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的逻辑,变了

正和岛 正和岛

3年前

收藏 收藏 3

点赞 1

【摘要】:做产品要有同理心

作 者:贾伟 洛可可(LKK)创新设计集团董事长、 洛客 (LKKER)设计平台创始人

编 辑:张启玉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01渠道为王的时代,过去了

正和岛: 这次您推出了一本新书《产品三观》,我们很好奇,您做设计这么多年,成书为什么是从产品的角度切入的?

贾伟:是因为我们这家公司的战略转变了,从前17年的设计服务逐步转向产品创新。你可以理解为原来的业务是一个同心圆的内圆,现在我们要画一个同心圆的外圆。内圆是原来大家对洛可可的理解——洛可可等于工业设计,外圆是从今年开始,我们下沉做产品了。

正和岛:意思是之前偏B端,现在通过B端再接触到C端?

贾伟:to B、to C,你说得特别明确,我们现在的结构如果对标的话,有点像华为。

 华为最开始是to B、to G,以技术逻辑作为核心,现在华为的手机等产品也做起来了,toC端很好,同时to B也还在,其实是双元的。

正和岛:那选择这种转变,你最核心的考量是什么?

贾伟: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不是对内原因,是环境。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双循环战略的内循环战略。内循环战略不是以外贸为主,是以消费为主,这样就会出现大量的品牌和产品。这些新产品、新品牌,又将促进大消费。这是一个风口,是大量的国有品牌和产品出来的时候。

 第二个,是渠道。中国的渠道经过了20年的变化,基本上已经非常丰富了。丰富的渠道也渴望创新的产品出现。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了,而是回归到消费需要创新产品。

 第三个,是结合我们自身的情况。洛可可这家公司经过这么多年,基本上具备了从产品定义、用户定义、产品研发设计到供应链的能力积累。虽然,我们的渠道能力、营销能力还不够,但是产品能力是够的。所以我们想通过这个逻辑,让整个公司在整体上做一个大的调整。

正和岛:这前后的变化,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贾伟:首先最大的挑战还是人才。做产品我们需要特别多的产品经理型的创业者,如果是设计服务的话,设计师就可以了。人才是一个大转换。 

第二,观念的转换。因为to B和to C的逻辑是不一样的,to B的流程短,to C流程长,流程一长就要看全流程工作。

 第三,我们要再次从底层构建对今天新用户的理解。其实,我们一直是以理解用户为核心,但是,如果我们直接to C,对用户的理解就要更深。

正和岛:直接to C怎么做到呢?向品牌走,有自己的产品?

贾伟:你可以理解成像华为、小米这样,有联合品牌、独立品牌,从to B逐步到to C。将来LKK这个品牌你一定会看到,但我们不止LKK,可能还有一些做美妆的品牌、做童车的品牌。这样的调整会让我们更灵敏,更能知道用户需要什么。

 所以,《产品三观》这本书,也是在对外发声,我们洛可可,包括我个人不只等于设计,还等于产品。

 我们构建了一个产品思维框架,这意味着《产品三观》不只是一个工具书,也是一个理念的书。在我看来,产品像人一样是有三观的——用户观、价值观、世界观。

用户观,考验的是企业对于用户的理解程度。“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用户观要求企业设身处地地为用户着想,切换到用户视角,站在用户的角度,了解用户需求的本质。

价值观,即产品引申出的用户价值、商业价值、组织价值,乃至社会价值。

世界观,反映了创始人对于世界的深度思考,对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认知。

这三者中,用户观决定一款产品可不可以做;价值观决定是否能做成;世界观决定是否能做大做强,走得更远。

02 做产品最怕的——“只想赚点钱”

正和岛:产品的用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哪个是先行的?

贾伟:用户观,构建正确的用户观,一切以用户为原点,学会真正理解用户,这是创造好产品的基础和前提。你都不注重用户,产品给谁用?

 我前两年去了一个企业,发现他们给我介绍的所有东西,都是站在产品侧介绍的,他们有多强大,他们技术多好,他们有多少人,他们上市规模多少,他们渠道多少,我说你介绍了三个小时,我没听见一句用户。

 今天其实用户并不在乎你的规模有多大,他们只要一件东西——用了你的产品,我变得怎么样?

 不是因为你好,所以我好,而是用了你的产品之后,我变得更好,就这么简单。根据这个逻辑,我就跟他讲,一定要站在用户侧先想,想完之后,再看你的产品侧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站在产品侧去压给用户、剥夺用户。别看就这么两个东西,说白了完全不一样。

正和岛:您给那个企业讲完之后,觉得他状态有转变吗? 

