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哪些行业正在逆势爆发?

燃财经 燃财经

4年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一场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大多数线下商业一夜之间歇业。 蜗居家中,线上业态反倒迎来了意想不到的爆发。

2003年,“非典”曾经把大众困在室内,间接导致短信使用量剧增,增加了中国移动等公司的收入,同样也让一些互联网公司找到了盈利模式,推动了新浪、搜狐、网易三大互联网门户的崛起。

移动电话使用率提升之后,互联网宽带的接入率也开始大幅增长,民众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尝试网购,也重塑了娱乐方式。马云用搬到线上的电子商务孵化出了淘宝,培养出了网民的新消费习惯。

17年后,当重大疫情重演,“互联网+”也重演了当年互联网服务加速普及的过程,在渗透率低的领域,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非常时期、非常事件会压垮一些商业形态,但非常时期也是一个重塑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的机会。

每天上好闹钟、网购蔬菜、在线问诊、买药送货上门、在线上课、远程办公开始成为疫情期间的生活日常。曾经绞尽脑汁想触达更多潜在用户的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企业服务、本地生活便利服务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疫情成了催化剂,让很多用户有机会认知和使用那些“互联网+”的垂直服务。

而与此同时,集中爆发的线上娱乐在疫情之后恢复常态之时必然会迎来冷静,短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比如购物和旅游,也将会迎来“报复性”的增长。扩大了渗透率的那些“互联网+”服务,将面临由短期的获客到长期的转化、运营、留存考验。对企业来说,短期利好带来的是“叫好不叫座”还是“收割市场”,还要看综合能力,看其后续的服务是否能真正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但眼下,机会已经摆在了一些行业面前。

01

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医药O2O

互联网医疗企业迎来出圈机会

疫情之下,医疗健康领域反应最快,也是最直接的需求爆发点,二级市场的情绪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2月3日,年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暴跌,但医药股却掀起涨停潮,超级真菌、流感、病毒防治板块逆市上涨。

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相关公司,比如阿里健康、腾讯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医联、丁香医生等平台都开通了在线义诊,初筛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缓解线下压力,减少交叉感染,也让更多人体验了互联网医疗。

阿里健康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在线义诊累计访问用户数超280万,医生数量超1000名,参加线上义诊的在线医生人均日接诊量超100单。

易观医疗健康分析师陈乔姗表示:“这一波动作,互联网医疗企业证明了自己的调配、组织、运营能力,向B端、C端证明了他们的可信度和可应用性。例如,医院信息化企业提高了医院对远程医疗的认知度,既给企业获客引流、教育市场,也让其价值在政府和C端公众面前得到验证,是一次很好的出圈机会。”

陈乔姗观察,这次疫情中互联网医疗、医院信息化、慢病和妇幼等细分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大多都参与了进来。在短短几天之内,各家都义诊服务了几十万人次,参与医生超过10万人。一方面排查疑似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少社会恐慌。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几家头部平台的日活、月活。

图 / Pexels

疫情给了远程医疗一剂催化剂。很多医院对远程医疗的态度从抵抗、不在乎变成了试着去接受,并从中受益。“信息化企业之前帮很多医院做了互联网化改造,增加线上问诊,但很多医院没用起来。这次帮医院开设通道和服务,给医生培训,缓解了医院的线下门诊压力。”陈乔姗说。未来2-3年,远程医疗会进一步普及,尤其是缺少医疗资源的地方。它是分级诊疗的补充,将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易观数据,互联网医疗在互联网人群中的渗透率大概在3%,与其他服务相比渗透率较低。“之前阻碍行业发展的因素是信任度,现在大家自愿或半自愿去接触互联网医疗,又是义诊,用户体验到了实惠。在用户增长趋缓下,有一部分新用户可以转化。这些公司触达了以前他们试图用很大精力想去影响的人群,比做任何广告的效果都大。”陈乔姗表示。

此外,疫情也助推了医药电商O2O教育了用户。以前大家觉得买药是低频,门口有药店就行。但这次送药上门让人们体会到了它的方便、安全。陈乔姗提到,“当然服务最终是落到垂直医药电商手里,还是美团、饿了么口袋里还不好说。”

