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见|做好“洞察力营销”,要克服这3个阻碍
1月前
收藏 0
0
【摘要】:洞察力营销,由洞察驱动的创新营销。
近年来,我一直在鼓励合作企业努力实施“洞察力营销”。
什么是“洞察力营销”?
我对它的定义是,这是一种以IPM(Insight Powered Marketing-洞察驱动营销)为基本理念的,由消费者洞察所驱动并赋能的创新营销。简单来说,洞察力营销要求我们基于对目标顾客的深入体察,来设计具有针对性、适应性的营销策略,从而促进品牌创新增长。
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践行洞察力营销,立足于中国文化(尤其是从易经的六爻yáo结构中获得启发),我提出了洞察力营销方法论(又名SDi方法论),事实上该方法论的雏形早在2015年就已成型,在当年的一次行业峰会上,我对SDi(Self-Discovery inception)的基本思想与六要素进行了介绍。
宇见在2015艾瑞年度峰会上介绍SDi方法论
这些年来,洞察力营销方法论(SDi)的迭代一直在持续,我不断将自己在洞察力营销领域的最新探索,补充到方法论当中,并通过《洞察力:让营销从此直指人心》和《洞察力2.0:驱动营销新增长》这两本书进行了系统性的汇总。
在不断和企业沟通洞察重要性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几种典型的,最容易导致创业者、决策者忽视消费者洞察,阻碍“洞察力营销”的情况,今天尝试聊聊这几种情况,希望给处在类似情况下的企业,开出我觉得简单可行的“药方”。
一、 企业经营模式导致洞察力“先天不足”
提到企业忽视消费者洞察,我首先能想到的一类典型现象,就是企业的经营模式(或者更准确一些来说,企业的经销模式)导致了洞察受限。
比如前几年,我在做家装行业咨询项目时就观察到,一些国外品牌在进入中国后,主要是通过在全国各地招募经销商,进而建立起销售网络的。这些企业在国内的管理者,往往只负责最顶端的渠道商洽谈、分销网络搭建、产品定价、品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企业的产品与营销就往往很容易与市场脱节。
具体来说,由于长时间不接触一线消费者,这些品牌对于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购买习惯以及产品需求,可以说知之不深,多数时候还需要依赖经销商来提供反馈,而就所获得的信息而言,又往往存在时效性不强、专业性良莠不齐、区域主观性突出、可信度不高等问题。久而久之,导致品牌长时间只能吃过去积攒下来的认知红利,创新能力不足。
像这类企业,要如何改善消费者洞察方面的被动局面呢?其实并不难,在我看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其一,要迅速成立服务于本地市场的消费者洞察团队,让工作人员大量接触真实顾客,多多走进目标客户的消费与生活场景中去进行调研,唯有如此,产品决策与运营传播才能更好地与市场“同频”。
其二,除了自己开展调研,品牌还需要学会科学、有效地通过经销商的“眼睛”来洞察市场,围绕着用户画像、消费行为特征、产品购买阻碍、用户痛点这些关键指标,品牌可以给经销商下任务,同时制作详尽的洞察指导手册,并设专人来督导经销商开展调研,收集信息,这样就能调动外部力量更好地实现“洞察力营销”。
二、 未学走、先学跑,过度迷恋新技术
企业忽视消费者洞察,还有一个听上去奇葩但却真实的情况,那就是由管理者对新技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导致的。
具体来说,近年来我观察到一些年轻的管理者,由于对AI等新技术过于迷恋,进而产生了一种“‘传统的’消费者洞察无需再学”的错觉。
诚然,现在AI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能力,在消费者洞察领域,AI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问卷,设计访谈提纲,或者直接告诉我们与目标市场相关的诸多信息,给创意带来启发等等,从业者当然应该重视。
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消费者洞察的学习与刻意训练,希望直接用新技术取而代之,这样就很容易掉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陷阱。这就好像让一个全无绘画经验的人用AI作画,很难提出高品质的需求一样,没有洞察经验的人同样很难把握消费者洞察的方向和质量。
以我们都熟悉的调查问卷为例来说,调查问卷中的某个问题是不是有必要?表述是否足够准确?这样提问的价值何在?结论可以用来优化什么工作?可不可以有更好的问法?相对来说,一个在用研方面拥有经验的人,一定会比没有经验的人更能把握好上述问题,从而更好地运用AI。
其实仔细想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现在,很多强调AI创意能力的声音,也容易让管理者、从业者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既然AI强大到可以直接生成创意,我们还需要辛苦巴拉地去学做消费者洞察吗?
