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牌如何实现8个月回本?疫情下“小刘慢走”的营销之路复盘
3年前
收藏 2
4
【摘要】:小刘慢走从从0到1,到持续提升运营效率的迭代,最终成为一家赚钱门店的全过程。
从5月初正式开业至今,“小刘慢走”浏阳蒸菜馆已经稳步运营了9个月,营收状况还不错,已经在上个月收回了全部投资成本。
在全球疫情爆发,餐饮企业纷纷关门避灾的背景下,对近两百万投资的大店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收回成本,算是优秀的成绩了。
所以,今天的文章想和你复盘一下:小刘慢走从从0到1,到持续提升运营效率的迭代,最终成为一家赚钱门店的全过程。火山大叔团队在一线实战的一线经验方法,相信对你有借鉴意义。
*提示:文章有点长,越到后面越精彩
一、项目背景
我是湖南浏阳人,如果你从小也是在乡下长,应该会有同感:人天然对自己家乡的各种风俗有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感。
浏阳除了浏阳河、浏阳烟花全国知名外,你应该还知道当地有名的菜系——浏阳蒸菜。
我一直认为浏阳蒸菜在快餐行业是一个极具优势的品类,可没有特别有影响力的企业在做。几年前我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有合适的机会,一定要尝试把浏阳蒸菜带到更多的城市。
2018年我认识了老乡老谭,那会他在深圳某美食街开了家蒸菜档口,约我去他店里坐,看能不能为他提供些品牌营销方面的建议。
这样一来二往,倒是让我馋上了他做的蒸菜。出品一流,我经常驱车去他店里,就为了满满的搓上一顿。
既然大家对蒸菜都有情感,又是老乡见老乡,何不发挥各自优势一起搞点事?两人一拍即合,接下来才有了小刘 慢走的故事。
二、品牌定位
| 品类选择
餐饮创业,选择一个好品类是成功的基础,品类错了干啥都白忙活。
为什么我认为浏阳蒸菜一个极具优势的快餐品类?不仅仅是我个人情感因素,从商业的角度看,我认为它至少具备下面几点优势:
1. 解决了湘菜难标准化的问题
一般湘菜馆对主厨的依赖程度会很高,口味也难保持稳定,后厨压力大。蒸菜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大部分菜品都是蒸的,不用下锅炒,不是老师傅也能保证出品。操作简单易标准化,某种意义上,蒸菜是湘菜标准化的最小单位了。
2. 蒸菜的出餐效率可以足够快
对一家快餐厅来说,效率就是生命,效率就是利润。尤其是在就餐高峰期间。因为浏阳蒸菜都是一份份为顾客配好的,直接拿着走就好,它具备更快速出餐的潜力。
3. 客户可以享受良好的快餐体验
比起传统自选型快餐,用独立小碗装菜显得干净卫生很多;更重要是它还能吃出“半正餐”的感受,你可以选择一个人吃,也可以和三两好友拼桌一起吃。比如四个同事一起,就可以点十个菜不重样,掏快餐的钱吃出正餐的满足感。
除此之外,蒸菜的出生还不错。本属于中国传统美食,深厚文化的底子摆着那儿,不是新品类,就有群众基础,也算是个优势吧。
另外,我们拿最近两年最火的快餐模式——现炒快餐——做对比看看,现炒快餐虽火可有三大难以解决的痛点:
首先是效率慢。通常需要顾客自己夹菜,平均一个客户会选择五六个菜甚至更多,纠结中走掉的都是时间,流速很慢;
其次是吃剩菜。去早一点还好,越到后面,都是被前面别人挑剩下的,比如小炒肉的那片肉可能也被前面的人翻来覆去的挑选、夹取过数十次了等等,产品损耗也大;
最后它也没有解决传统自选快餐容易串味儿的问题,好几个菜混在一块最后吃进去的味道都差不多。
这些问题,回到浏阳蒸菜这边,都成了天然优势:不用自己夹菜会很快;没有人吃别人挑剩下的;独立小碗也不会窜味。 这些都坚定了我对蒸菜品类的信心。
| 选址定位
卖什么确定下来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到底我们在哪卖。继续在开美食城小店呢?还是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有一条重要的战略原则,建议大家一定要遵守——扬长避短——尽量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规避对自己不利的战场。
我们看看我们的长处有哪些?