整体利好,但盈利难题短期还会存在。陈乔姗分析,平安好医生的财报显示,其服务收入占比较低,更多是医药电商收入。虽然各家都在试图吸取更多现金流,但成效不够好。“很多策略,春雨医生2014年就已经尝试失败了。如今,市场环境虽然更成熟,付费观念、健康关注度也在上升,但怎么运营转化,还是一个挑战。”

峰瑞资本副总裁马睿认为,概括来说,此次疫情会使原来一些低频行业的线上化机会出现,培养在线习惯后能够有留存的企业将直接受益。长期来看,资本会进一步流向生物医疗行业,支持利用创新技术获得新药、疫苗和其他诊疗方法。

02

线上线下企业同押注

在线教育再站风口

疫情爆发后,线下培训机构为避免聚集而停止营业,各地大中小学也纷纷延期开学。不得已自救的线下培训机构开始转向线上授课,而迫切需要增长的在线教育企业更是盯紧了这次机会。在线教育再次回到风口。

据钉钉官方消息,截至1月31日,广东、江苏、河南等20多个省份纷纷加入“在家上课”计划,超1万所大中小学、500万学生通过钉钉直播上课。此外,ClassIn、EduSoho、沐坤科技等在线直播平台均免费开放技术能力。新东方几十万学生已经开始陆续接入新东方线上直播系统“云课堂”,上万老师也从线下转到线上。

众多企业也推出免费课程,降低体验门槛必然会增加在线教育产品的使用率,给企业带来留存转化的巨大机会。

疫情期间的教育企业援助举措  来源 / 亿欧

前VIPKID高管、在线教育专家王思锋告诉燃财经,疫情对在线教育是必争机会:“新产品爆发,需要技术成熟,也需要市场推动力。2003年非典加速了电商,疫情也必然加速在线教育等一些领域占领市场。”他提到,从一线城市到低线城市,线下机构都在上线线上课自救,这很可能是低线城市用户第一次大规模接触线上课,这批用户通过这个阶段被催熟。

“目前行业共识聚焦在在线双师大班课。这是唯一在成本结构上大规模跑出来的产品模式。另一方面,随着AI在语音、图像、视频等领域的成熟落地,互动课可能是下一个爆发点。疫情影响用户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很难回退。听过好老师,就很难将就普通老师。”王思锋表示。

创新工场合伙人张丽君则表示,疫情会加速用户对线上教育的认知,渗透率和转化率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获客成本会降低一小段时间再恢复。长远看是加速了OMO(线上、线下融合),也能够提升教育培训行业整体的数字化程度、迭代速度和运营效率。

“实际上,无论是教学场景本身的线上化,还是教学服务运营流程的线上化,线上与线下融合都是必然趋势。”张丽君表示。疫情会加速市场格局调整,服务体验好且稳定的企业会在长期胜出。

但同时她也提到,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未来依然是必要的,因为托管、孩子在线下社交、线下学习氛围的诉求都是刚性的。更多人会成为线上、线下教育机构的共同用户。

03

企业服务迎来高光时刻

在众多上班族无法坐办公室的时期,兼顾在家隔离与在线工作的远程办公工具迎来了高光时刻。

企业远程办公涉及到即时通讯、协同文档、在线会议、云盘以及客户管理、合同管理、员工培训等等多个领域产品和服务。任一细分应用场景背后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阿里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字节跳动的飞书作为巨头公司产品,已拥有大批用户;石墨文档、小鱼易连等创业型公司也曾获得上亿人民币融资。部分公司基于既有产品,在疫情期间针对“在家办公”推出了新举措,比如升级原有功能、上线健康板块、免费开放等。

易观分析师孙梦子告诉燃财经,2020年的这场疫情倒逼企业员工在家办公,但长期来看,将会推动远程办公向纵深发展。被迫在家办公的企业,开始反思自己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

孙梦子表示,疫情下全民远程办公是硬需求,深度线上化办公有了一个契机。“虽然在家办公是暂时的,但有了用户习惯的培养,只要服务跟上,体验好,符合用户基本需求,互联网轻量化的办公理念一旦被市场广泛接受,后续在出差期间、多点办公等情形下,转化率和留存率都会比较高。”

图 / Pexels

除了远程办公场景中的各种协同工具之外,企业运营在线化这一趋势也将加速发展。“危机之后,资本市场给纯SaaS软件的估值会提高。原来10倍PS(市销率)的估值模型,甚至会提高到12到15倍。”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 吴世春说。

