农民工把摩托罗拉的Logo 磨掉,打上汉芯的Logo,就从国家套走了巨额经费,但是因为内部分赃不均,有觉得分钱少的人拿着厚厚一叠内幕材料接受我们报社记者的采访,从而变成轰动全国的新闻。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湖南长沙采访某苹果供应商的工厂,那是一座新建的工厂,我在长沙人生地不熟,想进工厂去看看,找点人聊一聊,在门口被保安拦住,问我干什么的,我当时灵机一动,说我是大学生刚毕业,来面试的,保安也没想太多,就放我进去了。进到工厂里面,就找各种人聊天,说我是几车间的,你是几车间的,你给苹果生产什么的,什么时候交货,最近的情况怎么样,后来我以此采访为基础写了一篇头版头条的文章发表出来,并被大量国外媒体争相转载报道。
采访的核心是发问。 我们在采访的时候,经常遇到那种满嘴跑火车的人,说话不知道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但是有经验的采访者会让他一直说,他讲一句谎话,需要另外10句谎话来掩盖,说着说着,他一定会露馅。(我现在有时候面试员工,碰到那些过度包装的人,有时候会经常用当年的一些采访技巧,让他一直说,很快能看出他讲的话的真假)
采访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要搞定采访对象的情绪,让他愿意说。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宁波某工商所调取某企业的工商资料,那个年代,当地工商所还不是可以随便调取资料,这里面基层工作人员有很大的工作自主权限。我第一天跑过去,接待我的是某个年龄较大的体制内大妈,可以想象她的工作状态,她在那边一坐就是一天,既不会因为接待我们这些来办事的人好一点,月底多拿一些钱,也不会因为接待我们稍有不好,丢掉饭碗,我那时候也年轻,几句言语不合,总之我的事情就是办不成,相当的郁闷。
第二天,我花了500块钱请了一位情商很高的年轻律师,她走进来,不经意间对着这位大妈说了一句“老师,你的毛衣好看”。你猜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大妈马上停下来自己手上所有的工作,完全不顾办公室里面有多少其他人的感受,开始眉飞色舞的说道,“哎呀,这个毛衣,有两个颜色,一个红色一个黑色,一开始我想买的是红色,最后买来买去,还是觉得黑色好看……”顿时心情大悦,然后我所有要办的事情,全都办成了。
这个事情带给我极大的触动,就是你要“见人下菜”。见到那些心高气傲的人,要善用激将法;见到谨小慎微的人,要想办法让他有安全感,打消他的顾虑;见到那些唯利是图的人,要直入重点,讲出他感兴趣的利益……这是一个入门门槛低但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活,所以记者干久的人,对于人性的洞察,往往也会超出普通人。
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这两年深度的采访在明显式微。在我做记者那个年代,一有什么大事情发生,全国的记者马上会扑上去采访。在一个新闻的事发现场,你往往能碰到几十个你的同行,他们既是你的竞争对手,又可能给你提供线索。第二天,大家的稿件发表后,大家会互相比,谁的稿子写的好,谁挖到的料多。我还记得国美黄光裕被抓的那一天,我们报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加起来,有八个记者在同时做相关采访,互相竞争,也互相合作。
一手采访越来越少了,大家就开 始拼写作。或者说是在二手的素材基础上,用自己的写作方式,把素材叙述出来。
这两年有一批新崛起的自媒体账号,很多都是以写作见长,而不是以采访见长的。他们往往在那些有一手采访的新闻媒体稿件的基础上,用自己独特的写作公式,进行材料二次编辑、加工,使得文章变得更有可读性,有相当一部分自媒体靠这种形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就要开始说自媒体这个职业。原来行业里面曾经有个比较搞笑的段子,说有微博的叫做大V,有微信公众号的叫做自媒体人,又有微博又有公众号的叫做KOL。
自媒体的兴起伴随着10年前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于是,一大批在原有的体制内被束缚的写作者,开始在这里展现自己的才华。