火山大叔团队的优势是品牌塑造和顾客体验管理能力。如果在餐饮密集的美食街开个档口,店一般比较小,客户多是流动性人口,不能充分施展我们的能力。
老谭及厨师团队虽然能确保产品稳定的输出。可是在美食街,顾客可选的品类实在太多了,不见得蒸菜是个好选择。而且容易陷入价格战,毛利得不到保障。
自然,我们把目光转向了高端CBD区,而且决定做200平米以上的大店。
一是写字楼商圈大都是忙碌的白领,他们需要更舒适的工作餐体验,如何服务好他们,让他持续来消费,这个火山团队很在行;
同时,一般在写字楼供应工作餐的品牌都是真功夫、肯德基、味千拉面、悦筷等品牌,相比这些大品牌,我们有信心在产品口感和体验上胜出。
选址思路想清晰后,我们首先把目光瞄准了南山科技园片区,这里有深圳最好的企业、最密集的的写字楼商圈。
正好,在离腾讯滨海大厦不足五十米的位置,有一栋正在建设的写字楼正在招商。有腾讯上万名员工壮胆,同时发现周边的物业格局大框架已定性,未来新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很低,一见钟情,没有犹豫。
果断签约拿下,一签就签了10年。 紧接着,品牌打造工程紧锣密鼓的开始展开了。
| 价值理念
打造好餐厅前,离不开好价值理念的指导,这也是你区别于同行的起点。
大家对传统的快餐厅应该有共鸣,普遍印象是:环境吵闹拥挤,菜不好吃或者容易吃腻。
所以工作餐成了一个社会性难题,很多白领养成了敷衍的习惯,上班时候随便吃点,晚饭再回家吃好顿好点的。比如我下班回去再晚,我妈也会给我留口饭菜,生怕白天在外头没吃好。
那么,我们能不能为都市白领群体们提供一顿既好吃又体面的工作餐呢?这时候“快餐厅,慢文化”的理念萌生出来了。
虽然是快餐厅,但是饭菜制作过程还是要慢慢来。蒸菜和炒菜不同,食材在蒸笼里一般时间会比较长,慢慢蒸更利于锁住食物本身的营养,而且菜会更入味好吃。当然我们也有搭配一些现钞的菜品与蒸菜相搭配,保持每天都有不一样的菜品更新。
后来我们创作了一句简单直接的口号:现蒸现炒,味道更好。打到了门口的招牌上。
除了制作过程的慢,我更希望在顾客就餐的过程中,也传递出“慢慢来,不着急”的态度,让他们能在不急不慢的心境下吃好每顿饭。而不是在我这又吵又挤,吃饭沦为任务,吃完只想尽快离开。
基于此价值理念,我们输出了一系列的品牌文案。比如“妈妈说,再忙也要好好吃法”、“为什么来小刘慢走吃工作餐的六个理由”等等,让品牌价值理念可视化,通过文字及视觉等载体传播出去,品牌形象立马就丰满起来了。
| 品牌命名
我们通常容易犯的一个错是:把理念仅仅当做是一句口号。其实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把它落到顾客的每一个关键接触点,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否则所有人都可以抄袭,没有任何门槛。
这不,眼前最头疼的事就出现了:品牌名称应该叫什么好呢?
基于“慢”“蒸”等关键词,团队头脑风暴出数十个名字,再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了三个还比较满意的(记得其中有一个叫“慢慢蒸”),查询发现都有注册风险。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你心理一直装着某个东西,灵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闪现,你需要做的是,等那个时刻的来临。
最后“小刘慢走”这个名字诞生于我家的浴室。搓澡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时候家庭日常待客的一个小场景:
在我的家乡浏阳,乡亲们都有留客吃饭的习俗。到了饭点,妈妈会蒸上几个拿手好菜,招待路过的邻里乡亲。饭饱后,再沏上一碗茴香茶扯扯谈,临别时妈妈会亲切的招呼:某某慢走,下次再来啊!
