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一体化,既是疫情应急,也是营销趋势

刘春雄新营销 刘春雄新营销

4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0

【摘要】:新冠肺炎,营销界火了两个词:直播、社区社群。

正月初五开始,“远程办公”,但很快就让位“直播”。“远程办公”是内部措施,“直播”是营销手段。

正月初十左右,“到家”火了,但很快就让位“社区社群”。“到家”只是特定时期的交付手段,“社区社群”则是连接用户,终身有效。

新营销专家方刚老师总结:不到社区非好汉,不直播的同志不是好同志。

这几天,有的商超货架空了,无法补货(蔬菜可能是例外);有的商店没开门,有货无处卖。于是,很多品牌商开始“社区合伙人招商”,青岛啤酒甚至几天内布局山东一个省,现在跟进的品牌商不少。但是,质疑声也不断。

作为应急措施,是传统渠道堵塞后的新渠道;作为营销趋势,应该早布局,常态化。疫情期是常态化的突破口。

青岛啤酒之所以速度很快,就在于早有布局。早有布局,是因为这是营销趋势。

社区社群是营销手段,BC一体化是营销趋势。社群作为营销手段,是深度分销2B延伸到2C,我们称为BC一体化。

BC一体化,我2029年上半年即开始提倡,理解的人不多,落实到位的企业更少。劲酒副总李晖在接受云酒直播连线时表现,过去虽然认为BC一体化很重要,但落实不够。疫情后要优化营销模式,加快BC一体化。

下面两部分,摘自我2019年5月在“粉丝工场”社群分享的 【BC一体化是营销的必然路径】 的部分内容。

社群是渠道的方向

新营销一定要走向C端,以什么样的方式呢?那就是实现BC一体化,所以社群是走向C端的必然路径。

传统的深度分销是B端的营销,到了B端以后就无解了,因为传统销售无法抵达C端,大众传播信息可以单向抵达C端,但无法双向互动。电商能直达C端、消费在线,刚开始很新鲜,但流量成本上升速度太快,而且流量会漂移,对品牌商来说非常难受。

做新营销一定是要抵达C端的,抵达C端有三种手段:

一是 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一定是中心化的,中心化就不存在互动的问题;

二是 内容手段 ,内容手段不是一个独立的手段,一定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社群手段抵达C端;

三是 社群手段 ,因为社群是分布式的,是能够互动的,所以社群手段是抵达C端最有效的方式。

通过社群的手段抵达C端,最终实现BC一体化,这是一个必然路径。 这个路径有两个手段都能同时达到,要么从B端到C端,要么从C端到B端,最终都可以实现BC一体化。

实现BC一体化,我们要建立两个组织,或者说两个组织在同一个链条上:一个是 渠道组织 ,渠道组织是B端组织;另一个是 社群组织 ,社群组织是C端组织。

在传统的营销中,本身B端就是存在的,通过社区团购建立了C端的社群组织,我们把它称之为“渠道的社群化”和“社群的渠道化”,这是 从B端走向C端 的方式。

还有一种是 从C端直接走向B端 ,比如IP电商。传统的IP电商是C端销售、打造IP,然而在2015年,IP变现变得非常难,后来我们发现IP变现有一个标配:IP+社群,再走向线下,所以C端组织也要进入社群,走向线下。

新零售就是从C到B的BC一体化,阿里本身也是C端销售,兼并的一些传统KA,他要打造BC一体化,也是从C端到BC一体化。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已经有了C端,为什么还要B端?做过C端的人就会发现,C端是很不稳定的,而B端是缓冲器、稳定器、放大器,用C倒逼B是品牌商惯用的招数,即使C端出了问题,因为有B端的缓冲作用,我们也能腾出时间在C端上发力。

当然我们也发现,C端在交互上更有利,但是B端的场景也有优势,B端的场景可能比C端有更好的体验。无论是升级产品还是分级的产品,对体验的要求更高。当然一些新技术手段也给我们带来了线上的企业,但是新鲜劲儿过了以后,还是线下体验的效果更好。

体验,现在已经成为高端小众产品的标配。 比如很多白酒企业,都在学习李渡的沉浸式体验,这种沉浸式体验在线上是很难实现的,线下的场景、B端的场景,对于体验非常有用。

越是高端产品,对于信息所带来的认知,影响力就越小,通过深度体验带来认知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升级的产品和既有升级也有分级的产品来说, B端线下场景的体验,比C端的效果要好。

有了C端还需要B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中国的营销体系中,关系是一个独特的要素。中国的渠道链,其实是关系链,因为有关系,所以认知的门槛会降低,因为有信任,交易也就变得成本很低。比如,我最近为一家农资企业服务,农资首先是卖面子,其次是卖效果,第三是卖政策,面子就是线下形成的强关系。