贾伟:好多企业都有转变。我现在给企业讲课,讲产品三观。其中用户观又分为五点:用户视角、用户场景、用户共创、用户服务和用户体验。 

光用户视角这一点就要讲一天,因为它其实是反人性的。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很多企业讲别人产品的时候,讲得特别好、特别准,如果说一个产品不行,原因也能讲清楚,因为此时他是站在用户侧讲。一到了讲自己产品的时候,他们就站在企业侧,老觉得自己的牌子是全中国最漂亮的。 

其实做产品最怕的是——“只想赚点钱”,不要说世界观了,连用户的痛点都不研究一下,这可以说是缺失了最起码的尊重。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产品,用户不买账也正常。 

那么用户需求从哪里找?从痛点。

痛点如何挖掘?用同理心。 

同理心其实就是换位思考,是一个可以训练的“技能”。产品经理找痛点的过程就像演员去演戏,今天让你演一个知识分子,你就去观察知识分子,明天让你演一个残疾人,你就要去观察残疾人,看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

但有时候我们也会被自己的同理心“欺骗”,以为自己找到了痛点,实际上是挖得不够深。所以,在我看来今天有大量的假产品在市场上,这也是这些产品卖得不好的原因之一。

正和岛:那洛可可在做项目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废掉很大一部分?

贾伟:那是必须的。不仅是废掉很多项目,还有的项目不是痛点,我们也做了。

正和岛:为什么?迎合市场吗?

贾伟:不是。是因为我们自己觉得痛点挖得够深了,但其实没有,我们也会有判断失误。

 所以用户观的五种视角形成的这一套系统,不是懂了就能做,而是需要反复训练的。这套系统如果不训练,还是可能做不出好成果。

 更别说今天的产品还有一个难点——迭代,这意味着要针对一个产品不停地深挖背后的用户需求。就像手机的迭代,其实就是不断地思考,人到底需要什么?手机里到底需要什么?除了通讯、资讯还需要什么?

 挖掘到痛点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用产品来解决问题,把痛点转为卖点,背后是价值的实现。

 03不谈商业价值的产品是“耍流氓”

正和岛:一个产品的价值观我们怎么来判断呢?

贾伟:产品的价值其实也要从三个层面就来解读,用户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首先,是用户价值。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产品能够解决问题。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你我的生活当中,大多数产品都有其存在意义,能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比如防水拉链、隐藏于衣领中的帽子的价值就是帮人们应对天气变化问题,快餐盒和一次性筷子的价值就是帮助人们解决食物外带难题……这些产品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这是产品提供的用户价值。

 其次,是商业价值。当你的产品具有能够让用户认可的产品价值之后,我们要设计一些卖点,然后借助一定的商业模式,实现产品价值的商业化输出。

 最后,是社会价值。顾名思义,就是你的产品能够为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价值。比如,网约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为出行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智能手机的出现带动了整个手机产业链的改变……当然,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具有社会价值,很多时候,只有当产品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后,其社会价值才会得以凸显。

正和岛:产品的价值观有好坏之分吗?比如抖音是一个大热的产品,但是也有很多人诟病他支配人们的时间。

贾伟:产品有五品,作品、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相对应的有五个方面的价值,创作者的价值、生产者的价值、商业的价值、用户的价值、社会的价值。

 这五个加起来才是真正的产品价值,缺一不可。

 我们现在所说的产品价值观的好坏其实大多是道德层面。

 汽车速度更快了,但每年死在交通事故上的人,比死在疾病上的人还多;世界上很多产品不环保、不能被自然降解;烟、酒都有损身体健康……如果从仅仅从道德层面看这些东西的话,那可能就只有回到原始社会,手工做的产品非常有道德,刀耕火种的产品非常有道德,但是,它不符合商业逻辑,我们当下不能不站在商业角度看产品,更不能不站在用户感知角度看产品。

 也就是说,如果不谈商业价值,谈产品价值有点“耍流氓”。

正和岛:您做了很多爆款的产品,“55度杯”“海底捞自助火锅”“小雅智能音箱”“科大讯飞翻译机”等等。我想知道您有没有过做一个痛点找得很准,价值也很贴合的产品,但是用户不买单,觉得特别遗憾的?