“ 慢走”两个字闪现到我眼前,谁慢走? 小林? 小李? 小田? ... 朋友说, 既然是浏阳蒸菜, 那就叫“小刘”吧,刘是个大姓,而且读起来更顺口。 名字就这么定了 下来: 小刘慢走 。
我很爱这个名字 。 首先它契合我们定义的 品牌文化,作为创始人每次听到都极为亲切。 而且很有场景感,体现了浏阳乡亲们的待客之道,是否是浏阳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名字的亲切度。
最重要的是它符合我对好名字的评判标准: 听觉传播原理 ,就是通过口播就能实现品牌名称的无损传 播。
PS:关于品牌名称,可以见我写的另外一篇文章: 品牌命名的第一性原理:听觉传播。
品牌定位、理念、名字搞定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具体的体验设计落地环节了。
三、体验设计
| 品牌形象设计
品牌形象设计我通常会从基础三件套开始:符号、字体和色彩,接下去的视觉延展就相对容易很多。
品牌符号一般建议从名字出发,挖掘名字与生俱来的特质。
有“小刘”这个人物意向,顺理成章的我把品牌符号定义成一位店小二的IP形象。他头带头巾,伸出一个可爱的爱心❤小手,像是在挥手送你离开,又像是招呼你入店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同时挥手🙋的经典表情在社交圈运用频次极高,具备天然的互动性。 店铺装修时外面的围栏,我经常见些年轻的姑娘在这个IP符号下拍照合影。
中文字体的设计选择一种“笨拙”的处理方式,笔画比较粗,给人以稳定可靠的感受,同时又有在慢慢向前走的动感,契合我们的品牌理念。
至于色彩,我们选定象征大自然的绿,明亮富有生机。其实开始有很多人反对用绿色,因为 作为一家餐厅显得不够有食欲,似乎红色黄色等暖色系不会出错。
其实也不绝对,你看姚酸菜鱼用了及其冷的蓝色,太二酸菜鱼用了沉闷的深灰,门店照火不误,反而成为它们品牌记忆的一部分。绿色虽然食欲差了点,但是如果大家店铺开在一起,从颜色就能和大部分快餐企业做区分。
符号、字体和色彩定义好之后,接下去的物料延展应该怎么做?我给你建议一个实用的方法,就是模拟一个顾客的消费旅程。
从路过门店,拿起餐盘点餐买单,到就餐,到最后收盘离开,拉开整个旅程,找出需要与顾客互动的关键触点的关键物料。
其实作为一家快餐厅,品牌形象设计的工作量并不会太多,只是通常设计师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或者为了让甲方爸爸开心,会做很多漂亮的贴图呈现,电脑上看着很好,实际落地基本都用不上。
先梳理旅程再做设计,目的就是逼自己从最终目的出发,再来做设计,效果就会不一样。这个物料为什么需要?什么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会看到/用到它?从而带给他什么样的信息/感受?5W一下问去,可以避免很多无效的工作。
| 空间体验设计
快餐厅座位数的安排是个很讲究的活,一般是越多越好。我们的原则是:在不牺牲就餐体验的前提下,尽量多的安排位置。
之前提到,要让客户在小刘慢走有舒适的就餐体验,绝不是胳膊挤胳膊的那种。一开始在规划座位时,必须适当牺牲一些数量,尽量让每个位置宽松些,还设置了部分沙发位。
为了在高峰期不让大家等位,我们把场地隔成了二层,楼梯口放置在店中央,也是收银口旁,这样上下楼梯合一,既符号消防的要求,又能让顾客在点餐完后转身就上楼,高峰时很好的分流,避免扎堆拥挤,保证了每一位顾客买完单后立马就能找到空位。
开业之初的一个月我们还做了些外摆,一是增加了位置,二是能给路过顾客一种生意兴旺的感受。不过后来因为门外排队队伍太长,只好把外摆撤掉了。
门头是门店设计的重中之重,为了使门店更易被发现,我们内外做了两层全绿色门头。用色如用兵,用大块色彩更具冲击力更吸睛,而不是做一些多余的设计把门头割裂开。当然品牌名称的字也尽量能大一些。
没忍住拿隔壁店来对比下,你去过现场就容易发现,小刘慢走门店的外立面效果优势显而易见,隔壁店存在感很弱。
街边店,门头一定要暂时放下气质,追求气势。不要在电脑上看效果图,放进现实世界里做创意。
空间内的墙面氛围延续品牌理念,采用大幅明亮广告灯箱,原生态画面,再配上一系列品牌文化的文案,就餐氛围立马就起来了 。
| 开门迎客
年前已经装修好,原计划年后回来就立马开业,这不恰好赶上了疫情。知道当时大叔是什么心情么?就是裁判还没喊比赛开始,人家就先给你一记直勾拳的感受。房租10万一月,核心厨师团队工资也正常付着呢,慌的很。
不过这也要感谢祖国疫情防控很给力,4月份大家都开始陆续复工,我们5月初正式开业。
门店开业一般的逻辑是要做场大活动,把人气搞起来,让周边的人都知道。
对于成熟型连锁企业这种做法当然没问题,但我们是新品牌的第一家新店。人员、出品、流程等方面肯定会存在问题。
如果大肆推广一下子拉进来很多人,又不能享受到正常水准的服务,顾客对我们的初印象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一开始我们没有选择过多的去外面宣传,先从服务好这栋楼的顾客开始。
