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品质,不品牌;无渗透,不增长

麦青Mandy 麦青Mandy

4年前

收藏 收藏 2

点赞 2

【摘要】:我们该如何认知“品牌”?

“我有个牌子,有几款产品,已经卖了几千万了,想破亿,怎么才能快速增长?”

“我的牌子挺有差异化的,怎么还是增长不起来?”

“我当时请了定位公司给我做了全套定位,这么还是没增长呢!”

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也是很多实业家经常头疼的事。很多同行可能都走过弯路,对品牌增长有如下错误认知:

1.  只靠【定位】或者【差异化】就能一步到位的实现增长。

2.  只要产品品质好就能实现增长。

3.  只要有死忠粉就能实现增长。

4.  只要做好营销效率就能实现增长。

5.  只要能把渠道铺开就能实现增长。

6.  只要我请一个营销专家或者团队就能实现增长。

坦诚来讲,这些问题也是我曾经亲身经历的,其实最核心,还是归结为3个问题:

1.  我们到底该如何认知“品牌”?到底什么才能被称为“品牌”?

2.  品牌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到底是什么?定位?差异化?效率?渠道?

3.  品牌快速增长=持续增长吗?如何保证持续?

无品质,不品牌;无渗透,不增长

1、我们该如何认知“品牌”?

若干年前,我的前老板(身价数十亿的民营企业家)曾经说过一句扎心的话:

“没有销量,只能算是一个产品,不是品牌。只有销量大了,才可能称之为品牌”。

确实,当年生意飙升,前老板信心爆棚,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判断,这里面最核心的认知,是将“销量”=品牌。

某种程度上,确实有道理。只有一个LOGO、商标或者单品,没有一定销量,确实很难被称为品牌。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界定“一定”销量?

比如,路边有一个小餐馆,做的红红火火,四里八乡的人都来他家吃饭,口口相传他家口碑,虽然他家营收不高,但早已成为区域的口碑品牌。

所以,很难仅仅用“销量”去界定“品牌”。但销量确实是检验品牌的结果之一。

在传统教科书中,品牌被认为是在消费者认知当中占据一定地位、有一定正面影响力的存在。

• 品牌的表现形式是LOGO商标;

• 品牌的载体是产品、广告、渠道展示、以及人;

• 品牌的结果是知名度、美誉度、销量。

而仅仅有LOGO、商标、产品、广告、渠道,可能会带来销量,但并不一定带来知名度、美誉度——所以,也不能称为好品牌,只能算是一个销量还OK的产品集合。

而好品牌的前提,必然离不开“好品质”——无论是表现形式的品质,或是载体的品质,都至关重要。

所以许多企业请定位策划公司,来提升的,其实是表现形式的品质,是品牌销量的前提,而非直接就会带来品牌销量。

但品质还有很多要素:产品品质、广告品质、渠道展示的品质、以及人的品质。只有将这些品质都做出一定水平,才可能产生一个有好销量的好品牌。

而忽略品质的品牌,只能靠猛砸营销和渠道,品牌增长效率和持久性都有挑战。

无品质,不品牌;无渗透,不增长

2、品牌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到底是什么?

显然,许多品牌都认为是“定位”,所以才会邀请传统定位公司来做价值定位,期望能在红海市场中找到蓝海机会。而且认为,只要做好了“定位”,品牌就会自然而然的增长。

如果大家看过市场上知名定位公司的报告,就会了解,其实每个报告的背后,都会匹配一套逻辑——明晰定位是第一步,后续还有接着投放广告营销与拓展渠道,才可能快速增长。

所以,基本都是叶茂中打法:

1个定位突破点+1个标语式的电视广告(买XXX,就上XXX)+1套大广告打法

这套打法被大量的年轻广告人批判,认为太没有技术含量,太没有创意、太没有策略、太白痴了。

其实你发现,为什么是大量“年轻广告人”批判?而非大量品牌主去批判?

因为广告人更关心的是创意;而品牌主更了解生意。这两者都没有错,只是站位不一样,关注侧重点不一样。假如这两者都可以做好,那当然是Perfect。

但显然,现实当中,能够快速增长的,往往是就是靠叶茂中打法而成功的。

这套打法在全球营销界,也有一个对应的理论专用名词——【HBG大渗透】,这是由南澳大学营销学院院长Sharp教授团队所著书籍HBG当中所提出的。

当然,【HBG大渗透】所讨论的,并非仅仅是营销,也包括销售。它所揭示的品牌增长逻辑其实很简单:

品牌快速增长=品牌独特性+营销大渗透+渠道大渗透

1. 品牌独特性

其中,品牌独特性≠定位的差异化,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差异化】更强求“有意义”的不同,而【独特性】则不强求“意义” 。

• 因为【差异化】 是基于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理性人假设】,它认为顾客都是理性的,购买行为也是理性思维的选择。所以品牌必须要为自己苦思冥想出一个“非你不买”的顾客购买理由。

• 然而,现实中,顾客并非是理性购买,也并没有多少“非你不买”的100%忠诚顾客,相反顾客都是“花心”的——现实市场中遍地都是“变色龙顾客switched customer”和“轻度顾客light customer”。

• 所以,【独特性】不太关注“购买理由”,并不强求“有意义”的不同,而更关注如何让顾客分辨和记忆品牌即可。

• 与其耗费精力琢磨“有意义”的差异化。不如放下执念,做好“无意义”的独特性。

2. 营销大渗透

这其实就是这两年的网红词“Reach触达”。营销大渗透的公式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营销大渗透=营销规模 * 营销效率

营销规模:也就是触达消费者的数量

营销效率:也就是触达消费者的效率

如何实现营销规模的增长?如何触达更多用户?