我在报社干记者那个年代,一个稿子从记者开始写,一直到印刷到报纸上,前前后后至少要过四五个人的手,记者写完后,版面编辑先编,然后板块的主编再编辑一道,然后送到总编室,由当天的值班编委、执行主编、总编辑等过目修改,在有的媒体,可能广告部门还会在其中再插上一脚。
一个稿子过了那么多人的手,最后是很难有个性的。或者讲直白一点,大部分大机构媒体出来的稿件,往往内容扎实、丰富、严谨,但是越来越不好看,这多多少少会束缚一部分有写作天赋的人的才华。
从原有体制内出来在公众号上写作释放自己的个性的代表有六神磊磊、咪蒙、馒头说等人。他们的故事已经有太多的报道,我在此处略去。简单来说,一篇需要经过四五个人编辑的稿件,和一篇从作者到编辑都是自己的自媒体人写出的个性化稿件,区别是很大的。
我自己的感受是,常常写机构媒体那种命题作文,很痛苦,往往憋半天写不出来,但是写自媒体的文章,往往是一气呵成,一两个小时写出来一篇长长的文章。因为在机构媒体,最后发出来的稿件可能只表达了你50%的意思,但是写自媒体的文章,可以100%表达你的意思,展现你的个性。所以自媒体写的好的人,一定是有个性,有天赋的。 机构媒体胜在一手采访、严谨,而自媒体胜在观点、个性,两者无所谓好坏,各有千秋。
还有一位我所熟识的常年旅居南方的超级自媒体大号,也是常年这个状态,经常把自己关在一个四五平米的小房子里面,一写就是一整天。他托人每月去香港买回来大量大陆无法看到的繁体版书籍,整理资料,至今仍然坚持每天看一部电影,因此他的文章,读起来很有一种电影式的跌宕起伏,尤其适合中年体制内大叔们的口味。
这些新一代的自媒体人,另一大特点是高产,一篇大几千字的文章,往往两三个小时就写完了。
记者之所以产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访是极其消耗时间的。我的电脑里面至今仍然存有几千分钟的采访录音,光是整理这些录音,都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而个性化写作的自媒体人,往往有很强的固定写作套路,这让他们的写作速度往往非常快,表现在最终产出上就是高产。
我还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二晚上,我和某个这两年蹿红的时政类超级大号的本人喝酒——他平时深居简出,极少露面。
那天我们喝完酒,大概晚上10点多了,这位大V说回去准备接着写稿,当天可能通宵,一直写到第二天凌晨5点,然后简单睡一会,第二天10点多爬起来,再接着写第二天的文章,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20年,每天都写,从不间断。这位大V常年看金庸的小说,和单田芳的评书,因此他的时政评论写起来,也有一种章回体小说的味道,极富个人风格,总是有一种用“且听下回分解”吊着你胃口的感觉。他没有经过正统的新闻和媒体训练,但是因为极富个性,且极其勤奋、高产,也吸引了大批忠实粉丝。我算了一下,如果以写文字数量来看,他的产量,很可能是不输给巅峰时期的金庸和倪匡的。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自媒体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绝非偶然。
在我做记者那个年代,公关公司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的。他们的工作往往是,通过PPT比稿(也可能是私下PY交易),搞定某个企业大客户,拿到他们的公关项目,然后每年策划几次大型活动,例如选在某个五星级酒店办一个发布会,叫来几十个媒体记者,每人包个几百块钱红包当车马费,每人发一个新闻通稿,再配套安排个老板专访之类的,然后公关开始挨个给记者打电话“X老师,昨天我们活动怎么样,请问什么时候发稿啊……”。然后公关公司根据稿件发布的情况问企业收钱。
但是,一个记者的稿件从开始采写到发布,要经过四五个人的手,任何一个人改一些内容,都可能直接改变这个稿件的方向。如果这里面涉及到巨大的利益,那又不一样了。经手这篇稿件的四五个人,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吗?这些人都搞定了吗?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搞定这么多利益相关方?