简单的在门口拉上个横幅:进店免费送菜,然后在本栋写字楼的电梯口投放了几个 X 展架广告。没有剪彩仪式,没有花篮气球,小刘慢走就这样迎来了它的第一波客人。
四、持续迭代
店铺开起来不难,真正考验人的是在后面,如何持续迭代调整提升店铺的盈利 能力。
店开出来半个月后,我们就观察到两大痛点:1.出品速度慢;2.进店率低。 必须得解决。
| 提速
中午的11:40~12:40前后是写字楼商圈就餐的高峰期,一般都会需要排队。不过排长队只是表象 ,有可能是因为餐厅太受欢迎,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你出餐的速度太慢了,前面队伍根本不动。
通过收银端,几天观察下来,很容易看到这个数据:高峰期,我们1分钟里的买单人数4.2人。随后实地去调研了几家优秀的同行,其中表现最好的A品牌1分钟里的买单人数5.8人。
没有对比就不会有伤害,一分钟少1.5人,中午晚上的高峰时间100分钟,一天就少了150人,人均28元,一天下来活生生的少了4200元啊。
问题找到,目标也找到了,所以我们定下来的第一个改善目标就是:提速。让门店在高峰期能接待更多客户,具体来说,就是要想办法让顾客能更快选好菜、买好单。
那么具体速度该怎么提呢?我们做出三项重大调整:
首先,缩减菜品。
对于一家快餐厅,可能并不是选择越多越好。比如荤菜原本有二十多款让你选,顾客看一轮下来感觉什么都想吃,又什么都不想吃,但是要具体挑哪一款他就犹豫,一犹豫后面就堵了。
好了,现在我砍掉几个卖的不怎么好的,只留十余款荤,自然你扫描一圈下来的速度加快,同时也减轻了顾客选择的负担。
精减产品,能加速顾客决策, 最后我们把菜品从原来的48款精简到现在只剩30款。
接着,我们减少了价格段位。
虽然顾客的收入并不低,但是他们在选餐时大都会有“精打细算”的习惯,今天吃多少钱大概心理要有个预期,他们会边选菜边算账。
之前的菜品有25、18、15、12、10、8、6、4...好多种价格段位,这让顾客在选菜候需要调动头脑计算的本能,比如他们会对比8元和10元价格菜品到底哪个更划算。别小看这么一点区别,反馈到速度上就是慢了五秒八秒。
所以和菜品一样,价格段也要精简。最终我们重新定义了4个主要段位:18、12、8、6,拉开了价格差异,选起来也就清晰多了。
在现场,我们还发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洞察。
之前服务员习惯是把很多菜碗堆叠在一起,有四五层高,本意是想让客户感觉菜品很多很丰富,同时减少服务员从背后蒸笼里补菜的频次,省事。
可这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实际顾客在盯着一堆上下层层堆叠,交错在一起的菜时,视觉就容易糊在一块,看不清到底你有什么菜。还经常盯着最下层猜:是不还有一些我没看到的菜呢?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减少堆叠,只叠两层,每一列只放一个菜,把外观色泽看起来区别不大的菜尽量隔开来摆,这样顾客选餐时视觉就清晰多了。
这样做还带来额外一个好处:服务员动起来了,他们需要增加转身去后面蒸笼取菜的频次,店铺看起来更热闹,有生机;同时顾客看到刚出笼热气腾腾的菜,体验也会更好。
就经过上面这三道减法: 减菜品、减价格段、减堆叠层数 ,再加上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小刘慢走的买单速度从1分钟4.2人到一分钟6.3人,效果显著,流速问题基本得到 解决。
| 换头
调完出餐速度,内部管理也磨合的差不多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想办法引流,吸引更多人入店。
我们在大门口蹲点几天发现一个心塞的现象:每天从附近腾讯大楼下来路过的人很多,可是大部分人就只是路过,大都是往店这边瞅一眼继续往前走。就好比一个大姑娘站街上,人长的挺显眼,可就是没有让人想上前勾搭的欲望。
进店率低,门头设计一定需要做调整。
门头是品牌流量的入口 ,是对外最重要的传播的媒介,是门店竞争成败的关键。现在的门头解决了“发现显眼”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入店欲望”的问题。
问题的真因找到后,解决问题方法的就顺理成章出来了。
我们把其中一块门头灯箱直接替换为菜品的图片,背后理由是:图片比文字更更直接、更能引发人食欲。
你通过文字告诉顾客这里卖“浏阳蒸菜”,他没太多感觉;如果你直接把菜端上来(当然照片的质量要好),而且一放就是6道,他的味蕾就被刺激到了。
在视觉信息传播上,记住: 用图片的效果往往好过于文字。
除了门头灯箱,在外立面玻璃上也贴上套餐搭配建议及价格,可惜后来被有关部门告知不允许,没挂几天就被城管撤下来了。
整个门头调整过程花费不到一千块,连夜更换也没影响营业。然后第二天奇迹发生了:营业额大涨了3000块,而且上去后就没掉下来过。
PS:关于门头设计,可以见我写的另外一篇文章: 揭秘:花800换个门头,业绩怎么就涨了3000?
