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在国内火不了
3年前
收藏 0
0
【摘要】:希望打脸
这几天互联网圈子里Clubhouse特别火,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话题。
我体验了和围观了一下,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不一定对,大家一起发散讨论一下。
1、Clubhouse是什么
Clubhouse上线于2020年3月,被业界视作是“音频Twitter”。产品的形式就是:主持人开一个房间在里面说自己想聊的话题,其他用户进来收听;主持人也可以邀请嘉宾,观众也可以举手成为嘉宾。
这个形式和已经存在语音的直播间或语音聊天室很相似,但是细看下来,还是有很多重要的区别:
譬如目前Clubhouse用户只能发语音,不能发视频、文字和图片,大家聊的内容也无法回放;而其他产品会(比如知乎live),内容形式会更丰富,内容也可以回放;
Clubhouse目前的用户更偏向于精英人群;而其他语音类APP有的以年轻群体为主,娱乐属性更强。
Clubhouse里现在用户没有添加好友,只有follow、unfollow和互相follow的关系。用户可以加入不同的Club,这个类似于频道吧;频道下可以创建临时的room(微信群?);其他语音产品大多都有加好友,即通过声音破冰之后,转变为一种半熟人的关系,而Clubhouse至少目前没有,更像是微博,用户间保持谨慎的距离,但又可以参与对方发起的语音讨论;
2、Clubhouse是社交产品还是社区产品呢?
如果从当前的产品形态看,他至少不能算社区。
社区需要有大量内容的沉淀,让不同时间进入社区的人都能够参与互动。而Clubhouse大家聊的内容是没有沉淀的,无法回听,也无法二次创作。后面进入的人是无法知道前面聊了什么,也就没法参与。从这一点上来看,他还不算社区产品,至于以后那就不知道了。
那他算社交产品吗?
看上去他社交的味道又比较淡,没有开发添加好友。用户只能彼此follow,交流只能存在于公开场合,无法出现私下互动。似乎社交只做了一半:公域的社交。
3、Clubhouse为什么这么火?
我能想到的是:疫情因素推动、产品做得足够简洁、邀请制带来的饥饿营销、名人效应。
看Clubhouse上线的时间,就是疫情在全球开始肆虐的时候。人们被迫减少了很多聚会,但沟通交流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反而放大。
Clubhouse把线下聚会模式放到了线上,但同时还可以降低表达的门槛,吸引了很多人。
产品层面又做得足够简洁,做了很多减法,对于欧美用户来说体验很好。
邀请制带来的饥饿营销就不多说了,去看看某宝上的邀请码卖多少钱就知道了。
名人效应,两位创始人 Paul Davison 和 Rohan Seth 曾供职于谷歌等大公司,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带来的种子用户本身就自带超强吸引力。很明显的例子就是Elon Musk在上面开了房间当天下午就爆满了。
4、Clubhouse怎么盈利?
最直接的就是设置收费房间,想听谁的分享就付费,平台和主持人彼此分成。这套模式和国内直播平台没啥区别,和曾经的在行业有些类似(在行形式是一对一,更偏私人社交,但是效率不高)。这样说起来感觉Clubhouse可以做成在线教育的小班课?
查新闻的时候看到:
“Clubhouse 宣布未来几个月将测试让用户给内容创作者打钱的功能,包括打赏、门票、订阅等。它还推出一个名叫“Creator Grant Program“的内容创作者计划,鼓励精英用户和KOL在Clubhouse 上贡献内容。”
好吧,大家想的都差不多。
5、Clubhouse进入中国会怎样?
首先,我前面说过了本质上他的产品形态并不新鲜,功能也不复杂。这样简单模式到了国内,面对已经很成熟的知识付费、语音视频直播,社交电商,我觉得实在不够打啊。
其次,实时性这个对于国内用户的挑战有点大。996的社畜们哪有那么多时间和你实时?
第三,国内用户已经有微信、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可以选择使用,更大的可能是在这些成熟平台去参加类似的活动,而不是新下一个APP,再去和人互动。这成本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太高了
第四,合规问题。Clubhouse上的内容很随意,想说什么说什么,没有审查。这天然存在很大风险,不被当前我国法律所允许。我不是要说你看国外多free——没有限制和边界的自由就是恶魔。
所以其实在国内,不管是Clubhouse进来还是说复制一个一模一样的产品,很难再现他在国外的盛况。
以上是我对Clubhouse的一点个人看法,很可能都是错的。如果你也有想法,欢迎留言咱们一起讨论。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肥寒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