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设计很商业”是褒还是贬?

行若策划 行若策划

2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2

【摘要】:谈一下设计”商业化“到底是个什么鬼。

从业20年,对于设计,爱恨相伴。但能做到今天,肯定有真爱成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设计师可能从来没好好分析过:“你的设计很商业化”和“你的设计不够商业”到底哪个好?

场景1:某设计老白面对老板或客户,被评价:你的这个设计还不够商业~

场景2:某设计老白面对一群圈内同行,被评价:你的设计太商业了~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不一样的评价。

“商业化”好还是不好?什么样的设计才“商业化” or "不够商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探讨下“设计”到底该干嘛?

抛出学术性的定义,我很反对,这种黏贴复制法的回答没有任何意义。我理解的设计就是“因为有设计,于是让这件事/物更有价值”,这个价值包含:更便利、更好看、更耐用、更好卖、更........

那“商业化”又是什么?商业化就是市场化。既然市场化,那就是要以营利为目的行为。不赢利的,就是做公益,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设计服务的大多是商业机构,那意味着设计必须商业化,或者因为设计的介入,使得事/物具有商业或市场价值。

但吊诡的事在于:一旦进入设计圈,评论设计“XX的设计太商业了”,睥睨之态,流露无疑。

是不是飞机稿做多了,搞不清设计到底是个什么飞机?

从上述商业化的定义来讲,设计不就先天应该具备商业化属性么?

但事实貌似不是这样,擅长商业化设计的公司,他们的作品,你几乎在任何设计类奖项上看不到身影(花钱买的除外,比如“红点”,虽然红点奖大多都是出色的设计作品,但由于其商业盈利性目的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就不乏争议。但市场认它,这点很重要)

当然,真相是:这类公司知道自己和评奖标准是两路人,也就从不参与了,你们玩你们的。

一方面,企业需要商业化的设计;另一方面,行业内一边说要为客户提供商业价值,一边却看不起“商业化”,这是不是很精神分裂?

“商业化”相对应的应该是“艺术化”,莫非设计界都是心怀艺术的诗和远方,却干着自己都不屑的商业设计?若真如此,这病不轻,得治。

设计可以艺术,但艺术不是设计。真正的艺术就是小众的,陈丹青说:艺术就应该是无用的。而设计是属于大众的,必须有用,它有服务属性。而艺术,是创作者个性的表达,你爱看不看才对。当然,你可以做高阶设计,服务高阶群体,收取高阶费用。即便如此,在高阶这个范围内,你依然是高阶的商业化。

笔还是那支笔,不会因为笔杆是黄金造,就不能写字了。装逼没问题,但写的字如果像狗爬,别人只会内心呵呵吧。

其实,你就是一个设计师,可以拿出艺术的设计,也可以拿出商业的作品。前者去装逼,后者去赢利。前者也可能赢利,那是因为面对的是同频的目标消费群,否则,只能是小圈子的自嗨。

苹果公司产品设计充满商业化,也公认富有艺术感.,乔布斯开创的苹果设计风影响了一代设计风潮。但你要搞清楚:因为苹果的产品商业化获得巨大成功,所以他的设计才被解读为艺术性的成功。

先有品牌和产品的成功,后有艺术成功的光环。如果苹果当年破产了,他的设计还能影响大众么?

所以,不要把结果当成条件。

设计就该商业化,我一直这么认为。这也是行若20年来的设计一贯的风格和标准,目的只有一个:提供商业价值。偶尔条件合适,可以顺便装个逼,出炉几个所谓“艺术性”的设计,但别忘本质:设计为市场服务。

无商业,不设计。

很多人会认为“商业化”就是“俗气”,那我想说,你有本事做出市场最俗气的设计,而且还大获成功,那也是一种惊人的本事。“椰树”产品就不需要我赘述了吧,他成功的本质依然是:因为产品的成功,于是公众接受了他的“俗”。

产品成功,首先就是商业的成功,设计的目的无非就是助力产品成功,产品的成功又支撑品牌的成功。就应该是这个逻辑。

正统的商业化设计,从来都是基于整体考虑:

品牌内容+价值包装+销售能力

可口可乐好不好?他的曲线瓶设计当年功不可没,是形象基因的一部分要素。他能活百年,是因为企业懂得如何卖。成功的品牌,必然是设计端和经营端合力的结果。

我认为品牌若想成功,在设计层面,与其只懂强调颜值的美丑,更应该注重品牌的整体策略,单兵作战哪有集团作战能打?