 

贾伟:肯定有,还挺多的,甚至说有一些获国际大奖的作品,卖得并没有多好。因为,产品有一个挺重要的特征叫时间、空间里的产品。有些产品本身没问题,但是时空感没找到,或者说没在场景里。

 举个例子,海底捞自嗨锅为什么成功了呢?因为它是在疫情这个时空场景下出现的。

 正好是疫情,正好大家不方便出门只能宅在家里,正好在家里想吃火锅,正好我的解决方案是用自嗨逻辑解决火锅方案,所以一下子成了。

 其实有的时候不是产品不对,是没找到场景,时间、空间、人的点得找到一起,产品才能爆。

 再举个我们给科大讯飞做翻译机的例子。

 以前在手机里都有翻译软件,好几百个语言,为什么一直没有一个火的,后来被我们做火了呢?

 我们发现,在国内这个场景里,翻译机没有什么用。在国内一天能说几句英文?一个月能查几个英文单词?这种情况下一个翻译软件就变成一个学习工具了。

 于是我们觉得,必须把翻译机放到出国玩的场景里。去德国要说德语、去法国要说法语,特别频繁地问路、查资料、交流,翻译机立刻派上大用场。

 同样的情况,手机软件还要打开手机,找到APP点开,再找到语言,弄好了车都过去了。翻译机则可以即听即说。这个产品就是典型的找到了合适的空间、时间、对的人。

 所以,先找场景,后找产品。无场景不用户,无场景不产品。所有的产品都在场景里。人只有饿了才对食物感兴趣,就像狮子不饿的时候,对鸡都不感兴趣。

正和岛:有没有哪些产品,您感觉所有条件都满足了,但是用户就是不买单的?

贾伟:没有。用户的价值只要找到了,用户的愉悦感、共性找到了,基本的时间、空间也对了,没有不成的。

 我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比喻,只有大妈傍晚的时候到广场,才有跳广场舞的冲动。如果一个大爷在那站着,没有跳舞的冲动。因为,广场的时空是对的,空间广场是方的、圆的、干净的。有大爷在旁边看,大妈在聊天,要安全,还要有灯光照射。这些都具备了,广场舞这个产品在那就出现了。

正和岛:所以在某些时空里,有些产品是必然出现的?

贾伟:对,产品有的时候是涌现出来的,只不过有一个人把它做出来了。因为,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这个需求肯定要在某一个时间点被满足。

 就像打车,打了那么多年的车,突然有一天技术可以了,就变成打车软件了,我们的手就不用招了。是人造的产品还是产品成就了创业者呢?有的时候,产品就像时势造人一样,或者说,二者是相互成就的。如果没有乔布斯,类似苹果的智能手机产品可能会晚五年出来,但是早晚会出现。

04改变世界的产品背后,是慈悲心

 正和岛:有世界观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贾伟:乔布斯有一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构建了一款产品的世界观,就像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启了智能产品的世界。

但不是每一款产品都能改变世界,真正能改变世界的产品需要构建一个世界观,一款产品就是一个世界。

 微信创造了熟人社交的世界,抖音建立了我们创造和分享的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款好的产品能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高效、更便捷、更美好。它映射出创始人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理解,它在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

 所有伟大的产品背后都有一个目光宏远的创始人,我们和伟人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世界观上。这些有世界观的产品极具生命力,由于把握了用户需求,它们源源不断地产生用户价值,从而被更多的人使用和喜爱,最终变成了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环。

 这些人把最初对用户的同理心变成了对世界的慈悲心,这不仅需要创造的初心,也要有改变世界的决心。

 正和岛:慈悲心跟同理心有什么区别?

贾伟: 同理心是可以训练的,但慈悲心要修炼,因为慈悲心不是针对一个人,是针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原来的不方便,痛苦,能在你的改变之下变好,而那个改变的起点就是慈悲心。当有了慈悲心之后,你就会和世界上的磁场共振,产生一种磁场,仿佛你有了一种“愿力”。

 你别小看这个“愿”。“愿”决定了你走多远。 

就比如一个人开餐馆,他没有“愿”,那可能就只在家门口做个餐馆,便宜又好吃,到此为止。而有慈悲心有“愿”的人,想的是要天下人不再吃到难吃的东西。

正和岛:所以这其实也是企业家和生意人的区别,是一种很难得的状态。

贾伟:对,这种状态叫相信。有句话叫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一件事情改变世界,相信这件事是对的。同时还要有能力,每天发慈悲心没什么能力也不行。

 因此总结一下就是,一共有三层:

第一层是同理心,从生活中去捕捉痛点;

第二层是价值,意味着你要有能力去解决这个痛点背后的问题;

第三层是慈悲心,有改变世界的信念。

相对应在产品这个载体上,分别就是产品三观:用户观、价值观、世界观。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正和岛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正和岛

正和岛

正和岛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