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件大事让我们重新看到了营销的新可能
3年前
收藏 1
0
【摘要】:能让几亿人聚集起来的,到底是什么“神秘力量”?
#杨倩的珍珠美甲#、#许昕直播太好笑了#、#郑州地铁#......
最近,热搜榜上的这些话题,是不是占据了你的注意力?这些话题背后,是网友们对于世界级体育赛事的关注,也是对于突发事件的重视。
这些话题最近在互联网上可谓是掀起了惊涛骇浪,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围绕着这些事件,网友们的讨论越来越多,越来越热切。这些事件背后,我们也发现了更多的讨论点。
河南暴雨背后 社交网络救援的成功范式
“不要喝生水自来水,现在的水不干净;如果出门了,首先要远离电线杆、大树;夏天食物容易腐坏,如果断电,尽量找出不易腐坏的食物放在身边......”
这是一位网友在河南暴雨事件发生时,在微博上为受灾同胞列下的注意事项。一点一滴,抖展现着对于河南的关心。如今,河南暴雨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对于不少网友来说,这次灾难是刻骨铭心的。
从“郑州5号线事件”发酵,到求助信息在微博扩散,在这次灾难中,我们看到了强有力的救助力量。那几天的互联网,属于河南暴雨。
这些力量中,有官方媒体,有KOL,还有品牌、平台。在官方派去湖南的救援力量之外,这些角色在社交平台上打造了另一个救援现场,每一个人的需求都能被看到,每一个声音都不会被错过。
但随着社交平台的声音增多,一些虚假信息以及超过时效的求助信息也开始出现。普通网友很难识别出这些消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大肆转发传播不仅容易造成恐慌,也会占用有效资源。
在这个时候,官方媒体需要承担的就不只是同步灾情信息的责任,也有鉴别信息和辟谣的责任。社交平台在这时候也就成为了信息中心源,强大的社会公信力和强大的传播力,能够将这些官方信息广泛传播出去。
比如@大象新闻 、@观察者网 会把救助的最新进展通报给网友,@湖南网警巡查执法 辟谣郑州常庄水库爆破决堤,@环球时报 辟谣河南师范大学师生被困等等。
官方进行信息同步后,想要将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扩散出去,让更多信息需求方能够毫不费力地获取河南暴雨事件最新动态,就需要社交平台上的KOL资源助力,借助KOL的社交影响力,让正向信息广泛传播。所以我们就看到了KOL为网友们提供自救指南,为各地网友提供捐赠通道等等。平台上多元的内容垂类也让更多兴趣圈层的网友能够看到这次河南暴雨相关情况,从而最大程度地聚集力量帮助河南地区的人们。
在社交平台上这些信息或是以文字形式呈现,或是以图文、视频等内容格式呈现,不仅能够第一时间进行传播,还能够满足网友们的各种传播需求。
微博上#河南暴雨互助#通道的开启,将平台上的海量信息编织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让求助和救助的网友都能有发声阵地,微公益平台的上线,也给了更多角色加入救援的机会。
通过这些方式,微博所营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围观”的环境,更是团结一切力量做实事的环境。
在这样的完整的信息网中,国货品牌也站了出来。7月21日晚,鸿星尔克在微博宣布通过郑州慈善总会、壹基金紧急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灾区,是一个因捐款捐物而出圈的典范。
但这次事件中,并不只一个“鸿星尔克”。在网友们的讨论和总结帖中,不少被忽视的国货品牌也浮出水面,有“一杯奶茶只卖几块钱”的蜜雪冰城,有“经营不善”的汇源果汁,有“默默捐款却没有热搜”的奇瑞汽车,还有“平时气死关键时刻1亿”的拼多多......
