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市值腰斩,联名能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吗?
3年前
收藏 1
0
【摘要】:疯狂联名会让泡泡玛特继续自己的神话吗?
去年12月,泡泡玛特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市值一度突破了1000亿港元。
但这家潮玩起家、一路高歌的公司,却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交出了不太让人满意的答卷——从2月17日到3月23日,股价从107.6港元跌至54.2港元,市值蒸发了近一半。
其实出现这样的原因也有很多:比方说二次售卖、瑕疵品不退、甲醛超标等新闻,又或是“智商税”、“泡沫论”、“博彩性质”等标签...再加上这个赛道的火热吸引了众多强势的竞争者,泡泡玛特的“高增长”的人设似乎也有些崩塌了。
也有不少的媒体人分析过泡泡玛特这家公司,例如盲盒为何吸引Z世代、关于“中国迪士尼”愿景、品牌的护城河以及这门生意中的诸多雷区等等。不过今天笔者想跟大家聊到的,是泡泡玛特在“跨界联名”这条道路上的探索。要说这几年,跨界已经成了品牌在营销推广时的标配,但这种玩法对于每个品牌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品牌靠着跨界潮化、年轻化,有的品牌不断跨界却砸不出半点水花。但对于泡泡玛特来说,他们玩出的跨界联名,很有可能成为突破现状的关键契机。
01
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盲盒
其实很多人都对泡泡玛特都有些误解,以为这就是一个卖盲盒的玩具公司。这也难怪,毕竟这家公司太依赖盲盒了:2020年上半年,盲盒产品收入占泡泡玛特期内总收入的84.2%,其中最成功的IP、嘟着小嘴巴的Molly仅在2019年就为泡泡玛特贡献了4.56亿的收入。紧接着,泡泡玛特也在一二线城市开设了多家线下门店,那些出现在核心地标的硕大盲盒以及玩偶,更是加深了大家的这份认知。
即便靠着盲盒赚得名利双收,但是泡泡玛特还是很清醒的。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盲盒本身不是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业务板块也不只是大家看见的零售潮玩。
把盲盒当做核心竞争力,确实站不住脚。
一来,“盲盒经济”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日本明治时期的福袋、发展了60年之久的扭蛋潮玩,再到当年风靡全国的干脆面“集卡”以及现在手游中最常见的抽SSR稀有卡牌,这些玩法的核心都是押中了用户的赌徒心理和收集癖,风潮来得快去得也快。
二来,“盲盒经济”的低门槛吸引了大量的新玩家入局。拥有渠道优势的名创优品,推出了售价10元起步的盲盒,即便是最畅销的三丽鸥系列,价格也只在25-40元之间,远低于泡泡玛特59元的常规盲盒。
不仅如此,拥有强势能IP的故宫、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也推出了特色盲盒。而优酷视频更是凭借《乡村爱情13》的高热,打造了刷屏级的人物盲盒,首发5款仅6个小时便售罄,短短1周就卖了60万个,销售额超2000万。
其实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就能看出,“盲盒”只能算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售卖形式,它必须建立在内容本身的基础上。对于那些完全不感兴趣的产品和内容,消费者还是提不起想抽的劲头。当然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消费者对一件产品的体验获得是有一个“阈值”的,一开始是有“抽盲盒一时爽”的心理,也会因为抽到了隐藏款和开心,但随着盲盒的跳水贬值、二手平台白菜价的产品比比皆是,很多爱好者也走上了“盲盒退坑”这条道路,这也是泡泡玛特在疯涨后逐渐降温的重要原因。
02
品牌旗下IP在各个领域的全面迈进
泡泡玛特的常规盲盒是59元一个,极高的投资回报能吸引无数玩具制造商涌入赛道。毕竟这些潮玩本身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不管是产品的外观、还是包装售卖的形式,很容易被其他的品牌拿去借鉴,产品也算不上核心竞争力。
