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广告报价37万,网友:雷总头发都是广告位!

3周前
收藏 0
0
【摘要】:如题
前不久,一则“雷军60秒以上广告报价42万元”的消息冲上热搜。
尽管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迅速辟谣称“无商单计划”,但这场争议本质上暴露了大家对企业家IP价值的“量化”冲动:
雷军这样级别的人做广告,报价多少合适?
在传闻中,雷军的广告报价被精确拆解为“1秒1.85万元”,雷军在武汉大学樱花树下的合影被网友解读为“省下千万广告费”,其个人影响力早已突破企业边界,演变为一种可流通的“信任货币”。
那作为一个商业IP,雷军代言,有没有搞头?
01.企业家跨界做代言人,早有先例
传统代言模式中,企业家更多服务于自身企业品牌,就像董明珠和格力一样。
而跳出自己品牌,去当其他产品的代言人,也是有先例的。
万科创始人、早期网红企业家王石就是“跨界代言王”。
根据门主不完全统计,王石有摩托罗拉、中国移动全球通、《北京青年周刊》、旅游卫视、8848钛金手机、大众途锐、陆风汽车、平安保险、Jeep大切诺基、百年灵腕表,以及刚刚接到的燕之屋燕窝11个商业代言。
王石的同行,SOHO中国的潘石屹,接过汉王电纸书的代言。
十多年前,周鸿祎也曾为汽车克莱斯勒300C代言。
(这两位都太久远了已经找不到图了)
在国外,英伟达的黄仁勋,和服装品牌联名出过一款皮衣,勉强也算代言。
企业家做代言,广告报价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所代言的品牌产品,如何让自己的企业或者自己的IP受益。
王石的众多品牌代言,都侧面推动了万科社会形象和地产品牌的提升。
黄仁勋出联名皮衣,是强化自己的IP人设。
那雷军呢?
02.雷军的代言往事
虽然被戏称为“带货王”,雷军的代言履历相当匮乏,真正代言的产品,就只有小米11。
代言自己的小米手机,过程却一波三折,小米市场部以各种理由搪塞雷军,软磨硬泡下终于同意他先试用一个月。
雷军多次带货凡客诚品的衣服,但没拍过广告,勉强可以算个“野生代言人”。(雷军和凡客陈年的“甜蜜往事”,欢迎查看门主往期文章:凡客要做卫生巾,借势雷军复活)
其他代言就再也没有了。
而细看小米公关王化的回应,就能发现在雷军是否会接代言上,小米是留有余地
的。
“雷总作为小米集团创始人,非常愿意为体验过的优质国产品牌真诚打CALL”。
基本肯定了,雷军未来如果有代言计划,选择的品牌将是国货品牌。
小米作为国产品牌的领头羊,国货的品牌属性自不必说,而走亲民路线的雷军,也不需要和王石一样,代言瑞士的高级腕表。
与小米生态链产品构成场景互补的国产品牌,很有可能是会是雷军发力代言的品牌。
但小米还是太全面了,翻开小米有品,门主能想到的相关产品,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基本都有涉及。
留给雷军发挥的空间,恐怕已经只剩下食品和快消类品牌了。
03.传统代言路径,不适合雷军
走代言的路子也面临重重风险。
如果代言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企业家代言人不仅IP会塌房,连带着自己的产品也会遭受质疑,引发一连串的“信任雪崩”。
在回应雷军报价传闻时强调“只推荐体验过的产品”,也是为了尽可能规避此类风险。
没有选择的商业化也会削弱代言人可信度。
王石用半辈子攒下的“硬汉企业家”人设给燕窝背书,但消费者对滋补品的核心诉求是“功效可感知”,这与曾经登山、做地产的硬核形象天然割裂。
所以王石的燕窝,3天就卖了30盒。王石本人还要被新一代的网民嘲笑,很少有人记得他过去的光环,留下印象的就是他带货燕窝的违和感。
而雷军“野生代言”的凡客T恤,就很符合“理工男实用主义”,精准匹配自己的IP调性。
最后,虽然大家都期望雷军能够代言某个小米之外的品牌,但门主认为,传统意义下,拍广告,做投放的代言似乎并不契合雷军,也会一定程度削弱小米的传播效果。
未来最可能的合作模式,是雷军以“产品体验官”身份为品牌站台,像KOL一样,通过生活化的视频和讲述方式,为消费者推荐某些产品。
当商业行为被包裹在生活化叙事中,消费者的抵触感会少很多,这种“去广告化”的传播策略,或许比铺天盖地的代言广告更具影响力,也更适合亲民的雷军。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4A广告门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