不惑创投创始人李祝捷说:“红十字会半个月没有协调好的物资,九州通用了2小时就解决了,九州通就是一个专业的医疗供应链平台。假设整个医药行业的整合、数据化、在线化完成,就能清楚全国经销商、厂家、零售终端有多少口罩,只要把前端医院的需求接进来,就可以自动分发。疫情会继续催生供应链的数据化和在线化,也就是所谓的产业互联网。 ”

李祝捷分析,供应链数字化和线上化是一大趋势。SARS之后,京东、淘宝使得C端消费开始线上化。 这一波疫情和上一波非典的典型不同之处是B端(企业运营)的数据化和在线化。

长石资本合伙人丁忠民告诉燃财经,云计算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视频会议、协同办公、视频点播都会较快增长,5G的推进速度可能也会更快。因为在5G支持下,这些应用会得到更好地发挥。 

04

生活服务受益明显

疫情催化了配送到家各种相关业务的快速增长,主要几个平台在春节期间都出现了订单量暴涨。

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达到了春节节前单量的2-3倍,京东生鲜配送到家业务相对节前环比增长370%。据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数据显示,除夕至初四,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春节后随着快送配送人员到岗,配送到家各业务将进一步增长。

疫情期间,线下需求转到线上后,各大电商和O2O平台获得了一批新客户和潜在客户。尤其是生鲜电商,很多消费者在疫情发生后才开始接触生鲜电商平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前线上平台获客成本高企、获客难度加大的紧张局面。

在恐慌导致的抢购潮考验下,那些后端供应链、配送服务更完善的平台凸显出竞争优势。而疫情期间,那些面向餐厅、酒店、企业食堂等B端服务的企业也灵活调整,比如此前覆盖200多万家餐饮商户配送的美菜,加大了C端配送。1月29日,美菜将供应餐厅的菜品开放给了个人用户下单。

在李祝捷看来,“疫情期间,大的商超去的人越来越少,生鲜电商和社区便利店,如果这时候能开业,业绩都在井喷。疫情加速了社区便利、连锁形态的增长,而大型连锁商超像沃尔玛、家乐福却是利空的。”

“有些线下渠道反而会越来越好,只是形态会发生变化。我们有个被投公司锅圈,最近单日销售额迅速增长到2000万上下。他们是在社区边上开一个卖火锅食材以及成品菜的连锁店。”李祝捷告诉燃财经,像这种社区边上的便利刚需服务,未来还会进一步增长。

吴世春表示,线下便利店、生鲜电商,接下来会有很大的分化,能够适应更高质量产品、更好组织方式、更快物流的企业将快速发展。

05

线上娱乐, 集中爆发的“黑马”

在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国内A股众多股票跌停的时候,除了医药股版块,游戏板块中仍有几支个股表现坚挺,三五互联涨停,昆仑万维涨超5%,电魂网络上涨3.07%。

受春节期间疫情持续发酵影响,包括游戏、短视频在内的在线娱乐异常活跃。今年春节,国民对手游的热爱超过了预期。《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两款明星游戏更是展现了超强的吸金能力。

国金证券传媒与互联网研究团队经过计算,《王者荣耀》除夕当天的日峰值流水高达20亿元人民币。而2019年除夕,《王者荣耀》的单日流水纪录为13亿元,单月流水记录为2019年2月的71亿元。互联网分析师裴培表示,《王者荣耀》可能在今年春节打破此前的单日、单月流水记录。

另有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王者荣耀》的峰值DAU在1.2-1.5亿之间;《和平精英》的峰值DAU在0.8-1.0亿之间,都创下历史新高。

在用户规模上,其他游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据七麦游戏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iOS游戏畅销榜前15名的游戏中,14款游戏除夕后的预估下载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完美世界的《新笑傲江湖》,春节下载量峰值较除夕增长220%。还有社交游戏《玩吧》,与疫情有一定关系的《瘟疫公司》都成为春节期间的黑马。

易观分析师廖旭华认为,游戏领域短期利好是肯定的,长期来看,也会对各类游戏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小游戏和棋牌游戏。但只有具备长线运营能力的厂商,才能把长期利好转化成业绩。也就是说,此次特殊事件,尤其会利好头部厂商。

