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品牌营销报 品牌营销报

4年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虚荣心,喜欢展示自己优越的东西。那么,怎么利用人的这种心理来做营销呢?下面这些内容可能能给你一些启示。

前段时间,微博有这么一个热搜#朋友圈60元就能环游世界#,在电商网站上只要花几元钱,就能给社交朋友圈来一次“精装修”,打造各种“高端人设”。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在网上花钱买图片和短视频,在朋友圈打造虚假的“高端人设”已悄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究其原因,这一切都是虚荣心在作祟。

巴尔扎克曾说过,“人总是喜欢在别人表现自己,自己原来是一无所有,反而要处处装出有的样子。”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虚荣心,喜欢展示自己优越的东西。那么,怎么利用人的这种心理来做营销呢?下面这些内容可能能给你一些启示。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了解目标群体需求,彩虹屁也能吹出商业链

虽然“虚荣心”在几乎所有语境里都是一个贬意词,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说,它是中性的,是人性无可指责的一部分。虚荣心的存在并不都是负面的,从推动社会发展和自由竞争的角度来说,它在多数时候发挥的作用是正面的,积极的。

于个体而言,追求虚荣的目的在于寻求或回应他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关注,并期待获得认同和尊重,而在处处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这种关注和认同会关乎当事人的自尊及潜在利益。

还记得曾经刷屏的“夸夸群”吗,这种群简直就是满足人们虚荣心的圣地,无论才华如何,外貌如何,只要一进群,就能享受群里人们的360度无死角夸赞。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在夸夸群火爆时,甚至有人看中了里面的“商机”,在网购平台推出按群成员人数收费的“夸夸群”服务。

那段时间,在淘宝、拼多多、闲鱼都能搜到“夸夸群”定制服务,部分商家为吸引流量,打出了“送女友”“高材生在线夸”的营销噱头。卖家们会标价0.01-100不等的价格,拍下后流程一般为加卖家微信、制定需求、缴费、建群,服务价一般为一分钟2-10元左右,视群大小和需求而定。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夸夸群衍生出的产业链与朋友圈打造高端人设的现象,本质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而炫富群体公开展示其拥有的稀缺性资源,往往就是为了满足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落后于别人,当同一个消费层次的人,看到人有我无或者人优于我时大部分都是不甘心的,就从面子上来讲也不会让自己输给别人,这也是成为许多品牌在营销宣传时的切入点。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满足个性与差异化,打造特色的个人标签

商品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消费者追求品牌的变化,如何才能在众人中展现出你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只有形成自己的“标签”,很多人会用奢饰品消费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独特品味,奢侈品其实就是在满足个性和差异化。

在大众领域,最近几年来,商家们通过抖音、小红书、视频直播、电视剧等等方式,营造出一种“只有使用了此类商品才能够成为ta”的逻辑。

比如前段时间炒到火热的限量版球鞋,这些球鞋除了本身有“物以稀为贵”的特点,还有明星强大的影响力带动持续的话题热度。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人们越来越向往成为“某种人”而购买某种产品。就拿YEEZY举例,国内外无数明星为其站台,贾斯丁-比伯、卡戴珊姐妹、古力娜扎、杨幂、鹿晗、白宇、宁泽涛等人都穿上了椰子鞋。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任何品牌的营销行为,都逃不了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鞋好看吗?不重要。能击中你的心、时刻引起你的注意力才重要。

越是买不到,越要趋之若鹜,越是限量版,越能够引发话题关注。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产品不一定要贵,但一定要有话题度

一本叫做《决策的力量》的书指出,人脑每秒钟能够接收1000万比特的信息量,但思维有意识处理的,只有50比特。在这么惨烈的注意力战场上,脱颖而出的往往是偏离常识的内容。

比如,卫龙辣条为何成为辣条界的网红?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因为卫龙辣条比同类产品更有逼格。卫龙的官网设计及产品介绍完完全全模仿了苹果的极简风格,给人一种进入卫龙官网好像进入苹果官网的错觉。让所有吃着卫龙辣条的人瞬间感觉高端大气上档次,让卫龙变成辣条界的Iphone机,成为辣条界的网红。

所以,同样是吃辣条,你比别人更有格调,搞得对方按捺不住,也跑去买一包卫龙辣条。

做营销就是要利用人们互相攀比的心理,让人觉得你的产品比其他同类产品更高贵、更有保障。这样,顾客才会认可你、购买你。

遵循心理营销原则,挖掘“虚荣经济”背后的商业价值!

再比如,近年来非常火的跨界联名,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跨界联名款之所以如此受追捧,是因为联名系列所带来的关注度、话题度往往能改变一个产品的命运。

两大商标叠加的影响力,往往一经发布就会夺取观众注意力。这类联名就是话题营销,品牌之间制造网友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传播,从而达到品牌声量、销量的双赢,其重点不在于商品能否给品牌带来盈利,而是协助品牌在消费者那里“刷脸”,建构更鲜明的品牌形象。

产品的话题度是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样是杯子,星巴克的猫爪杯在网上火爆之后,一杯难抢,甚至还出现许多仿品,但同期星巴克的其他杯子却无人问津。从中也能看出,顾客在购买商品时,除了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购买一种感觉、文化、期望、面子、圈子、尊严、尊重、理解、地位等等象征性的意义。

其实,无论哪个品牌想要打造“爆款”,都只有抓住主要目标群体,深度挖掘用户的内心,从而不断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这样消费者才能更愿意为此买单,才会更愿意忠诚于品牌。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品牌营销报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品牌营销报

品牌营销报

微信公众账号:品牌营销报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