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营销翻车,被吐槽和格力坐一桌?

4A广告圈 4A广告圈

1周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0

【摘要】:如题

这几天,

关于华为新手机营销翻车的争议闹得沸沸扬扬。

事情是这样的:

在3月20日的华为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一款定价为7499元起的折叠手机—— 华为PuraX。

不曾想却引发了舆论争议。

许多网友表示,华为前期预热时宣传的是“将推出一款人人都买得起的新手机”,这7499的定价无疑过高了。

“很多人一个月工资都未必有这么多。”

疑似“哪李贵了”入侵华为。

一觉醒来感觉自己被“开除人籍”

一下子嘲讽了俩:

“发现华为营销和格力坐一桌”

还有许多消费者则是感受到了失望,

“从没对华为如此失望过”。

作为代表性国产品牌,华为长期以来的品牌形象都十分积极正面

此次争议事件无疑使得品牌形象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到了概念股股价。

那么,华为的营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错在哪里?

下面,让圈主给大家好好分析分析:

▌传播失真

首先,经圈主查证,“人人都买得起”这句话,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偏差的信息

这句话源自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1月的直播,其原话是

今年三月份,我们会推出一款别人想不到的产品,我相信哪个产品上市后,全国人民抢购。因为三折叠是大家能想得到但做不出去来的。我今年希望做一个全国人民抢购都能买得起的,全国人民抢购的产品!”

结合上下语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其产品可能是指折叠屏手机;

2.余「希望」今年能推出全国人民抢购且买得起的产品。

但在后续宣传及传播过程中,这些内容被提炼精简过后,变成了:

“华为3月份将推出一款全国人民都买得起的新品”

被精简提炼出的“全国人民都买得起”,显然更具传播效果,但与原话也确实存在一些区别。

原话说的是 希望XX”,但简化后就变成了“3月会XX”。

这里暴露的问题是,

华为的市场部和公关部并未发现或处理这一「 传播失真」信息,而这也为后续营销埋下一颗惊雷

▌认知偏差

此次华为的舆论争议也暴露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偏差

关于“全国人民都买得起”这一信息,

消费者理解的是高性价比、低价,价格可能不会超过3、4000元。

而华为此次推出的新品手机,虽然确实是旗下折叠屏手机中的低价产品

但7499的定价,不仅远远超出了大众的心理预期,也超出了真实的居民人均消费水平

*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为3189元,交通通信为3976元,生活用品及服务为1547元。

图片

▌定位冲突

长期以来,华为手机专注于定位高端市场,并通过Mate、P系列赢得了消费者认可,成功树立起高端品牌形象。

“全国人民都买得起”所释放的,无疑是一个“亲民信号”,意味着要面向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广泛消费群体

而这显然和华为目前的品牌形象与定位产生了冲突。

更重要的是,以7499元的价格打“亲民牌”也并不现实。

即使是在定价相对较高的折叠屏市场,努比亚的定价是2999元起,竞品品牌们早已推出价格更低廉的产品

▌公关暧昧与争议营销

面对沸沸扬扬的负面舆论,华为的公关态度也耐人寻味。

余承东在直播中回应称定价是因成本高、技术新,表示虚心接受意见与批评,并自嘲说话不严谨,情商低。

此番回应,似乎是将这次舆论争议的责任揽到了个人身上

但并没有直面消费者“买得起”的期待落差,反而强化了品牌“脱离群众”的刻板印象

除此之外,也未有其他举措来挽回消费者的失望。

同时,随着舆论发酵,华为PuraX的销量表现抢眼,首批现货售罄,预计发货时间排到4月16日。

面对着舆情与销量的落差,很难不怀疑,华为这波是在搞「争议营销」

通过 争议性言论引发突破圈层的广泛讨论,为品牌带来免费传播

甚至前魅族副总裁李楠直言华为发明了“欠抽营销”

☉☉☉

尽管短期新品销量未受影响,但此次营销争议无疑给华为敲响了警钟:

品牌形象折损和消费者信任流失,并不是短期销售数据可以抵消的。

此次事件也暴露了华为在营销公关上的不足

前期缺乏对失真信息的 「风险管理」;后期的危机公关又未能展现足够的沟通诚意,错失了挽回消费者信任的关键时机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4A广告圈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