那么问题来了,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是打造IP、将IP商品化的一个能力,而盲盒只能算其中一个小小的环节。虽然比起故宫、《乡村爱情》那些本就积累了大量粉丝的经典IP来说,泡泡玛特的原创设计起步很难,但是品牌也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捧红了Molly、Dimoo、BOBO&COCO、Yuki等IP,目前泡泡玛特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
除了盲盒以外,这些潮玩IP也向食品、美妆、服饰、个护、数码等多个领域全面迈进。通过品牌之间的资源互换、粉丝之间的相互转化,泡泡玛特部分不太知名的IP,也以另外一种形式给消费者留下了心智上的烙印。比方说喜欢好利来蛋糕的朋友,很容易被“好利来Pucky甜甜蛋糕”所吸引,而萌趣的外观也会让更多人认识Pucky精灵。
好利来X泡泡玛特
哈根达斯X泡泡玛特
联想小新X泡泡玛特
小奥汀X泡泡玛特
哈利波特X泡泡玛特
单向街图书馆X泡泡玛特
GXGx 大豆芽水产 x 泡泡玛特
梳理了泡泡玛特的跨界对象就会发现,这些品牌的用户和泡泡玛特也有非常高的重合度,而且这些产品也契合“潮玩”受众所具备的特质,不同圈层用户的自传播加速了这些IP的破圈。
03
跨界联名会给泡泡玛特带来哪些好处?
我们从一开始就提到了,“跨界联名”对于泡泡玛特来说是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的,以下简单梳理一下这些合作给品牌带来的优势。
1、彼此赋能,用颜值撬动自传播
我们经常说要打造产品的“自传播力”,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自传播呢?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他们愿意在朋友圈、微博这些平台上晒出来的,一定是他们喜欢、并愿意发的内容,这些代表了自己的审美品位或者其他。就拿哈根达斯和泡泡玛特的合作来说,也许一顿普通的哈根达斯并不足以放到朋友圈中分享,但是有了“星座”、“潮玩”这些属性加成的冰淇淋和蛋糕,那就很容易成为分享的对象了。
而这些出现在社交平台上的动态,可以让哈根达斯的产品和泡泡玛特的IP同时出现在其他的消费者眼中,然后不断地完成种草→分享→再种草→再分享的过程。在这样的传播链路之中,消费者也从单方面接收信息的角色变成了内容生产者,很容易实现更深度的传播。
2、适配性强,能充分释放IP优势
想要用跨界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简单的嫁接组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单个势能强大,但是合作效果平平无奇的跨界案例,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契合度不够”。除了那些消费者看不到的品牌调性、文化语言以外,能让消费者一眼看到的设计哲学也非常重要。从这点来说,泡泡玛特是有难以被复刻的优势的,庞大的IP储备库可以找到更适配合作品牌的形象,能在合作中充分释放本来的优势。
3、反哺设计,拓展品牌的护城河
虽然上游设计、中游供应、下游零售的思路很好,但是泡泡玛特将主打的IP还是有诸多的短板。一方面,品牌签约的艺术家里面有很大比例是海外艺术家,他们所产出的原创不知名IP比起本就有着粉丝基础的竞争对手还是弱了一些。想要让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设计一步步走成爆款,本就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品牌现有的IP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虽然拥有了庞大的IP矩阵,但是能被人认可并记住的还是寥寥可数,老的IP势能减退,新的IP难以造势。而与其他品牌之间的跨界也是一种对消费者的调研,是可以反哺IP设计的。
写在最后: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将IP的打造和运营作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21年泡泡玛特已经由于IP纠纷提出了68次诉讼来维持自身的权益。IP故事性、世界观的缺乏,也让很多潮玩在同质化的产品中失去竞争力。
但不管怎么说,在跨界联名上的探索确实是一条很好的出路。这是一个随机消费的时代,消费者也很容易接受那些新鲜、新奇、好玩的事物,“盲盒经济”的热度虽褪,但只要能借助当下的热度和更多的品牌走好跨界联合这条路,让更多人在潜移默化中认知并爱上这些IP,也能帮品牌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公关界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