很直白粗暴的答案: 持续且普及性的营销曝光。在HBG原文当中是这句话:“Reach all category buyers and doing this as regularly as you can afford”

请注意,“Afford”是营销大渗透的前提,也就是有钱。

营销大渗透的关键点,其实就是1个前提+2个关键词

1个前提:有钱 

假如你的目标是做大品牌,那么必须要有钱,且要敢于砸钱。

2个关键词:

• 广撒网(广度上):有钱的情况下,尽量铺广,争取更大范畴的用户曝光机会。

• 要持续(深度上):有钱的情况下,不要piece by piece的campaign,要时时刻刻不间断地持续曝光retainer。

如何提升营销的效率?

1.  Distinctiveness建构“独特”——筛选出合适的(高知名度潜力&高独特性潜力)品牌独特性资产,这是marketing的核心基础任务      

2.  Linkage创造“关联”——设计和创造能够承载【独特性资产】的营销素材,加固顾客认知中对于这些独特性资产和品牌名字的关联度,避免“烂广告”  

3.  Consistence保持“统一”——不要变来变去,尤其是独特性资产不要经常变。      

4.  Media execution把关“投放”——把关投放的方式、频率、效果,避免“无效投放”

3. 渠道大渗透

渠道渗透也是一种“Reach触达用户”的方式。公式也很简单,但做起来也不容易。

渠道大渗透=渠道规模 * 渠道效率

渠道规模:也就是触达消费者的渠道数量

渠道效率:也就是HBG书中的专业名词【渠道便利性】

为何很多品牌不投广告,仅凭渠道大渗透,也能快速增长?

•  正因为渠道渗透,本身就是一种“触达”,开拓一些渠道,立即销量也能增长。

•  尤其是如今的渠道,都在变得“营销化”,渠道本身也在做营销。

•  而且往往,在品牌成长的初期,渠道触达的效率,比营销触达的效率更高。因为营销是投放在“中间过程”,而渠道是直接推动“终端购买”。

如何提升渠道的效率?

1.  组建好团队,分工明确——一般企业内部将销售团队分为2种:Sell in卖进团队;Sell      through服务团队。

2.  做好基本的渠道效率要素——其实方法还是“老”的,并不新颖,比如宝洁常用的DSPM销售法则,就是为了提升渠道效率。只是随着新渠道变化,需要随时调整运营细节。

3.  做好渠道营销——因为仅凭渠道大渗透,持续不了品牌增长,必须兼备营销渗透,因为:

   1.顾客需要营销——很多顾客在进店之前已经有“购买清单”,很难在“最后一公里”就扭转顾客倾向,太过拼命的推销反而“反噬”品牌好感度。    

    2.渠道商需要营销——渠道商也需要营销来增加对品牌的信心,尤其是必须依赖线下销售员的品牌,必须要给销售员一定的信心,才能刺激终端推销。只是压货,缺乏有效的终端销售=0

无论何种提升效率的方法,最终都是靠人去执行。所以,人是关键。提升品牌的效率,先要从管理好团队开始。

无品质,不品牌;无渗透,不增长

3、品牌快速增长=持续增长吗?

前两天阅读《商界》上一篇有关抖音的财经文章,其中批判抖音仅仅靠砸钱来做大渗透,获取流量,其实是不持久的,原因是抖音提供的内容并没有独特价值、并没有什么深刻内涵内容等等。

对这篇文章的中立性,我持保留意见,因为它文章最后貌似“不经意”的提出:嗯,快手就比抖音强……

其实,剔除掉广告成分,其实这个文章也call out一个核心问题:仅仅靠大渗透,虽然能快速增长,但能持续增长吗?

又回归到第一个核心问题的答案了——无品质,不品牌。

品质才是品牌持续成长的根本动力——尤其是,持续的、高品质的产品创新。

当然,仅靠产品创新是万万不行的,产品创新要在大渗透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指数级的作用。

所以,此刻再来返回开篇的3个企业家小问题:

Q:“我有个牌子,有几款产品,已经卖了几千万了,想破亿,怎么才能快速增长?”

参考如上【HBG大渗透】的品牌增长公式:品牌独特性+营销大渗透+渠道大渗透。

对照自己的品牌一一查看,到底还可以加强哪一个因素?假如对自己很满意,觉得做的都挺好,那就有两种可能:

1.  自己很满意自己的策略,但执行一团糟

2.  竞品比你更拼、更快、更舍得投入。

Q:“我的牌子挺有差异化的,怎么还是增长不起来?”

参考如上,与其耗费精力琢磨“有意义”的差异化。不如放下执念,做好“无意义”的独特性。当然仅仅做独特性也不够,还是要做好【大渗透】才能快速增长。

Q:“我当时请了定位公司给我做了全套定位,这么还是没增长呢!”

参考如上,定位策划是品牌增长的基础,但并非唯一要素。一个好的定位策划,其实是帮助一个品牌建立独特性资产、以及制定好品牌未来增长策略,从而能够在接下来的执行中,60%按部就班的执行出来(剩下40%要根据环境随时变化),才能促进真正的增长。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麦青Mandy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2

-已有2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相关推荐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麦青Mandy

    麦青Mandy

    微信公众账号:麦青Mandy专栏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