这些品牌在微博上的发声,为自己带来的长期价值,是某个话题的浏览量和某一次的销售额难以概括的。
如今我们再次回顾河南暴雨互助通道话题,浏览量已经达到了160亿+,显示了团结的力量。而微公益平台的筹款项目,早已经在7月24日就达到了100万+,超过预期筹款目标。
河南暴雨事件也在一条条求助信息的扩散,一个个KOL、网友的博文转发以及一个个品牌的捐款捐物下,逐渐走出了阴霾。这次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的参与,更是为广大网友展示了中国式社交网络救援的强大优势。
围观奥运会 我们不再唯金牌论
当然,除了这个社会事件,最近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全民性热点——东京奥运会。这届奥运会,营造出了一个全民围观的氛围,奥运会的相关话题也占据了热搜榜的半壁江山。
奥运会开始之前,各个平台就已经开始宣传,争夺用户注意力。但我们发现观看奥运会直播时,你选择的可能是咪咕视频,可能是快手,但最终你手里刷着的,却是微博。
这届年轻人早已经习惯了一边观看直播,一边在社交平台吐槽,对于他们来说,观看奥运会直播固然是一个必备动作,但是吐槽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伴随动作。
用知名游戏博主@专业戳轮胎熊律师 的话说,那就是“我抬头看着电视,手里刷着微博,两者合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云弹幕系统”。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就在这时候承接了他们的吐槽欲望和激动情绪。平台的开放性让不同身份地位的用户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讨论今天中国又拿了几块金牌,讨论日本裁判的打分到底有多不公平,讨论我国选手的飒爽英姿,一边讨论一边造梗。
比如“很多裁判带伤上阵,坚持工作”,暗讽裁判的不公正;比如在日本选手伊藤美诚输给孙颖莎后为其P图:“你妈说的都是骗你的”;就连吴京,也因为一件印有“中国”字样的衣服,成为了奥运场外的大忙人,成为上亿网友的狂欢表情包......
在微博这样一个拥有强大互动性、足够活跃的社交平台上,人们在茶余饭后的讨论焦点也从比赛成绩、裁判转移到了中国的运动员身上。然后我们就看到了#许昕欲吹又止#、#孙颖莎是糊弄学大师吧#等等轻松搞笑的话题登上热搜,中和了奥运会的紧张气氛。这些话题下,评论区也是一片欢乐氛围。
杨倩、马龙、张家齐的微博评论区,也成为了网友们讨论赛事的另一个广场。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开始转变,他们在社交平台上你来我往的讨论,改变了以往网友只能单向观看奥运会的状态,进一步渲染了奥运情绪。
在这样高涨的情绪中,我们也看到了品牌、运动员以及网友之间关系的转变:从曾经的品牌找代言人,再利用代言人营销触达受众,转变为如今的观众主动为运动员找品牌代言。为爱吃辣条的全红婵找薇龙代言,为“最苦奥运冠军”谌利军找代言“赚生活费”。最终,我们看到了卫龙积极响应网友要求,主动和全红婵联系,也看到了中国平安邀请谌利军成为代言人,还看到了新品上市的小米成功和苏炳添达成合作。
这些品牌和体育明星的合作,达成了三方共赢,网友完成了心愿,运动员提升了商业价值,而品牌则借此完成了一场免费的营销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链接了三方角色的社交平台,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奥运会已经结束,但是网友们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上对于赛事和运动员的讨论没有终止,运动员们在社交平台的内容输出也更加频繁。而社交平台这个热点制造机,未来也会为我们造出更多运动员相关热点,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最大化运动员们的价值。
这些社会事件 让我们重新审视社交平台
我们上文提到的社会公共事件中,微博,无论是作为一个社会媒体、舆论监督平台,还是网友们的讨论地,都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这些事件中,我们也发现了微博平台的社会价值。
事实上,当用户评价一个平台或者是一家公司时,往往会陷入唯流量论或者是唯收入论。但是采用这样的评估维度,未免过于片面。对于一个平台来说,只有将其流量、收入、社会价值以及媒体价值这些评估指标综合叠加,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平台画像,才有资格去评估一个平台的价值。
广告从业者、微博大V@二总 曾经说过“微博平台社会影响力价值远非金钱可以衡量。微博已经变成国家网络信息和资讯以及舆论的基础设施。”,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看天下 在#奥运带来的平台机会#中也说:“在重大赛事、重大活动和重大挑战面前,还得说微博。”
曾经被低估的微博社会价值,或许在经历了重大社会公共事件后,会被人们重视起来。而这些年来微博一直沉淀的长期商业价值,我们也从河南暴雨事件的“鸿星尔克们”,和选定运动员为代言人的“小米们”身上,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TopKlout克劳锐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