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十年中国饭,看不懂这些美食评论文案
3年前
收藏 1
4
【摘要】:中国人对一道菜最高的评价:夸了又好像没在夸
全世界都知道
中国人会吃
但我打赌外国人不知道
中国人会夸吃
因为今早热搜上的这个话题
在官官看来
不吃它个十年中国饭
绝对看不懂这些评论文案
如果说做一道菜的最高境界是
处理了却又好像没处理
那么中国人对一道菜的最高评价就是
夸了却又好像没在夸
☟
.01.
论菜好吃的标准:
只有一个 - 下饭否?
论菜好吃的程度:
上不封顶 - 能下几碗饭?
菜也想不明白
为什么明明是在夸它
却一定要带上饭
难不成买一句单独的夸奖
要算另外的价钱?
.02.
全世界公认
最懂甜点的人是法国人
而最地道的法式甜点
更是以”甜“闻名
但为什么法式甜点在国内
还没和果子出名呢?
原因就在这儿了
中国人对甜点的最高评价是 不甜
别问“不甜”是种什么甜,问就是
似甜非甜薛定谔的甜
(意思是吃了你就知道)
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人对甜点的最低评价是?
.03.
送分题,对吧
中国人对甜点的低分评价那必然是:
“Emm...太甜了”
“诶嘛,甜到掉牙”
“该说不说,甜齁了”
说中庸之道
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基础
看他们对待甜食的态度就能明白了
太甜就是不好的甜
不甜才是更好的甜
总之就是 “点到即止,过犹不及”
.04.
和中国朋友在外吃饭
想说“这家饭店味道不错”
怎么表达才最地道?
- 很不错,做的菜有家里的味道。
去中国朋友家吃饭
如何高明地夸奖对方厨艺?
- 真厉害,做的菜跟饭店味道一样。
所以在中国口味标准里
是“家里的”饭更好吃
还是“外面的”饭更好吃呢
这是一个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的
逻辑陷阱
.05.
中国祝词讲究讨彩、吉利
这个大家都知道吧
但如果中国人要夸奖一家餐厅
最TOP高赞的评论一定是:
“店家千万别倒闭”
这句话的背后
是千万个相似但不相同的心酸回忆
是这一代吃货最有共鸣的集体记忆
也不知道
好吃必垮究竟是门什么玄学
但信女愿一生荤素搭配
换喜欢吃的那家店青春永驻
.06.
此句建议入选
2021汉语等级8级考试题库——
中国人对红烧肉的好评:炖得真烂
中国人对红烧肉的差评:炖得真烂
问:中国人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我敢打赌
答不出这道题的人
一定没有吃过好吃的红烧肉
就像没有踩过几次雷的人
也必不会理解“柴”字
用来形容食物时
能够唤起多么深刻的味蕾记忆
还有一些菜评文案
看似不是一种夸奖
但其实是对食物最高的礼赞
be like:
中国菜的排面
向来得靠碳水来体现
北方的馒头南方的饭
东边的米粉西边的面
都已经为那句最高褒奖
搭好了荣耀的奖台:
另有一些文案
乍一听分不出好歹
甚至你会怀疑:
这是我一正经小孩能随便听的话?
但事实上
这只是“上头”的另一种说法
用以形容食物美味得令人上瘾
无法自拔
当然,对于食物的最高评价
各地也有各地的特色说法
比如在广东
夸一道菜最好的说法是夸它像本尊
▽
但鸭和猪除外:
猪和鸭在这里
指的都是动物处理不当或品种问题
带来的令人不适的“骚”气
与此同理的是羊
但对草原人民来说
“羊味”又是一种矛盾统一的存在
▽
而在东北
夸一只鸡好吃
就得夸出它的产地和品种
唯有血统能为滋味背书
▽
只有江浙沪地区
夸奖食物味道的方式最特别
我们对食物的最高表扬是
“这菜有镬(huò)气”
▽
“镬”在吴方言中读作“wò”
就是锅子的意思
而镬气则指的是厚重铁锅大火爆炒时
带来的一种独特的“火燎味”
我愿称之为
“中式炒菜的灵魂”
当然了
中国地大物博美食众多
各地精辟的菜评文案
官官就算再干十年饭
也不可能历数
但这些文案都有一个特点
就是让人
听到就有画面感
看到就有联想欲
而这种用文字想象调配味蕾记忆的能力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具备
就在今天
官官也刚刚见识了同事
诡异却精确的表达力
在我们共同试水了瑞幸新品
「瓦尔登蓝椰拿铁」后
▽
真的
我不能再赞同了...
那么大家
有没有遇到过形容食物
奇妙但精确的菜评文案呢?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营销品牌官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4
-已有4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