我认识一个在报社干了十几年的老记者,有一天我们一起喝酒,喝着喝着,他开始抱头痛哭,说自己在报社干了那么久,到快走的时候,自己突然被报社“强奸”了,因为有一天他打开报纸,看到头版上有一篇文章,写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稿件,上面署着他的名字,但是之前他居然完全不知情此事(此处隐去几百字)。
在那个年代,能够出来开公关公司赚到大钱的,往往都是在各强势媒体搞得定核心关系的,简单来说,就是你也花了很多钱办了个活动请了人来采访,他也办了个活动请了人来采访,别人发不出来的稿子,他能发出来。
作为企业来说,他们花了很多钱在市场公关费用上,但是他们的“获得感”是极差的。 企业想表达100%的意思,记者来采写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水平,回去可能表达70%的意思出来,这个过程中一篇稿件又要经手四五个人,还有可能碰到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到最后,可能只表达出了50%的意思甚至完全相反的意思。而媒体传播又是高度不可控的领域,就像出笼的老虎一样,你把信息放出去,这个老虎怎么跑,怎么咬人,就完全不在企业的掌控范围之内了。
但这个行业真正有写作能力的人,少之又少。许多人自己做了自媒体,他们又是记者,又是编辑,又是主编,又是广告部主任,又是社长。企业发现,他们花相对少的钱,可以获得确定性的传播,而服务价格又高度透明,那么很多原来传统的公关公司突然没有了太大存在价值。
最后再来说说作家这个群体。
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作家这个群体,是差不多10年前,那时候吴晓波创办的蓝狮子每年会举办一次财经作家培训班,当时也邀请我去参加培训。那时候我还在报社干财经记者,25岁左右,虽然已经出版了一本书,但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仍然是非常浅薄的,那时候 我心里想,自己参加了这样一个培训班,也出版过书了,是不是大小也算是个作家了?(其实按照严格的标准,我那时候还根本够不上作家的资格)
吴晓波说,全国的 财经作家掰着指头算起来,一共不超过400个。直到上个月,去杭州又见到吴晓波,他说这个数字可能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
但是全国有多少个记者?多少个自媒体人?很明显的一件事情是,作家的门槛,要比记者和自媒体人高的多。
那么很多记者和自媒体人把自己写的稿子集结成册,改一改,就出了书,他们是否就是作家了呢?记者、自媒体人和作家,之间的鸿沟在哪里呢?
我们还是以吴晓波为例,这几天吴晓波搞的直播我很喜欢,他讲了很多自己年轻时的故事,让我对于他如何从记者变成作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惊奇的是,吴晓波上大学的时候每天跑到复旦大学的图书馆去看书,读书的数量很大很杂,尤其是看了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沈从文、张承志、三岛由纪夫、约翰·伯格、茨威格、北岛的书。吴晓波的成名作《大败局》、《激荡三十年》,里面最打动人的写法是关于许多企业家人物命运的描写,这里面有很多文学作品的特点,包括对人性的理解,对世界的看法,有隐藏的价值观,这些都是经典文学作品当中的精华,而这种经典文学作品里面对人物的描写,和财经知识相结合,就会诞生《大败局》这样的经典财经作品,到现在《大败局》每年还会卖出10万册。
让人欣慰的是,自从有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我们看到大量有写作才华的人冒出来,他们也许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出身于不同门派,但是在写作这个需要天赋的门类上,英雄不问出处。现在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写作者日子最好过的时代。但是,这个行业对于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
查良镛在出道初期,也是在香港的明报上坚持写时评文章,常年保持高产,但是写着写着,他就开始创作出《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鹿鼎记》这些经典的作品,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金庸。
自媒体风起一时,而伟大的作家名垂青史。风起一时和名垂青史的区别是什么?说点俗气的,名垂青史的作家,是有“睡后收入”的,他们的图书版税具有杠杆效应,也就是说你什么事情不用干,10年后你的书还在出版,你可能每年还有不菲的收入。而大部分记者和自媒体人,如果今天不开张,今天就没有收入。
在这个新的时代,我相信会有更多新的金庸诞生。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记者和自媒体人,终将进化为伟大的作家。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新榜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4
-已有4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