既然说到颜值,无论企业方还是设计同行,都喜欢用“美”“丑”来评判一款设计。其实,哪有美丑之分,非洲部落的某些审美可能你看了要吐,但他们却觉得那是极美。小日子不错的某岛国,明治时期以女人把牙齿染黑为美,换了你,是不是得见了吓出阳W?可,人家说,那是极美。

丑、美。用这种主观的词来判断设计,是不专业的表现。合适受众,完成商业目标,就是好的设计。我们要弄清楚设计给谁看,传递什么信息,调性是不是跟受众的审美一致,传递的信息是不是清晰,这应该设计师是日常的修行。而不是这个字体设计有多精妙,这个排版多有逼格。

我推崇好设计,美丑标准太主观,但“好”还是有标准的,那就是结果导向。这个结果不是当下的,而是看时间线。作为设计师,首先要具备视觉经验,他应该丰富到知道每个视觉元素用法、效果、都能了然于心。知识结构复合型,对不同群体受众对这些元素的接受程度,也能有个大致把握。并能熟练地把这些视觉元素表现并合理地运用在相应的项目中。

年轻时,总觉得自己是懂审美的设计师,有优越感,觉得客户都是傻逼,不懂什么叫好设计。现在来看:很多客户的确是“傻逼”,但你了解他“傻逼”背后的原因,就不会简单评判了。因为他考虑的不仅仅只有设计,还有消费端,市场端。所以,要成为好的设计师,必然该具备相当的市场认知能力,最终会渐渐和客户同频。这样的设计师,才最终会跳出“美丑”的局限。

而由于他具备比客户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审美水平,这样,他的设计反而会商业化得很无形。

设计的使命,就是对得起客户给你的服务费,实现客户的商业目标,让更多客户相信设计能给他带来价值,赚到钱。每个设计师做好这点,客户会花更多钱在设计上,于是让更多设计师可以赚到钱。

你不是去显示你的优越感,而是让客户相信,你的商业意识能让设计很有价值,而不是你的所谓专业的设计让客户提升审美意识。

你说服不了客户,说服客户的只有设计后带来的的销售业绩。

你的真正价值只有在下一轮设计中被客户言听计从,他不会再执着于和你说“要大,要粗....”。

那些既商业又艺术的设计有没有?也许你看来很艺术的设计,可能在另一个人看来很商业。反之,亦成立。我们对一件事情需要3重判断,才能最低限度的避免失真:事实判断、价值判断、逻辑判断。

事实判断:这款包装改良后,销售提升了5倍。

价值判断:这款包装设计得太LOW了,我认为不好看

逻辑判断:既然我们目标人群和销售渠道重新调整了,这款包装更适合下沉市场

综合判断,这款某些人看上去很LOW的包装,在3线以下城市获得了成功,那他是不是设计圈内评判的好设计呢?

很大的结果就是:这类设计永远拿不到任何奖项,但客户愿意买单,并持续合作下去。

那为什么设计公司热衷拿奖?因为奖项可以证明自己的专业实力,但证明专业实力有很多方式,个人认为:能商业化的证明,也可以艺术化地证明。无论哪种方式,不背离设计本质,为客户提供长效价值,才是最重要的。设计圈没必要搞成艺术圈,你不是梵高,也成不了梵高,因为他疯了。

我认为最好的设计是:商业化得很无形。

“你的设计很商业”。这难道不是对设计真正的肯定么?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行若策划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2

-已有2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行若策划

行若策划

微信公众账号:行若策划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