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节不如固节
4年前
收藏 0
0
【摘要】:纵观近几年的新节日,促销向的节日已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细分的领域、更能体现品牌特点的创意与反映市场或人群趋势的营销操作。
何为电商造节营销?
事实上,电商造节营销正是由节日营销演化而来。节日营销通常是指在节日期间,利用消费者节日消费的心理,综合运用广告、公演、现场售卖等营销的手段,进行产品、品牌的推介活动,旨在提高产品销售力,提升品牌的形象。
随着消费社会的发展,单纯的节日营销已经不能满足电商平台刺激消费的需求,在电商平台的探索下,逐渐演化为电商的营销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电商造节的概念绝不限于某个节日,例如“双11”“双12”等,而是覆盖了从节到日的每一个“人造”的促销或活动节点,例如“99聚划算”“会员日”“双旦节”“年货节”等。无论是在传统节日当天进行营销互动,还是为普通的一天赋予节日的内涵,都属于电商造节营销的范畴,其目的在于刺激消费、获得消费者的关注。
“电商造节是一种比较好的促销模式,具有较强的带动消费的能力,在为消费者本身带来实惠的同时,也能刺激消费市场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告学副主任郑欢表示。
01
消费社会下的造节奇观
如果要讨论电商造节营销,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到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节日营销也好,电商造节也罢,都是消费社会的产物。
所谓消费社会是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在生产社会,热门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物理属性、使用与实用价值,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则更多地关注商品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
法国思想家、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大商店里琳良满目的罐头食品、服装食品和烹饪材料,可视为丰富的基本风景和几何区。在所有的街道上,堆积着商品的橱窗光芒四射。还有肉店的货架以及举办整个食品与服装的节日,无不令人垂涎欲滴。”
当然,鲍德里亚所描绘的是过剩经济的场景,应对过剩经济最直接的策略便是刺激消费,而电商造节的诞生的源头也是刺激消费。不过,随着电商造节手段的升级,造节的目的早已不再单纯地局限于促销,而是向着获取更多消费者关注的方向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邦德·凡勃伦将消费活动分为功能性消费和仪式性消费,对应到造节营销具体的消费行为中,消费者实现了功能性消费与仪式性消费的结合。平台或品牌以节日为由塑造的仪式感消费,事实上也为大众提供了一定的消费出口。
以“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为例,十一年间其销售额已由百万变为千亿,玩法上也是花样频出,这样的做法本身已经超出了单一促销的范畴。从不起眼的“光棍节”到全民狂欢的节日,从堆积成山的快递山到逐年智能的物流,所谓“电商节日”的意义早已突破文本的限制,成为消费社会的符号甚至是奇观。
02
从“1”到“10”
2009年淘宝试水“双11”,被视为“电商造节的鼻祖”。2010年,京东紧随其后,从原本的店庆月6月中挑出了一天作为与“双11”抗衡的节日。
小试牛刀后,造节营销的优势凸显,苏宁、国美、唯品会等平台不甘落后,各自在其他的节点自成一片天地。
随后,淘宝京东等先行平台开始逐渐拓宽自家的节日,“造物节”“聚划算”“年货节”“蝴蝶节”等新鲜的节日层出不穷。同时,其他平台的节日也逐年增多。如今电商节日的数量不胜枚举,某些平台已经把“一月一节”发展为常态,如果碰到某个传统节日,甚至可能出现“一月多节”的情况。
此外,从品牌到近年大火的主播也加入了造节的阵列,开始打造属于自家的特殊消费节点。从“1”到“10”,电商节日已经成为各方争相模仿的营销手段。
这种情况下,造节营销是否还走得通?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最难的,当然,收获到的市场利润也是最多的。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节日营销已经够多了,后来者再延续相似的模式便已经失去了市场先机,效果往往也不如预期。电商造节营销的方式可以用,但是要在内容上寻求突破与创新。造节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刺激消费者需求的过程,其中也涉及一定的伦理原则,过度的促销、先提价再降价等行为,不仅会使消费者丧失对品牌的信任,对平台本身也是一种伤害。”郑欢评价道。
事实上,纵观近几年的新节日,促销向的节日已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细分的领域、更能体现品牌特点的创意与反映市场或人群趋势的营销操作。正如郑欢所言,失去先机的后来者只有具备了独特的亮点,才有可能在诸多的人造节日中脱颖而出。
诚然,造节是电商营销的有效手段,不过,在注意力愈发难以集中的今天,平台或品牌想要获取消费者长时间的关注力,只靠增加节日数量的做法远远不够。“双11”“双12”“6·18”的地位俨然不可撼动,尤其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无论是品牌还是平台都会将“双11”作为后半段重要的营销节点持续发力。在此情况下,与其挖空心思制造新的节日,不如将营销方向放在已有的节日身上。
造节,远不如固节。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现代广告杂志社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