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换万物、海蓝之谜换老干妈?上海以物换物厉害了!
2年前
收藏 0
0
【摘要】:12罐可口可乐,换出一家小超市?
素材来源网络
12罐可口可乐,换出一家小超市?
看完昨天朋友圈里刷屏的故事,官官终于相信:
可口可乐,已经成为当下上海最值钱的东西了。
谁能想到,在经历了“等发菜——等抢菜——等团菜”等一系列买菜运动后, 上海人直接进入了“以物换物”的时代。
据说当下上海的市场交易法则是这样的:
用上海朋友的话来说:
“人民币是现在最没用的东西,花不出去。”
若是一个月前的上海,菜场上买一斤青菜,能和老板讨一把葱;
但在一个月后的现在,如果一个上海人的家里,还能找出一根余葱,就会成为业主群里最抢手的存在:
(截图来源:G僧东)
随着居家办公提神需求的减弱,咖啡需求的走势不再乐观。
肥宅快乐水,成为了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硬通货。
“一罐可乐能换两块牛排”
“无糖可乐简直就是限量版的爱马仕”
如果存量还可以用“桶”来计算,你将成为小区以物换物界的王者。
不过,这也得看你手里的可乐是什么“牌”——
可口可乐是王炸,百事可乐只能站在鄙视链底端
咱就说这一条,真的不是可口可乐买的广告吗☟
不管怎么说,从“可口可乐换万物”开始,上海疫情时代的价值观显然已被重塑了。
人们不再用价格衡量价值,而是回到了切身需求的层面,以我所“有”换我所“需”。
曾经的川沙顶流,敌不过2斤五花肉;
顶着“贵妇”tittle的Lamer海蓝之谜,也还没有三瓶老干妈贵重。
于是在开头那个故事的后续里,人们交换的物品,不再限于饮 料零食。
能抵万金的家蔬肉类、小朋友的盲盒玩具,甚至还有宠物用的纸尿裤都在楼下出现了……
零零总总,汇成了规模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丰富的小卖部:
大家深知源头活水的道理,彼此遵守着以物易物的默契,因此从不尽取。
甚至有人带走了珍贵的小葱,还把葱根种了回来
而随着刚需物资走向富余,“以物换物”的范围也在随之拓展:
“米面换试卷”,孩子:我真的诙谢;
“火锅底料换红酒 ”:
“纸巾换零嘴”:
连小猫咪都能轮“换”出去贴补家用:
“上海的猫也是硬通货” ,真实给我整笑了;
不过最好笑的段子还是这个:
“特殊时候,谁家也不想多张嘴 ”
从把OKR制度用到社区服务的上海团长,到楼道自助的互换小卖部, 不得不说:
这届上海人能处,有事他们是真上啊。
即使是再细微 的需求,能帮则帮当仁不让:
这让我不禁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话:
“(上海人) 以 如此惨烈的方式重建了“附 近”和“日常”,以至于 现在看到邻居,心里忍不住会想将来我们都是过命的交情。 ”
那么好的上海,还请快点好起来吧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营销品牌官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