我们一直强调,最好的认知组合是线下的强关系、社群的强互动、小程序的强裂变。线下的关系通常是 B端的关系。 BC一体化,既有强关系,也有强互动、强裂变。

对于B端来说,B端本身是一个交易链,可以把产品做到无处不在、便于交易,特别是对于升级产品来说。第二是基于关系的连接、基于线下强关系的信任产生的认知,所以它具备缓冲器和稳定器的作用。

对于C端来说,特别是社群,社区社群是基于关系的社交,垂直社群是基于价值观的社交。第一个好处是它有社交功能;第二,它的信息能够直达C端,无障碍;第三,它具有强互动,社群最大的好处就是强互动。

第四,C端社群也可以进入线下关系,特别是IP电商,现在对线下的重视程度,比传统做营销人的重视程度还要高。但是差别在于它具有相同价值观,所以它的粘性会更强一点。

过去大众产品的线下关系,是基于地理上的集中性所产生的交易关系,与小众基于共同价值观所产生的线下关系还是不同的。

BC 一体化是营销的必然路径

不管是传统营销,还是由电商或者 IP 电商、社交电商形成的营销体系,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的, B 端和 C 端共同组成一个渠道体系。

这个渠道体系,和我们过去所讲的经销渠道不一样, 因为C端抵达了消费者,因为B端有了缓冲、有了放大、有了稳定,新的营销体系一定是B端和C端的结合。

不管是新营销,还是新零售,都是一样的;不管是传统营销,还是 IP电商、社交电商、纯电商,也都是如此,叫做殊途同归,也是必然路径。

我们要同时建立两个组织体系:一个是 B端的渠道组织 ,一个是 C端的社群组织,也可以称为“渠道的社群化”和“社群的渠道化” ,我们要把社群当作过去的组织建设一样来对待。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独立建立一个社群组织,而是说如果是 传统企业 ,就需要我们在 销售队伍的基础上,赋予它组建社群组织的能力 ; 如果是 新型企业 ,比如社交电商、IP电商,我们 也要具备建立渠道组织的能力 ,这就是BC一体化。

应急措施能否疫后常态化?

这几天招聘社区合伙人的品牌商很多,作为特殊时期的应急措施,疫情后能否持续? 争议很大。

作为应急措施,只要应急有效,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但是,如果考虑 BC一体化也是营销趋势,如果应急措施能够在疫情突破,疫情后延续,当然会更好。

那么, 什么样的社群能够在疫后常态化?我认为是激活公域流量的社群,而不是招聘私域流量的社群。

多数人对社群的理解,受微商(社交电商、私域流量)影响较大。这类社群叫垂直社群,适合小众、高黏性、高价值产品。

截止目前,垂直社群(私域流量)规模都不大,单品规模更小,品牌商运营的就更少。而大众产品,品牌商是要做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

BC一体化,一定是社区社群。 便利店就是典型的社区店,商圈半径很小。社区社群则是社区店的延伸。社区店,本来与社区用户就有线下强关系,社群不过是加强有连接纽带。

社区社群到底是自建还是利用原有的2B渠道延伸到2C。自建就是私域流量,激活就是公域流量。

大众产品,多数品类的社区社群无法在社区半径存活。因为要求极高的用户密度、客单价。

有人可能说,精酿啤酒不是社群销售吗?李渡白酒不是通过社群引流到云店吗?但它们也不是社区社群,而是垂直社群啊!

多数大众产品,一定是2B+2C,一定是利用现有渠道的公域流量,一定是把2C作为连接用户的手段,而非交易场景。

可以这么说, 垂直社群是私域流量,社区社群是公域流量。只有公域流量,才能做得更大。

中国最大的流量是公域流量(传统渠道,传统终端),其实是商域渠道(平台电商、直播平台),再次是私域流量。

社区社群作为公域流量,天然打通了线下与社群两个空间,也不依赖社群作为交易场景,更不依赖到家作为交付手段。

对于社区门店,社区社群是通过社群强化了线下关系;对于品牌商,社区社群是 2B延伸到2C的手段。

BC一体化,品牌商做什么?

大众品牌,品牌商 不是自建社群 ,也不是招聘合伙人, 而是通过社群运营能力,激活社区社群。

社区社群早已天然存在,但公域流量总需要激活。所谓激活,就是拥有社群的终端缺乏社群运营能力,谁激活社群,就拥有了引流能力。

这个道理,跟传统渠道一样,不需要自建渠道,而是选择、管理、利用,统称为渠道管理能力。这是深度分销的基本功。

BC一体化,则需要另一个基本功:社群运营的基本功。

中国酒精论坛的赵禹认为,社区社群只有少数人可以玩的转,很多人是玩不转的,组织者情商要高,智商也不能差,功利心不能强,利他心必须有,商业在商业之外的理解必须到位。

正是因为社区社群的创建者本人不具备社群运营能力,才给了品牌商一个机会,即通过社群运营,达成从2B到2C的机会。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刘春雄新营销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刘春雄新营销

刘春雄新营销

微信公众账号:刘老师新营销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