我想这种想法从根本上忽略一点,那就是对于创意工作者来说,我们真正缺乏的其实从来都不是好创意,而是创意背后的有效洞察。创意,本质上只是洞察的附属品。
在这方面,我觉得颇具说服力的一个案例是上世纪90年代,BOSS罐装咖啡进行品牌重塑的故事。
当年,一位广告人通过消费者调研发现,在日本市场,罐装咖啡的真正消费者并非都市白领男性(品牌最初定位的目标客群),而是另一个以卡车司机、基层业务员为代表的“中年劳工群体”,而且罐装咖啡对这些人来说,也并不只是单纯的提神醒脑工具,更带有安抚、鼓励以及陪伴的情绪价值,是这些劳作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好搭档”。
洞察到这一点,升级后的BOSS咖啡使用了过去同类产品甚少使用的深蓝色,给人一种深沉、踏实的印象,同时还塑造了一个稳重、可靠的大叔形象,时刻给人一种“罩着你”的感觉。
现在我们可以来设想一下,在今天有了AI的加持,我们或许只用几分钟就能设计出这样一个大叔形象,但最困难的部分,其实仍然是“想要设计一个大叔形象”这个想法本身!
顺着这个思路倒推,最后你会发现,AI只是提供了更便捷的创意实现方式,但却没有改变好创意,终究要来自于消费者洞察的这个基本事实。换言之,如果缺乏对目标消费者生活方式与需求的深刻理解,AI也拯救不了那些脑袋里空空如也的营销人。
三、 因错误调研而导致抵触洞察
最后要来和大家探讨的这种,导致企业抵触“洞察力营销”的情况,看起来颇为令人惋惜,那就是因为缺乏专业团队,用错了洞察方法,导致企业经营被误导,造成管理者对消费者洞察不再信任的问题。
从这些年来我的观察来看,用户洞察这项工作的专业性确实常常被大家忽略。在真实的洞察实践中,提错问题,用错方法的情况,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普遍。
例如,在了解顾客需求方面,简单粗暴地询问顾客“你想要一款怎样的产品”就是一个典型。而这种问法之所以无效,原因其实恰如乔布斯所言,在真正看到一款产品之前,消费者通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乔布斯的话语表明了他对消费者洞察的高度重视
又比如,过去经常会有一些品牌方的朋友,希望我帮他们看看调查问卷的设计,而几乎每一次,我都能在粗略浏览时,就发现一大堆基础问题。
譬如,很多问卷都会在开头处,询问用户的年龄、职业、收入等。对此,我在《洞察力:让营销从此直指人心》中就提醒过大家,这样做非常容易在调查之初,触发受访者的隐私保护意识,导致他们很快放弃答卷。
与之相比,问卷中的逻辑瑕疵更为常见。
比如——“您过去主要购买哪个品牌的啤酒?”表面上看起来并无不妥,但实际上却忽视了所谓的“过去”,是指过去三个月?一年?还是多久呢?在那些涉及数字的问题中,例如想询问用户对价格的心理预期,我们经常会看到“A、50-100元;B、100-150元”这样的选项设计,但假设用户的心理预期刚好是100元,那此时他是应该选A,还是选B呢?
除了问卷中的问题,还有对消费者洞察的流程设计、方法构思、访谈中的提问技巧、数据分析等环节,也充斥着各种错误。
以上种种实际上都暴露出,在谈论更为精巧的洞察策略之前,有很多足够基础的洞察知识,还尚未被大家充分掌握;从浅到深,企业开展用户洞察的错误比比皆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在洞察实践中犯了错,吃了亏,最后又将失败归咎于“洞察本身没用”,这其中的不合理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更好地避免企业陷入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误区,企业管理者在一开始,就对消费者洞察的专业性建立起正确认知是至关重要的。
与很多其它工作类似,在很大程度上,管理者对消费者洞察的认知,常常就代表了这个企业在这方面的最高水准。
如果管理者在这方面的认知浅薄,那么,即便有足够专业的团队也很难有所作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团队的工作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反而要经常面对决策者的不理解、猜忌和质疑。“主帅无能,累死三军”,这一点在消费者洞察领域体现得尤其明显。
最后总结来说,为了实现能驱动品牌高效增长的“洞察力营销”,做好消费者洞察,管理者首先需要审视自己企业的经营模式,补足品牌在洞察职能与资源方面的缺失,同时必须亲自学习,努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避免对新技术过度依赖。
最后,管理者还需要对消费者洞察的专业性有清醒的认知,下苦功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判断力,切莫因为自己或团队的一时失误,就轻言放弃,抵触洞察。能做到这三点,在我看来,我们就有更大的概率实现“洞察力营销”,驱动品牌创新增长!
—————————
洞察力营销,洞察驱动的创新营销。本文作者宇见是洞察力营销的倡导者,洞察力营销方法论(SDi)的提出者与实践者。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宇见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