“对游戏公司来说,今年春节档开了一个好头,但需要整个行业加码精品化、长线化发展,才能兑现红利。”廖旭华说。

除了游戏,宅经济也推动了长、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中金公司最新报告预测,长视频平台总体付费订阅人数将出现明显增长,但各平台表现可能出现分化;短视频头部平台在春节期间通过红包和免费电影积极获客,月活用户将增长明显,西瓜视频表现亮眼;但由于受短视频市场抢占和春节季节性影响,未见疫情对直播有明显拉动作用。

受疫情影响,多部春节档电影相继撤档。贺岁电影电影《囧妈》与字节跳动的合作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截至1月27日零时,《囧妈》在字节跳动四大平台(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火山版)及智能电视应用鲜时光总播放量超过6亿,总观看人数1.8亿。有分析认为,这一波流量更有助于头条系产品下沉到中老年用户群体。相对付费电影,免费电影更利于出圈。疫情下的线上娱乐为原本增长触顶的平台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吴世春提到,危机中也有一些商业模式会演进和分化,比如直播和很多行业的结合会加速,像直播相亲、直播教育、直播健身。

鼎翔资本创始合伙人吴琼告诉燃财经,此前已经在用短视频或直播方式带货的公司,疫情期间,业务受影响较小。

整个电商产业链有多个沉淀价值点,引流、获客,最后才是转化。正常时期,用户获取环节可能面临其他营销方式的分流。但在特殊时期,通过线上的内容运营,用户聚合效果更明显,在线时长变多,也变得更有耐心。疫情期间,整个电商产业链前面几个环节的效率和比例会明显放大。

相对依赖线下零售或线下转化的业态,擅长内容营销的电商公司依托抖音、快手等平台能够提高转化率,待工期间可以通过内容运营积累大批潜在用户。等到复工,就会把营销价值转化成最终销售额。

06

马太效应下,强者愈强

对于所有的行业来说,这次疫情是一只意想不到的“黑天鹅”。对于某些行业和领域,经历过这次疫情会加速其整体发展。但对于所有行业来说,疫情是危机,既是短期的压力,也是一个行业格局变动的机会。寒冬让企业优胜劣汰,挺过去的企业将会拿下“春天到来之时”更大的市场份额。

蓝象资本合伙人周爽分析,“剧烈的市场动荡往往也是资本和企业抱团求生、行业进行战略整合的好时机。最初的恐慌消退之后,有实力和远见的资本和企业,可以和政府、银行合作,操作超大型一级市场交易。这些交易往往会重新定义下一轮市场恢复后的行业格局。长远来看,过去疫情触发的风险投资低迷,后续都出现了反弹。”

她表示,疫情结束后,消费的报复性反弹是可以预见的。如果创业者能在这次疫情和全球封锁中深刻反思,抓住机会,同时开启科技创新的新增长引擎,就有希望看到中国一级市场出现里程碑式的交易或新的融资高峰。 

不过,在疫情期间、恐慌之中,尤其是对创业公司和中小企业来说,资本还是很难帮上大忙,考验的还是企业自身的实力和韧性。

周爽研究过,在SARS期间,受其影响,亚洲2003年和2004年融资水平比2002年分别下降了27%和29%。中国VC投融资活动在2020年一季度有50%-75%的减少也许不可避免。

李祝捷提到,因疫情带来机遇的企业还是少数,对大部分公司来说眼下面对的是生死问题。2020年是比2019年更冷的一年,每个投资机构手上都有一大堆公司,疫情之后第一反应是收缩投资,先照顾好手上的公司。资本寒冬还会继续,投资机构募资难,创业公司融资会更加难。

这次疫情本身也改变了很多投资人的投资判断标准。吴世春观察到,“很多投资人对重资产模式会更加看空,成本里面的固定成本,像人员工资、房租、设备租赁等成本占比过高的重资产模式,资本会更加谨慎。对组织灵活性会有考核,面对危机保持弹性的创业者会更被看好。”

“这个过程会让很多公司更加两极分化,利好的可能还会持续拿到钱,马太效应还会继续。现在企业只能自救了,不要去指望资本,资本在这个时候也自顾不暇。自救的核心是专注,把主业里最核心的一件事做好,非主营业务只能‘壮士断腕’。”李祝捷说。

“每次危机之后都会诞生大公司,危机会让钱继续往更安全、长得更快的地方聚集,这会是一次系统性洗牌。”李祝捷总结道。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燃财经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燃财经

燃财经

微信公众账号:燃财经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