| 拓品类
想增加品类这事其实在开业之初就有考虑过。
你可能会问:这事违反了传统“定位”的定义啊,定位思想是成为某个品类的代表,如果你什么都卖,就扰乱了顾客心智,不利于品牌建立认知。
其实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边界,在我看来,定位不单单可以从品类的角度出发,定位也可以从人群、需求、场景、价值...等角度切入。
我们开店的目的是服务好附近的上班族,解决他们吃好工作餐需求。基于这类人群的特定场景需求,是不是能在蒸菜的基础上增加些品类,去满足那些不怎么喜欢米饭人群的需求呢?
不是要和自己现有的客户抢生意,左手打右手, 我们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增量。 毕竟,有些人工作就是不怎么喜欢吃米饭,有些人米饭吃腻了,或者哪天胃口不好也会想换一换口味,对吧?
那增加什么品类好呢?要加就加刚需品, 最好是和浏阳蒸菜出自一个地方的粉面品种。 我想到了——长沙手工米粉。
做米粉,也要找专业的 人来做, (此处省略一万字...) 纯手 工米粉供应链的问题解决了,马上上马,快速行动验证想法。
我们花一天时间做了V1.0版本的米粉铺,就是在门口一块小空地把摊位支起来,有点简陋,第一天就做了近千元的营收,而且客户 对口味的反馈出奇的好,这给了我们很足的信心。
马不停蹄的把粉铺升级成为V2.0版,主要是打上招牌广告、干净整洁,告知大家我们的粉铺开张了。
米粉铺虽然小,只需2名员工,流程相对简单,但后来同样遇到出品速度慢的问题。为了加速出品,我们又改良了操作台位置和两名师傅的动线 (见下草图) ,使出餐效率提升了50%,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V3.0版本。
一个小小的手工米粉铺,经过三次升级迭代,成为浏阳蒸菜品类的重要补充,现在占总营收的15%左右,算是一次很成功的扩品类。
至此,小刘慢走完成了从想法到创意、从创意到落地、从落地到迭代的三级跳,为它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一路不容易,但是也算值了。
五、结语
最后说几点项目后的感悟,关于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希望对在从事餐饮创业或者正想创业的朋友有帮助。
-
创业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同时找到适合的创业伙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各自发挥所长。
很多人劝我们赶紧做外卖,似乎大家都认为在写字楼区里,外卖是必须要做的,其实一旦加上了外卖,会打乱我们现在所有的节奏,厨房动线调整、增加人手、同时也会影响堂食顾客的体验,线下高峰期能持续一个小时的工作餐厅,真得很难挤出时间、空间、精力来做外卖。
-
找到能够聚焦力量实施改变的点,才能事半功倍。绝大部分企业的资源能力都有限,要把它们花在刀刃上。
-
把上面小刘慢走所有事都拆开来看,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件都不难。但是,要把所有的事环环相扣组合在一起,就没那么简单了。一套独特的运营组合才能形成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别人想抄都很难。
-
火山平时给客户提供品牌战略咨询和落地的服务,一个项目可能需要3个月时间。不夸张的讲,其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用在“想办法让客户接受自己的方案”上。
小刘慢走因为是自己孵化的项目,从立项到落地带改善,都遵循自己的想法,一气呵成,落地速度极快。
实际你在与专业公司合作时,最后都变成你指挥乙方咨询公司怎么干活,这就失去了请外脑的意义。
所以我建议你在选择合作公司前先慎重考虑,既然选择了就先充分尊重对方的能力,觉得选"错"了也是自己选择能力的问题,再选还是会"错",不如给予更多信任与支持,共同做好项目本身。
-
“做什么?怎么做?”是由创始人基因、企业资源、竞争环境、行业趋势等一系列因素所决定,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一事要一议,不能生搬套用。
说到底,一切都为了增长,小刘慢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想法?欢迎留言给我,我替你在2021年去验证它。
< 全文完,小刘慢走祝大家新年快乐 >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火山大叔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4
-已有4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